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边区著名爱国人士及侨胞 > 续范亭 > 艺术再现
|
续范亭传 一八 赤坚岭会师 |
南新宙 |
|
|
侦察员走进暂一师师部,报告说:续靖夫的部队已经退至赤坚岭以南,分驻在寨上、阳坡、白文镇等地通往临县的交通线上。赵承绶、郭载阳部已从岚县通过。 续范亭在桌上展开地图,在他眼前立刻呈现出一幅令人吃惊的局面:在彭八旅、暂一师、工卫旅和决死四纵队驻地的东面,面临着盘踞大批日军的同蒲铁路;背后,西面的兴县、临县以及南面的方山等地,集结着顽固军好几个军的兵力;而在赵承绶、郭载阳放弃了宁武、五寨、岢岚的抗日阵地以后,现在八路军和新军的北面也暴露在日军面前。总之,八路军和新军已被日、顽军重重包围住了。 续范亭久久地研究着地图,把日、顽军的包围圈用蓝铅笔划下了虚线,对身边的张希钦点点头,随手撂下铅笔,然后独自走到窗前,取出烟斗,默默地抽着烟。 张希钦伏在地图上,一边察看,一边轻声对他说: “形势很不利。日军和顽固军随时都可能互相勾结起来,出兵夹击我们。” “这正是他们在兴县军事会议上策划的意图。”续范亭说着,在炕头上坐下来。 “怎样才能打破这种僵局呢?” “很清楚,顽固军是下定了决心,真的要给日本人当孙子了!”续范亭忿忿地说,“对他们再不能客气了。咱们不能束手待擒,等着被他们消灭掉。要积极进行战斗,毫不留情地打击投降派,这才是咱们唯一的出路。” “是啊,是要给他们吃点苦头,让他们放老实些。” 两个人不再说话了。续范亭划着一根火柴,点燃了已经熄灭的烟头,然后靠着叠在炕上的被子,长时间地沉思着。张希钦静静地坐在桌旁,批阅各团送来的报告。 续范亭想着想着,忽然从嘴里拔出烟斗,跳下炕来,匆匆走到地图跟前,两只炯炯发亮的眼睛,紧紧地盯住地图上标着“赤坚岭”三个字的地方。 赤坚岭是一座高大的山岭,山势很险要,位于方山和岚县的交界处,是一个重要的战略要地,也是通往方山和临县的交通要道。顽固军如果占据了赤坚岭,从那里向我们发起进攻,我军就会处于被动,处于挨打的局面,没有转身的余地,在日、顽军的夹击下,有被消灭的危险;反之,如果我们掌握了这个兵家必争之地,就是掌握了主动权,可攻可守,有回旋余地,能够有力地打击日军,反击顽固军的进攻。 续范亭用烟斗指点着赤坚岭一带,一边皱着眉头思索,一边自言自语地念叨着:“赤坚岭,赤坚岭,自古以来,兵家必争之地……” 张希钦在一旁听见,已经明白师长的意思了,笑呵呵地说道: “赤坚岭已经被咱们控制了。” 续范亭猛地转过脸来,黑亮的大眼睛里流露出惊奇,疑问地看着参谋长。 张希钦告诉他:彭八旅早就估计到这步棋了,当赵承绶的部队开往临县集中,经过岚县之前,彭八旅事先就派出七一四团的一个营,隐蔽在赤坚岭上了。这个营得到的指令是:如果赵承绶的部队要占据赤坚岭,向八路军和新军发动进攻,就坚决击退他们!后来,赵承绶的骑兵军经过时,并没有去占据这个要地,而是从赤坚岭下面绕过去了;他们不但没有发现,而且根本没有想到赤坚岭上面会隐蔽着八路军一个营在监视他们。 续范亭听到这些情况,轻松地笑了,想到赵承绶,不由得说了一句: “这个蠢才!” 可是,赤坚岭这么重要的军事要地,只有一个营的兵力,太单薄了,一旦发生变故,顶不了多大的事。他们经过研究,决定由张希钦带领师部和四十四团,暂时留守在这一带;通知三十六团和三十七团,作好行军、战斗准备,由续范亭亲自率领,明晨出发,开往赤坚岭。 布置完工作,已经是下午了。续范亭和张希钦离开师部,打算到各团去看看。他们刚走到山坡上,看见警卫员和几个参谋、管理员,抬着满满两筐子黄河鲤鱼,嘻嘻哈哈地说笑着,向山坡上走来。 续范亭大步迎上前去,高兴地喊道: “啊呀!这么多大鲤鱼,真新鲜!你们从哪里搞来的?” “可不能违犯群众纪律哟!”张希钦说道。