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献辑录 > 史著、史论 > 陕甘宁边区概述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陕甘宁边区的形成及演变

王自成


  陕甘宁边区是西北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之下,经过几十年来艰苦奋斗创造出来的一块革命根据地,而且在全国来说,也是比较有影响的一块革命根据地。
  陕甘这个地方,很早就是军阀混战、土匪横行、捐税繁多、烟毒满目、民不聊生、生产和文化都比较落后的地方。“陕甘全境布满了反动的瘴气,白色恐怖已由部分而至全部。”①基于此,1927年1月党中央就决定在西北这块重要阵地上领导和组织工农革命,成立中共陕甘区委,并派耿炳光为陕甘党的工作临时特派员。1927年3月即在西安召开了中共陕甘区第一次代表大会,选举成立陕甘区委,书记耿炳光,组织李子洲,宣传黄平万(后为魏野畴),农委亢维恪、(亢心栽),军委陈嘉惠。积极组织和领导了革命与斗争。1927年5月14日、20日,中央常委决定成立陕西省委,书记耿炳光,组织李子洲,宣传黄平万。中共陕西省委成立后,进行了党的宣传组织活动。不久,中央召开了“八七”紧急会议,中共陕西省委根据“八七”会议精神,于9月26日至27日,在西安召开了第一次扩大会议。会议讨论并接受了“八七”会议精神,分析了西北的革命形势,指出了目前斗争的方针。会议选举耿炳光、李子洲、李秉乾(李子健)、亢维恪、张金刃(张金印)、刘继曾为省委委员,张含辉、潘自力为候补委员,并选举耿炳光为省委书记,李子洲为组织及军事部长,李秉乾为宣传部长(以上三人为省委常委),张含辉代理农民部长。
  1927年10月唐澍(唐东圆)、谢子长、白乐亭,李象九等领导了清涧起义,建立了西北工农革命游击队。1928年4月在米脂苗家坪南丰寨古庙成立中共陕北特委,统一了陕北的党组织,加强了党对陕北革命斗争的领导。1928年5、6月间,唐澍、刘志丹、谢子长等发动了渭华起义,成立了西北工农革命军(唐澍任总司令)。1928年5月,由吕佑乾,许才升等领导了旬邑起义。这三大起义在西北及陕西播下了革命的火种,各地相继出现了蓬勃的农民运动、工人运动、士兵运动,非基运动、学生运动,开展了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人民群众在斗争中不断地成长壮大,并且摸索和积累了武装斗争和苏维埃建设等方面的经验。
  一
  1928年渭华起义失败后,刘志丹回到陕北家乡保安,组织民团和武装。根据陕西省委指示,刘志丹于1928年冬到榆林找陕北特委,并任特委军委书记。不久,谢子长也回到陕北任军委委员。从此,他们就组织地方民团,开展游击战争,坚持武装斗争,实行土地革命,并且打入军阀内部做士兵和下级军官的工作,在其中发展党的组织,学习军事,培养干部,伺机举行兵变。
  1929年初,刘志丹与保安永宁山党的地下组织负责人曹力如、王子宜共谋策划掌握了永宁山民团,活动在华池南梁一带。后来,刘志丹领导的陕甘边区农民武装经过一年多的游击活动,到1931年下半年发展到300余人,在陕甘边界的南梁地区组成南梁游击队。
  1931年春,中共山西省委组织了晋西游击队,在吕梁山南段开展游击战争,后来在敌人“进剿”下,西渡黄河,进入陕北,发展到300余人,改称陕北游击支队。1931年10月,南梁游击队和陕北游击支队合编为西北反帝同盟军。陕北游击支队编为第一支队,南梁游击队编为第二支队,谢子长任总指挥,刘志丹任副总指挥兼第2支队长。这支革命武装的建立,揭开了陕甘边工农武装割据的序幕。
  1932年3月中旬,在延川永坪镇成立中国工农红军西北先锋队,司令员刘忠善,政委高朗亭。10月,在延川高家圪塔宣布成立中国工农红军陕北游击队第九支队,支队长高朗亭,政委艾龙飞。这是陕北特委单独领导的第一支红军游击队。
