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人物库概述 西北革命根据地主要创始人 边区中共组织领导人 边区参议会领导人 边区政府领导人 边区军事领导人  
 全文检索:
边区著名英模人物 边区著名科教文卫人物 边区著名爱国人士及侨胞 边区著名国际友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西北革命根据地主要创始人 > 刘志丹 > 全文图书 > 铁血岁月 毛泽东与刘志丹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第七章 魂兮归来
姜永明

  瓦窑堡——志丹 一次规模浩大的迎灵行动。
  人乎归去,魂兮归来!
  边区第一陵中,毛泽东手书:群众领袖,民族英雄;周恩来题词:上下五千年,英雄万万千,人民的英雄,要数刘志丹;朱德题词:红军模范……
  一滴眼泪一滴汗,
  一块石头一块砖,
  修起了志丹陵,
  修起了志丹陵。
  志丹陵来百尺高,
  高不过志丹同志的大功劳!
  为穷人吃来为穷人穿,
  千万穷人把身翻,
  纪念碑立在陵前,
  刻下了纪念。
  刻呀刻呀刻不完,
  刻在那千万人民的心中间!
  送灵队伍低下了头
  抬着灵柩慢慢走,
  往年咱跟刘志丹, 
  咱是他的游击队员。
  陕甘宁到处都走遍,
  而今的路可比过去宽!
  红旗蒙在灵柩上,
  百姓祭灵在路旁,
  千万人排成队,
  志丹同志没有死,
  志丹陵发出万丈光芒!
  ——1943年4月贺敬之词、麦新曲《志丹陵——悼志丹同志》
  一
  1936年深冬,“西安事变”爆发后,党中央派遣周恩来、博古、叶剑英、罗瑞卿、李克农、童小鹏等人赴西安,协商和平解决西安事变。中央还决定组成以军委干部团地方工作团主任王观澜为首的中央工作团,接收东北军撤离后的延安。同时令中央军委警卫团政委江华(时名黄春圃),负责率队接收延安城防事务。
  当时的延安城,叫肤施。以佛教传说而得名,自隋代起延续1300余年。“延安”则是以境内的延水和取安宁之意而得其名。宋元祐四年(公元1089年),改延州为延安府,治所在肤施。国民党的延安专署设在肤施城内。1937年2月,才正式改肤施为延安。
  西安事变的第二天,江华被军委副参谋长张云逸请到了周恩来的住处。周恩来向江华简要介绍了一下形势,便问道:
  “现在你手下还有多少兵力?”
  江华回答:“我们刚打下旦八寨子,部队还在那里休整。”
  周恩来又说:“不要等了,立即带张国焘手枪队出发,到安塞附近找陕北红一团,这一带的部队全由你指挥,迅速接收延安。”并把身边参谋陈有才派去当参谋长。
  12月15日,江华与参谋长陈有才、红一团团长黄罗斌、政委钟辉等率队进抵延安城下,发现城内还有国民党地方部队。为了避免误会,引起冲突,江华令部队在北门外宿营。第二天,周恩来、博古一行要去西安处理西安事变,也来到营地。江华等人护送周恩来等登上飞机。飞机起飞后,应国民党肤施县高县长的邀请进城晚餐。正用餐,得悉国民党绥德专员带百把人还住在城里。江华等为防备这位“专员”乘机捣乱,便借故很快离开,出东城门到北门营地。当晚,派出一部分兵力控制了延安城外制高点。
  这天晚上,国民党地方军全部撤离。第二天,手枪队和红一团从北门进入城内,顺利完成了和平接管任务。根据中央军委命令,宣布成立了延安城防司令部,白志文任司令员,江华任政治委员。
  12月31日,毛泽东致电周恩来、博古,要求他们与杨虎城商谈中共中央迁移延安后红军驻地问题,指出:中央十日内迁移延安,南面甘泉、北面瓦窑堡两城不能不交我们,否则,殊为不便。
  一天晚上,毛泽东终于将《关于蒋介石声明的声明》写完,搁笔不久,李久长蹑手蹑脚地进来送开水,毛泽东站起来舒展了一下身腰,笑着说:“你们几个都把东西收拾好,借老乡的东西要还清,损坏的要赔偿,我们过几天就要搬家了。”
  李久长望着毛泽东,问:“主席,往哪儿搬呀?”
  毛泽东说:“往陕北最大的城市搬,那里有汽车、飞机场、店铺,总之比保安大多了。”
  李久长猜测道:主席,我们是不是要到延安去?
