中国云南地区上座部佛教:佛法修身

作者:出处:
分享到:

 
    云南西南部流传的上座部佛教,是傣、布朗、阿昌族等少数民族全民性的佛教,属于巴利语系。尊释迦牟尼为唯一教主,注重“自度”,以期达到阿罗汉的最高果位,保持托钵化缘、过午不食等教规。云南地区上座部佛教按其名称可分为允、摆庄、多列、左抵四派,又可细分为八个支派。

    小乘四派:敬僧崇佛

    允、摆庄、多列、左抵为云南德宏地区傣族小乘佛教的四大教派。

    允派也称为“耿允”。允派的分布地区最广,在教义和经典方面与云南西双版纳傣族所信奉的小乘佛教同属一个大派别。允派分为允巴和允损两个支派,两个支派的僧侣晋升宗教仪式却不相同,如允巴派要将僧侣在荒野之中领回后,才能举行仪式。而允损派则需要将僧侣从园圃中接回后,再举行仪式。允派僧侣等级较多,主要有门召、廷召、撒弥召、胡马召、松列召、阿戛木里召等级别。

    摆庄派也称为“耿龙”。此派的归信者最多,它不要求信众严格遵守五戒。在摆庄派中,僧侣被分为戛备、召商、召门和召吉四等。

    其中,戛备属于初入寺院的儿童,主要学习文字、三皈依和五戒;召商是初级僧侣,即戛备经过正式的佛教晋升仪式之后所晋升的僧侣;召门是能够遵守佛教教规,懂得的佛经较多,年龄在二十岁以上的中级僧侣;召吉是寺院的最高领导,由召门升任,要求精通佛经,虔诚于佛教事业。

    多列派遵守佛教五戒较为严格,如不杀生,除了饲养能够报晓打鸣的公鸡之外,不能够饲养家禽。多列派不信仰除佛教以外的神,但可以拜外村寺院的佛和僧侣。如果本村的僧侣没有继承人,可以请外村的僧侣来继承,也可以改宗派为摆庄、允、左抵等。

    多列派僧侣的等级分为四等,即戛比、召掌、召门、朋吉四等。其中,召掌在“关门节”结束之后可以请假回家,还能够暂时脱下袈裟过世俗生活。多列派的寺院中还有尼姑,但是她们的等级比较低,处于依附地位。

    左抵派是约在三百年前从缅甸传入的教派。左抵的寺院中没有住寺僧侣,宗教活动主要由“兴”即寺院的管理人员主持。左抵派严格遵守佛教五戒,不杀生、不吃肉,禁止饲养家禽,但可以养公鸡用来报晓。与多列派不同的是,左抵派不能礼拜外村的寺院和僧侣。而且,左抵派在名义上是不能信奉除佛教之外的任何鬼神的。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