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乘经律论:修己成佛之遵规

作者:出处:
分享到:

 
    小乘经律论是小乘佛教的经、律、论的总括。

    小乘经主要指原始佛经——《阿含经》,主要记述佛陀所说的话及其直传弟子们的修道和传教活动,并且阐述了当时“外道”的学说以及佛陀对他们的批驳。

    小乘律是佛教小乘戒律书的总称,为修小乘声闻行者应该受持之戒律。

    小乘论是小乘佛学所属论书的总称,主要是对阿含的教说进行注释、整理和组织,进一步发挥了原始佛教的教义。

    《阿含经》:小乘经典

    《阿含经》是原始佛教的基本经典,为各类“阿含经”的统称。“阿含”是梵文的音译,也作阿晗、阿含暮、阿笈摩等。

    《长阿含经》序将阿含译为“法归”,认为《阿含经》是“万善之渊府,总持之林苑”。《翻译名义集》卷四把阿含译作“无比法”,认为此典是法之最上者。《一切经音义》卷二十四将阿含译作“教”、“传”,意思指“教说”、“依师弟传承的教说”,佛教经典大都沿袭此解释。

    《阿含经》的基本内容是以一种言行录的体裁,记述佛陀所说以及他的弟子的修道和传教活动,阐述当时“外道”的学说以及佛陀对他们的批驳。

    据佛典记载,佛陀涅槃后不久,大迦叶遴选了500名僧人在王舍城结集三藏。一般认为,第一次结集时就已经确定了《阿含经》的基本内容,但在阿育王之前尚未作系统的编辑。直到部派佛教时期,阿含才陆续得到系统的整理。

    约公元前1世纪,僧人才将结集的内容写成文字,按照经文篇幅的长短,北传佛教将它分为《阿含经》、《中阿含经》、《杂阿含经》和《增一阿含经经》四部;南传佛教则将其分为《长部经典》、《中部经典》、《相应部经典》、《增支部经典》和《小部经典》等五部。

    北传佛教的四部阿含与南传佛教的五部阿含的前四部大体相应。但是经文排列次序相差较大,收经的数目也不尽相同。因为两传的文本出自不同的部派,所以经文内容也有所出入。各大部派都有自己的《阿含经》,但都不同程度地添加了一些非佛说的后期内容。

    四部阿含的汉译出自不同部派,编成时间也有先后。

    《杂阿含经》出自化地部,由南朝宋求那跋陀罗翻译,共50卷,此书各个经文句子非常杂碎,用各类经文夹杂汇编而成。

    《增一阿含经经》属于说一切有部,并以大众部本进行修补内容。由东晋僧伽提婆翻译,共50卷。《增一阿含经经》以法数相次,从一法增至十法,一一相从,文义条贯。

    《中阿含经》为说一切有部所传。本经由东晋僧伽提婆译,共60卷。

    《长阿含经》的编辑年代最晚,依法藏部本。此经是由后秦的佛陀耶舍、竺佛念译,共22卷。

    我国的佛教译经起始于阿含。汉明帝时译出了《四十二章经》,从其内容来分析,应为阿含中某些章节的节译或编译。在其后的二百余年间,有安世高、支谦、法护、法炬等译出阿含的若干单品。

    4世纪末到5世纪中叶,四部《阿含经》陆续依照梵本整部译出。从东汉到北宋,历代都有阿含中一些经的异译本,据《精刻大藏经目录》记载,现尚存161种。

    此外,《阿含经》的的汉文翻译深受我国文化的影响,译者有时取我国的习惯用语加以意译,使译文得与原著意义有所不同。如汉译《长阿含经》中的《阿摩昼经》和《梵动经》的内容中就有关于针灸的记载,但在巴利文《长部经典》中,上述两经则没有此类内容。

    小乘论:七论六足一身

    小乘论是小乘佛学所属论书的总称,又称为小乘阿毗达磨、小乘阿毗昙等,它的取名是相对于大乘论而言的。

    小乘佛教兴起之后,各个部派对原始佛教的基本经典——阿含的教说进行了整理和注释,进一步发挥了原始佛教的教义,从而出现了许多关于阿毗达磨的论书。根据传说,小乘的各个部派都有自己的论藏,但目前流传下来的只有南传上座部和北传说一切有部的论典。

    阿毗达磨,是对法的研究。

    根据觉音所编的南传上座部论书有七种:《法聚论》、《分别论》、《界论》、《人施设论》、《论事》、《双论》和《发趣论》,另外还有颇多的注疏和复注,这七部论书常被认为是南传上座部佛学的基本理论著作。在这以后,还出现了阐述上座部教理,特别是有关修持方法的《解脱道论》,并且觉音又在《解脱道论》的基础上写了《清净道论》,这些被誉为小乘佛教的三藏典籍和义疏精要。