  毛泽东微笑:“你说对了,我们马上就要进驻延安。”
  党中央和毛泽东即将迁居延安。中央各属机关纷纷召开动员会,大家都手忙脚乱地准备着。有些机关在临别之际,还召开群众座谈会,征求意见,清扫环境,归还借群众的物品,红色剧社在龙王庙戏台又给群众进行了最后的告别演出。红大学员也跃跃欲试准备奔赴新的战斗岗位。总之,保安县城已笼罩着一股浓浓的惜别气氛。
  1937年1月10日,天空晴朗,湛蓝的天空没有一丝云彩,显得深邃而高远。毛泽东和党中央为了迎接即将到来的抗日高潮,为了革命事业的需要迁居延安。
  当红日从东山尖上喷薄而出的时候,整个保安县城沐浴在一片金色的阳光里。中央各属机关都纷纷出发。毛泽东伫立窑洞中沉思着,久久不忍离去。他亲眼看着警卫员麻利地收拾好文件、书籍挑出窑洞……。最后,他把窑洞看了又看,才恋恋不舍地走出窑门。这时,刘志丹的胞弟刘景范领着保安县政府的所有人员和许多群众早已等候在院子里。一见毛泽东出来都默默地围拢上来,不肯让毛泽东离去。许多人依依不舍,噙着惜别的珠泪。毛泽东看着刘景范和保安县的乡亲们,心情激动眼睛发潮,无限深情地说:
  “我们在刘志丹的家乡住了六个月,给大家添了不少麻烦,现在我们就要离去,真要感谢你们的观照。”
  刘景范含着热泪说:“主席,我们保安人民真得不想让您和红军离开……。”
  毛泽东亲切地说:“我也的确舍不得离开这里。但是革命形势的变化发展,我们又不得不迁都延安,去迎接新的战斗。但是我永远都会记住刘志丹家乡的人民对中国革命作出的贡献!”
  毛泽东一边说,一边与围着的群众一一握手,热情地对刘景范和众乡亲说:“你们有时间,一定要到延安来。”
  大家眼含泪水齐声应答:“以后一定去延安看望主席。”
  毛泽东走到大门口,又回过头来把整个窑院深情地看了最后一眼,才慢慢地走进街道。等候在街上的群众簇拥着毛泽东慢慢地向城南走去。毛泽东挥动手臂向欢送的群众致谢。大家一直把毛泽东送到小石山下。毛泽东站在小石山底,频频挥手致意:“乡亲们,回去吧,不要再送了!”
  中央各机关人员都渐渐登上了小石山,毛泽东才迟迟地沿着弯曲的小路登上山顶。
  毛泽东伫立山顶,俯瞰着保安城全景,历历在目。直到警卫员来到身边才收回凝视的目光,深情地说:“等将来革命胜利了,千万不能忘记刘志丹的家乡——保安!”说毕,跃上马背,溅落尘烟踏上了迁都延安的征程。
  第二天傍晚,夜宿寺儿台村。
  毛泽东住在一家老乡的土窑洞里。警卫员给主席烧热了炕,收拾好东西。正要走时,主席叫住他说:“外面人多地方小,睡不下,今晚你跟我一起睡吧!”
  贺清华怕影响毛泽东休息,再说,也挺难为情的。他正在犹豫,主席笑着说:“怎么,这么大的人了还害羞?没关系嘛!”说得贺清华不好意思地笑了。
  贺清华把褥子铺好,顺手摸摸炕,热乎乎的,于是就坐在炕边上,等主席办完公一块休息。已经是夜里十点多钟了,主席还伏在油灯下写作。可贺清华的上下眼皮却不由自主地打起架来。
  毛泽东看着他困倦的样子,笑着说:“你先睡吧,我过一会再睡。”贺清华便躺在炕的一边,打算稍微合一合眼。但两天的长途行军,也确实够累了,他一躺下就进入了梦乡。毛泽东见他睡着了,便轻轻给他盖上被子。
  贺清华正睡得香,突然,听到主席的声音:“贺清华,快起来,炕上着火了!”
  由于炕皮薄,火烧的太大,主席的褥子被烧了个大窟窿。贺清华跟主席一起扑灭火,心里一阵难过。他想,主席只有这条粗布褥子,还是到保安后在同志们再三要求下,贺子珍请刘志丹妻子同桂荣一针一线缝制的,现在却烧成这个样子……
  毛泽东见贺清华难过的样子,便安慰说:“没关系,褥子烧破了,补补就行了。来,换个地方睡。”主席把褥子重新移了个地方,招呼他睡下,又把大衣脱下来给他加在被子上,自己才睡了。
  贺清华躺在毛泽东身旁,久久不能入睡……
  1937年1月10日,中共中央、中央军委机关和毛泽东、朱德等途经寺儿台、高沟口、碟子沟,四昼夜行军宿营,爬山涉水,风尘仆仆。13日,快抵达延安城时,毛泽东对周围的人说:“延安在陕北来说是个大地方,现在群众还不了解我们,我们一定要很好地联系群众,要注意群众纪律,要对群众多做宣传工作。”
  毛泽东走进延安,古老的延安城顿时沸腾起来。从北门口到大砭沟沟口的几里路上,站满了红军战士和延安的居民,数十里外的甘泉、鄜县一些群众也冒着严寒远路风尘地赶来加入到欢迎的人群。毛泽东、朱德等中央领导人,在延安抗日救国会负责人高永祥、马生有以及各界代表的陪同下,从蓝家坪、杨家岭一路走来,涉过延河到了大砭沟沟口和欢迎的群众握手相见。一霎时,锣鼓响、唢呐鸣,波荡如潮的欢呼声、鞭炮声回荡在延水上空。当日夜晚,毛泽东电告周恩来、博古:“我们本日到延安。”
  14日,由延安城防司令部和抗日救国会主持的军民欢迎大会在延安大操场举行。毛泽东号召军民团结一致,抗日救国;加紧生产,支援前线;加强统一战线,中国人不打中国人。会后,举行了欢迎宴会。
  毛泽东住在城内凤凰山麓。这是三孔相通的石窑,从中间一孔进去,靠左边的一间是办公和休息的地方,警卫员们住在靠右边的窑洞里。
  有一天,贺子珍和毛泽东吵起架,俩人互不相让,越吵越凶。博古无法可施,便一溜小跑找刘志丹的妻子同桂荣快去劝架。
  同桂荣问他俩为啥事吵架?
