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献辑录 > 史著、史论 > 延安时期统一战线研究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第八章 统一战线与陕甘宁边区文化教育事业

中共延安市委统战部组编


  三、统一战线与陕甘宁边区教育事业发展
  (一)统一战线与边区小学教育
  陕甘宁边区是一个贫困闭塞的山区,土地贫瘠,村落分散,人口稀少,交通不便,生产力水平极端落后,经济发展十分缓慢,因而文化教育的基础也非常薄弱。边区政府成立前,全边区(不含绥德、米脂两县)仅有120所小学和2000名学生,文盲几乎占全区人口的99%,有些县百人中也难找到一个识字的。在这样的地方要发展文化事业,特别是培育、发展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新文化,普及教育,优先发展教育自然成为整个文化工作的基础和前提。因此,中共中央到达延安,特别是陕甘宁边区政府成立之后,教育成为陕甘宁边区除生产之外的第二大任务,也成了整个文化工作的第一要务。
  在这样一个基础异常薄弱,环境异常恶劣,条件异常艰苦的区域发展国民教育,除了正确的方针、政策之外,就是要实行文教工作中的统一战线,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这一点尤其突出地体现在各级国民教育特别是小学教员的选择和培养上。
  教员是一个学校的灵魂,教员好学校才能办得好。边区的知识分子很少,始终面临着师资不足的困难。抗战初期边区师资来源主要有三方面:原有的旧知识分子,抗战后进入边区的外地知识分子和边区自己培养的知识分子。就文化程度来说,一般的小学教员很少有师范生、中学生,大部分是高小生,甚至有的只上过冬学。民办小学的教员除极少数是边区培养的中学生外,一部分是本地的完小毕业生,一部分是没有进过学校的老先生和由其他行业转变过来的粗识字者,如改了行的阴阳先生、破了产的商贩和退伍军人。针对小学教师不足的困难,边区政府一方面着手培养大批自己的知识分子,另一方面对现有的小学教员视若珍宝,在非常困难的条件下,给他们以较高的生活待遇。1941年边区政府教育厅公布了陕甘宁边区小学教员待遇保障办法,对小学教员的社会政治地位,工作生活待遇都作了明确规定。在实际执行中多数县对小学教员的待遇均高于教育厅的规定。当时教员的生活标准并不低于一般党政干部。边区教育厅对现有教师的培训提高非常重视,其办法主要有三条:①开办短期训练班,利用假期集中进行。教育厅主办过几次教师暑期训练班,各专区各县也办。②自学辅导。由教育厅供给书报,供教师个人阅读和集体学习,在农村以中心小学为主,组织附近各小学教师学习。③保送学习。对教师服务年限较久,工作积极,力求上进者,保送高一级学校,如陕公师范部,边师高级部学习,以资深造。
  文教战线的统一战线政策还集中表现在边区国民教育中的群众路线,即民办公助的办学方针。边区政府从边区建设的实际出发,在文教工作中贯彻群众路线,贯彻教育与生产相结合的方针,实行普遍义务教育,提高学龄儿童的入学率,并以学校为依托,开办冬校,夜校,实施群众性的社会教育,提高广大群众的文化水平和政治觉悟。从1942年开始,边区政府为进一步促进文教工作,调动群众办教育的积极性,提出了民办公助的方针,实行公办与民办并举,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实行多渠道办学,使学校教育在巩固中得到持续的发展。
  发动群众办教育是特殊历史条件下的产物,是边区在文化教育建设上的创举。由于边区政府充分调动了群众参加文化教育的积极性,既加速了社会教育的发展,也推动了公办教育质量的提高。公办教育培养出大批有用人才输送到社会,又促进了社会教育和民办教育的发展,使边区文化教育呈现出良性循环和持续发展的局面。