因为阎锡山、赵承绶的封锁和限制,当时部队的给养很困难,平日连山药蛋、小米饭都吃不饱,哪儿有钱买鱼吃呢?他以为是管理员从群众那儿弄来的。 管理员忙解释说:“这,不是我……” “是工卫旅派专人给续师长送来的。”一名参谋报告说,同时递给续范亭一封信和一封电报。 这是一个大红信封,很精致,上面用工整的墨笔字写着:“呈 续师长亲启 郭缄”。续范亭抽出信纸看了看,嘴角发出几声冷笑,刚才那股高高兴兴的情绪顿时消失了。他又拆看电报,耸起眉头,脸色变得严峻了。他默默地思索了一会儿,发现管理员和参谋们还在旁边等待着,便摆了摆手说: “把鱼送到大伙房去。” 趁管理员和参谋还没有抬起筐子,警卫员忙从筐里挑出两条新鲜鲤鱼,对续范亭请求说: “这两条留下吧!师长身体有病……” 警卫员的爱护和体贴,使续范亭心头暖烘烘的,因为它体现了革命部队中新的官兵关系。续范亭慈爱的目光望着他,拍拍他的肩膀,亲切地说: “留它干什么?小鬼,送到伙房,做好了大家一起吃嘛!” 警卫员无可奈何地把鱼放回筐里。续范亭目送管理员和参谋们抬着鱼筐走远了,才转过身来,晃了晃手里拿着的那封信,告诉张希钦说: “这些鱼是郭挺乙派专人给我送来的。他在信上说,快过新年了,送点‘礼物’,算是拜个‘早年’。哼,哪里是拜什么年,分明是他心里有鬼,在兴县参与密谋策划进攻八路军和决死四纵队,怕我揭露他。”说到这里,他脸上露出轻蔑的冷笑。“用两筐子鲤鱼堵住一张嘴,他可真舍得下本钱!” 张希钦禁不住笑了。郭挺乙的情况,他是知道一些的,说道: “听工卫旅的人说,他最近闹腾得厉害,越来越不象话了!” “是啊,”续范亭神色很严肃,把手中的电报交给张希钦,说:“罗政委拍来电报,要我去史家庄开会。这次一定要认真研究一下郭挺乙的问题,不能让他再胡闹下去!” 续范亭说完,立即要警卫员牵来战马,出发前往史家庄开会。一路之上,他的脑海里还在思索着郭挺乙的事情。 郭挺乙自从担任工卫旅旅长以来,表现一直不好,对团结抗日动摇不定。秋林会议时,续范亭已经发观他巴结阎锡山,讨好赵承绶,积极追随顽固派。他曾经背着新军,暗中向阎锡山提出把工卫旅“分散驻防”。这正符合阎锡山分裂新军,消灭新军的意图。阎锡山很满意。对他加以“奖赏”,委任他担任新军防区的一名“专员”。郭挺乙于是利用职权,拒绝发给暂一师军粮,企图饿死暂一师,困死暂一师。与此同时,他积极地在工卫旅中培植亲信,玩弄两面三刀的手法,当面说人话,背后说鬼话,从事破坏团结,破坏抗日的阴谋活动。共产党在工卫旅的地下组织发现了这些情况以后,曾经通过一些进步军官,召开了许多次会议,帮助郭挺乙认识自己的错误,希望他能够回到团结抗日的立场上来。续范亭曾经亲自到工卫旅去过几次,也曾经把他找到暂一师来,热情地帮助和争取他,同他推心置腹地谈心,恳切地规劝他不要跟着顽固势力跑,要作一个正直的,有民族气节的爱国者,不畏艰难困苦,坚持抗战到底。可是郭挺乙执迷不悟,在妥协投降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在临县军事会议上,更是充分地暴露了他反共反人民的本质和仇视八路军、新军的真面目。 这次史家庄会议,是晋西北区党委召集的。会议分析了当前的形势:彭八旅给各团、营的命令已经发出,部队正在向岚县集结。赵承绶的骑兵第二师已逼近了决死四纵队的驻地,待命发动进攻。情势非常严重和紧急。为了反对和制止阎锡山的危害抗战,分裂团结和反共、反人民的罪恶活动,为了保护新军和进步力量不受损失和保卫抗日根据地,区党委遵循党中央的指示,决定在自卫原则下给予武力反击。区党委还布置了应付突然事变的各项工作。在军事上,决定了集中优势兵力,以运动战消灭叛军的方针,由新军各部及八路军代表组织最高指挥部,续范亭担任总指挥。 会后,区党委和彭八旅的负责干部与续范亭共同研究了工卫旅的问题。