  博古吱吱唔唔说不清楚。
  同桂荣一溜烟跑到他家。
  毛泽东站在地上满脸怒气,贺子珍坐在炕上呜呜哭泣。小娇娇躺在床上哇哇叫。
  一见娇娇哭叫不停,同桂荣的眼泪扑簌簌地往下流,抢上前去大声地诃责:你们吵架怎忍心把娃娃撂在一旁不理?
  毛泽东面带愠色地从炕上抱起娇娇。同桂荣从他手里接过娇娇说:“你们男人的心是铁的,就不知道管娃儿的难处?”
  贺子珍见同桂荣抢白毛泽东便开腔要争有理。同桂荣关爱地对她说:“你就不能少说两句,你看主席熬得眼睛都布满血丝,娃娃哭起来,毛主席能工作成吗?”
  这时,一抹凉风把主席晾在窗台上受潮的文稿刮得满院乱飞。毛泽东赶快跑出窑洞手忙脚乱地拣文稿。贺子珍看着毛泽东在院里跑来跑去,又破涕而笑。
  她把娇娇搂在怀里对同桂荣说:“天变刮风,我的伤口痛得很厉害,娇娇没奶吃哭叫起来,我的心烦躁得不行,就想冲他发脾气。大姐,你来了,我就轻松多了……。”
  二
  1939年4月5日清明。刘志丹胞弟刘景儒携家人亲戚于刘志丹逝世三周年赴瓦窑堡祭奠亲人。
  刘景儒一行山环水绕,风尘仆仆前往瓦窑堡城南三里处的水沟坪上坟。
  光阴荏苒,匆匆已过三年。刘景儒等提着香裱、奠酒、祭食、素果、纸钱踏进野草丛生,四野谧寂的坟冢,由于风洒雨耗,野兔、瞎*(左目右会)掘行,坟地一片荒芜,草没腰际,坟土多有洞窟、塌陷。遥想亲人平生厥功伟业,惹人分外伤心……。由于边区日安、战争渐远,刘志丹亲人祭坟归去时,渐渐萌生了将家兄迁回志丹,让亲人魂归故里的念头。《诗经·黄鸟》翩然掠过心头:交交黄鸟,止于末末。谁从穆公?子车奄息。维此奄息,百夫之特。临其穴,惴惴其栗,彼苍者天,歼我良人。如何赎兮,人百其身……
  人乎归去,魂兮归来。
  祭坟归来,在刘志丹亲戚、战友的竭力奔走,呼号下,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10月21日,志丹县政府县长赵耀先顺乎民意率先上书陕甘宁边区政府林伯渠、高岗二主席,正式要求将刘志丹将军迁回家乡安葬。由于这份文献比较珍贵,现兹录于下:
  呈:为呈请迎葬刘志丹同志灵柩于保安,政府给以资助事。据志丹县群众刘景儒(志丹胞弟)声称:我前去安定望瑶堡(瓦窑堡),拜谒家兄陵墓,不料今年风雨过大,坟墓竟被雨水冲开,无人照管,使人目睹心伤,但是欲回迎葬,限于经济,现在请求政府,给以帮助等情。据此,查刘志丹同志,在革命中牺牲奋斗,已十(三)余年,百折不回,精神百倍,凡我边区父老兄弟,言之莫不钦佩。尤其保安人民,近闻刘景儒言志丹陵墓被水冲毁,猛感悲痛。有愿捐资资助者,我们为了团结我边区人民,提高边区人民牺牲奋斗精神,学习刘志丹刚毅不拔百折不回之勇气,亦需对于刘子(志)丹同志灵柩,给以安全之葬地,使边区干部更加积极努力于工作,但以经济限制,仰祈政府给以帮助,或从人民中发动募捐,以完成营葬之计俾殆死(者)得以安,生者得以慰,于公于私,均有裨益,是否有当,理合具文呈请。
  鉴核,仰祈
  批此只遵
  谨呈
  边区政府主席高(岗)
  志丹县县长赵耀先
  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10月30日,陕甘宁边区政府指令抗字第二九二号批复:
  呈悉,查迎葬先烈刘志丹同志灵柩一节,应予照鉴,本府已责成教(育)、建(设)两厅设计办理矣。仰即转饰,知照!
