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释迦牟尼在灵山法会上向众弟子及天上诸神传法,正要准备说法时,大梵天王飘然来到座前,恭敬地向释迦牟尼献上了一朵金色的波罗蜜花。然后坐在最后的位子上,继续聆听释迎牟尼说法。
释迦牟尼接受了献花之后,一言不发,举起这朵金色波罗蜜花给大众看。当时聆听说法的人间天上诸神有百万之众,大家互相观望,沉默不语,思忖再三,还是都不明白这是什么意思,这时惟有十大弟子中的摩诃迦叶破颜微笑。
于是释迦牟尼对大家说:“我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现在,我把这无上的大法,付托给摩诃迦叶。”
这段话后来成了禅的纲领。禅,就这样在拈花微笑中产生了。拈花是因,微笑是果,这是一个何等美丽的因果关系!它的美正在于无声,在这扰攘喧闹的人间。无声,因而更能心领神会,更能以心传心,心心相印。无声,世界因而更广漠,也更包容。
佛的智慧
“拈花”即是说法,“微笑”就是悟理。看到一朵花,一百个人有一百个人的悟法。面面相视是一种悟,而大迦叶尊者的开颜微笑又是一种悟,这种悟,是高层次的理解,是对“拈花”大彻后的豁达与宽容。这种以心传心、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的特殊教学方式和悟道方法,是禅宗的总体特点,这就是人们所说的悟禅。
佛的知识
迦叶,又称大迦叶,西天禅宗第一祖。在他之后,禅代代相传,传到达摩大师时,成为西天禅宗第二十八祖。达摩大师将禅传到东土(卽禅宗史上著名的“祖师西来”),成为中华禅宗第一祖,之后传了六代而至慧能,开创了富有中国特色的禅宗。禅宗史上习惯把西天二十八祖和东土六祖称为“西天四七,东土二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