续范亭看了区党委掌握的材料,特别是工卫旅共产党员干部的报告,才进一步了解到郭挺乙的真相。 原来,早在秋林会议以后,郭挺乙在阎锡山的授意下,就在工卫旅大肆活动,肆无忌惮地诬蔑“八路军游而不击”。有一次,他见了“抗日高于一切”、“为抗日事业流尽最后一滴血”等抗日标语,就大放厥词说:“什么抗日高于一切?阎长官早就说过:‘存在高于一切。’流尽最后一滴血也不对,阎长官早有教导,‘不能背着棺材抗战。’”他还经常给部队讲“政治课”,鼓吹阎锡山那一套又反动又荒谬的“哲学”,并且积极调查所谓“异党活动”。前两天,他从兴县开完赵承绶召集的高级军事会议,回到工卫旅,就命令正在五寨、岢岚前线打击日寇的二十一团和二十二团、二十三团全部开往岢岚城内集中,同赵承绶的顽固军靠拢,准备共同进攻彭八旅和决死四纵队。他召开干部会议说:“现在事情紧迫,统一战线已经决裂。咱站在一边看热闹是不行的,赶快向赵部靠拢。”副旅长康永和说:“我们是打鬼子来的,谁抗日就跟着谁,决不站在一边看热闹。王靖国、赵承绶想消灭八路军和新军,然后投降日寇,为什么向他靠拢?”因为党的组织和党员在工卫旅是很秘密的,直到这时,郭挺乙还不知道他的副旅长康永和是共产党员,竟愚蠢地说:“你们要多加小心,别上共产党的当。你看!”郭挺乙掏出来两份电报。这是阎锡山和梁化之拍给他的。电报上说:你部有共产党,迅速靠拢赵部以便解决。大家看了电报,心里更加亮堂了。康永和等党员干部坚决反对向赵部靠拢,一些比较进步的非党员干部也同意康永和他们的意见。现在,郭挺乙正暗中积极活动,组织他的心腹官兵准备向康永和他们开刀了。 区党委、彭八旅的负责干部和续范亭研究了这些情况,一致认为已经到了彻底清理工卫旅内部问题,最后处理郭挺乙的关键时刻了,并决定把这项任务交由暂一师和工卫旅执行,委托续范亭负责组织和指挥。 续范亭返回暂一师师部,当即召集张希钦和团干部们开会。他在会上宣布了郭挺乙卖身投靠顽固军,欺骗和胁迫工卫旅向八路军、新军发起武装进攻的罪状,传达了晋西北区党委的决定,然后说道: “两年多以来,我们对郭挺乙做到了仁至义尽,但他执迷不悟,终于走上了叛变的道路,成为人民的敌人,那么,我们就只有一个办法:坚决消灭他!” 续范亭爱憎分明,立场坚定,当机立断,参加会议的干部们又是钦佩,又是高兴。他们当即共同分析情况,研究怎样完成这一正义行动,顺利地解决郭挺乙。他们知道,郭挺乙在工卫旅还是有一些旧势力的。虽然工卫旅战士的成分好,共产党的领导力量比较强,大部分政治工作人员和战士们都是爱国抗日的,但在军事指挥员中间,有一部分是郭挺乙从阎锡山旧军中带来的心腹人,他们掌握部分军权,又有政治斗争和作战经验。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要工卫旅自行逮捕自己的旅长,势必会引起全旅内部的混乱,甚至是一场内战,那时赵承绶的顽固军或日军再起来接应郭挺乙,这个烂摊子就不好收拾了。 “所以,”续范亭说道,“我们要研究出一个稳当、妥善的办法,既不使部队受损失,不影响新军反顽战斗的准备工作,又要解决郭挺乙一伙叛徒。” 直到掌灯时分,他们才最后确定了行动方案。续范亭当即派人找来四十四团二营教导员张桂,把解决郭挺乙的行动计划告诉他,并把亲笔写的一纸命令交给他,要他立即出发,去同工卫旅二十一团周团长联络,照预定计划共同行动。 张桂走后,续范亭又向三十七团孙团长具体地布置了任务,要他抓紧时机,连夜带领部队行动。分手的时候,续范亭对他说: “我已经派人通知郭挺乙了,告诉他你团奉命移防,借道工卫旅防地,让他准予通行。这样,他就不会怀疑你们调动部队了。动手的时候,工卫旅的二十一团、二十二团会赶来与你们联合行动;区党委已经向工卫旅康永和、侯俊岩两位副旅长作了布置。” 孙团长说:“请师长放心,我们一定很好地同兄弟部队联合行动,保证完成任务。” 