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献辑录 > 史料汇编 > 陕甘宁革命根据地史料选辑第五辑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关于文艺工作者下乡的问题

甘肃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室编


  ——在党的文艺工作者会议上的讲话
  (一九四三年三月十日)
  凯丰
  从去年毛主席召集的文艺座谈会以后,快一年了,在那个座谈会上,毛主席提出了文艺工作者为工农兵服务,面向工农兵,与工农兵结合的号召。从那次座谈会毛主席的号召后,许多文艺工作的同志都要求下乡,决心下乡,后因整风运动,把大家留在延安整风后再下去,一留就留了一年。现在整风运动的文件学习大体上已经完结,同志们都要下去了。留了一下是有好处的,那时就下去倒反不见得有好处。因为那时虽然经过文艺座谈会在思想上的确得了许多东西,尤其是毛主席对文艺运动的指示,但是如果没有整风运动,文艺座谈会的方针是不能深刻了解的,思想上的进步是没有今天这样大的。所以今天下去与那时下去是不同的,是要好得多的。今天我们有了文艺运动的方针,又有了整风运动思想上的准备,所以今天下去比那时下去好。现在利用下去工作之前的机会,召集一个会议,把有些以前没有说的问题更说清楚一下,尤其是党员作家与党的关系问题,这个问题由陈云同志详细来说明。这些问题,中央组织部和中央文委很早就想说,因为没有适当的机会,因为时机没有成熟,一直没有说成。在文艺座谈会时谈这些问题是否适当?是不适当的,因为时机没有成熟,思想不一致,思想上还没有准备。从前和文艺工作同志谈话,不管党员也好,非党员也好,总是客气,中央文委觉得自己没有尽到责任。经过毛主席在去年座谈会上的结论,经过整风运动,大家认识进步了,时机也成熟了,所以这些问题应当说了。在今天,说了大家不会见怪,不会有什么反感,因为在思想上有了认识一致的准备。在今天来说大概是可以说得通,说了以后虽然也许有些同志还不免一时难过,但是过后冷静一想还是有好处的,所以现在应当说了。是不是不说好呢?我们觉得不说不好,因为问题是存在的,不说对党没有好处,对同志们个人也没有好处。说了倒有好处,对党有好处,对同志们个人也有好处。所以中央组织部和中央文委决定召集党员文艺工作者会议,把以前没有说的问题说清一下,以便同志们下去工作时好好的把毛主席的指示实现起来。
  经过文艺座谈会和整风运动,延安的文艺界是有了进步,有了改变。这个变化从什么地方看出来呢?从今年春节的宣传中可以看出来,春节文艺宣传活动,大量采用民间形式,采用为广大群众能听得懂看得懂的形式,采用为老百姓能解得下的形式,这是表示延安文艺活动向新的发展方向的开始,向着毛主席号召的方向的开始。比如鲁艺的秧歌队为各方面所赞誉,其它各个剧团及机关学校所组织的秧歌队都有了成功,这是值得表扬的。许多作家已经开始去访问老百姓、劳动英雄,写他们的事业,小说诗歌戏剧木刻等等都在向着接近群众这一方向走。所有这些就是表现延安文艺界向着新的发展方向的开始,向着为工农兵服务的方向的开始。经过文艺座谈会和整风运动,许多党员文艺工作者也有了进步,有了改变。他们的变化表现在那里呢?从前在党员文艺工作者中自我反省自我批评是很难进行的。这次整风中,如在鲁艺,在文抗,在中央研究院以及其他各机关的党员文艺工作者,自我反省自我批评都比较容易进行了,对党的关系也有了新的认识,思想意识也有了进步,对文艺与政治的关系,对文艺与群众的关系也有了新的认识,这就表现党员文艺工作者在为实现党的新的文艺运动方针中,党员自己也有了进步。没有党员文艺工作者自己的进步,不断的克服自己的弱点,党的新的文艺运动方针是不可能实现的。党的新的文艺运动方针,只有经过党员文艺工作者与非党文艺工作者共同努力工作才能实现。
  过去我们的新文艺运动主要的是在知识分子的圈子里,现在开始从知识分子的圈子跑到工农兵的圈子里去,这是需要许多工作许多努力。现在大家下去工作,把毛主席的指示,把整风的精神,拿到工作中,实现党的新的文艺运动方针。
  今天我想讲下面几个问题:
  一、为什么下乡,怎样下乡?
