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候,梵授王在波罗奈拥有富饶、强盛的国家。在他的国度里,菩萨降生在迦施国一个富有的商人之家。
菩萨长大成人后,渐渐看破红尘。他领悟到世间一切祸患都是受欲招致的,只有消除这些欲念,才会达到真正的福境。
于是,菩萨收拾了一个简单的包袱,脚穿草鞋,身穿布衣,步行数百里,到喜玛拉雅山去做隐士。他一路风餐露宿,从恒河中汲水而饮,在恒河中濯足洗脸,一直走了许多个月才到达他向往的地方。
他完成了禅思的准备工作,达到五神通、八定,享受禅思之乐。后来,他的禅名远扬,许多人不远万里前来追随他,拜他为师。菩萨在那里,成为众多徒弟的领头方丈。
一天,喜玛拉雅山的山坡上有一条小蛇,爬出来在外边悠游。小蛇爬进了一个苦行者的净修室中。这位苦行者正在入定途中,见到小蛇,爱意顿生,对它产生了亲子之情,就把它收养在一个竹笼里。
这条被收养在竹笼中的小蛇,被众人称为竹蛇。苦行者待竹蛇尽心尽意,无微不至。有如对待亲生儿子,众人称他为竹蛇爹。
菩萨听说了竹蛇事情后,便把那个苦行者召来,问他:“听说你养了一条蛇,这是真的吗?”
“是的!”苦行者回答说。
“你如今正在修行,在入定途中,切不可与蛇接近,快快将它放归山林吧!”
苦行者已经与小蛇分不开了,他向菩萨解释道:“这条蛇与我互通灵性,它尊敬我如同尊敬老师,它已经成为我的亲密伴侣和精神寄托,没有它,我会活不下去的。”
菩萨无奈地摇摇头,说:“可是玩物丧志,爱欲乃是一切祸患的根源,你将来会因这条蛇而丧命的!”
苦行者爱蛇心切,不听信菩萨的劝告,一意孤行地将竹蛇养在屋中,继续尽心喂它、宠它。
有一次,所有的苦行者都相约出去采集果子,他们来到一个地方,见那城的果树长得非常茂盛,于是就在那多住了几天,以便多采集些果子回来。
竹蛇爹也随大家一起出去采集果子,此次远足,他不能带竹蛇去,便把它放在家中,几天后,牵肠挂肚的竹蛇爹一进家门,第一件事就是去看望竹蛇。他心中痛惜它,想道:“我这几日在外饱尝野果,却苦了它,在家中挨了数日的饿,我今天要好好地慰劳它一顿。”
竹蛇爹打开竹笼门,把手伸进去,抚着竹蛇的头说:“来,孩子,你饿坏了吧!”
竹蛇这几日饿得心中发慌,正在恼恨之中,它怒不可遏地一口咬住了伸进来的手。竹蛇是一种剧毒的蛇,所以苦行者顿时中毒倒地,丧生在竹蛇身旁。这蛇情知它过去的那种生活已经结束,窜出笼子,逃回树林中去了。
众苦行者看到此情景,又惊愕,又悲痛,急忙去报告了菩萨。菩萨吩咐将遇难的苦行者装敛起来,进炉焚化。焚化尸体之际,菩萨坐在众苦行者中,念了一首偈颂:
刚愎自用者,不听善者劝;
犹如竹蛇爹,命丧旦夕间。
菩萨向凝神静听的众生宣讲道:“此苦行者修行时心神不静,一边在追求入定,另一边却想给自己的精神寻求另外的寄托。他盲目宠爱一条蛇,而不问对象是善是恶,一味把宠信和精力施加于它,这无疑是引火自焚哪。”
菩萨这样告诫众苦行者,让他们安于四梵住。苦行者们从此净化心念,潜心修行,制约自己的一切爱欲。菩萨死后,他的灵魂安然升入梵界。
他的追随者们仍遵循他的训戒,经过苦心修念,也相继升入梵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