  边区的小学有公办和民办两种。公办小学是由政府设立的,经费由政府筹措,大部分是本县公共产业和教育产业的收益。民办小学的创办则各种各样:有变工队和合作社发起创办的,有从识字组或冬学发展而成的,有乡村干部、地方热心教育的人士联合群众办起来的,还有热心培养子弟的家长们私人联合创办的。民办学校的经费基本是自筹,解决办法大致有两种,一种是摊派,一种是建立民小经济。由于人民政府的重视,小学教育发展得很快。当时质量较高,规模较大,办得比较成功的小学有延安市第一、第二完小,绥德实验小学和女子小学,米脂的东关小学和女子小学,延长第一完小,还有边区保育院的小学部。
  1944年10月11日至11月16日,边区文教大会在延安举行。大会是经过整风运动,又进行调查研究,各方面做了充分准备而召开的文教群英聚会,是边区文教战线一次空前的历史盛会,正如林伯渠1944年12月在边区第二届参议会第二次会议上的报告中指出的,它“在边区是、在全国都是空前的一页”,“检讨了历史教训,总结了新经验,明确了开展大规模群众文教运动的方针,要求执行毛主席的指示,组织广泛的文教统一战线,依靠群众的需要与自愿,于五年至十年之内消灭可怕的死亡率,消灭大量文盲,普及新民主主义文化,挤掉封建文化残余”。①这次边区的文教工作会议所指出的方向,对全国各抗日民主根据地的文化教育事业的建设,均有其深刻的影响。
  这次文教大会的一个重要成果就是推行公办小学和民办小学的改革,提出了开展群众教育的口号,推广结合实际和群众需要办学的经验,广泛调动群众学习的积极性,发动群众与政府合作,解决教育中人力物力的困难,号召各地试办民办小学。边区政府指出初级学校应以自愿为原则,在政府监督、指导和帮助下,以“民办公助”的村学为主要形式,“其年限与学制视各地情况决定,不强求整齐划,”鼓励百姓自办小学校。在政府支持下,民众办学热情高涨,“要做有文化的吴满有”,边区小学教育发展迅速。文教大会前,边区有小学1090所,其中民办小学574所,学生23686人;文教大会后增至1281所(缺盐池、吴堡两县的数字),学生34202人。1945年上半年又增至1377所,其中民办小学1057所,学生34004人,包括民办小学16797人。这一时期,民办小学数占小学总数的比重也越来越大。民办学校形式多样,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因时而变、因情而设,各有特色,创造了办学经验,涌现了教育模范。延安市杨家湾小学就是著名的民办小学。学校特色就是注意培养劳动观念,教授生产知识,教学内容紧密结合家庭和生产实际。这所小学的教员陶端予曾两次受到边区政府“边区特等劳动英雄”的表彰。同时,这所学校还开展成人教育,推动全村卫生运动,使杨家湾成为边区最好的模范村之一。1944年3月初,延安南区合作社在沟门成立民办学校,招收37名学生。1945年,又在二十里铺办分校,学生增加到59名,以后逐年扩大。学校规定凡持有南区合作社股份的工人、农民和合作社干部的子女都可以入学并解决学生吃饭。学校与纺织厂结合,学生参加纺织厂劳动,纺织厂则解决学生的穿衣问题。这样,学生边学习边劳动,既学习文化又掌握了生产技能。同时,在学校推行“小先生”制,开展各种民众教育。以“大娃娃”带“小娃娃”,学生教群众识字、为群众读报。米脂杨家沟学校是“一揽子”形式的村学的典型,其特点以成人教育为主,和生产密切结合,教育对象主要是成年男女,也包括儿童。教学内容按群众和生产需要而规定。课程由群众讨论决定,农忙时放假,农闲时就学,平时鼓励学生参加家庭劳动,做到生产、学习两不误。学制分为全日班、半日班,还专门设置拦羊娃早班。学校教学没有固定年限,学生能写会算就毕业。