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人物库概述 西北革命根据地主要创始人 边区中共组织领导人 边区参议会领导人 边区政府领导人 边区军事领导人  
 全文检索:
边区著名英模人物 边区著名科教文卫人物 边区著名爱国人士及侨胞 边区著名国际友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边区著名爱国人士及侨胞 > 续范亭 > 全文图书 > 拔剑长歌一世雄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第十章 “山雨欲来”——削弱与反削弱、分化与反分化
穆欣
    
  1939年6月,阎锡山在强行解散战动总会的同时,又下令将山西保安二区的部队缩编为山西陆军暂编第一师。保安二区原来的八个支队,合编为四个团(第四支队已开往大青山坚持敌后游击战争),部队整编后,阎锡山又下令将四个团中的决死第十三团(由第六、七支队合编)调拨给第十一区行政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杨集贤指挥。杨集贤是赵承绶的心腹,在阎锡山决心反共后,他也变成一个相当坚决的反共顽固派。他将决死第十三团的团长邢漱天任命为保安十一区副司令兼团长,这个部队从此脱离了革命阵营。阎锡山知道,如果不给续范亭一个名义把部队收拢起来,战动总会一取消,这些部从就会完全变成八路军了。现在由续范亭来整编,总还算是阎锡山手下的“山西陆军暂编第一师”,所以仍然任命续范亭为师长。但是,给予的番号却是“暂编”第一师,不是正式编制。这样的暂时编制,究竟能够存在多久,完全决定于阎锡山的高兴与否。不论何时,阎锡山只需要一纸命令,就可以把它取消或者并吞。同时阎又明令把暂一师拨归他的亲信、晋绥军第七集团军总司令赵承绶指挥,而且不划给暂一师粮秣供给和兵员补充的“师管区”,妄图断绝它的补充给养,以便进一步限制部队的发展,实现其“困死”、“饿死”新军、八路军的图谋。——原来,在秋林会议以后,阎锡山为了加强其反共、反新军、反牺盟会的活动,已把整个山西省重新划分为四个游击区,设立四个“山西省政府行署”,统一进行对当地军、政、民的“领导”、控制,将新军的部队以旅为单位拨归旧军管辖。阎锡山指派旧军中的心腹高级军官兼任行署主任,他们是杨澄源(晋东北)、赵承绶(晋西北)、孙楚(晋东南)、陈长捷(晋西南),企图通过他们控制新军的新政权、牺盟会及各群众团体。赵承绶管区的行署,下辖十个师管区,分别由旧军的各师长、旅长兼师管区的司令、团长兼县长,由他们总揽军政大权。这些人根本不给晋西北的八路军和暂一师等新军所属部队划定防区,也不准他们在旧军的师管区内筹集粮草,补充兵员。
  这个时候,中国共产党为坚持抗战和团结,采取了积极争取阎锡山抗战的方针。在这次保安二区部队改编中,中共晋西北区党委根据党中央的指示,协助续范亭,同阎锡山进行了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一方面,坚决抵制阎锡山反共分裂的阴谋活动,坚持了党对部队的绝对领导,坚持住部队各级领导干部不得调换;另一方面,在不损害团结抗战根本利益的前提下,作出必要的让步。续范亭乘着改编的时机,任命原参谋主任张希钦为暂一师参谋长,并请中共区党委和一二〇师派来一批干部,到各团、营担任军政干部。这样,不仅维护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没有导致破裂,而且保证了部队的性质始终没有改变。
  随着部队的改编,阎锡山集团更加紧了对暂一师的削弱破坏活动,部队内部进步势力同顽固势力之间的削弱与反削弱、分化与反分化的斗争日益激化。
  这个时候,阎锡山下令抽调暂一师和其他新军部队的军政干部,前去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部所办的“第二战区校尉级军官训练团”参加轮训。阎锡山此举目的,一是监视考察,一是贿赂收买。当时部队里对阎锡山这一套有个说法:“上秋林,有三黄:牙黄、领黄、手指黄(金牙、金肩章、金戒指)。上秋林,‘真不错’,晋级、升官、找老婆。”在秋林举办的这种轮训,每期二十多天,阎锡山经常在早晨骑着毛驴亲自前往讲话,在每期集训结束的时候,阎锡山对校级以上军官逐个传见、塞钱、晋级、监视、拉拢、收买。二战区的其他一些人物也轮番讲话,宣扬阎锡山反动统治的“德政”,宣扬阎所编造的那些愚弄军民的谬论。他们还在暗中派遣眼线,不露痕迹地观察学员的政治态度,分析他们的心理状态,然后“对症下药”,分别采取不同的手段,进行拉拢、分化。有的封官许愿,有的馈赠钱物,有的加薪晋级留在秋林工作,有的保送大后方“深造”。他们利用各种升官发财的诱饵,力图诱惑受训的新军干部,要他们效忠阎锡山,死心塌地充当从内部破坏新军的工具。
