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实论》云:“今世后世世间出世间利,皆因精进;一切世间所有衰恼,皆因懈怠”。意思是说,众生今生来世的福寿,在现实世俗社会或超现实的理想境界中的利乐,都是由勤勉精进所致,而一切烦恼痛苦,则皆是懈怠懒惰的结果。故而,在提倡忍辱、退让的同时,佛家还积极鼓励人们勇于去恶,积极向上,为了求得修持的正果、摆脱人生苦难,勤勉奋进,永不懈怠。这种修持上的积极进取精神,就称之为“精进”。
所谓“精进”,其梵文为“Virya”,其意指“勤”,是指在修善去恶、舍染转净、利乐度化众生的修行过程中努力不懈,勇往直前,不畏艰难,永不疲厌。
对佛家而言,精进不是达到某种目的,例如求来生之福或者修成善果的手段,而是生命的一种根本精神:即生命不息,奋进不止的心灵追求。它首先要求不放逸,即要求一心一意修持善法,对自己没有一丝一毫的放纵,不因任何懈怠而使心生烦恼,更不可混天度日,虚耗时光。其次,精进要求人们积极向善,在道德修养和道德实践中永不满足,永远不知疲倦。最后,精进还要求人们坚定不移,持续不断地顽强拼搏,勇毅奋进。
对我们而言,解读并理解佛家的这种精进智慧,更有助于我们为理想而奋斗,为理想而坚持不懈,为理想而不畏艰难……一句话,佛家的精进智慧就是教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坚持不懈地一直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