  此令。
  主席:林伯渠
  副主席:高岗
  1940年10月,中共中央指示西北局和陕甘宁边区政府,在志丹县兴建刘志丹烈士陵园。由边区政府和志丹县委负责筹建,由13人组成修建委员会,边区政府派王生华任主任,任志新(书记)、赵耀先(县长)任副主任,宣传部长王耀华、组织部长李志杰等10人为委员。1941年初动工修建,据任志新回忆原初选址进士窑,后改选在县城北侧炮楼山下一座黄土高坡上,面城傍水。由钟敬之设计,工程技术负责人李传经、路工程师,施工员周福祥。
  1941年3月20日《新中华报》第三版以《纪念边区创造者建志丹灵堂》为标题介绍了边区第一陵的动员情况。
  为纪念陕甘宁边区创造者刘志丹,边区政府拨款万元,在志丹市(县)建筑灵堂一座。去年十月已开始准备,目前正动工兴修。志丹县各区民众为了表示对革命领袖的追念,各处均热烈进行普遍的志愿捐款运动,出力出钱,帮助政府完成修灵计划,各区民众及机关部队已将烧砖干柴十万斤运到志丹市(县),并仍在进行筹办中。
  3月27日,边区政府民政厅作出《关于建立志丹陵捐助纪念决定——陕甘宁边区捐助建立志丹纪念陵办法》——
  刘志丹同志的陵墓,正在兴工建筑。迭据志丹、华池等县人民呈请以刘志丹同志是陕北数百万民众解放的旗帜,是中华民族解放的先锋,为着表示我边区民众对志丹同志殉难的悲痛和永久的尊荣,要求在建陵之际,尽一手一足之劳,作负土植木之举,查志丹同志陵已由政府据资建筑,而边区民众缅怀英烈,要求捐助,自应允许,兹制定捐助办法如下:
  一、边区各县群众,及党政军学,对建立志丹陵的捐助,须完全出于自愿和自动。
  二、捐助的项目:1、建陵适用之物品用具;2、建陵所用之人的劳动力及畜力;3、建陵所用之金钱或粮食。
  三、凡自愿捐助之人力物力财力等,均须先由县政府登记转告志丹陵建陵委员会登记以后应用。
  四、凡自愿捐助之人力物力财力等,均须由志丹陵建陵委员会发给两联单据存查。
  五、对于一切捐募名单及捐助物均须于陵墓落成后:1、揭晓名单。2、登载报纸。3、镌名于石。4、发给纪念章。
  六、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至陵墓落成时为止。
  1941年6月12日《解放日报》第二版登载陵园兴建进度。
  纪念边区创造者 民众自动助修志丹陵
  志丹陵现由筹备进入兴筑阶段,人民对之义举特别热忱,各区人民争着带粮食自动前来修筑,25000斤以上之木料,即未经动员而由群众自动送来。筹建委王主任与工程师对记者谈,陵房建筑计有前障壁、碑,后有灵堂,上为灵柩台,灵柩台旗杆有二,下有三室一胡同,面城傍水,颇为壮胜,惟因当神封地,地质不明,预算有所更改,非有六、七万不行。此闻机关群众,业已热烈募捐帮助。
  边区民政厅干部、建陵委员会主任王生华于1943年3月以《志丹陵三十二年度(1941年4月——1943年1月)工程总结报告》向林(伯渠)、李(鼎铭)主席及边区政府详细汇报了工程建筑经过及经费粮食收支情形。志丹陵1941年4月奉命开工,1943年1月主要工程结束,2至4月进行零星的扫尾完善。工程历时两年多,陵园的建筑材料用安塞县高桥青石一千多方,用县区群众送柴七十八万多斤,烧砖三十四万块,石灰十万斤,用郝岔等地木料二百六十多方,群众投工两万多个,共计耗资七十六万余元,共计建有灵台一栋,纪念塔1座,箭头碑4座,石旗杆2根,中央领导人题词石碑32通,呈苏式建筑风格。
  1943年4月上旬,边区政府和志丹县政府共同召开“志丹陵落成典礼,”边府主席林伯渠等讲了话。林主席说:党中央决定由边府负责,立即将志丹烈士遗体由子长运回,安放陵园内,永载史册。
  三
  1943年中旬,延属专区专员曹力如,副专员马豫章奉陕甘宁边区政府命全面负责刘志丹灵柩回故乡安葬工作。刘志丹胞弟刘景儒接到边区政府通知,急赴延安,边区政府主席林伯渠亲自接见了他,决定让他随马豫章等一同赴瓦窑堡迁灵,并特派一个骑兵排作为护灵队伍。
  4月15日,他们从延安动身,辗转东行,17日下午4时左右抵达瓦窑堡,住在“振兴隆”客栈,晚上子长县政府与迁灵人员一块研究了次日起灵,及举行追悼大会的有关事宜。
  4月18日天宇澄澈,阳光明媚。子长县委书记、县长和公安局长一干人等,率领警卫队战士及群众代表,和边区政府的迁灵人员一同来到水沟坪山麓举行了有600余人参加的破土仪式,深挖5米左右,起出灵柩,面对志丹遗体,胞弟刘景儒心如刀绞,泫然涕下,在场的干部和群众都非常悲痛。下午2时许,灵柩被运回县城,安置在由350匹白布搭成的灵塔中。
