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门元易禅师,一天上堂道:“十方同聚会,个个学无为。此是选佛场,心空及第归。大众只是闻见觉知,不曾有问题,怎么说个心空(即性空、自性空,与假有相对。指一切有为法,因缘所生,没有自己固有的性质。亦名无我。——译者)的道理?莫不是见而不见,闻而不闻,就叫做心空吗?错!莫不是忘却机心,息去尘虑,万法俱弃,消除能为,悟入玄妙本源,泯灭性相(性与相的合称。性即法性,指现象固有的永不改变的本质、本体、本源。相即法相,指呈现于人的面前,可以分别认识的现象——译者)而归法界(此指现象的本源和本质,尤其指成佛的原因。——译者),叫做心空吗?错!如此不行,不如此也不行。如此不如此总不行,不知究竟怎样才行?能领会吗?”良久道:“若实无为无不为,天堂地狱长相随。三尺杖子搅黄河,八臂哪吒冷眼窥,无限鱼龙尽奔走,捉得循河三脚龟。脱取壳,铁锥锥,吉凶之兆便分辉。借问东村白头老,吉凶未兆若何为?休休休,古往今来春复秋。白日腾腾随分过,更嫌何处不风流。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