    北传说一切有部的基本论书有所谓“六足”与“一身”。“六足”是指《集异门足论》、《法蕴足论》、《施设足论》、《识身足论》、《界身足论》、《品类足论》;“一身”是迦多衍尼子所写的《发智论》,因为它的论义广博,所以被称为“身”。

    以胁尊者为首的五百论师费时十二年在迦湿弥罗编集而成的《大毗婆沙论》,更加详细解释了《发智论》及破斥异部所执的著作。

    法胜所著的《阿毗昙心论》是对《大毗婆沙论》进行评释,并把有部复杂多歧的学说组成为一个体系。

    法救的《杂阿毗昙心论》是在研究《阿毗昙心论》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了解释和补充的。在《杂阿毗昙心论》之后,又有世亲以《杂阿毗昙心论》为基础著作的《俱舍论》,并且结合当时的各种学说,对说一切有部《大毗婆沙论》作了批判性的总结。

    众贤通过对《俱舍论》十二年的精心研究,写了《顺正理论》及《显宗论》,对世亲的《俱舍论》作批判性的注解。

    诃黎跋摩所写的《成实论》,也属于小乘论书,因为在它的内容中讲到了“我法二空”之理,也被看作是小乘空宗走向大乘空宗的一部过渡性论书。

    另外,属于小乘论书的还有:说一切有部世友所写的《异部宗轮论》、《部执异论》;贤胄部世贤所写的《三法度论》;经量部鸠摩罗多写的《喻鬘论》、《痴鬘论》、《显了论》等。

    东晋时,道安、慧远等人提倡学习毗昙之学,经过几代人的历史传承,逐渐演变成为毗昙学派;后秦时,鸠摩罗什翻译出《成实论》,宋、齐、梁、陈各代,弘传颇盛,最后形成成实学派;《俱舍论》在我国研习弘扬者尤众,多家为之作注疏释,如唐代普光作《俱舍论记》,法宝和神泰分别作《俱舍论疏》,世称“俱舍三大部”。

    六足论:小乘一切有部的六部论书

    六足论是小乘佛教说一切有部的六部论书的统称。

    “六足”是指《集异门足论》、《法蕴足论》、《施设足论》、《识身足论》、《界身足论》和《品类足论》。

    1.《集异门足论》,由舍利弗著,玄奘翻译,共20卷,有部分藏译,巴米扬曾有梵本残篇出土。

    该论主要注释《长阿含经》中所属《众集经》的内容,解说《众集经》中各种佛教术语,因此是说一切有部《阿含经》的内容延伸,是论藏从经藏中开始分离出来的最初形态。更为重要的是,此论促使说一切有部逐渐成为单独的部派。

    2.《法蕴足论》,由大目犍连著,玄奘翻译,共12卷,梵本已经丢失,但有残篇出土。

    该论主要选取《阿含经》中的二十二种主要说教逐一加以解释,每种说教的解释都单独列成篇。例如,在《杂事品》中注解了说一切有部中所传《阿含经》中列举的七十八种烦恼,根品注解了二十二根。另外,此论与南传上座部的《分别论》有共通之处。

    3.《施设足论》,由大迦多衍那著,法护等人翻译,共7卷,它的藏译名是《因假名》或《因施设》。

    该论叙述了《长阿含经》中所属《世起经》的思想,对阿毗达磨的宇宙观、世界观进行了详细的论证分析,是说一切有部中期出现的论著。

    4.《识身足论》,由提婆设摩著,玄奘翻译,共10卷。

    该论的主要内容是对人们心识活动的分析,与上座部的《界论》相通。

    5.《界身足论》,由世友著,玄奘翻译,共3卷。

    该论的主要内容是对心和心产生作用的分析,是说一切有部的理论基础,与上座部的《发趣论》相通。

    6.《品类足论》,由世友著,玄奘翻译,共18卷。南朝宋求那跋陀罗的译本《众事分阿毗昙论》,共12卷。

    一般认为,《品类足论》并非出自一人之手,而是汇集了各种作品的论作,在论中所提到的“五位”、“九十八随眠”等理论是说一切有部独特的内容。

    总之,六足论是说一切有部初期和中期出现的论书。通过这些著作,该部开始建立了自己的世界观、宇宙观和修持论,从而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

    小乘律:初次结集之律藏

    小乘律是佛教小乘戒律书的总称,属小乘之律藏。它又被称为小乘毗尼、声闻毗尼、声闻律藏、声闻调伏藏等名称,这相对于《梵网经》、《菩萨地持经》等大乘律。

    小乘律为修行小乘声闻的行者应该受持的戒律。相传释迦在世时,为约束弟子们制定了各种规戒,随犯随制,最后逐步形成为律。释迦逝世后,弟子们在王舍城附近的七叶窟举行了第一次结集,由大弟子优婆离诵出律藏,是为小乘律。以后,佛教僧团因戒律不同和学说发生差异而导致分裂,于是产生了小乘五部戒律之说。这五部律是法藏部的《四分律》、说一切有部的《十诵律》、化地部的《五分律》、饮光部的《解脱戒经》、犊子部的律本和大众部的《摩诃僧祇律》。

