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边区著名爱国人士及侨胞 > 续范亭 > 全文图书 > 拔剑长歌一世雄
|
第十一章 一切为了反顽战争的胜利——再次为革命冒风险 |
穆欣 |
|
|
1939年12月23日,中共中央军委就晋西北反投降派斗争的情势和应采取的方针发来电报指示说:阎锡山已命令赵承绶向决死第四纵队进攻,晋西北的武装冲突势不可免,应立即准备作战:继续巩固新军。但是,武装冲突不应由新军先发动,而应在赵承绶进攻时,新军占领有利阵地,取防御姿态,反攻而消灭之。当旧军一开动,新军应集中全力采取主动的运动战,首先消灭其一路,然后各个击破之。新军反攻时,口号应是拥阎讨逆,打倒汉奸,不要忘记拥阎。中共军委在电报中指出:晋西北新派力量加上我们力量,可能造成优势,在反投降派的斗争中,如果方针不错,是有把握的。(稍后,中共中央军委在12月28日发出的一份电报中指示:在拥阎讨逆口号下,完全独立自主,自筹给养,遇敌进攻则消灭之。这是整个山西的总方针。) 中共晋西北区党委根据中央军委指示精神,抓紧在赵承绶发动公开进攻之前的机会,一方面加紧调整军事部署,决定控制兴县,切断保德与临县顽军之间的联络;另一方面,在政治上推动新派加强与赵承绶的联络工作,决定请续范亭出面,建议由赵承绶召开一次统一战线座谈会,力求阻止、延缓晋西北武装冲突的爆发。在此之前,12月12日,毛泽东、王稼祥在给北方局、晋西北区党委和三五八旅的一封电报曾经指示:“赵承绶在没有公开打我们之前,还是要联络或敷衍他,使他的反动行动慢一点,以使我们及新派有时间巩固四纵队及牺盟(会),你们可以考虑一下,此时派一个适当人去见赵谈一次,是否有益处,目的在于使赵稍为犹豫一下,以便争取少许的时间。对赵部下比较好一点的人,更要注意影响他们,对赵下级干部及士兵,更要设法去争取,不可无分别的骂他们。”当时,晋西北区党委就曾商请续范亭出面,向赵承绶建议,由他邀请晋西北各方人士开会,“以消除误会,加强团结”。赵承绶接受了续范亭的建议,于12月16日在兴县召开了军政民联席会议,参加的有续范亭、三五八旅政治部主任刘惠农、牺盟会晋西北办事处组织部长(办事处中共党团书记)苏谦益、宣传部长金少英、第二区行政督察专员郭挺一、四区专员张隽轩、八区专员薛文教等十余人。但是与此同时赵承绶还在15、16两日秘密召开了高级军事会议,进行消灭新军的动员和部署,证明他毫无诚意。这次遵照中央指示,决定再作一次谋求团结,推迟武装冲实时间的努力。 续范亭这次又接受了中共晋西北区党委的建议。在晋西北地区内战一触即发,抗日阵营面临分裂的紧急关头,为了坚持共产党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做一次最后的努力,又给赵承绶发出电报,建议赵承绶出面召开一次统一战线座谈会,“共商团结抗战大计”。以阻止赵承绶投降反共的阴谋,力争团结抗日的局面能够持续下去,尽量阻挡阎锡山在晋西地区发动的“晋西事变”战火向晋西北蔓延扩展。这时赵承绶在军事上还没有完全准备好,还不能向晋西北地区的新军和八路军立即发动全面进攻,而八路军和新军务部都在迅速集结,并已占据了赤尖岭等战略要地。赵承绶分析情势,为了迷惑我军,制造社会舆论,欺骗人民群众,同意在兴县举行会议。但他避讳“统一战线”这个字眼,将这一次会议称作“团结会议”,并把会期定在12月25日。 当续范亭决定再次前往兴县赴会时,各方同志都很替他担心。有的说,上次兴县顽军举行的高级军事会议以来,晋西北反投降派斗争的形势急转直下。此刻虽然尚未爆发大规模的武装冲突,可是旧军早已磨刀霍霍,箭在弦上。赵承绶虽然格于情势,被迫接受续范亭的建议,出面召开这次会议,谁晓得他心里到底是什么主意?甚么“团结会议”,还不是一次“鸿门宴”!续范亭前去赴会,怕是凶多吉少。总而言之,周围的大多数同志都担心顽固分子会下毒手。——续范亭前次在军事会议上的中途逃席,当然已使赵承绶、郭宗汾一伙十分恼恨。…… 周围同志们的这些劝阻他去赴会的话,并末动摇续范亭的决心。他决定如期前去兴县赴会。这次会议是根据中共晋西北区党委的决定,由他本人出面建议赵承绶召开的。对方接受了他的建议后通知开会,岂可不去参加言而无信?他是被阎锡山取消了战动总会的主任委员,是新军的创始人和领导人之一,前去赴会,义不容辞。他说,赵承绶同意开这个会,纵使他缺乏诚意,我们也不能不去;否则,倒好象赵承绶他们是希望团结的、愿意抗日的,我们反倒是不要团结、不要抗日了。同时,由于他和赵承绶的私谊,回顾多年来对他所作的争取团结工作,他也热切希望这位老朋友不要走上绝路,力求他悬崖勒马,只要尚有一线希望,还想尽力拉他一把。此去风险确实是存在的,但是他想,有八路军、新军和广大晋西北人民做后盾,谅赵承绶一伙也不敢奈何自己。所以他在同中共晋西北区党委、彭八旅及新军务部的负责同志商谈此事时,态度是异常坚决的,信心是充足的。区党委和彭八旅决定,由彭八旅政治部主任刘惠农陪同他去参加团结会议。 这次团结会议开了两天,续范亭在会上积极进行了争取团结赵承绶的工作。虽然这一争取工作并没有发生效果,但是这样一来,却使我们在政治上处于有利地位,争取了较多的时间集结主力和进行巩固决死四纵队与工卫旅的工作。 |
|
拔剑长歌一世雄——续范亭生平/穆欣著.—太原:山西省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1988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