  这次下乡的意义是很重大的。在下乡之前,对于下乡的认识还得说清楚一下,虽然要求下乡是一致的,但对于为什么下乡,如何下乡,在认识上并不完全一致。没有好好的认识下乡,就是下了乡也得不到结果。下乡这事情并不是新的,以前我们也有不少的文艺工作者到乡下去,到前方去,到部队去,但由于认识不够,结果还是没有解决文艺工作中的两个问题,就是文艺工作者与实际相结合,文艺与工农兵相结合。
  文艺工作者为什么要下乡,下乡目的何在?决不是因为在延安吃不开,也不是因为精兵简政。下乡为了什么呢?是为了文艺真正为工农兵服务,反映他们的生活和工作,要这样做,就必需到他们中去生活,了解他们,熟悉他们,与他们打成一片。这次文艺工作者下乡的目的,就是要解决以前还未解决的问题,文艺工作者与实际结合,文艺与工农兵结合这两个大问题。过去我们新文艺运动的圈子的确是太小了,主要的是在知识分子的圈子中,今天我们有一切好的条件,可以使文艺工作者与工农兵打成一片,把文艺运动的圈子扩大,深入到他们里面去,来写他们的生活、工作、斗争和事业。这就是这次文艺工作者下乡的目的。
  过去我们有过不少的文艺工作者到前方去,到部队去,到乡下去,到工厂去,为什么没有收到应有的效果,为什么没有达到目的?就是因为对下乡的认识还不够。因此我们来研究一下为什么下乡,怎样下乡是非常必要的。在这里我们总结一下过去下乡的经验,提出下面两个问题:
  第一,打破做客的观念。过去文艺工作者到前方到部队到乡下到工厂的也不少,有各种各样的形式,有组织服务团的,有组织工作团的,有组织考察团的,有去参观访问的,有去收集材料的,有去实习的等等,不管在何种形式之下,总括起来一句话,都是去做客,去的人以客人自居,接的人以客人相待,去的人客客气气访问一番,接的人客客气气招待一番。关系弄得好的,就是宾主尽欢而散,开欢迎欢送会,多杀几只鸡,多备几匹马。关系弄得不好的,就是宾主不欢而散,结果就造成文艺工作者与部队与地方党政民之间的隔阂。去得好的,最多就是收集了一点材料回来了,写了几篇东西,去得不好的,连材料也没有收集。过去下乡的经验告诉我们,这种下乡的方式是不适当的,对于我们的事业的帮助很少,对于下乡的目的也不能达到。
  这次下去,就要打破做客的观念,真正去参加工作,当作当地一个工作人员而出现。到部队里去就是军人,到政府里去就是政府的职员,到地方党去就是党务工作者,到经济部门去就是经济工作者,到民众团体去就是群众工作者。不管职务之大小,担任一定的职务,当一个指导员,当一个乡长,当一个支部书记,当一个文书,当一个助理员等等。如果这次下乡还是抱老观念下去,那结果一定是不会好的。对自己方面来说也是不好,你不真正参加工作,就很难与当地群众当地干部打成一片。你不真正参加工作,也就很难去体验实际,真实的材料也就得不到。对他方面来说也是不好,你不是他那里的工作人员,工作就不好分配。你不担任一定的职务,也就很难照顾,结果反而增加他们的麻烦。如果仍抱旧观念去下乡,虽然表面上可以做得很客气,但实质上必然会增加双方面的隔阂,至少会增加双方面的顾忌。如果是去参加工作,是那里的工作人员,工作由那里分配,有意见在那里提出解决,那就无所谓麻烦不麻烦了,隔阂也就会在共同工作中逐渐消除。因此,这次下乡的文艺工作者必须痛下决心,打破做客观念,真正参加工作,担任一定的职务,当作当地的一个工作人员。如果要这样,那就要求下去的文艺工作者两件事:(一)不要抱收集材料的态度下去,而要抱工作的态度下去。重心放在做工作,还是放在收集材料上面?放在工作上面。把工作做起来,把工作搞好,在工作中体验生活,与群众和干部打成一片,材料自然会丰富,这样得来的材料,一定比所谓收集来的材料好。如果是抱收集材料的态度下去,对方也就以你是收集材料者相待,他告诉你的材料,一定是他急于想发表的,这样得来的材料一定是以他所想到的为主。而且你真正把工作做起来了,与当地群众和干部搞熟了,也不妨碍你去收集材料,这样得来的材料一定也更好。