同时,学校也是本村文化建设的中心,成立了读报识字组,妇女纺织识字组,并与村、乡政府配合,开展卫生运动和文化活动。同时,陕甘宁边区根据战时教育的特点,缩短了小学修业的年限:初级三年,高级两年。在中心地域设立中心小学,在县政府所在地或交通便利的集镇设立五年制的完全小学。各小学大多在春季开学。为适合边区农村生产的情况,自1942年起将小学寒暑假制度改为年假、麦假、秋假。当农忙时,学校放假,学生回家帮助家庭劳动,此举得到农民的欢迎。边区政府还在中共中央和西北局的直接领导下,仔细分析了边区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开展了批评与自我批评。小学教师都进行了集体整风,纠正缺点错误,进行教育改革,整掉旧型正规化,实质就是整掉主观主义、命令主义和形式主义。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逐步做到了与群众需要相结合,与边区实际相结合,真正为边区人民大众服务,使陕甘宁边区的小学教育走上了良性发展的轨道。
  (二)统一战线与接收、改造绥德师范、米脂中学
  在中等教育方面,统一战线政策较为突出地体现在对绥德师范和米脂中学的接收和改造方面。
  在陕北革命和教育的历史上,绥德师范(亦称陕西省立第四师范学校)是一所重要的学校。它是由陕西早期著名民主人士杜斌承,杨明轩和共产党人李子洲等人于1923年春倡导创办的。1925年李子洲出任该校校长,声称自己“为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种子而迁就移此职”。在李子洲、杨明轩、王懋廷、田伯荫等共产党人和进步知识分子的艰苦努力下,绥师成为了陕北共产党组织的诞生地,陕北革命斗争的策源地和活动中心。到1926年,300多名学生中有200多名加入中共党团组织,大革命时期一度也成国共两党统一战线在陕北的一个重要阵地。大革命失败后,国民党反动党局曾多次关闭该校,直到1930年9月,学校才得以重新恢复。但学校已完全被国民党政府所掌控,中共组织一直未恢复,直到1938年,中共才在该校恢复成立了地下党支部。
  1937年9月,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后,八路军开进绥德地区,绥德地区就形成了双重政权,一方面专员,县长是国民党派去的,另一方面八路军通过自己的民运股,建立了基层组织。绥德师范当时受国民政府陕西省教育厅领导,经费是由省教育厅开支的。1940年2月,“绥德事件”后,反动专员何绍南被赶走,绥德地区军政教等工作统一由边区政府领导。为了稳定学校,维护统一战线的局面,边区军政当局继续留任陕西省教育厅任命的白焕亭为校长。同年5、6月间,白焕亭将部分师生拉走,在横山响水铺另立绥德师范,分裂学校。为了粉碎敌人的企图,稳定学校和学生思想,边区政府绥德分区专署即委任民主人士霍仲年为校长。
  1941年暑假,为了转变学生思想,巩固学校,西北青救会领导绥师、米中联合组织了绥德警备区青年参观团,赴延安参观。在延安,师生们先后参观了医科大学、泽东青年干部学校,女子大学、陕公、鲁艺、抗大、日本工农学校、高等法院、中央医院、《解放日报》社、保育院、光华农场、纺织厂等单位。参观期间,中共中央西北局统战部,边区妇联的负责同志看望了参观团的学生。边区政府主席林伯渠,边区教育厅长周扬接见了全体参观师生。延安民众剧团特意为参观团举行了文艺晚会。毛泽东在边区政府接见了参观团的师生代表十余人,毛泽东和大家欢聚一堂,亲切地向大家问话,并回答了师生提出的问题。毛泽东再三叮咛师生们:“我们共产党想把中国干好,这和你们的希望是一样的,盼你们回去后,把这意思转告绥米父老姐妹们,并努力学习,帮助改进当地工作。”②最后,代表团向毛泽东献旗一面,题文为“你是我们的光辉旗帜”。