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传奇-看社戏

作者:出处:
分享到:

 

    光阴茬苒,转眼就到了光绪五年(1879),丹桂出脱得虽称不上五大三粗,却也身高文雅,显露阳刚气度。

    这年八月初二,城隍庙一年一度,依例从初一至初三连演三天社戏。初二属正日,这天,四邻八村的人,都来赶赛会,真是人山人海,热闹异常。

    丹桂听得庙上的“三铳枪”,“咚!咚!咚!”已响过两遍,知道再要不了一袋烟工夫,就要开戏,忙提了个小凳,朝城隍庙戏台前走去。

    他家离城隍庙,远不过百丈,去时,必须路过几近斜对门的“观音庙”。刚走近门口,就见一个眉清目秀的青年人,从庙内走了出来,微笑着向自己招手。亲切地说:“丹桂!开戏还得一阵,进庙玩玩!”丹桂认得是跟自己经常玩耍的伙伴,就跟了过去,刚进得庙门,微风送来一阵清香,那青年却不见了踪影,极目四望,只见站在神台上的童子,与他酷像,还冲自己微笑哩……。

    观音庙离丹桂家极近,闲时常来烧香,自己也常约他玩耍,但凡不是烧香便是磕头,却从来没有时间打问过底细,今见此景,不胜诧异,忙取过香,点燃插上,磕头,三拜刚毕,却听得“砰”!的一声响,签筒丝纹未动,却从里面跳出一支签来,举目看时,上云:“事不三思终有悔,人能百忍自无忧。有退步时须退步,得饶人处且饶人。”丹桂礼毕,将签插入签筒,出了庙门寻思,何以有此签文,想必是观音点化,自必小心在意。信步走来,不觉到了台下。但见人头攒动,黑压压的挤满了人,自己因幼时目有微疾,视力欠佳,挤在人后,哪能看清?就踅到台前,果有一块不大的地方,有十多个小伙坐定,尚空出一席之地,就放下凳子坐了,怎知尚未坐稳,“啪!啪!”两声狠击,落在脸上,顿时,满脸剧疼,眼里金星乱溅,急起身揉揉双眼,没待看清,又有人将凳子“噼啪——”一声,扔出丈许,狠狠地道:“你也配……”这才闻耳声,知是隔了两家的赵谋。心想,休看你人高马大,我也比你不低,欲待举手相还时,签文又在耳边响起,举起的手,这才缓缓放了下来,迈步走近凳子,眼不落泪,拣了个稀疏处听戏。他想,这阵,不能回去,要是父母、兄长知道了,一时忍耐不住,岂不又惹出一场争斗?!

    一个多时辰,戏完了,丹桂提了小凳,若无其事的回了家,这事,尽管他瞒着,没出三天,就有一些快嘴人,告知家人。父亲秉纲是个敦厚地道的庄稼人,母亲张氏尚以淑贤称著乡里,兄长精于儒理,蹈规循矩。听得此事后,非但不气,反倒和不少邻里一样夸奖他,丹桂心里更觉蹋实。

    日月如流,转眼到了腊月。一天,丹桂出得门来,但见赵谋在自家门前踱步,看样子似乎等人似的等了很久。赵谋一见他,紧走一步,温柔地招呼道:“桂桂哥!我等了你多时,想请你到家中坐坐!”说着礼貌地拱拱手。丹桂见他出言恳切,就不假思索地说:“好!”就随他一前一后进了赵家大院。

    赵谋未等进屋,就亲切地喊:“大、妈!我桂桂哥来了!”两位大人热情地应了声,把他让进屋里,没待坐定,就问寒问暖。赵谋递过一杯热茶,有点不好意思地说:“八月二的事,让我难过了好多时月!你是当哥哥的,正像门前老人夸奖的:‘大人不记小人过’!”

    月桂听了忙说:“过去的事,就让它过去吧!仔细思想起来,怎么能单纯怪你,我也有不对的地方……”

    赵谋大不等丹桂说完,又抱歉地说:“这都是我和她妈平日教养差,惯得粗鲁莽壮的!我和她妈第二天知道后,就好好训了一阵,他不但不听,反倒强嘴,把他说的偏偏是理……前天,他却猛然提起这件事,猛悟前非……

    原来是前天晚上,赵谋猛然喊道:“观音大士!我记住了,不信,你听……”父母惊醒后,问他时,他揉揉睡眼,便把奇梦告诉两位老人……

    半夜时分,他正睡得安稳。猛觉有人摇着自己的肩膀,睁开朦胧的双眼,只见一个跟自己年龄相仿的青年人,柔和地说:“出去玩玩!”面虽极熟,却叫不上名字,还没等细想,一把拉了他奔出大门,来到观音庙,莲台上坐的不似平常的菩萨,却酷似自己的母亲,心中异常诧异,再注目看时,果真是自己的母亲,亲昵地喊了声:“妈!”母亲抚摩着他的头,慈祥地说:“举动鲁莽非是强,遇事必须多思量,倘能真诚以待人,保尔终生得安康。切记!切记!阿弥陀佛!”听完抬头再看时,却是观世音菩萨,和蔼可亲地笑着。他猛悟此系大士教化,遂喊出声来……

    从此,俩人关系更加亲密。此后,丹桂出家,亦时有书信、经书等相寄,在其薰陶下,次年即皈依,司医济世,不过这是后事不题。

    这真是:

    心字头上一把刀,遇事不忍祸根苗。

    心有灵犀一点通,大士点化怨结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