  1932年11月,河北阜平起义的红24军(1931年7月由中共山西省委书记刘天章领导建立的)转战南梁地区,与刘志丹领导的武装汇合。12月24日,在宜君转角镇与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队合编为红26军2团,由王世泰任团长,汪锋任团党委书记。这标志着陕甘地区的武装斗争又向前推进了一步。红26军2团根据陕西省委的指示和渭北革命斗争的经验,以耀县照金为中心,积极开展游击战争,英勇出击,连歼顽敌,建立和开辟了照金革命根据地。
  由于革命势力的发展壮大,1933年3月2日,成立陕甘红军游击总指挥部,总指挥李妙斋,政委张秀山,并决定成立一、二、三路游击区,以扩大红军的回旋余地,加强游击队之间的互相支持。第一路是陕北游击区,由强世清任总指挥,包括安定、安塞、保安一带,以安定为中心;第二路是陕甘游击区,由杨琪任总指挥,包括南梁、华池、合水一带,以南梁为中心;第三路是关中游击区,由张明武(后王安民、张仲良)任总指挥,包括旬邑、淳化、耀县一带,以照金为中心。这样,以南梁为总中心,各纵横150余里的陕甘新根据地初步形成。
  正当革命发展的大好时机,杜衡推行王明的“左”倾冒险主义,强令红26军2团放弃照金革命根据地,向敌人统治力量较强、交通比较方便的关中平原渭华地区进攻,以创建所谓“渭华根据地”。结果造成红26军的南下失败。
  1933年11月,陕甘边特委和总指挥部党委召开联席会议,决定重建红26军,成立42师,由王泰吉任师长,高岗任政委,刘志丹任参谋长。辖第3团,骑兵团,人、枪500余。
  1934年2月25日,红42师党委召开会议,正式成立陕甘边革命委员会,选举习仲勋为主席。
  1934年5月28日,决定恢复中共陕甘边特委,成立革命军事委员会,特委书记张秀山(后惠子俊),组织部长张邦英,宣传部长张静源,军委主席刘志丹。
  1934年7月8日,在安定杨道峁成立中国工农红军陕北游击总指挥部,总指挥谢子长,参谋长贺晋年,政委郭洪涛。红军游击队在谢子长的指挥下,于1934年7月17日攻克安定县城。7月23日,谢子长、郭洪涛等率领陕北游击队南下陕甘边,与红26军会合,谢子长兼任红42师政委,接着谢子长等人率领该师3团及陕北游击队返回陕北根据地,经月余战斗,粉碎了军阀井岳秀对陕北苏区的第二次“围剿”。与此同时,在安定成立了陕北第一个县级革命政权——赤源县革命委员会。随后还建立了红27军84师,杨琪任师长,张达志任政委,朱子修任参谋,共千余人。根据地迅速扩大,安定、赤源、清涧、吴堡,佳县、神木等县,相继建立了工农政权。
  1935年1月29日,陕北特委在安定县白庙岔召开陕北省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陕北工农民主政府,马明方任主席,霍维德、崔田民任副主席。
  1935年2月5日,根据中共中央北方局的指示,陕甘边特委和陕北特委在安定县周家崄召开联席会议,正式成立了中共西北工作委员会,选举惠子俊为书记,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崔田夫、高岗等为委员。同时成立了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实现了两块根据地党和红军的统一。同年7月,在刘志丹指挥下,西北红军粉碎了陕甘宁晋四省敌人的第二次“围剿”。歼敌5000余,先后解放了安定、延长、延川、安塞、靖边、保安6座县城。从此,陕甘边和陕北两块根据地连成一片,形成北起长城,南至淳耀,西接庆环,东临黄河约20多县的广大地区的根据地,拥有正规红军两个师、9个团5000余人,游击队4000余人。
  注释:
  ①见《中共陕西省委通讯》第6期。