参观开阔了师生的眼界,加强了师生对中共和八路军伟大业绩的了解和认识。参观团的学生回校后,向师生们讲述了延安的情况和共产党的政策,使广大师生对延安和共产党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1941年2月,陕甘宁边区政府教育厅决定接办绥德师范,并派丁浩川副厅长到校处理接办事宜,经过协商讨论,决定了以下几条:第一,学校经费由边区教育厅拨发。第二,确定绥师为统一战线的学校,执行新民主主义方针;还确定绥师是正规化的师范学校与实施干部教育的学校,主要为培养小学师资,修业年限仍保持四年。第三,确定绥师的行政方针是团结,民主、充实制度与改进制度;工作作风是埋头苦干、艰苦耐劳、言行一致、实事求是;课程除战时教育与公民课合并外,其它仍照旧,不做改变和调整,但教材内容须视实际情况,加以修改;学习第一,正课第一,改进教材与教学方法。第四,规定对学生的训导方针是:克服自由主义与散漫现象,加强集体生活的训练;提高遵守校规,服从团体纪律的精神;养成活泼、紧张、切实、朴素的作风,提高学习情绪,加强学习效能;在实际活动中培养民主精神;养成吃苦耐劳的精神;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另外,还就教育的实施原则、教学工作等,都作了具体规定和安排。根据上述总的原则和精神,学校从争取和改造的目的出发安排各项工作。在人事上,坚持做到团结大多数,尤其注意处理延安派来的教师、干部与学校原有教师、干部之间的团结;在行政上,学校领导之间做到互相支持,配合工作,并加强教务、训育和事务三科之间的联系;在生活上,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切实解决教职员特别是原有教职员的实际困难,为他们增加薪金,按月发放补助费。对学生特别是一些落后学生,采取长期的耐心的教育。与此同时,还确立各种制度,如会议制度,级任工作制度、学生请假制度、学生领物制度、各级学生分会组织及其领导制度等。特别是在民主管理方面,建立了学生代表参加学校重要会议的制度。这一系列的工作,都是在和平、民主的气氛中进行的,而且很见成效。因此,不仅团结了原绥师的大部分教职员和学生,而且还争取了临近县(国统区)、区的一部分学生来绥师上学,从而彻底粉碎了反动分子对绥师的瓦解和分化阴谋,使学校沿着新民主主义教育方向健康发展。
  在接管、改造绥师的过程中,学校党组织和共产党员发挥了重要作用。当时学生中的共产党员很少,教员中只有延安新派去的杨滨、欧阳正是共产党员。1941年以后,教师、学生中党员发展比较快,到1942年,每班都成立了党支部,教员中也成立了党支部。1943年建立了党的总支委员会,刘宪曾任总支书记,何仁仲任副书记。1943年四、五月,绥师开始整风。经过整风学习,师生思想发生了很大变化,对共产党、八路军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学生中的革命人生观也逐步树立起来。学校也成为陕甘宁边区一所重要的师范与干部学校,为陕甘宁边区的教育事业发展做了重要的贡献。
  陕西省米脂中学创立于1927年4月13日。历经三民第二中学校(初名米脂县立初级中学校)、陕西省立米脂中学、陕甘宁边区米脂中学(曾名米脂公立中学、绥米中学)几个历史阶段。
  陕西省立米脂中学(简称省立米中)成立于1939年7月。省立米中的成立与当时的政治背景有极大关系。当时绥德专区包括绥德、米脂、佳县、吴堡、清涧五县,称为警备区,为统一战线区。党、政负责人是国民党方面的,驻防军队是共产党所领导的,在党的抗日救国正确主张的感号下,群众的倾向性日趋倒向共产党,因此本区热血青年多有赴延安入抗大、陕公、边区中学学习的,国民党陕西省政府出于争夺青年的需要,认为有必要在本地区成立一所中学,米脂这个陕北的“文化县”自然成了他们所选中的建校地点。
