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人物库概述 西北革命根据地主要创始人 边区中共组织领导人 边区参议会领导人 边区政府领导人 边区军事领导人  
 全文检索:
边区著名英模人物 边区著名科教文卫人物 边区著名爱国人士及侨胞 边区著名国际友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边区著名爱国人士及侨胞 > 续范亭 > 艺术再现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续范亭与毛泽东 31 “还不是全国下雨之时”
高建中
    
  对于新军和八路军在晋西北取得的胜利,毛泽东感到了欣慰。
  还是在1月10日,在中共中央的政治局会议上,毛泽东指出:
  “目前国内时局,由于八路军的反磨擦斗争,汪精卫准备上台和日苏接近,有好转的可能。南方工作要抓紧争取中产阶级,争取时局好转。”毛泽东强调,“争取中产阶级大有文章可做。”
  同一天,毛泽东致电八路军驻山西办事处主任王世英,指出:
  “(甲)国共分裂之谣不可信,这是汉奸放的空气。(乙)你应对外表示八路军拥护阎长官抗日建国一如往昔,但希望旧军停止进攻新军,双方和解,以利抗战。”
  1940年1月11日,毛泽东在致彭德怀的电报中指出:
  目前国内的政治形势,还不是全国下雨之时,在全国任务还是组织进步力量,力争中间阶层,击破大资产阶级的动摇与反动,这种可能性现在还未丧失。目前最严重的问题,是阎锡山的反动,他就是目前大资产阶级中最反动的部分,他的阴谋十分恶毒,他已封锁了吕梁山和中条山。我们的对策,以贺关力量首先夺取晋西北的全部,至少是大部,以晋东南力量巩固晋东南未失阵地,争回已失阵地之一部,打开一条通洛阳的道路十分要紧,然后有贺关与晋东南各出一部,向吕梁山攻击,至少恢复原有陈支队阵地及一条交通线,打通延水关。如果此时阎锡山愿意讲和(还未丧失此种可能性),则让他占领吕梁山大部,我只占一小部及一条交通线就此罢手,否则,战事难免扩大。
  1月16日,毛泽东听到了赵、郭两部顽军仓皇退却的消息,悬挂的一颗心,放了下来。在指挥部里,他对王稼祥说:
  “看来,在晋西北的新旧两派的斗争,我们已经大体上取得胜利了。我们应该给北方局发一个电报,向他们表示祝贺啊,同时要告诉他们,晋西北必须完全控制在我们的手里!”
  将晋西北控制在手里,是毛泽东的一条重要的战略措施。自从吕梁山地区丢失以后,毛泽东就把晋西北作为战略枢纽来看待了。
  早在这以前,他派滕代远到晋西北负责对阎锡山旧军作战的指挥工作。并命令在晋察冀抗战的第一二〇师贺龙、关向应回师晋西北。自2月2日到8日,第一二〇师分批返回了晋西北,保证了晋西北的革命根据地的巩固。
  很快,主持北方局工作的刘少奇同志,便接到了这一封电报。对于晋西北的胜利,刘少奇是已经估计到了的。建立和巩固山西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一直是他的重点工作。此刻,刘少奇欣慰到看到,在山西,新派已经在抗日统一战线中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
  在会上,刘少奇兴奋地说:“我们在山西建立的抗战根据地,最初是在和新派密切合作的形式上建立起来的。没有山西新派,以及新派如果不在旧派的进攻下胜利地打击旧派,那么,我们在山西以至华北坚持抗战的困难就要大得多。山西新派的成功给了我们很大的帮助,也给了旧派投降敌人的企图以很大的打击。”
  他又说:“新派在拥护阎锡山的口号下与旧派斗争,直到进行武装斗争,使旧派投敌或在山西造成反动的局面成为不可能。……山西新派的成功,是统一战线中左派的成功。”
  在临县,一个很有纪念意义的日子来到了。
  这一天,临县的新军和八路军联合举行了庆祝胜利会师的大会。在这个大会上,续范亭报告了“十二月事变”的主要经过和这一次反顽胜利的重要意义。
  庆祝大会以后,在晋西北,正式成立了新军总指挥部。统一率领暂一师、决死二纵队、决死四纵队和工卫旅等部。续范亭担任了新军的总指挥。