假若抱收集材料的态度下去,那一定不会好好的工作,结果真正的材料也不一定收集得到。假若抱工作的态度下去,把工作搞好,丰富的实际的材料也一定可以得到。(二)不要抱暂时工作的态度下去,而要抱长期工作态度下去。文艺工作者常常有一种想头,以为我不过暂时去体验一点生活,不久就要回来写作,结果包袱一放,开口就说我在这里工作半年或一年、两年。人家听了你这样一说,已经冷了半截,原来你是来暂时工作的,结果也就随便分配你一点临时工作,应付一下,等你期满后好走。这次下去,不要抱暂时工作态度,不要规定期限,不要说是西北局、中央组织部、或文委派你来工作半年一年,收集一点材料的。不仅口里不要那样说,而且要实际下一个决心,真正抱长期工作态度,取得丰富的经验和真实的材料。以前我们有去前方收集材料的这些人不都是临时的,也有在那里长期住过的,有的住过三四年的,但是观念没有改变,结果还是做客,从这个地区做客做到那个地区。你说长期也可以算长期了,抗战六年他就做了四年客,还不长期?我们所说的是长期工作,而不是长期做客。什么是长期工作呢?长期工作就是安心于当地工作,把工作做好,获得真实的、足够的写作材料为标准。
  有的人说:长久不写会丢生去,以后手硬了,就不能写了。这种问题是不会有的,即使有,也不很大。一个有技术的人,会写文章的人,并不会丢生去。而且我们并不是说长期工作就不写文章了,真正有材料,在业余还是可以写,而也应当写。在你参加工作后获得新鲜事物时,可能把旧的一套写作方法丢了,可是创造出一套新的写作方法来了。所以这种顾虑是不必要的。
  也有人说:工作搞起劲来了,搞起兴趣来了,有改行的危险。这种问题也是不很大。假若真正有这样的人,把工作搞起劲来了,改了行,这也没有什么坏处,证明以前的行对他是不适合,而现在的行对他更适合,这只有好处。因为干文艺工作是在革命,干其他工作还不也是在革命?有的人在文艺上还没有成为他的行,其他的行又没有,把工作搞起兴趣来了,就搞下去,这也不算改行,因为他本来就还没有行的。至于在文艺上有了成就的同志,又获得了实际生活,而文艺对他又是适合的一行,他用文艺来服务革命比用其他来服务革命更好,那为什么还要改行呢?所以这种顾虑也不必。
  第二,放下文化人的资格。这个问题是和上面那个问题联系着的,做客的观念不能打破,也就是因为文化人的资格没有放下来,不放下文化人的资格,结果就势必做客。你不放下文化人的资格也由你,但是他们那里不是文化工作,而是军队工作,政府工作,党务工作,经济工作,群众工作等等,而你以文化人的资格去工作,结果还不是把你当做客,格格不入。并不是说文化人不好,你做文化工作时以一个文化人出现是可以的,今天你做的不是文化工作,而是另一种工作,你就应当放下文化人的资格,以那种工作者的资格出现,到军队就是军人,到政府就是职员,到地方就是党的工作者等等。
  自己总以为自己是文化人,如果存了这种观念,对其他的工作就不会感到兴趣,而总以为自己只是做文化工作的。自己不要把自己看作是特殊的,应当看作是他们中之一个工作人员。当然一个过去从来是文化工作的同志,忽然跑去做其他工作,开始时是不熟悉的,但只要虚心学习,努力肯干,其他工作也一定可以做好。如果不把文化人的资格放下,别人也把你当作一个文化人看待,结果总把你看成一个特殊的人、外面来的人,而不把你当作他们自己的部门中的一个工作人员。
  这次下乡,我们不仅要有下去的决心,而且要了解如何下去,根据过去下去的经验,提出这两点意见:打破做客观念,放下文化人的资格。
  二、下乡的困难
  同志们既然决心下乡了,我们还得说一下下乡的困难。下乡是会有困难的,而且会有很大的困难,但只要有决心,那些困难都是可以克服的。过去下乡,在旧的观点下的下乡,也是有困难的,但在那种情形下的困难,主要的是生活上的困难,吃东西的困难,骑马的问题等等。这次下乡与过去不同,因此不仅是生活上的困难,而主要的将是工作上的困难。
