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人物库概述 西北革命根据地主要创始人 边区中共组织领导人 边区参议会领导人 边区政府领导人 边区军事领导人  
 全文检索:
边区著名英模人物 边区著名科教文卫人物 边区著名爱国人士及侨胞 边区著名国际友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边区著名国际友人 > 艾格尼丝·史沫特莱 > 全文图书 > 中国革命中的妇女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上篇:献身之路 四 女雇农
【美】艾格妮丝·史沫特莱

  红军①的队伍沿着山道盘旋前进,鲜红的军旗迎风飘扬。终于,宁冈出现在他们面前了。甚至连店铺老板和小商人都挤在欢迎他们的人群中。
  那天,宁冈举行了一个群众大会,许多村子里的农民和雇工都赶来参加,大会盛况空前。井冈山地区的革命群众运动从此兴起了。
  会上,建立了农会、工会、雇农联合会、妇女联合会等群众组织。随后,又从这些新生的联合会中选出代表,成立了统治这一地区的革命委员会。而革命委员会,后来即演变成了苏维埃政权。
  在宁冈县,未曾裹脚的女雇农数以千计。作为劳动一年的报酬,地主仅付给她们一点点稻谷和四五块银元。而且有些人本身就是奴隶,被地主买去干农活或者家务。
  这些女雇农都参加了雇农联合会,并且在其中占了优势。组织赤卫队的时候,她们中的许多人也踊跃报名。她们说:“看——我们是大脚,从来没有裹过的大脚。我们可以象男人那样行走和工作,我们象男人一样强壮。给我们枪吧!”
  于是,宁冈的赤卫队成了一支男女混编队,武装男女都在自己的手臂上套着红袖标。
  宁冈大约有两百名妇女是编织袜子和内衣的工人,她们一天要干十五六个小时。如果老板需要,在店铺里工作的工人还得充当营业员。有许多妇女为了养活自己的家庭,既要纺纱、织布、制鞋、编席,又要在地里干农活。
  在红军开进宁冈之前一个星期,就有三千名妇女坚决要求组织起来。看到女雇农组织起来了,她们也要求加入雇农联合会。在她们看来,这似乎是一个妇女组织。她们的要求没有实现。取而代之的,是为她们建立了一个普遍性的妇女组织——妇女联合会。她们在改善妇女劳动者的境遇并使之摆脱旧的习惯与传统方面,迈出了第一步。
  不久,又一个新观念席卷了宁冈全境。领导着各个群众组织和红军的共产党号召人民无偿地没收为地主、寺庙和家族所控制的全部土地,并将这些土地分给受苦受难的农民。
  农民对此非常热情,许多人立即行动起来,而女雇农则站在这场斗争的最前列。
  但是,当这个问题正式提交农会讨论时,事情就进行得不那么顺利了。阶级斗争开始出现了。因为农会中不仅有贫农和中农,而且还有富农。富农剥削他的雇工,有时还向佃户出租土地。许多富农能说会道,因此他们在农会里或群众大会上成了头面人物。在公众选举中,他们作为农会的委员互相支持。贫农、农奴和奴仆总是从地上抬起眼睛冲着他们说:“好吧,就让他当委员吧!我们是穷光蛋,笨手笨脚,讲也讲不得,写也写不得。”
  分配土地的问题提出之后,富农们大喊大叫:“革命就是为了平等。每个人都有权得到同样多的土地!”而这就意味着,家庭中的任何成员,无论是老人还是婴儿,都要得到同样多的土地。
  贫农家庭的成员都很少。有许多孩子还是躺在母亲怀抱里的时候,就因贫困而死去了。活下来的寥寥无几。而且,在这些幸存者中,男孩子还不得不四处奔波,到镇上或者沿海城市去找活干、当苦力,有些甚至去投奔军阀“当兵吃粮”;女孩子,也被作为奴婢卖给了人家。贫农家庭通常是两三口,最多也只是四五口人。而富农家庭就人丁兴旺了。因为如果一个人生活富裕,他的兄弟和儿子就用不着跑到城市去作苦力,干那些在国外通常是由牛马和机器来干的苦活。
  尽管贫农不可能与富农平等,但是分配土地的口号仍然在他们心中点燃了希望之火,他们几乎陶醉了。因为无论如何,土地一分下来,他们现在的被奴役状况就会有所改善。只要给五亩土地,他们就觉得不少了。
  实际上,平分土地在富农心中引起的是痛苦,因为他们都拥有二十、三十、四十甚至五十亩土地,他们事实上都是一些小地主。只是因为这一事实,他们才象虫子一样钻进农会,以求逃避地主的厄运。他们借革命之风扬自己之帆,真是狡猾极了。宁冈地主的土地被没收后,按照家庭人口的多少被分配下去了。贫农和雇农得到的土地不多,有些是五亩好地,有些是六七亩中等地。可是富农却保留了他们早已拥有的一切财富,并且还得到了更多的土地。
  土地分完之后,贫农们便抱怨开了。他们说,富农也剥削雇农,也拥有牲畜和农具。仇恨的波澜在一部分贫农心中掀起来了。有些贫农说,人应该知足。农会中的富农大概听到了这些怨言,他们便表现得好象他们自己已经把土地分给了贫农。由于当时群众问题那么多,红军的任务那么频繁,党的担子那么沉重,以致在土地革命的最初日子里,土地的分配问题并没有得到彻底解决。
  红军在宁冈一直呆到了四月中旬。谷雨前后,红军突袭了离宁冈很远的集市,击溃了白军,缴获了大批枪枝弹药,并从富商手中没收了大批粮食。在大地主家里,红军政治部留下了布告。布告说:
  “市民们!
  今天,中国革命的先锋队——中国工农红军,从压迫、剥削穷人的有钱人手中没收了以下物资:稻谷五百担、食盐一百担、火腿二十五只、银元五千块、白布二十丈、电筒一百五十只(带电池)、西药三十六盒及制造子弹用机器一套。红军不拿工农群众一针一线,不拿小商小贩一针一线。
  此布
  红军政治部
  一九二八年四月十二日”
  四月的第二周,通信员从北边赶来,带来了红军在毛泽东领导下向宁冈进发的消息——他们准备在井冈山下迎接朱德的队伍。
  司号员吹响了军号,嘹亮的号声在宁冈全城回响,震得树叶微微颤抖。为了加强宁冈赤卫队,留下了一个中队的红军战士。然后,红军便开始向井冈山进发。红军战士军容整齐,精神焕发。他们的军服已被宁冈妇女和姑娘组成的缝补队洗得干干净净,补得整整齐齐。他们的脚上穿着崭新的草鞋。高举着迎风飘扬、猎猎作响的红旗,红军大队沿着山道盘旋而上。他们象飓风一样,朝着井冈之颠奋勇前进!
  ① 本章中的“红军”应为“工农革命军”。一九二八年五月二十五日,中共中央发布《军事工作大纲》,才将工农革命军改称为红军。——编者
  

中国革命中的妇女/【美】艾格妮丝·史沫特莱著.—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85
您是第位访客!
版权所有:陕西省文化厅主办"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陕西省分中心
Copyright 1998-2014 www.shawh.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陕西省图书馆维护 | ICP备案:陕ICP备10200749号-2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