  陕西省政府委任营尔斌为省立米中的校长,营尔斌曾加入共产党,后叛变党,当时任西北三青团团部干事兼干训团上校教官。是胡宗南的亲信。省立米脂中学成立后,初期聘任高定候、栾国华、高佩兰、马济川、艾幼文、马连衡、曹文郁、姜纯粹、马翥秋、高靖侯、樊云峰等10余人为教员。这些教员多数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其中,高定候、马济川、艾幼文、马连衡、高佩兰、姜纯粹等都是有声望的高级知识分子,这对青年学生具有一定的吸引力,更重要的是就近上学对贫困地区的学生更为方便,因此省立米中一开办,就招引来米脂境内和邻近县份的大批青年入学。
  1940年2月,国民党绥德专员公署专员何绍南发动武装叛乱被平息后,何绍南逃往蒋管区榆林镇川堡,陕西省米脂中学校长营尔斌也星夜逃往镇川堡,为了发展陕甘宁边区的中等教育事业,中共绥德特委决定把国民党省立米中改造成一个为边区培养知识分子的学校。于是一场改造与反改造的斗争在省立米中展开。营尔斌逃走后的第三天,在八路军驻军民运股领导下,由高林主持米中进步学生在东校大成殿开了讨营大会,会上声讨了营尔斌的反动罪行,并选举产生了米脂县学生联合会,从此改造省立米中的斗争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共产党员吕鼎锡、郑忠良分别利用其米中学生会主席、县学联主席的公开身份开展工作。
  第二学期开学不久,米脂八路军驻军民运股决定由县学联、米中学生会和旅外同学会联合召开米脂各界人士座谈会,到会的有米中学生、旅外学生、驻米脂的共产党组织和军队代表、开明士绅及学生家长共二百余人,讨论米中校政无人主持的善后问题。座谈会在东校大成殿召开。会上,米中学生会主席吕鼎锡首先发言,揭露了营尔斌在省立米中迫害学生的罪行,但从统一战线的角度出发,座谈会最后作出决议:先派几名学生代表到镇川堡请营尔斌归校主持校政,其不归,则请国民党陕西省政府委任新校长。会后派学生代表赵成明、郭其祥、艾天培、王甫民去镇川请营返校,营尔斌对学生代表大发牢骚,拒绝归校,不久营给学校教导主任高定候写了封信,表示他与共产党的不合作态度,高定候随即向学生公布了信的内容。
  营尔斌的这种态度是意料之中的事,请营返校也是为利于我党有理、有利、有节地继续进行改造学校的工作。1940年4月,陕甘宁边区教育厅派出以徐劲为首的考察团到绥德、米脂、吴堡、清涧四县考察教育工作。考察团对省立米中的现状作了详尽的调查研究,瞻视了改造省立米中的前景,向边区教育厅写了《调查报告》,这次考察使我党对改造省立米中更加心中有数,并确定选举进步知识分子马济川出任校长的斗争策略。考察结束后,党组织派徐劲和八路军驻军民运股长张俊贤一起与马济川商谈,中共希望他出任校长的意见,马表示愿意与我党合作,但一时下不了决心,因此,选举校长之事,暂缓进行。
  随着党对省立米中改造工作的深入,主持校政的教导主任高定候对改造工作表现出抵触情绪。高定候的这种态度,促使我党更加坚定了选择马济川出任校长的决心。1940年6月,选举校长的准备工作已经就绪,八路军驻军民运股一方面做好马济川的思想工作,使他坚定出任校长的决心,另一方面取得开明绅士的赞同,为了保证选举马济川当校长的计划顺利实现,民运股、青救团通过学生组织,在东校、女校学生中预示了我党的意图。期末考试前夕,在米中戏台院,由米脂县学联、米中学生会联合召开了各界人士会议,出席会议的有当地共产党和八路军的代表、省立米中师生、东校和女校的部分学生数百人,议题是选举米中校长。会上提出马济川、高定候、张光远、高诚斋四人为候选人,选举结果马济川当选为校长。