  首先来说工作上的困难吧。下乡去参加工作,而且担任一定的职务,这些工作都是从前没有做过的,是生手,地方情形不熟,人事不熟,工作不熟,要经过一个相当时期才能摸熟。不仅对于工作不熟,而且对于党的各种政策也不熟,现在工作就必须了解党的政府的一切具体政策,需要一些时候来研究各项政策。工作环境变了,过去是搞文艺工作,现在是去搞地方工作,或部队工作,需要经过一个相当时期,来逐渐改变自己的工作环境,以便适应于新的工作环境。
  现在是去担任一定的工作,就要站在一定的工作岗位上完成一定的任务。要这样做,就要求服从当地党的当前的任务,服从当地的组织。那就没有以前做文艺工作或写文章那样随便。以前坐在家里写文章,灵感来了,可以多写一点,灵感没有来,就可以不写。担任一定的工作,就要完成一定的任务,那可不管灵感来与不来都要完成的。譬如说,现在要动员牲口驮盐,或征收公粮,那就不能等灵感来了才去动员。过去有些文艺工作者确是不懂得服从当前任务的重要性,当地党提出要他们用文艺配合当前的任务时,他们怕降低艺术水准而不作,或者是想埋头去创作留待百年后“不朽的”著作!以前也派过文艺工作者去担任一定的负责的工作,因为工作搞不惯,今天要一头驴子,明天要一斗粮食,觉得不胜其麻烦,还是一个人自由自在写点文章,或找几个知识分子学生聊聊天好,结果干不到一两月就不做了。实际工作是要动手动脚的,怕麻烦那是做不好的。到工作中去的困难一定很多,有决心都可以克服的,不要因为遇到困难就灰心,要坚持下去,自然能克服困难。只要照毛主席所说的“放下臭架子,甘当小学生”,就可以把事情做好。
  其次,生活习惯上的困难也会是很大的。过去在知识分子的圈子里生活惯了的,一下子跑到工农兵群众中去生活,这是一个很大的变动。过去许多人是在城市里生活的,一下子跑到农村去,一定是很不惯的。要与工农兵打成一片,就要适合他们的生活习惯,中国的农村并不是那样卫生的,在知识分子看不惯的事情,在老百姓看来却很平常,如果不能与他们打成一片,就很难接近他们。我们首先要能接近他们,然后才能逐渐提高他们。
  物质生活上的困难也是会有的,有人说乡下的生活很好,这当然好,但是下乡去要有准备吃苦的精神。假若没有这种准备,你抱着乡下生活很好的观点下去的,到那里后,并不好,那就会引起失望。在一般的物质条件困难之下,我想乡下的生活,一定不会是很好的。
  三、下去应该注意什么?
  文艺工作者与普通知识分子下乡有一点区别。普通知识分子下乡,就是以一个普通工作人员下去。文艺工作者下乡,背上背了一个文化人的“包袱”。因此文艺工作者下乡更要特别注意,把“包袱”放下来。一时不能全放,也得慢慢的放下来。因此必须注意:
  第一,与当地干部的关系弄好。他们可能在文化知识方面不够,但是应当承认:他们在工作上是有本事的。他们对当地情形熟悉,与群众有联系,对工作有办法。因此文艺工作者下去应当抱的态度:第一是向他们学习,学习他们的工作经验;第二才是帮助他们不够的地方,不要一去就是取帮助他们的态度。他们有许多长处,确实需要学习。至于他们文化不足,当然应该帮助他们。
  第二,对乡下的看法,这个问题也得说一下。他们的工作虽然是好的,但缺点一定会很多。有工作的地方,一定会有缺点,问题就是我们对缺点怎样看法。经过整风以后,大家对这个问题的认识进步了,但也还得注意,要先调查研究,不要下车伊始,就夸夸其谈,要从整个工作过程,发展历史去看问题。