  二
  1935年9月,由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突围的北上抗日的红25军,在徐海东、程子华的率领下,经商洛、陕南,从西安南的秦岭沣峪口,经过户县、周至,沿陕甘边界到达保安的豹子川进入陕北革命根据地,9月9日到达延川的永宁山。刘志丹亲自起草“欢迎红25军的指令”。9月15日红25军到达延川永坪镇,受到当地党政军民的热烈欢迎。9月16日刘志丹率领陕北红军南下,开赴永坪镇欢迎红25军。9月18日在永坪镇东石油沟召开红25军与红26军、27军会师大会。为了统一领导和指挥军队,在中央代表团的主持下,决定并宣布将红25军与红26军、27军合编为15军团。由徐海东任军团长,程子华任政委,刘志丹任副军团长兼参谋长,高岗任政治部主任,郭述申任副主任。下辖三个师,即红25军编为75师,张绍东任师长,赵林波任政委;红26军编为78师,杨森任师长,张明先任政委;红27军编为81师,贺晋年任师长,张达志任政委,全军团共7千余人。
  中央派驻西北代表团于1935年9月7日召开联席会议,决定取消西北工委,改组军委,成立以朱理治、郭洪涛为正副书记的陕甘晋省委。在此期间,中央代表团执行了王明“左”倾错误路线。1935年9、10月间,在中央代表团主持下,陕北发生了错误肃反,使苏区陷入严重危机。这是王明“左”倾错误路线的产物。
  三
  1935年10月19日,党中央和毛泽东率领的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吴旗镇。在打完吴旗切尾巴一仗后,毛泽东等立即挥师南下,在甘泉下寺湾很快纠正了陕北的错误肃反,派人放出了刘志丹等领导人,接着亲自指挥了直罗镇战役,一举歼灭敌109师及1个团,粉碎了蒋介石向陕甘边区的“围剿”,给党中央把全国革命大本营放在西北的任务。举行了一个“奠基礼”。
  长征一结束,新局面就开始了。为了统一和加强中国西北各省苏维埃运动的领导,使其在更加巩固的基础上猛烈地发展起来。1935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决定在陕甘晋苏区设立苏维埃中央政府驻西北办事处,主席博古;同时决定成立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军委主席毛泽东,副主席周恩来、彭德怀,统一领导和指挥红军。
  西北办事处成立后,将苏区划分为陕北省(书记郭洪涛)、陕甘省(书记朱理治,后李富春)及三边特区(书记谢维俊)、神府特区(书记杨和亭,后张秀山)、关中特区(书记贾拓夫,后习仲勋)。同时成立西北中央局,统一领导和管理两省及8个特区的工作。
  1936年5月,红军西征,接连攻克定边、盐池、庆阳、环县豫旺等县城,新的苏区不断扩大和发展,随即成文了陕甘宁省(书记李富春,主席马锡五)。
  1937年5月1日,党中央批准成立中共陕甘宁特区委员会,并于同日召开了特委第一次委员会。出席会议的有:林伯渠、刘长胜、王达成、罗迈、吴亮平、郭洪涛、习仲勋、马锡五、马佩勋、蔡畅、李建贞、马明方、王世泰、罗梓铭、周兴、崔田夫、白治民。党中央指定郭洪涛、高岗、林伯渠、吴亮平、王达成、刘长胜、李建贞为特委常委,并以郭洪涛为书记。
  5月15日,陕甘宁特委进行了改选,选举出正式执委17人,即:高岗、林伯渠、吴亮平、马明方、李富春、周兴、李建贞、郭洪涛、王达成、习仲勋、白治民、刘长胜、崔田民、张秀山、刘景范、崔田夫、罗迈;候补执委6人,即:罗梓铭、蔡畅、马锡五、王世泰、张邦英、马佩勋;书记郭洪涛,组织部长王达成,副部长张邦英,宣传部长吴亮平(后王若飞),副部长刘澜涛,统战部长王涛,秘书长高克林。自此,中共陕甘宁特区委民会正式成立并开始办公。