  4月19日,子长县在中山大操场举行“公祭刘志丹烈士大会”,会场布置的格外庄严肃穆,灵堂前的牌楼是由50匹白布和100匹蓝布扎成的花墙,灵堂正中悬挂着烈士遗像,遗像两边各挂一面党旗,董必武题写的‘志士求仁飞渡黄河勤讨贼,丹心救国誓扫倭奴不顾身’”的巨幅挽联悬挂在灵堂两侧。上午10时,公祭大会在悲壮的哀乐中开始,由中央军委代表介绍了生平史略,然后子长县委书记、县长及烈士生前友好和亲属代表也分别讲了话,大会于下午2时结束。
  据迎灵专员马豫章接受《解放日报》记者采访时讲述,子长县19日公祭时,与祭群众终日不绝,总人数在9000人以上,有些长年闭门不出的乡下妇女也自发地纷纷前来参加公祭。
  4月20日上午,迎灵者用两头骡子驮着内盛志丹烈士遗骨的精制柏木棺材,在骑兵排的护卫下从瓦窑堡动身,有各界人士、学生500余人送行,一直到城外5里的瓷窑沟,并举行别灵仪式。一些因战争断手折腿的原刘志丹的游击队员始终跟在灵柩之后,不忍遽去。沿途群众焚香致敬之事,更不胜枚举。路经子长中区、南区时,该区乡民均自动以素酒白馍,拦路祭奠。南区二乡杨家河杨老汉且当场发表演说,一再追念志丹同志生前领导人民,解放人民之英勇事迹;沿途民众除以麦馍招待护灵队外,并多贴祭幛于门首,表示悼念。
  4月20日夜宿蟠龙,翌晨该区干部云集街道,率领民众举行路祭。未至青化砭时,该地人民即自动列队来迎,是夜抵川口,宿李家渠。21日延安县在此举行公祭,虽然这是一条荒沟,但到会群众即达300余人,民众多自组乐队护灵,近千人的自卫军更随队同行。当延安自卫军随灵抵达桥儿沟时,人们始终簇拥在灵柩周围,不肯稍离,虽然延市迎灵队负责人一再敦请众人回返,但他们还是坚恳送至专署灵堂后,始徘徊散去……
  四
  满营中三军们齐挂孝,
  白旗招展雪花飘。
  白人白马白旗号,
  银弓羽箭白翎毛。
  …… 
  边区政府和延原分区早在延原专署的东关广场搭起了公祭刘志丹的素彩灵堂。并向延安市各界参加悼念的单位发出了应注意有关事宜的通知,参加大会的单位及个人严令执行。公奠会布置的隆重庄严,灵塔上悬挂着“龙战当年巨星遽降天有情,鹤归何日忠骨长埋骨亦香。”横额:创始者盖世事功。同时,素包布上浓墨欲滴地书写着素色标语。
  志丹同志永远是我们的模范!
  志丹同志志气超群!道义超群!谋略超群!全党向您学习!
  人民跟着您前来,您是民族优秀的象征!是阶级解放的标贴!
  誓死完成您未竟的事业!誓死学习您卓特的品能!
  4月22日中午1时,边区政府和延安市各机关团体学校代表万余人聚集桥儿沟,列队迎灵。2时后,乐声骤响,幽幽咽咽,白幡素幛丛中,刘志丹同志的遗像灵柩缓缓呈现在延安市军民面前。朱德、任弼时、高岗、林伯渠、邓发、罗迈、贾拓夫、李木庵、崔田夫、甘泗淇、刘景范、唐洪澄、张邦英、曹力如、刘约三以及党中央各机关及边区一级的党政军负责者恭抬灵柩,慢慢移至素色的汽车中。
  延安卫戌区司令王震亲任指挥,宣布迎灵礼仪后,全场军民肃立,奏乐,朱德、任弼时、高岗、林伯渠行礼如仪,亲自执绋,然后由王震指挥仪仗队,护灵卫戌骑兵队压道,10丈长的两匹白布,一头在灵柩上,一头由烈士遗女刘力贞、侄子刘军牵引着,全体迎灵者相随其后向灵堂进发,万余人排成四路纵队,绵绵延延长达4里多,沿途群众伫足以迎者,途为之塞。
  当志丹同志的灵柩与迎灵队渐渐汇拢时,天色深沉凝重,空气益增悲壮肃穆的氛围。高岗及贾拓夫、崔田夫、刘景范、张邦英、曹力如、刘约三诸人,看着灵柩热泪潸然,飘飘洒洒。四周的人海中,有一位叫高德元的村民,他是子长县五乡人,默默地从子长跟着迁灵队伍辗转百余里,来到延安,他逢人就讲:“是刘志丹给了庄户人幸福。”
  延(安)县川口四乡五村的村民张德富对记者说:过去吃不饱,穿不暖,地种不上,还要受气,刘志丹领导我们闹了革命。现在,咱们不仅有吃有穿有地种,而且有牛羊了。为了报答刘志丹,他们在庄子里,组织了吹鼓手,自发地加入迁灵队的行列中。
  延(安)县朱家沟卖炭的村民陈友良告诉记者:“哼!刘志丹,对咱们的好处可多的太呢!可是叫我从什么地方说起好呢?”于是他急忙指着身旁的毛驴说:“咱过去是没有这个的,可是现在咱有了……。”
  志丹同志殉身以求的,就是人民大众的生活和生活的改善,现在解放区的天是晴朗的天,解放区的人民好喜欢……,乡亲们纷纷望着,指着志丹同志的遗像,互相传说着,讨论着:“你快看,刘志丹还是那个样!”
  高山回答,大地回应:是的,刘志丹还是那个样,刘志丹没有死,在他遗像的后面,高悬在车头上的是中共中央书记处敬献的挽词——
  志丹同志一生,对党无限忠诚,对敌斗争,沉着勇敢坚定,对中华民族与无产阶级解放事业有高度信心。
  志丹同志,是西北人民大众革命的旗帜,行动的指南针;是布尔什维克党的光荣。
  全体党员,应该向志丹同志学习,争取革命最后胜利,以慰英灵! 
