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窝跪石与戏剧《法门寺》

作者:出处:
分享到:

 
    在法门寺大雄宝殿前有一奇特的拜佛石,上有两小窝。据说这两小窝是明代民女宋巧姣在此冒死告御状跪出来的,因此叫巧姣跪石。这一故事便是著名的戏剧《法门寺》的原型。

    话说明朝武宗时,法门寺南六、七十里外的眉邬县宋家庄(今眉县城关镇宋家塬)有一叫宋国士的生员,在家度日,女儿宋巧姣,聪明伶俐,明识理义,胆识过人。因家贫宋国士送幼子宋兴儿去富户刘公道家当童工。

    这年这一天晚上,眉邬县连出两起凶杀案。功臣傅有德后代傅朋,曾偶行孙家庄,与该村孙寡妇女儿孙玉姣一见钟情,经刘媒婆撮合。刘媒婆之子刘彪,贪图酒色,品行不正,从母口中得知此事,遂生歹念,趁母不备时偷去孙玉姣送给傅朋的绣鞋。当街讹诈傅朋,被傅朋怒斥。刘公道赶来将其侄刘彪斥责驱走。刘彪怀恨在心。深夜闯入孙家企图强暴孙玉姣,不巧孙玉姣舅父舅母正宿在孙玉姣房中,被刘彪杀害。刘彪故意将人头扔在刘公道后院,刘公道发现后心惊胆颤,命宋兴儿将人头投入枯井,因恐兴儿泄漏真情连累自己,遂将宋兴儿推入枯井致死。天亮后刘公道到县衙后竟诬告宋兴儿当晚盗物外逃。眉邬县令赵琏糊涂断案,错判傅朋与孙玉姣同谋杀舅父、舅母,将两人收监。又错判宋国士赔偿刘公道财物,再交出宋兴儿治罪。宋父女不服,据理争辩,竟被赵琏将宋巧姣收监。宋巧姣在狱中,遇孙玉姣,各诉冤情,真相大白,知道杀人凶手是刘彪,决心为这两案平冤。

    一天,大宦官刘瑾陪母皇太后来法门寺降香,被赎出狱的宋巧姣闻知后,即赴法门寺冒死告御状,跪诉真情,太后命刘瑾查办,县令赵琏重审,才使冤案大白。凶手刘彪被斩。刘公道栽脏害人被打入死牢。傅朋与孙玉姣,有情人终成夫妻。民间才女宋巧姣,有胆有识,受人赞扬。

    这一复杂而又动人的故事,清代道光年间被编成戏剧《法门寺降香》,也叫《宋巧姣告状》、《双姣奇缘》、《拾玉镯》等。并以秦腔、桂剧、京剧、同州梆子等许多剧种广泛演出,经久不衰。

    当年宋巧姣在法门寺大雄宝殿前跪过的拜佛石,怎么会出现膝窝印?据说,宋巧姣告状的当晚,同情的寺院和尚偷偷叫石匠凿出两小窝。第二天和尚报告刘瑾与太后:“民女确有冤情,跪了一夜竟把石头跪出膝窝来!”刘瑾这历史上有名的凶狠宦官,才做出这督查平冤的好事来。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