  1937年8月,将陕甘宁省委改为庆环分区党委(书记刘景范),省政府改为庆环专署(专员马锡五)。庆环分区辖曲子、环县、华池、固北4县。同时在统战区成立陇东特委(对外称陕甘宁边区驻陇东办事处),直属中央管辖。特委书记袁国平,组织部长李铁轮,宣传部长任质彬,秘书长黄欧东。特区辖庆阳、合水、镇原、宁县、固原5县及西峰、驿马关两个工委。
  1937年7月17日,国共两党在庐山举行会议。国民党以蒋介石、张冲、邵力子为代表;中国共产党以周恩来、博古、林伯渠为代表。会上,国民党承认陕甘宁边区,后经国民政府行政院1937年10月12日第333次会议通过,当时确定陕甘宁边区管辖18个县。即:陕西的肤施、甘泉、富县、延长、延川、安塞、安定、保安、定边、靖边、淳化、旬邑、神府,甘肃的正宁、宁县、庆阳、合水,宁夏的盐池。
  1937年9月,抗日战争爆发不久,根据国共两党协议,我党中央于9月6日决定将西北办事处正式更名为陕甘宁边区政府;各级苏维埃政府(包括特区)也一律更名为抗日民主政府。9月20日,陕甘宁边区政府正式成立。边府主席林伯渠,副主席张国焘,首府设在延安。
  1937年12月,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签呈的文件说:陕甘宁边区政府管辖范围除上述18个县外,又增加清涧、米脂、绥德、吴堡、佳县。至此以后,陕甘宁边区政府共辖23县。后来,又由蒋介石指定,国民党军委划给八路军募补区3县,这时陕甘宁边区政府管辖区及八路军募补区共计26县。它们是:延安、延川、延长、清涧、绥德、米脂、佳县、吴堡、神府、子长、安塞、靖边、定边、志丹、甘泉、富县、淳化、旬邑、正宁、宁县、庆阳、合水、镇原、环县、豫旺、盐池。此时,陕甘宁边区总面积129603平方公里,人口200万。
  1937年12月13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陕甘宁边区政府领导由林伯渠、张国焘、习仲勋、徐特立、刘景范、马明方、高岗7人组成,主席林伯渠,副主席张国焘。边府下设秘书处(秘书长潘自力、后伍修权)、民政厅(厅长张国焘兼)、财政厅(厅长马明方)、教育厅(厅长徐特立)、建设厅(厅长成仿吾)、贸易局(局长叶季壮)、保安司令部(司令高岗),保安处(处长高岗兼)等机构。
  1936年9月16日,毛泽东主席《和中央社、扫荡报、新民报三记者的谈话》中说:“陕甘宁边区是民主的抗日根据地,是全国政治上最进步的区域。……边区是蒋委员长早已承认了的,国民政府行政院也早在民国26年冬就正式通过了。”①
  但是,抗战两年后的1939年底,国民党发动了第一次反共高潮,侵犯边区。西起豫旺东至黄河,被重重封锁包围,不时遭受军事袭击,被侵占去豫旺全县及镇原、宁县、正宁、旬邑、淳化5座县城,以及东西南北边境大小村镇数千处,共计土地3万余平方公里,人口50万。这时,陕甘宁边区又剩下20个县,面积99000平方公里,人口148万。
  1940年3月打退国民党第一次反共高潮后,又建立绥德分区。7月11日,根据边区政府第32次委员会的决定,将庆环与陇东(陇东分区于1940年2月10日成立,与庆环分区并存半年之久)两分区合并,仍称陇东分区。当时,陕甘宁边区政府为实施行政管理方便起见,将边区调整为30个县(市),即:
  直属县(市):延安市、延安、寓县、甘泉、志丹、安塞、子长、延川、延长、固临、靖边、神府。
  绥德分区:绥德、清涧、米脂、佳县、子洲、吴堡。
  关中分区:淳耀、赤水、新正,新宁。
  陇东分区:庆阳、合水、环县、镇原,曲子、华池。
  三边分区:定边、盐池。
  1941年11月,由于国民党军队多次搞磨擦,重兵侵犯边区,边府辖区曾经失去了陇东与关中等边境地区一部分土地。为了领导方便,又将边区的县(市)作了如下调整:
  直属县(市):延安市、延安、富县、甘泉、固临、延川、延长、安塞、子长、志丹、靖边、神府共12个县(市)。
  关中分区:新正、新宁、赤水、淳耀、同宜耀共5个县。