  还有西北局敬献的挽词是——
  志丹同志献身革命,爱护人民,建设红军,创造边区,坚持党的路线,奋斗十余年,艰苦奋斗,至死不渝。
  下午4时,志丹灵柩到达东关广场时,又由朱德、任弼时、高岗、林柏渠等人将灵柩抬入灵堂,在八路军乐队,民间乐队,鲁艺乐队三部合奏中,仍由林伯渠相偕行三鞠躬,礼毕散会,但附近居民,仍留连在灵堂周围。
  刘志丹的孀妻同桂荣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说:“丈夫是为革命牺牲的,我是光荣的……。”
  志丹遗女刘力贞年已13岁,现在干部子弟学校就读,亦随队迎灵……
  五
  4月23日下午两点半,在延安专署广场举行了15000人参加的公祭大会。仍由延安卫戌司令王震担任大会指挥,延属分区专员曹力如任司仪。朱德、任弼时、博古亲自到会,毛泽东、周恩来等赠送了白绸挽联。是时军民已密密匝匝地站满广场。呈长方形,秩序井然。在悲凉如水的静默中,鸣枪致哀,乐声倏起,军乐悲壮激昂,雅弦低回悠扬,全体肃立,会场气氛顿时陷入悲寂。许多人都热泪欲零,泫然泣下。主祭人高岗、林伯渠就位,陪祭人(各界代表)就位,家属就位,全体向志丹灵柩三鞠躬,静默3分钟,献花圈、进酒、进嚼,边区参议会会长谢觉哉用浓重的湘音宣读祭文——
  呜呼!古圣贤豪杰亦多矣,有大同之理想且为其理想实践奋斗,如我志丹同志者不多见!
  古圣贤豪杰者亦多矣,与大众为一体,自以其血滋养大众之解放事业者更不多见!近百年来,世运剧变,华胄英俊,前仆后继。然而如我志丹同志奋起边地,百折不回,遂而缔造民族解放,阶级解放,人类解放之基地,陕北一隅,成为全国与全世界所展望。奇功伟绩,实罕其伦,呜呼!非常之时产生非常之人,非常之人做非常之事。而未竟其业,陨命于无情烽火之中,此则全国人民及全世界先进人士所同声痛哭者也,况在亲沐其光辉,受其领导之陕甘宁地区之人民乎。血不虚流,人在继起,自公死后,陕甘宁边区已成障洪流之砥柱。陕甘宁边区人民已成为四万万人之解放最先者。陕甘宁边区军政民之组织与发展,已成为全国之模范,陕甘宁边区之民主政治,正日新而日不同。抗战之年,愈战愈勇,困难虽多,成功已近;黑暗虽在,黎明已临。此皆我志丹同志之遗留而亦可以告慰我志丹同志在天之灵者。陕甘宁边区参议会受人民之付托,继承我志丹同志之事功,发扬人民意志,厉行施政纲领,教化日新,人才日起,经济发展,民主改良,为抗日军之巩固后方,奠新民主主义政治之伟大基础。兹当举安遗榇。万众悲歌,敢掬悃忱,敬告我志丹同志之灵,奋斗有人,光明在望,灵其鉴诸。
  在绵绵不绝的湖湘声中谢老含泪滴血地读完祭文。高岗又徐徐起立,用陕北腔一字一顿地报告了志丹同志的生平史略,他在深情地叙述刘志丹的种种事迹中,历数和归纳出志丹同志的几个特点:第一,对党无限忠诚;第二,密切联系群众;第三,百折不回,从不消极的革命精神;第四,实事求是,不铺张,不夸夸其谈的工作作风;第五,善于独立决定方向;第六,战术、战略、政策机动灵活。高岗在结束语中说:志丹同志是陕甘宁边区的创造者,是西北人民的领袖,是党内布尔什维克的模范。十余年为党奋斗,始终不懈,赴汤蹈火,百折不回,虽远离中央,能从革命实践中领会马列主义精髓,使马列主义之普遍真理,具体实现于西北;在建军建党建政及领导革命战争中,其方针策略,无不立场坚定,实事求是,坚持党的正确路线,与“左”右倾机会主义路线进行不调和的斗争。虽受人诬陷,毫不失革命立场,其艰苦朴素,知有党不知有身的优良品质,是我们每个党员应该向他学习的。
  高岗以沉痛的语调说:志丹同志是边区的唯一创造者,是西北人民的领袖,他的肉体虽死,精神不死,共产主义的精神不死!每个党员应该好好学习他的这些布尔什维克的品质。他的方向,就是毛主席的方向,就是党中央的方向。
  “红军之父”朱德总司令代表党中央和八路军说道:刘志丹同志之死,使党损失一个好干部,凡我党员,应该学习志丹同志的模范榜样,来补偿党的损失,来纪念志丹同志。
  朱总司令继续指出:志丹同志是边区红军的创造者,他自大革命起直至为党牺牲,均在各种不同的环境下,以不同方式组织革命军队,虽屡遭失败,但他百折不回,至死不变,垮了再来,再垮再来,这种精神和毅力,就是建军的基本条件。因此,朱总司令评价刘志丹同志是创造红军的模范,并郑重号召全体党员,全体八路军向刘志丹同志学习。
  林伯渠主席说,边区人民纪念刘志丹同志,因为志丹同志所做的事业,使边区人民翻了身。但是应该怎样来纪念他呢?
