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州大梅法英祖镜禅师,抛弃儒业,考试佛经,得以剃度,在延庆寺讲习。凡是对禅学有困惑的前辈僧人,总是来询问祖镜禅师。禅师放言辨析,受到众人敬佩。有一天忽然说道:“名和相迂回曲折,怎会是我辈所奉?”于是去参谒九峰。九峰见后,很器重他,同他交谈,觉得他仿佛久在丛林讲席,于是狠狠地刺激他。禅师领会了九峰的意图,从此获得声誉。
宣和初年,皇帝诏令天下僧尼为德士(徽宗实行兴道抑佛的政策,并企图改造佛教纳入道教。据《宋史·徽宗本纪》载:“乙卯诏:佛改号大觉金仙,余为仙人、大士。僧为德士,易服饰,称姓氏。寺为宫,院为观。改女冠为女道,尼为女德。”“丁末,诏德士并许入道学,依道士法。”——译者)。虽然主持佛教的高僧聚集论议,却无法使皇上回心转意。祖镜禅师放笔疏解《老子》,进呈皇上。皇上览毕,对近臣道:“法英《道德经》疏解,言辞简约,义理深刻,自古未有,应该编入《道藏》,流行天下。”仍然赐予冠帽、玉佩和坛诰。不了解禅师心意的人,往往认为他谄佞阿谀。次年秋天,皇上下诏恢复天下僧尼名分,唯独禅师没有改换服饰。到绍兴初年,禅师早起,戴上桦皮冠,披上鹤氅,手执象简,穿上红鞋,派人击鼓,召集僧众。禅师升座后,对大众道:“兰芳春谷菊秋篱,物必荣枯各有时。昔毁僧尼专奉道,后平道佞复僧尼。姑且说说僧尼形象是怎样的?”又摘道冠给大家看,然后扔在地上,随即换上僧服。提起鹤氅扔在地上,又举起象简,也丢在地上。最后脱下红鞋,随手一抛,横起拄杖道:“珍重佛心真圣主,好将尧德振吾宗。”掷下拄杖,闭上眼睛圆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