  这里还须提起写光明写黑暗的问题。这个问题,本来在文艺座谈会上毛主席的结论中已经是完全解决了的问题。毛主席曾经指出:文艺工作的内容历来都是赞扬光明和暴露黑暗,只有阶级标准的不同。我们为工农兵的文艺是赞扬民族抗战和人民大众的光明,暴露侵略者压迫者黑暗的;对于黑暗势力在长期历史中所加在人民身上的坏东西,例如愚昧、落后、怯懦、自私等等,则不是什么“暴露人民”的问题,仍然是一个暴露侵略者压迫者的问题,对于人民只是一个教育问题。抗战的中国,基本上是处在一个光明的时代,我们的抗日根据地更是处在一个光明的时代,所以对于斗争中的群众,当然是写光明,只有对于敌人才是暴露黑暗。毛主席这个指示已经把这个问题清楚的解决了,但是对于这个问题的了解,并不是已经完全一致。有的人以为写光明就会变成公式主义,或者以为从正面写光明就会变成公式主义,从反面写光明才不会是公式主义,例如从工人罢工胜利来写工人团结就会变成公式主义,从工人罢工失败来写工人团结就不会是公式主义。这种了解,就是对于写光明写黑暗问题还没有好好的认识。公式主义不仅从写光明可以产生,而且写黑暗也一定可以产生。不仅从正面写光明可以产生,从反面写光明也一定可以产生。公式主义不是与光明相联系的,公式主义是由于没有生活,不能真实的反映客观而产生的。假定依照那种逻辑,写光明一定要从反面写起,这还不是公式主义?譬如有人来延安的文艺界,你们赞成他写光明,还是写黑暗?写光明合乎事实,还是黑暗合乎事实?假定有一个人说延安的文艺界一点用处也没有,吃了小米一点事也不会做,你们赞不赞成,因为不合乎事实,因为延安的文艺界是革命的文艺界,它是光明。至于在整个为着革命事业奋斗中还有某些缺点,那是另一回事情,那正是毛主席所说的教育的问题,而不是写黑暗的问题。因此对乡下的看法,应当首先看到我们的干部,我们的群众——工农兵,他们是在为什么工作和奋斗;他们是在为抗战胜利为革命胜利而奋斗,这就是光明。在工作和奋斗过程中当然会有缺点,这就须要教育、纠正、克服,以便工作弄得更好。
  这里也还须提一下自我批评的问题。既然工作中还有缺点,是否允许自我批评?当然允许自我批评,而且需要自我批评,这次边区高干会就是充满了自我批评的。有的人以为写光明就是不要自我批评,或者是怕自我批评,这是曲解,这是不对的。有的人说,既然不怕自我批评,那就一切都写好了,这又是对自我批评的曲解。我们所需要的自我批评是与敌对的攻击相区别的。我们的自我批评是有立场观点的,是要合乎民族抗战和革命的利益的,是要合乎无产阶级的利益的。我们的自我批评是有政策的,是要合乎党的政策的。我们的自我批评是要有光明前途的,而不是丧失前途的。我们的自我批评是要为着改善工作和巩固我们的队伍的,而不是为着破坏工作和瓦解队伍。自我批评是要从整个工作,从发展历史,从全面来看问题的,我们的自我批评是要有阶级斗争的立场和唯物史观的观点的。因此对乡下的看法,在使用自我批评时,应当站在党的立场上来使用自我批评。
  四、对下乡文艺工作者的希望
  下乡的也好,不下乡的也好,党的文艺工作者,基本上是党的好干部,我们这次帮助大家下乡,也就是为着新文艺运动的发展,实现毛主席在座谈会上的指示,实现党的文艺运动的新方针。因此对大家的希望是;
  一、把毛主席上次座谈会的结论,在工作中真正实现起来。新文艺运动发展的方针已经有了,而且大家的努力也在向新的方向走,所以中国新文艺运动一定是有前途的。
  二、上面说了许多下去要参加工作,为着什么要去参加工作?不是为着别的,而是为着文艺运动。因此还是希望大家要写作品,大的小的长的短的都好。经过实际生活后,经过与工农兵结合后,希望产生真正有内容的作品,反映八路军,反映边区,反映群众生活的作品。过去没有好好的反映这些东西,中央文委自己也觉得领导不够。希望你们下乡以后,真正拿出有内容的作品来。
  总之,我们的希望就是这次真正能够解决以前还没有解决的问题,使文艺工作者与实际结合,文艺与工农兵结合,把我们已经开始的新文艺运动方针推向前进。
  (民国三十二年三月二十八日《解放日报》)
  

陕甘宁革命根据地史料选辑 第五辑/甘肃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室编.-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1986.11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