  林主席认为:我们应该以建设边区的行动来纪念他,把边区建设的更好一些以争取民主主义的胜利。
  谢觉哉老代表边区参议员讲话,他认为志丹同志是优秀的共产党员,模范的革命军人,号召全边区人民,学习他百折不回的精神,完成志丹同志未竟的事业。
  吴玉章老号召到会的同志,学习志丹同志对党无限忠诚,坚定的立场,不怕牺牲个人的革命品质。并指出这在今天尤有重要意义。
  抗联会主任高长久以学习志丹同志密切联系群众,始终为群众利益奋斗的精神,勉励边区各级群众运动的工作者,并号召边区人民加紧生产教育来纪念志丹同志。
  最后由家属志丹同志二弟刘景范致答词。他说志丹同志在家庭里是一位好教师,他对劳苦群众深具同情,把自己家里的雇工从雇佣的关系里解放出来,参加游击队。现在任某营营长张明科同志,就是他家十年前的雇工。刘景范陈述自己参加革命也是志丹同志不断家教的结果。他在答谢党中央、西北局、边区政府及各机关、学校、部队、团体举行这次公祭的盛意外,表示家属愿继承遗志,为革命事业奋斗到底……
  乐声又起,公祭遂告礼成。4时左右散会。
  在延安公祭大会期间值得一提的是:延安鲁迅艺术学院乐队承担了为移灵奏乐的任务。由马可、安波、张鲁、刘炽、关鹤童等人组成的民间音乐研究组,将大家熟悉的民间牌子曲、民歌《绣荷包》、《珍珠倒卷帘》等,加以改编让乐队演奏。为了适应当时的哀伤气氛和缓慢前进的步伐,他们将乐曲速度放慢了许多,在整个移灵过程中一路上用中、西乐器演奏。以后,这支哀乐逐渐流传开来,沿用至今。此外,《解放日报》4月23日第一版头条发表了林伯渠撰写的《永恒的纪念》长文,第二版发表了刘志丹革命史略,三版发表了贺晋年的《刘志丹同志永远活在我心中》纪念文章,并报道了即日启程志丹安葬的消息。
  当天晚上,毛泽东夜深难眠,不时走到院里,抬头遥望着天际的粲粲星辰,终于象每次大决战前经过深思熟虑作出最后的决断一样,他突然大步返回窑洞,把肩头披的外衣往炕上用力一扔,端坐桌前,提起早已预备好的毛笔,在墨盒中蘸一蘸,凝神屏气挥毫泼洒,遥寄刘志丹烈士:“群众领袖,民族英雄”。“刘志丹将军之墓。”
  六
  志丹陵告竣后,定于“五一”举行落成典礼,并举行安葬仪式。4月下旬志丹同志的家族、亲友均已接获通知,纷纷筹备线幛及礼品,准备届时前往参加。《解放日报》记者在吴旗县府晤见一科科长刘志丹堂弟刘景瑞,获悉拟参加葬礼的亲属甚众,有从宁塞、可可、西川各地赶来者。志丹的严亲,也打算前往,抚见爱子灵柩,并作殡礼答谢……
  4月24日八时刘志丹烈士灵柩,在高岗、林伯渠和边区政府民政厅厅长刘景范,西北局组织部长张秀山,警三旅旅长吴岱峰,骑兵旅旅长康天明,边区保安司令部司令王世泰,高等法院院长马锡五、延安行署主任曹力如,边区政府总务处长刘约三等人的陪同下,由延安启程向志丹进发。
  灵柩前走着八路军乐队、鲁艺乐队和民间乐队,接着是全副武装的骑兵队伍,各机关领导人随着灵柩走在最后。当晚,夜宿安塞县高桥镇,沿途路经的村镇干部、群众纷纷焚香烧纸争相祭奠。
  4月25日,刘景范、曹力如偕志丹灵柩从高桥出发,下午5点,抵达志丹县康家沟村。县委书记王耀华、县长李超早已在村头等候迎灵路祭。灵柩一到,护灵队三军乐声震响,五千多人纷纷跪迎,村主任李阳,村民代表沙海清,双代女等人烧香散食。有的人失声痛哭,捶胸恸足,有的人絮絮叨念:“救命恩人,您回来了!”刘景范、曹力如进前扶起路祭的男女老幼,一同护灵回村,置放在沙海清家院子里。县委书记王耀华和县长李超连夜返回县城,布置第二天的迎灵事宜。
  人乎归去,魂兮归来。刘志丹故乡的人们听到志丹灵柩于4月26日抵达县城的消息后,纷纷奔走相告。众乡亲阖家老小,倾城而出,在王耀华和李超的带领下,从县委大门外,徒步10余公里,在进士窑焦灼地等候灵柩的到来。日近午时,庞大的护灵队蜿蜒盘旋在起伏的周河川,静候多时的志丹干部群众远远望着渐渐逼近的灵柩,想起日思夜想的“老刘”,悲从中来,万箭攒心。顷刻间,吹鼓手鼓胀双腮,饱含热泪地吹起了“老刘”平日最喜爱听的曲子,道旁群众焚香化纸,悲声齐放,感天撼地,沸沸扬扬,令人肝肠寸断。灵柩缓缓地驶进县城南关大街,伫足两旁的乡亲们个个含泪默哀,警卫战士频频呜枪致敬,随着白色灵幡的迎风飘动,乐声、哭声不绝于耳,萦绕不断。灵柩停放在南关灵棚,四邻八乡的村民闻讯赶来焚香祭奠者络绎不绝。为了满足志丹故乡群众和远路家门户族的要求,遂决定将公葬仪式推迟至5月2日。此后数日间,日以万计的乡村和邻近县份的乡民专程到志丹为烈士焚钱浇奠,倾诉无尽哀思。