    小乘律传来我国之初,《摩诃僧祇律》和《十诵律》同时并传,但日后《十诵律》流行南北,压倒其他各律。

    梁代慧皎的《高僧传》卷十一《论律》中称:“虽复诸部皆传,而《十诵》一本,最盛东国。”唐代道宣的《续高僧传》卷二十二《论律》也说:“自律藏久分,初通东夏,则萨婆多《十诵》一本,最广弘持。”

    唐代,由于道宣等人的提倡,广造疏释,《四分律》开始盛行并成为独尊。

    汉译的小乘律典,除上述各部外,还有传译各部的僧、尼戒本和羯磨以及同本异译等。《开元释教录》卷二十记载有54部,446卷,而《频伽藏》则刊为72部,496卷。

    另外,根据《大唐西域记》卷十二记载,玄奘诵上座部经律论14部、大众部经律论15部等,而且除了上述五部外,上座部等也传诸部之律。

    隋代以后的经录,“律部”中大多有为大、小乘之别,法经的《众经目录》卷五就列举了64部,382卷小乘律之名。《开元释教录》卷二十列举出54部,446卷。《缩刷大藏经》则列举出71部,496卷。

    《解脱道论》:自我解脱以达涅槃

    《解脱道论》共12卷,由阿罗汉优波底沙著,梁朝僧伽婆罗翻译,它被收在《大正藏》第三十二册。

    全书分十二品,分别论述佛教的戒、定、慧三学的重要含义。

    《解脱道论》阐述戒律是修持佛法的阶梯,持戒摄心,以防止身、口、意所作的恶业。然后通过“止心于一境”不使散动的禅定修习,澄心静虑,排除一切妄念,即可获得智慧。因此,“慧”是严谨持戒,勤修禅定的结果,起到通达事理、决断疑念、破除迷感、论证真理的作用。

    本书基本上是律、经、论、三藏要义的总述,其中心哲学思想是“乐离缚、离无明”,通过戒、定、慧三学的修持,求得自我解脱,达到涅槃境界。

    本论的全部大旨,都是在解说《杂阿含经》一颂。在颂中曾经说道:“智者建立戒,内心修智慧,比丘勤修习,于缠能解缠。”这颂是经中有天子问,佛所答者,意谓修行之人依止戒、定、慧三学,就能得到解脱。

    根据以上所述,全论分为十二品,用三学区分。起始的戒学和末尾的慧学各三品,中间的定学则有六品,由此可以判断,此论非常重视定学。

    关于定之体性论,则有二种解释:正解和反显。

    正解,就是“定”为善心一境性。所谓的心与心所和合,平等正住于心境而不动乱心,就是心一境性的含义。

    反显,就是用客尘烦恼远离不动相接续为定体。而且这就能虑净内心,不为烦恼猛风所动,好像是殿里的灯光,明照却不动,也就是心净无障相续的含义。

    小乘七圣

    小乘七圣是指七种舍除凡性而入正性的小乘圣人,又称为七士夫趣、七丈夫。

    1.随信行,即拥有钝根的人依据他物产生解释,依据诚信而进行处世,进趣于道,故称为随信行。

    2.随法行,即拥有利根之人,自己用智力依法而行,进趣于道,故称为随法行。

    3.信解,即拥有信行的人转入修道,因为有钝根,凭借信力,发出真解,故称为信解。

    4.见得,是说法行之人转入修道,因为有利根,见法就得理,故称为见得。

    5.身证,是说受想心灭,现身就会证得涅槃寂静之定,故称为身证。

    6.时解脱,是说信行钝根之人欲待时节以及具足众缘,才能入道,故称为时解脱。

    7.不时解脱,是说法行利根之人能于一切时中进修善业,而不需要等待时节及具足众缘就可入于道,故称为不时解脱。

    涅槃

    涅槃意译作灭、寂灭、灭度、解脱等。原来指吹灭或表明吹灭的状态,其后则转指燃烧烦恼之火灭尽后完成悟智(菩提)的境界。涅槃是超越生死的悟界,也是佛教终极之实践目的。

    部派佛教,认为涅槃是灭却烦恼之状态。有部等主张涅槃是存在之实体,经量部等视涅槃为烦恼灭尽的状态之假名,本身并无实体。

    中论等则以实相为涅槃,实相又即为因缘所生法上之空性,故与生死世间无有区别。

    唯识宗称涅槃有四种:本来自性清净涅槃、有余依涅槃、无余依涅槃与无住处涅槃。其中,本来自性清净涅槃指一切事物之本来相,即是真如寂灭之理体,指真如。无住处涅槃,即依于智慧,远离烦恼、所知二障,不滞生死之迷界,且因大悲救济众生,故在迷界中活动,又不滞于涅槃之境地。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