  绥德分区:绥德、米脂、清涧、吴堡、佳县共5个县。
  陇东分区:庆阳、合水、镇原、曲子、环县、华池共6个县。
  三边分区:定边、盐池共两县。
  调整后,陕甘宁边区政府仍辖30个县(市),266个区,1549个乡。
  1946年4月,陕甘宁边区行政区划是:
  边府直辖:延安市。
  延属分区(1942年冬成立)辖:延安、安塞、志丹、子长、延长、延川、固临、甘泉、富县、南泥湾垦区,共10个县(区)。
  关中分区辖:新正、新宁、赤水、淳耀、中心区,共5个县(区)。
  绥德分区辖:绥德、米脂、佳县、吴堡、清涧、子洲,共6个县。
  陇东分区辖:庆阳、合水、华池、曲子、环县、镇原,共6子县。
  三边分区辖:定边、靖边、吴旗、盐池、安边,共5个县。
  以上共33个县(市、区),216个区,1254个乡,4852个行政村,18730个自然村,312987户,人口1595065人(男844361人,女750704人)。
  1947年3月19日,胡宗南部队侵占延安,党中央、毛泽东及陕甘宁边区党政军于此之前主动撤离延安,转战陕北。1948年4月22日,我军光复延安,陕甘宁边区政府又进驻延安。此后,陕甘宁边区发展为7个分区,54个县(市),即:
  延属分区辖:延安市、延安、甘泉、富县、志丹、子长、固临、延长、延川、安塞,共10个县(市)。
  关中分区辖:旬邑、赤水、新宁、新正、淳耀、中宜、三原白水、耀县、彬县、同官、共11个县。
  绥德分区辖:绥德、米脂、佳县、吴堡、清涧、镇川、横山、子洲,共8个县。
  陇东分区辖:庆阳、曲子、镇原、合水、环县、华池,共6个县。
  三边分区辖:定边、靖边、安边、吴旗、盐池、共5个县。
  黄龙分区辖:黄龙、韩城、合阳、澄城、宜川、洛川、中部宜君,共8个县。
  西府分区辖:长武、永寿、乾县、礼泉、麟游、灵台,共6个县。
  1949年2月8日至17日,陕甘宁边区政府召开了边区参议会常驻议员、政府委员及晋绥行署代表联席会议,决定晋绥边区统一划归陕甘宁边区政府领导,原晋绥行署撤销,分别划为晋西北、晋南两个行署。
  晋西北行署,全区面积45700平方公里,人口2139800人。属原晋绥边区之山西部分,绥远部分已划归绥蒙解放区。辖有4余分区及两个直属县,共计23个县,即:
  五寨分区辖:河曲、保德、五寨、神池、偏关、岢岚,共6个县。
  离石分区辖:离石、临县、中阳、方山,共4个县。
  雁北分区辖:朔县、山阴、怀仁、平鲁、左云、右玉、大同共7个县。
  雁南分区辖:宁武、代县、静乐、崞县,共4个县。
  直属县有:兴县、岚县共两个县。
  晋南行署,全区面积32600平方公里,人口263万余人。辖有3个分区及3个直属县(市),共计31个县(市),即:
  隰县分区辖:隰县、蒲县、永积、大宁、石楼、汾西、洪洞、赵城,共8个县。
  新绛分区辖:新绛、汾城、乡宁、稷山、河津、吉县、曲沃共7个县。
  运城分区辖:芮城、临晋、万泉、闻喜、平陆、安邑、夏县、永虞、永乐、猗氏、解县、荣河、运城市,共13个县(市)。
  直属县(市):临汾、襄陵、临汾市,共3个县(市)。
  为了加强领导,边区政府于1949年2月21日决定,扩大办事机构及调整人事。此后,边府设置8厅、1处、1行、1院及4个委员会,即:民政厅(厅长王子宜,副厅长章夷伯)、财政厅(厅长白如冰,副厅长刘墉如)、教育厅(厅长贺连城,第一副厅长江隆基、第二副厅长赵仲池)、农业厅(由原建设厅改,厅长霍子乐,第一副厅长惠中权、第二副厅长丁仲文)、公安厅(由原保安处改,厅长周兴,第一副厅长赵苍壁、第二副厅长李启明)、工商厅(厅长喻杰、第一副厅长史唯然、第二副厅长刘卓甫)、交通厅(厅长高士一,副厅长高登榜)、公营企业厅(厅长蒋崇璟,第一副厅长吴生秀、第二副厅长陈志远)、秘书处(秘书长王达成、副秘书长常黎夫)、中国人民银行西北区行(由原西北农民银行改,经理黄亚光,第一副经理王磊、第二副经理张定藩)、西北财经分会(主任贺龙兼,副主任贾拓夫)、少数民族事务委员会(主任杨明轩)、抚恤委员会(主任王子宜兼、副主任刘耀三)、人民监察委员会(主任刘景范)、陕甘宁边区人民法院(由边区高等法院改,院长马锡五、副院长乔松山)。