  阎锡山还向暂一师各团派来“联络官”,监视部队,听探情报,进行破坏。这些“联络官”,大都是“秋林集训”时被收买的新军部队中的旧军官。阎锡山集团在集训班中引诱这些人参加“联络官训练班”,对他们说,受训后可以提升一级,派到部队当联络官。他们还发给一些阎方的电报密码,让他们与阎锡山直接联系(“打小报告”通情报),费用开支“实报实销”。有些被收买的人回到部队后,散布破坏抗战的反动言论,秘密发展反动组织,搜集情报并从内部进行破坏。同时,阎锡山还派了许多反动组织如象“精建会”、“突击队”、“敌工团”等,到暂一师作战地区进行侦察、暗杀、破坏活动。
  针对阎锡山集团这一系列破坏暂一师的阴谋活动,续范亭协同党组织领导部队采取相应的对策,进行了坚决抵制和斗争。对付阎锡山的“轮训”,尽量选派政治立场坚定的干部前去参加,杜绝其腐蚀分化;也趁这个机会把一些反动的旧军官送走。在每一批干部出发前,部队党组织进行了细致的思想工作,讲明形势和任务,揭露顽固派的阴谋,要求大家提高警惕,团结一致,抵制顽固派的腐蚀、挑拨和拉拢。因而前去参加集训的几批干部,大都能够坚持团结抗战的方针,保持革命气节。他们以阎锡山先前正式颁布过的、人所共知的进步纲领为武器,进行说理斗争,揭露他的倒退行径。当时阎锡山派遣到部队来的“联络官”,分往师部和各团团部,他们到这里来的“任务”,就是挑拨离间、分化瓦解这个部队。续范亭率领暂一师全体指战员,同这些带着“护身符”的特务,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部队严为戒备,机智应付。对于这种人进行的破坏活动,党的组织领导广大官兵自觉抵制,不断地进行揭露,致使他们的阴谋不能得逞。对于查有实据的破坏分子,立即设法把他赶走。
  续范亭亲自同这班“联络官”进行斗争。有一次,一个“联络官”对续范亭说:“三十六团是全红,三十七团是半红,四十四团是花红。如果不把八路军派来的干部送回去,不把“异党分子”清除出去,暂一师是不会执行阎司令长官的命令的,也不会听您续师长指挥。”续范亭听了此人这番恶毒挑拨的话,压抑着心中的怒火,立即巧妙地反驳说:“保安第二区各游击队改编为暂一师是执行谁的命令?一支队从晋中平川调到岢岚、五寨,现在三十六团驻防静乐县西马坊,保卫那里的锰矿,是执行谁的命令?你说三十六团是全红,可我知道三十六团打仗最多,战果最大,而且越战越强。我对我的部下是‘不分青红皂白’,谁团结抗战我就奖谁,谁分裂倒退我就罚谁,谁投敌叛变我就讨伐谁。”一席话把那个“联络官”驳得哑口无言,败兴而去。
  当时住在第三十六团的一个姓宁的少校“联络官”,来到这里就上窜下跳,到处探询部队里有没有共产党员?人们听他这样问,顶了回去:我们部队里有共产党员,从八路军调来的红军干部都是共产党员。此外还有没有共产党员,我们不知道。但是共产党员为民族利益吃苦耐劳,能够英勇作战,模范行动好。他们是我们的榜样,我们想参加还参加不上哪!他要在部队中发展“同志会”的组织,人们就又巧妙地回答他:“同志会”的情况我们不知道,我们也不愿意参加。此人很爱在各种会议上抢先亮相,抢先讲话,想同干部拉关系,约请大家到他住处谈谈。可是没人理他,谁也不到他房间去。他在某些会议上宣传阎锡山那一套反共言论,完全没有市场。他的一切活动都未达到目的,反倒起了反面教员的作用,成为全团干部见面时谈话的笑料。团里有时开干部会不让他知道,根本不让他参加。他在这里象是“过街老鼠”,人人喊打,成为一个受人鄙视的“孤家寡人”,最后只好卷起铺盖走了。这位自以为不可一世的“少校联络官”,兴冲冲而来,灰溜溜而去。
  

拔剑长歌一世雄——续范亭生平/穆欣著.—太原:山西省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1988
您是第位访客!
版权所有:陕西省文化厅主办"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陕西省分中心
Copyright 1998-2014 www.shawh.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陕西省图书馆维护 | ICP备案:陕ICP备10200749号-2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