  有一名叫郭清秀的老汉天不亮就携全家从数十里外的地方动身翻山越岭整整一天于下午才赶到志丹县城,跪拜于志丹灵前,痛哭哀吊不已。在革命前他原是一个二流子,又爱抽几口大烟,革命时,经志丹同志苦口婆心的说服教育,才参加劳动,投身革命。土地革命后,他从一贫如洗发展到富裕的中农,温饱盈余。所以,他终生都难以忘记志丹闹革命的好处,永远怀念老刘……
  5月2日,志丹县万人公葬革命先烈刘志丹。
  上午9时,高岗、林伯渠均在志丹灵前默默致祭,潸然泪下,10时许开始移灵,高岗、林伯渠亲自执绋,由十八名战士正步走,由南至北穿行街道将灵柩抬入志丹陵园。张秀山、吴岱峰、康天明、刘景范、曹力如等西北局和边区政府的代表,志丹县各机关干部和广大群众代表,以及烈士家属亲友等万余人参加公葬仪式。沿途哀乐缭绕,白幡招展,焚香祭奠者途为之塞,万头攒动,密不透风。
  11时,灵柩到达志丹陵园,一身戎装的战士举空鸣枪致敬,军乐高扬,鲁艺乐队演奏国际歌,万众齐唱祭陵歌,全场肃穆悲壮——
  奏起哀乐,
  来祭陵,
  志丹同志,
  你活在我们心中,
  你流尽了血,
  为国为民尽了忠,
  你的革命事业,
  我们来继承。
  你闭上了眼睛,
  听着我们脚步,
  胜利就在前头,
  我们正在奋斗。
  公葬仪式由志丹县县长李超任司仪,高岗先向到会的党政军民报告了刘志丹的平生革命史略。高岗用浓重的陕北方言说:志丹同志是西北人民的救星,他一生艰苦奋斗,其目的无非是为了打倒压迫和剥削人民的敌人。而志丹县人民,正是从志丹同志手里得到解放的。“因此,真正纪念志丹同志,不是哀哭,哀哭是没有用的。继续志丹同志的革命事业,在当前,即发展全边区生产建设,奖励劳动英雄,反对二流子怠惰者,巩固边区,建设边区,坚持抗战,坚持革命到最后胜利,这才是真正纪念志丹同志的最好礼物。”继由林伯渠主席讲话,除阐述志丹同志之布尔什维克的高尚品质外,并号召志丹县政府和人民,为着完成志丹同志未竟事业,志丹县政府及人民要努力把志丹建设成为新志丹,发展生产,更加改善人民的生活。
  继林伯渠之后依次还有张秀山、吴岱峰、曹力如、王耀华等人发言。然后有刘景范代表志丹家属向大会深致谢忱,并说:“志丹同志的死是光荣的,家属必秉承遗志,为中国革命斗争到底。”
  最后曹力如恭读西北局、边区政府和边区参议会祭文。
  礼毕散会,《祭陵歌》徐徐飘起——
  一滴眼泪一滴汗,
  一块石头一块砖。
  修起了志丹陵,
  志丹陵来百尺高。
  高不过志丹同志的大功劳……
  群众叨叨不绝地说:奉安志丹同志之灵位,革命后继有人,你在故乡的膏壤沃土中安歇吧……
  在公葬刘志丹期间,毛泽东亲笔题写了:群众领袖,民族英雄;刘志丹将军之墓;革命烈士纪念碑等4副题词。周恩来也题写下:上下五千年,英雄万万千;人民的英雄,要数刘志丹。朱德题写了:红军模范;志丹同志是优秀的共产党员,忠实英勇的红军领导,陕甘苏区的创造者。
  此外,彭德怀、林彪、贺龙、徐向前、叶剑英、陈云、林伯渠、徐特立、吴玉章、谢觉哉、洛甫(张闻天)、王稼祥、李富春、蔡畅、高岗、邓发、罗迈(李维汉)、博古、凯丰、康生、王明、李鼎铭、肖劲光、贾拓夫、张秀山、贺晋年、阎红彦、南汉宸、曹力如、张邦英、王世泰、吴岱峰、习仲勋、刘景范等数百名中共中央党政军领导人写了题词,中央书记处、中宣部、社会部、中共西北局、西北党校、陕甘宁边区政府等数十个中央机关和地方政府都敬献了挽幛挽联。最后用爱国名士续范亭先生的挽诗作为结束吧:
  志丹城内志丹陵,
  创造边区第一人;
  不为权门称知己,
  只因穷汉是乡亲。
  无产阶级老同志,
  布尔什维一英雄;
  中华民族好儿女,
  轩辕黄帝好子孙。
  有志竟成千古业,
  丹心一片付工农。
  多病未能亲执绋,
  西望云天吊将军。
  

铁血岁月 毛泽东与刘志丹/姜永明.—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03.8
您是第位访客!
版权所有:陕西省文化厅主办"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陕西省分中心
Copyright 1998-2014 www.shawh.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陕西省图书馆维护 | ICP备案:陕ICP备10200749号-2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