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迦牟尼佛在舍卫城化缘,信步走到鹦鹉摩牢兜罗子家,恰好主人不在家。其家中有一条白狗,名字叫具。
这狗非常受主人优待,卧的是铺得很舒适的褥子,吃的是金碗中盛的米和肉。
这狗见世尊释迦牟尼从远处走来,就汪汪大叫起来。
世尊见了,对它说:“不要乱叫了!你本来不该这样叫的,而应该发那乞食之声呀,不想至今还这般糊涂!”
白狗听了,不觉一怔,立时止住了叫声。但愤怒之情溢于言表。它从褥垫上溜到门边,气得直喘粗气。
过不多久,摩牢兜罗子回来了。他一眼看到那心爱的白狗在门边趴着喘气,就问邻家的人:“这是怎么回事儿?”
邻家之人便告诉了他刚才所发生的事。
他听后,勃然大怒,一路上骂骂咧咧,直奔释迦牟尼佛所住的孤独园而来。
世尊远远望见他来,就对座下诸比丘叹道:“此人嗔恨心如此之大,死后当生于恶道之中。”
这时,摩牢兜罗子已走入园内,上前质问世尊道:“你这沙门,今日来我家乞食,我的白狗怎么招惹了你,你弄得它郁闷不乐?”
世尊回答道:“我今日去你家乞食,那白狗对我叫,我就对它说:你别再糊涂乱叫了,你本不应发这种声音,而应发乞食之声才对。你那白狗就愤怒难堪,郁闷不乐了。”
摩牢兜罗子听了,又生气地反问:“你为什么对狗说这些话?难道这中间与我有什么瓜葛不成?”
世尊实在不忍令他难堪,轻轻一摆手,说道:“不必多问,还是算了吧。”
世尊这样答话,却引起了他的好奇心,忍不住再三发问。
世尊无奈,只得说明原委:“这白狗前世本是你那故去的父亲,名叫兜罗……”
话音未落,摩牢兜罗子早已怒不可遏,厉声喝道:“我父亲生前多行善事,因此死后生在梵天之上,你怎么说他转生狗身?”
世尊答道:“你父确曾转生梵天之上,但其傲慢之心大增,专横跋扈,故又转生恶狗。”接着,又随口说一偈,道:
梵志增上慢,此中生六趣。
鸡猪狗野狐,驴卵地狱中。
世尊继续说:“你如果不相信我说的话,就回家对白狗说:‘你若前世本是我父亲的话,就马上回到褥垫上去吃金碗中的米和肉,然后请你告诉我父亲临终时所藏财物之地。我至今尚不知他临终将那些财物藏于何地。’”
摩牢兜罗子听了,半信半疑。回到家中便将原话对白狗说了。
那白狗听了,摇摇尾巴,果然回到褥垫上,吃下金碗里的米和肉,然后跑到后面卧室中,在床脚处用爪子拼命刨地。
于是,鹦鹉摩牢兜罗子拿来锹镐,挖开这块地面,发现里面果然埋了很多钱财,心中大喜。他双膝跪地,面对孤独园方向,虔心向世尊忏悔。
第二天一早,他出了舍卫国,径直奔孤独园而来。
世尊早已看得分明,对众比丘说道:“你们看见摩牢兜罗子来了吗?”
众比丘回答道:“是的,世尊。看来,兜罗子现在已由衷发起善心,因此他命终时当往生善处了。”
世尊微微一笑,道:“说得很对!一切众生都如此,若持善心,死后便可往生善处……”
正说话间,兜罗子已来到世尊面前,跪倒赞叹道:“世尊所说的话,果然是丝毫不差呀!”
——据《中阿含经》第三十九卷鹦鹅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