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殿外的一群麻雀的啾啾之声。终于,明帝坐直了身子,只听他说,呵,各位爱卿,大家一定在为我的迟到而在内心里发出疑问了吧。是啊,我夜里睡得并不踏实,因为我作了一个奇特的梦。
官员们开始交头接耳,却不敢发出声来,大家都在说,我们的明帝究竟作了一个怎样的梦呢,以至于今天这样心神不宁。
明帝终于又说,昨天夜里,我作了一个奇特的梦,在这个奇特的梦中,一位身长十尺的神人飞临于我的窗前,这神人身着金色袍服,威仪俱足,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这神人的头顶竟然有一轮金色光圈,随着他在我窗前来回的飞舞,那头顶上的光圈也闪烁着耀眼的光芒。我认为,这绝不是一个荒诞的梦境,这一定是那位金人,那位神对大汉王朝的某种特别的昭示。
官员们都被明帝绘声绘色的描述吸引了,谁也说不清那是怎样的一个梦,更无法说清那个梦将昭示着怎样一个未来,这个未来又将对整个中国有着怎样的结局。
沉默了许久,一位大臣终于说,启禀皇上,我敢说,那绝不是一个荒唐的梦境,那是一个祥瑞之梦。我听说很多年前,我们的邻居大月氏国曾有佛的降临,那是一个至高无上的神,一个智慧无比的佛。从越来越多的描述来看,这位佛的形象与陛下的描述十分相似,金色袍服,项有光圈,看来,陛下梦中所见,无疑是佛了。
说话的是被人们称为最博学的一位大臣傅毅。傅毅的一番宏论并非无中生有,也非是对明帝的某种阿谀。在他很年轻的时候(约公元前2年),傅毅就已经从大月氏国的使者那里得到关于佛的消息,虽然那只是一个模糊的概念,但越来越多的民间祭祀表明,一种从未有过的文化现象正在中国这个古老的国土上兴起,这是一种不可忽视的文化现象,它预示着这个崇尚于神灵的民族将会有一种新的崇拜。与此同时,包括明帝在内的所有人都想起建武十七年(公元41年)发生过的一件事情。明帝的异母兄弟楚王英就因为经常在自己的宫中进行某种秘密的祭祀而被人告上了宫廷,当时告发他的人说,楚王英如若不是妄图起事,又何必在自己的宫中进行那种秘密的祭祀呢?于是,楚王英被遣往江南一带,最终却因郁闷而亡。
既然明帝的梦是一个祥瑞之梦,而梦中的金人正是从大月氏国传来的关于佛的消息,这一消息对于一个伟大的民族来说,应该是一个光明的前兆。当然,谁也无法进一步说清那个佛的详情,包括他的形象,他的言说,他的理论等等。当下明帝就向他的臣子们说,你们中间,有谁愿意前往大月氏国,以迎请佛的到来?大殿内又是长时间的沉默,终于,郎中蔡谙说,启禀皇上,微臣愿意前往。紧接着,博士弟子秦憬也说,微臣也愿意前往。
这是永平七年甲子(公元64年)的上午,明帝作出了派使者出使西竺的决定。
一年之后,郎中蔡谙等人终于顺利归来,人们注意到,这支庞大的人马中多了几位西竺人,其中即有最著名的经师迦叶摩腾等人。在迦叶摩腾的身后,那匹骠悍的折马更是让人们惊叹不已。在明帝的金銮殿上,迦叶摩腾当场打开了那只箱子,一股奇香扑面而来。迦叶摩腾展开了张金色的画卷,明帝和群臣顿时欢呼起来,那那画卷中的佛,正是一年前明帝所描述的梦中之神。接着,迦叶摩腾向明帝展示了他亲自写的《佛说四十二章经》,并将其中的几段当众朗读。当下明帝即起身离座,恭敬地向那尊佛像和经书顶礼膜拜。
不久,明帝命人洛阳西郊建立七层石塔,以置放从大月氏迎请而来的佛像和金经,接着又让人在此建造精舍,以接待从西竺而来的僧人。
二千多年过去了,如今当人们走进洛阳西郊白马寺的时候,或许还能看到一些当年明帝迎请佛像和金经的遗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