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物传奇-“五头爷”的传说(之一)

作者:出处:
分享到:

 
        黎明前为何瞬间一暗

    在东村西门外的一条南北车道,把房不连脊,地却连畔的赤城划分为东、西两个自然村。在这条车道的偏北,有一条向西的田间小路;偏南不足50米处,又有一条通往露井镇的西南向大道;在这条大道的约50米处,又有一和向南的通向紫光村的车路。就在这往西、往西南两条路的北边,有一条高约丈许的土崖,在崖上修建了一座坐北向南的“五道庙”。

    “五道庙”里供奉的是“五道神”,当地群众称他为“五头爷”。这座庙虽在解放初已拆,但关于五头爷的故事,却在群众中广为流传。

    据说,五道庙都建在道路的交叉处,看来所司职务与交通有关,但关于这方面的本领,已鲜为人知,当地人却只知道他长于东偷西摸。因此,在迎娶新娘的时候,乘坐新娘的车辆及送亲者,都不能在庙前大道通行,必须绕行庙后的小路。

    过去,人们修庙敬神,无非是为了祈求神灵的保护与恩赐,如为了天官赐福,而崇敬财神;为了槽头兴旺,而敬马王;为了回宫降吉祥,而敬灶君等……他既然名声不正,人们又为什么要敬呢?大抵为取“不吃窝边草”之意吧!

    五头爷大抵因为背了个“贼”名,极少香火,又因为香火不盛,就很难得到供品,又大抵因为无供品可尝,就又屈驾行窃。一次,因为时运不济,一连跑了几户贫困人家,一无所获,眼看天快亮时,进得一户,照样是一贫如洗,只得从灶台上拔了口锅,赶回庙里。

    五头爷刚进庙门,就被等候的母亲撞见了,见儿子背了口黑锅,从未责备过儿子的母亲,破例的责怪儿子:“什么东西不好拿?!偏偏拿了人家的锅,这户人家天明了,用什么造饭?”

    儿子听得母亲说的在理,也忙说:“那让我送了回去!”说着急转身,迈步出了庙门……

    “喔!喔!”村里传来第三遍鸡啼,母亲忙拦住儿子,焦急地说:“天都快亮了,这怎么行?!天要能再黑上阵,那该多好!”

    五头爷听母亲这么一说,也忙收住脚,念叨着:“是呀!天要能再黑上一阵……”

    母子俩瞅着东方已现鱼肚白色的天际,心里急得火燎,说来也奇,那鱼肚白色,渐渐变暗,变黑……

    母子俩望着天色,不由喜出望外,儿子忙三步并做两步,把锅送了回去,赶回到庙里时,天果真大亮。母亲望着大汗淋漓的儿子,放宽了心。母子俩相对一望,会心地笑了。

    据说,就从那天起,天黎明时的瞬间一暗,就是这样来的。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