  1940年初夏,省立米中迁往榆林镇川堡(国统区)的消息甚传。营尔斌暗中策划指使将学校的书籍、仪器等部分校产运往镇川堡,并通过其亲信散布流言,诱骗学生去镇川堡米中读书。暑假里不少学还接到迁往镇川堡的所谓省立米中的开学通知书。面对营尔斌的捣乱行为,中共绥德特委决定在米脂建立一所新型的中学跟营尔斌的镇川米中作针锋相对的斗争。
  7月,绥德特委派宋养初、高云屏两人到米脂帮助米中的工作,首先以“米脂学联暑假工作委员会”的名义设立了一个中学补习班吸收城区的米中学生参加,“补习班”设在女校礼堂,其任务一是驳斥反动派散布的流言蜚语,宣传米脂县要建立一所正规化的新中学,学生留米脂学习大有前途;二是为保护米中的校产,将男、女生分作两套人马换班站岗守护。
  不久,绥德警备区司令部又派政治部主任袁任远到米脂士绅界征询关于建立新中学的意见,其后,绥德警备区召开临时参议会,米脂许多士绅赴绥开会,绥德党、政、军首长即与士绅们商议成立新中学有关问题,士绅表示同意,各士绅返米后,由驻军民运股出面召开各界代表及士绅开会,会上决定组织校董会,并推出米脂县开明绅士和著名社会贤达贺连域、姬伯勋、李鼎铭、杜端兰、高玉谱、李铨、王卓章、冯仁甫(国民党米脂县党部书记长)、马济川、高云屏为董事会成员,贺连城任董事长,姬伯勋任副董事长,会上商定董事会的职权为聘请校长、募集经费,校政由董事会授权于校长处理,还商定新中学的校名为“米脂公立中学校”(简称“公立米中”)。会后,举行第一次董事会,会上研究聘请马济川为校长,第二次董事会上,通过了马校长提出的经费预算及办学方针。
  逃往国统区榆林镇川堡企图分裂米脂中学的营尔斌等人四处散布谣言:“到镇川米中上学有前途,将来可以升大学、为官”,“公立米中是八路军的变相招兵营”,“公立米中是共产党的党校”等。致使许多不明真相的群众怀疑米脂公立中学,不少省立米中的学生徘徊在去镇川、留米脂的十字路口上。
  在八路军驻军民运股的领导下,暑假补习班里的共产党员、青救团员采取各种方式做工作,他们召开学生座谈会,动员原省立米中的学生留米学习,登门拜访学生家长,以消除家长们的思想顾虑,为了争取小学毕业生报考公立米中,他们四出宣传,登门动员,在他们的努力下,有五十多名原省立米中的男女学生留在公立米中成为骨干力量,部分小学毕业生也改变了投考镇川米中的主意。
  开学前,绥德专署拨来两千元经费作修理校舍之用。马济川校长于8月16日进校视事,安排修理校舍,筹备招生等事宜。第一学期聘请的教职员有:李腾九、赵亚农、宋养初、高云屏、马润之、李芹村、高居正、李苏时、马宏恩、杨春华、高亚平、孙克悠等人,8月至9月初,招新生两次,全校分为秋三一甲班(男生30余人)、秋三一乙班(女生20余人),这两班均为原省立米中留下的学生,秋三二甲班(男新生30余人)、秋三二乙班(女新生10余人),全校共有学生98人,9月6日开学上课,10月10日补行开学典礼,并议定这一天为公立米中的校诞节。1941年1月,边区政府教育厅接办公立米中,米中成为边区教育厅直属的中学之一,并改名为陕甘宁边区米脂中学。从此,米脂中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① 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第三室《陕甘宁边区参议会文献汇辑》,科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215页。
  ② 陕西师范大学教育研究所《陕甘宁边区教育资料》(中等教育部分):上,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1页。
  

延安时期统一战线研究/中共延安市委统战部组编.-北京:华文出版社,2010.1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