  边区政府主席林伯渠因事暂离边区,在离职期间,由副主席刘景范代行主席职务。边区政府委员原有16人,他们是:林伯渠、刘景范、杨明轩、王世泰、王子宜、霍维德、贺连城、霍子乐、唐洪澄、马济川、霍祝三、阿拉并巴音、蔡登霄、李仲仁、魏民选、靳体元;新增补15人,他们是:王维舟、贾拓夫、武新宇、周兴、王达成、白如冰、赵秉彝、黄亚光、江隆基、惠中权、高士一、任谦、蒋崇璟、苏资琛、喻杰,共计31人。
  1949年3月,陕甘宁边区政府又扩大了榆林、大荔两个分区。榆林分区辖5个县,即镇川(后改榆林)、横山、神木、府谷、神府。大荔分区辖8个县,即大荔、韩城、合阳、澄城、白水、蒲城、朝邑、平民。
  此时,陕甘宁边区已发展到16个分区,107个县市(陕甘宁53个,晋西北23个,晋南31个),701个区,6145个乡,47308个自然村,1811419户,8316194人,耕地57417762亩,总土地面积198300平方公里。
  1949年4月,边区政府又决定撤销晋西北行署,成立五寨中心专署,领导雁南、雁北、离石专署及其他直属县。五寨中心专署隶属陕甘宁边区政府领导,并且受晋南行署直接领导。
  1949年5月至7月,陕甘宁边区政府又成立宝鸡、渭南、咸阳、商洛4个分区。
  宝鸡分区辖:宝鸡、凤翔、扶风、岐山、千阳、陇县、凤县、眉县、武功,共9个县。
  渭南分区辖:渭南、潼关、临潼、华县、华阴、兰田、共6个县。
  咸阳分区辖:咸阳、长安、兴平、武功、周至、户县、共6个县。
  商洛分区辖:商县、丹凤、洛南、山阳、镇安、柞水、商南,共7个县。
  同时,将西府分区改为彬县分区,辖彬县、长武、永寿,乾县、麟游、礼泉、旬邑7个县;关中分区改为三原分区,辖三原、铜川、耀县、富平、淳化、高陵、泾阳、马栏、新正、新宁10个县。
  1949年下半年,陕南安康、汉中相继解放。12月设立陕甘宁边区陕南行署,辖安康、汉中两个分区。
  安康分区辖:安康、岚皋、紫阳、汉阴、石泉、宁陕、平利、镇平、旬阳、白河10个县。
  汉中分区辖:汉中、南郑、勉县、留坝、略阳、宁强、城固、洋县、佛坪、西乡、镇巴11个县。
  至此,人民解放军胜利完成了解放西北5省的光荣使命。
  注释:
  ①见毛泽东《和中央社、扫荡报、新民报三记者的谈话》(《毛泽东选集》合订本第554页)。
  四
  陕甘宁边区政府从1937年9月20日成立后,首府一直设在延安(只有1947年3月19日至翌年4月22日的1年1个月零3天暂驻绥德)。1949年5月20日西安解放,6月14日边区政府驻地由延安迁至西安新城办公。6月23日在西安新城黄楼召开边府迁入西安第一次政务会议。1950年1月19日西北军政委员会成立,陕甘宁边区政府宣告结束,原来所辖陕甘宁晋各省的县(市)都分别作了归属。陕甘宁边区政府从成立到结束,共历时12年4个月零23天。在此期间,陕甘宁边区政府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带领边区人民与日本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势力进行了艰苦卓越的斗争,对支援抗日战争和解放斗争作了伟大的贡献。因此,陕甘宁边区在中国和世界人民的心目中,永远值得思忆和纪念。
  

陕甘宁边区概述/中共盐池县党史办公室编.—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8.9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