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五云山华严院有位志逢禅师。天福年间,禅师云游四方,抵达天台云居,参谒德韶国师。宾主有缘,禅师顿发玄秘,悟到禅理。
有一日,禅师进入普贤殿中坐禅,忽然有一神人跪在他面前。禅师问:“你是谁?”那神人答:“我是护戒神也。”禅师问:“我前世有罪过还未除尽,你知道这些吗?”那神人答:“禅师有何罪?只是一小过罢了。”禅师问:“是何小过?”那神人道:“凡洗钵水,也是施主所施之物。禅师每次都将其倾弃,这是不妥的(凡要倒掉已馊饮食,以及鼻涕唾液大小便等,应该先鸣指,默念咒语,发施舍之心再倾弃。——译者)。”言罢而隐。禅师自此饭后洗钵水就全饮下,时间长了,导致脾疾,十年才痊愈。
吴越国王倾慕禅师道风,特赐禅师一紫衣,又赐号“普觉禅师”,请禅师住持临安功臣禅院。
一天,禅师上堂道:“古代高僧为禅法而行脚,不惮怕辛劳。比如云峰禅师三次登门,投子禅师九次上山,洞山禅师多次往返,尚且还没能求到入路。看你们这些现在的参学人,才跨进门来,便要老僧接引,指示说禅。并且你们又想直到玄极之道,难道如此容易?何况此事亦有时机,急躁怎能求得?你等要知悟禅的时机么?如今各位且下去,在堂中静坐,直到仰家峰点头,老僧就为你们说法。”
这时有僧走出,道:“仰家峰已点头了,请禅师说法。”禅师道:“大家讲,此僧是领会了老僧的话呢,还是没领会老僧的话?”众僧礼拜。禅师道:“今日偶然失鉴。”有人问那僧:“无为无事之人,为什么却有金锁之难?”那僧无言以对。禅师代他答道:“只因无为无事。”
有僧问道:“教义中说,文殊忽生佛法之见,被佛威神摄到两座铁围山里,意思如何?”禅师问:“何处是两座铁围山?”僧无语以对。禅师问:“还会么?如今若有人生佛法之见,我烹两碗茶给他喝。并且还说,这是赏他呢,还是罚他?是与教义相同呢,还是与教义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