  1940年2月的一次政治局会议上,毛泽东就山西问题发言指出:现在山西的形势是八路军、阎锡山、中央军三大力量的斗争。我们的方针以保持原有力量为好。维持三角鼎立的形势为好。新旧已经不能再打了,今后是僵局或是和平,我看僵局是过渡的阶段,和是确定了的。关于谈判问题,毛泽东建议派八路军后方留守处主任萧劲光和中共华北、华中工作委员会秘书长、八路军副总参谋长王若飞二人为代表,谈判的方针是新旧军互不处罚为好。
  为和平解决晋西事变,2月23日,毛泽东指示贺龙、关向应:“以后对外立词,请注意和缓些”。“你们准备派两个团向南行动,现不适宜,谅已停止,如未停止请即设法停止,退回来,但晋西游击战争仍应积极发展。”
  同一天,毛泽东起草了给阎锡山的信,表示愿意和平解决山西磨擦事件。并告知萧、王前往谈判,在萧、王离开延安时,毛泽东对他们说:
  “你俩去给阎锡山讲清楚,我们共产党是诚心实意要同国民党合作抗战日的嘛,你们为什么要同室操戈,制造磨擦,杀人掠地,让日本强盗高兴呢?抗战初期,你阎锡山同我们的合作还是可以的嘛,为什么现在又跟着蒋介石的指挥棒转,同我们过不去呢?”
  萧、王两人于25日到达秋林镇,开始和阎锡山谈判。
  为使谈判能顺利进行,2月24日,毛泽东和王稼祥致电贺龙、关向应、林枫、赵林等,指示新军部队绝对不能编入八路军,应注意巩固新军干部的团结。毛泽东还指出,晋西北施政大纲六项,没有提到坚决实行阎锡山的十大纲领,是一个大缺点。
  3月4日,毛泽东在陕甘宁边区党政联席会议上讲到磨擦问题时指出:共产党不向任何国民党军队放第一枪,但你放第一枪,我就放第二枪。现在国共之间是大和小打,大团结小磨擦,还不是放着日本不打到处反共的那个时候。
  3月5日,毛泽东为中共中央军委起草致朱德、彭德怀、杨尚昆等并告知新军各领导人电,通报萧劲光、王若飞在秋林镇住四天,受到极大欢迎,谈判是成功的。电报继而指出今后我们的基本政策是,继续团结阎锡山,巩固山西旧军力量,在阎的指挥下,保存阎在吕梁山的地盘,恢复新军和阎的指挥隶属关系,以利华北和西北的抗战。
  电报还说,为保证此种政策的实现,双方商定划区作战条件是:在晋西以汾(阳)离(石)公路为界,在公路以南,准备停止游击战争;在晋东南以临(汾)屯(留)公路为界,八路军和新军不向路南发展。
  同一天,毛泽东在另一封指示电中指出目前要尊重阎锡山的一定地盘,是因为要彻底打击蒋介石消灭阎系取而代之以便直接反共的恶毒政策。所以极力争取阎系一切人员,使他们团结成为一个中间单位;保存这个国共之间的中间力量,对于抗战与国共合作是大有利益的。
  毛泽东在考虑和平解决晋西事变的同时,还考虑到反磨擦的武装斗争在西北、华北的主要地区有暂时告一段落之必要与可能。
  3月5日,他在给彭德怀的电报中指出:“我们方面,目前任务是在主要地区求得对内和平,以便在半年之内,集中力量巩固已得阵地。”他说,实现对内和平的步骤,中心是争取蒋介石、阎锡山、卫立煌承认军渡、汾阳、临汾、屯留、壶关、林县、漳河、大名一县为双方作战地界,在此线以北的国民党向南调,在此线以南的我军向北调;而重心又在朱怀冰推出磁县、武安、涉县及承认壶关、林县为我驻军地区。
  3月20日,毛泽东在同王稼祥致朱德、彭德怀、杨尚昆等的电报中指出:“山西河北两省反磨擦行动,全部告一段落,在此期间内,偃旗息鼓,一枪不打,向一切国民党军队表示友谊,求得恢复感情,推动时局好转。”
  

续范亭与毛泽东/高建中著.—北京: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0.1
您是第位访客!
版权所有:陕西省文化厅主办"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陕西省分中心
Copyright 1998-2014 www.shawh.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陕西省图书馆维护 | ICP备案:陕ICP备10200749号-2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