续范亭信任地点点头,但还是细心地嘱咐道:“你们千万不能让郭挺乙漏网,他要是跑到赵承绶那里,会给我们带来不少麻烦。请务必谨慎,不可大意。” 入夜,工卫旅旅部驻地的前哨发现暂一师的部队开过来了,当即报告了旅部。郭挺乙由于事先已接到续范亭的通知,所以他和他的下属都没有防备,反而命令各处岗哨不得加以阻拦,放暂一师的部队通过防区。 夜色朦胧中,暂一师三十七团在前,工卫旅二十一团随后,浩浩荡荡地向工卫旅防区的中心挺进。经过工卫旅旅部驻村时,在暂一师三十七团孙团长、工卫旅康副旅长和二十一团周团长联合指挥下,突然把村庄围了个水泄不通,村里村外郭挺乙的岗哨被全部缴了械。 暂一师的几名干部带领战士们来到旅部住的大院子前面,刚一叫门,郭挺乙的卫士发现情况不对头,立即开枪了。 “打!”孙团长、康副旅长和周团长同时发出命令。 霎时间,密集的枪声划破了寂静的夜空,手榴弹爆炸的火光在房屋和街巷中闪耀。 郭挺乙由于阴谋叛变,所以平时防范很严,身边总带着一个特务连。这个连的指挥员全部是阎锡山派来和郭挺乙自己培植的忠实走狗,加上武器装备良好,战斗力相当强。暂一师三十七团和工卫旅二十一团的战士们,经过一阵激烈的战斗,才把这个特务连的亡命之徒大部消灭,剩下的被压制在大院子的角落里。但当战士们冲进院里时,枪声突然停下来,连一个人影都没有了,更不知郭挺乙的去向。孙团长想起临行前续师长的嘱咐,急出了一身大汗,难道这个叛徒漏网了吗?不会,我们的布置是很严密的。他于是下令认真搜索。战士们在房前房后、墙左墙右寻找了好一会儿,又抓住一些俘虏,还是不见郭挺乙。孙团长正在奇怪,突然,从一个地窖里射出几排子弹,正在进行搜索的战士们立刻就地卧倒。原来,郭挺乙带着他的勤务兵躲在地窖里,被我们的战士发现了,命令他们出来投降,郭挺乙的勤务兵竟开枪拒捕。这个家伙很凶蛮,双手握着两支驳壳枪,左右开弓,同时射击。因此,我们的战士很难接近地窖洞口。三十七团一名连长急了,厉声喝道: “出来!再不出来,掷手榴弹啦!” 这一喊,吓坏了郭挺乙,他害怕被炸死,才举着双手,东倒西歪地走出地窖。战士们见他光着头,衣服也没有穿好,形状十分狼狈。当郭挺乙认出他面前有工卫旅的干部和战士时,又端出往日旅长的派头,官腔十足地问道: “你们要干什么?” 战士们回答道:“逮捕你!” “谁的命令?” “上级的。” “哪个上级?我是旅长兼政委,我没有下命令,谁下的命令?” 二十一团一名营长向前走了两步,严肃地回答道: “抗日下的命令。你不抗日,要投降反共,就逮捕你!” 郭挺乙一时张口结舌,无法反驳。几名战士立即动手,五花大绑地把他捆起来。 这时候,侯副旅长率领工卫旅二十二团赶到了。村子里还有零星的枪声,一些不明真相的工卫旅战士,还分散在各个角落里抵抗,听到康副旅长、侯副旅长的喊话和命令,才停止打枪,前往指定的地点整队集合。不一会儿,全村再也听不到枪声了。 战斗刚刚结束,孙团长就把三十七团俘虏的郭挺乙特务连的一些指挥员和缴获的全部武器,交给康副旅长、侯副旅长善后处理。然后,他带领全团又立即出发,按照续师长事先指定的路线,急行军赶上了续师长和三十六团。 续范亭听取了孙团长关于解决郭挺乙的经过的报告,十分高兴,亲切地表扬了三十七团全体指战员很好地完成了任务。然后,他率领三十六团、三十七团登上了险峻的军事重地赤坚岭。隐蔽在山上的彭八旅七一四团的一个营,事先已经接到旅部的通知,这时十分热情地迎接了他们。 几天后,彭八旅各部队、决死四纵队、工卫旅等兄弟部队以及张希钦率领的暂一师师部和四十四团,陆续赶来了。于是,晋西北的八路军和新军各部队,在赤坚岭胜利会师了,积极准备投入反顽战役。 |
|
续范亭传/南新宙.—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79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