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献辑录 > 回忆录 > 弯弓贺兰-第一野战军解放西北纪实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第十章 跨越祁连山.46

章涌

 
  46.旷野戈壁,许光达组织装甲车队,长驱直入。
  兰州、西宁、银川,一野大军所向披靡,捷报频传。
  青马、宁马,溃不成军,一败涂地。
  甘肃河西走廊,是内地通往新疆的惟一要道。
  此时,国民党西北军政长官公署及第91、120军正向河西走廊撤退……
  河西原有国民党第8补给区和河西警备总部等单位,现在加上逃窜来的两个军,便有4万余人。
  第91、120军撤至古浪后,先在乌鞘岭布防,幻想第一野战军主力南下入川,无力顾及河西,可再喘息一段时间。
  当他们获悉第一野战军将立即西进时,遂于9月1日在古浪以北之双塔堡召开军事会议,决定步兵乘车,骑兵掩护,继续向西撤退,企图利用解放军步兵难以追上汽车的困难,退至玉门地区。
  痛打落水狗。彭德怀决定不给对手以喘息的机会,在挥师进军青海、宁夏的同时,组织第一野战军进行了甘肃河西走廊战役,对甘肃永登以西、安西以东的武威、张掖、酒泉地区的国民党军发起了长距离的追击作战。
  广袤的戈壁、沙漠、一望无垠;祁连山皑皑的雪峰,透射出冰峻与庄严。
  地形开阔,彭德怀撒开大军,摆开一个品字形,千军万马,蔚为壮观。
  8月31日,第一野战军发布进军河西的作战命令:
  第1兵团第2军自青海西宁挥师北上,越过祁连山向张掖进击;
  第2兵团沿兰新公路及其右侧西进,第6军为右路,绕乌鞘岭、腾格里大沙漠边缘的大靖西进,第3、4军附野战军炮兵团、战车营为左路,直取武威、酒泉。
  9月4日,许光达号令即出,第2兵团全线出动。
  由于逃敌军心涣散,指挥混乱,大有不击自溃之势,因而进军途中未遇到什么抵抗,所到之处敌人纷纷投诚或逃窜。
  黄新廷率第3军由享堂、河桥驿向永登及以西前进,先头部队第9师解放永登后,跨越乌鞘岭,解放安远驿。
  张达志率第4军由安宁堡、沙井驿沿兰新公路向永登方向前进,敌骑兵第8旅25团残部投诚。
  罗元发率第6军由哈家咀(树屏)、小涝池向枪山、大靖前进,进至古浪以东松山时,敌第120军191师骑兵团800余人在团长带领下投诚。
  12日,第2兵团作出攻占古浪、进军武威的作战部署。在我军尚未发起攻击时,敌先行逃走,第3、6军顺利进占古浪、大靖等地,至15日,即进至武威以南及以东地区。
  次日下午,3军先头部队攻克武威,驻武威附近敌7500余人投诚。
  18日,第2兵团全部集结武威,并以装甲营和乘车步兵营组成的快速部队向张掖前进。隆隆的马达声,回响在荒凉的戈壁滩。透过铁甲战车掀起的尘土,许光达司令怎么也没想到,几年后,他以大将军衔出任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任装甲兵司令员。
  与2兵团的其他军相比,张达志所率第4军的进军路线,就要艰难得多。
  张达志清楚地记得,打完兰州后,在战役总结会上,彭德怀曾拍着他的肩对他说:“好个张达志,一到就打胜仗!”
  眼下,张达志是要用脚走出胜利来。
  第4军先头部队经17天700公里的行军抵达山丹,敌联勤第8补给区监护营及第173师溃兵600余人,携马300余匹,于山丹东乐镇投诚。
  22日,张达志率第4军10师解放河西重镇民勤。

弯弓贺兰:第一野战军解放西北纪实/章涌编著.—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1999.9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