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边区著名爱国人士及侨胞 > 卫立煌 > 其他资料
|
爱国将领卫立煌——第二十五章 远征军大举反攻 |
方知今 |
|
|
中国远征军长官司令部正式发布命令: “着第二十集团军所部,于1944年5月11日黄昏开始强渡怒江,限次日拂晓前全部到达西岸,并向高黎贡山盘踞之敌攻击前进。” 第二十集团军当即转发命令。第五十四军迅速向东岸集结。 怒江是夹松山与高黎贡山脚下,两岸危岩峭壁,上下曲道险阻异常,且水势汹涌,江中怪石嶙峋,又值雨季,阴云密布,更增加了强渡紧张气氛。 工兵为作渡江准备,先期于不同季节测怒江之水流宽度,四季情况不同,冬春旱季,江面宽约一百余公尺,流速为每秒两公尺;夏秋两季,江水陡涨三四公尺,流速为每秒五公尺,江面宽度可增长一倍左右。若在大雨降临时,江面宽度暴涨六七公尺,水势险恶,便不能漕渡。 远征军将士面对如此复杂环境,以及强渡时可能遭遇日寇猛烈阻击,不免人人紧张。 正在准备渡江水,又接到长官部特急命令:预备第二师游击营于 10日晚在邦瓦寨附近,受到日寇步炮联合八百余人的强大压迫,着第五十四军先遣一个团渡江增援,不得有误! 方天即命第一九八师五九四团于11日拂晓渡江驰援。 第五九八团为渡江先头部队,此时又是雨季之初,怒江之水已趋湍急。将士们登上美国橡皮艇(亦即帆布船)个个紧握武器。配有轻、重机枪的艇上,都将机枪架设在船首,射手就位,随时准备向对岸阻击之敌开火! 东岸的友军们也十分紧张,各部队长举着望远镜观察对岸,炮兵沿江设好阵地,轻、重机枪亦进入临时掩体,射手就位,假若西岸日寇敢于阻击渡江部队,这里将作出及时反映——万炮齐发,机枪子弹将像暴风骤雨般地倾泻过去! 东岸将士无不为渡江官兵捏一把冷汗! 更令人焦急的是:尽管工兵经过操练,驾驶技术娴熟,而且有熟悉怒江水性的船工协助,应该比较顺利。但因水流湍急,不能径直驶向对岸,必须逆水上行,然后调头驶向对岸,才能达到预定登岸位置。因此,尽管江面不宽,渡江的时间却很长,增加了舟筏上和东岸观望者的焦急心情。 出乎意料,日寇沿江没有设防,也没有对渡江部队发动阻击。 第一批部队登岸了。登岸部队散开,作好掩护后续部队过江、登岸准备。 “兵半渡被击”是最危险的,现在居然顺利地渡过了这一危险,将士们无不庆幸。东岸紧张观望着,甚至情不自禁地拍手欢呼起来。 也在东岸临时指挥所紧张观察的卫立煌,见首批部队顺利登岸,也情不自禁地舒了一口气。但他对部队渡江并未受到阻击,虽也庆幸,却又不免增加了疑虑。他认为日寇不在沿江设防,是考虑到了远征军火力的优势。江面不宽,炮火可以直接命中,又不可能从容在江边修筑坚固工事,所以放弃了。日寇在高黎贡山上必有工事,其火力可以达到江边,所以隐而不发,是怕过早暴露火力点。日寇宁愿放远征军过江,在高黎贡山上较量!也说明日寇自恃山上的工事,足以消灭远征军。 卫立煌甚更预料到,未来的战场,会比他预料的更惨烈! 第五九四团顺利登岸,即向压迫游击营的日寇发动奔袭。 滇西远征军养精蓄锐,犹如出山猛虎。一鼓作气,将压迫游击营的日寇击溃。即占领附近高地,对土官寨、北斋公房、冷水沟一带警戒。至是日傍晚,覃子斌团长率主力又由栗柴坝孙足河渡口渡江,驱逐丙贡附近之敌。 11日黄昏,第五十四军各部队从各渡口渡江。由于西岸有了警戒部队,而且愈渐增多,所以后续部队比较轻松。渡江速度也快些了。 各团按预定时间在12日拂晓前全部渡江完毕,始终没有遭到日寇阻击。 部队在西岸集结整队,按预定计划,兵分两路。第一九八师主攻北路,为右冀军;第三十六师主攻南路,为左冀军。 两路军齐头并进。 第一九八师五九四团与预备第二师游击营协力攻占邦瓦寨,仅用了几个小时。第五九二团在强大炮火支持下,也一举攻克小横沟及原坡。 日寇终于尝到了装备美械的远征军的厉害!他们侵华以来,总是以优势火力压制中国军队,凭火力优势在战场上取胜,杀伤中国军队。现在,轮到他们在优势火力压制下付出代价了。 远征军在优势火力下轻取胜利,不免滋生了骄傲情绪,掉以轻心了。 5月14日凌晨,日寇增援部队赶到,向原坡反扑,攻势十分凶猛。第五九二团与鬼子拼搏冲杀,互有伤亡。 美军联络官见势不妙,用无线电话与保山第十四航空队(即飞虎队)联系。中午,三架飞机前来助战,对敌反复轰炸。联络官在地面用无线电话指示飞机投弹目标,飞机反复轰炸、扫射,命中率极高,地面炮兵也同时配合,鬼子招架不住。我军乘机冲杀,日寇终于遗尸遍地而溃退。 在打扫战场时,发现敌尸中有其副联队长一名,中队长数名。 第五九二团乘胜占领西坡两端高地。 这是反攻开始第一次步炮空联合作战取得了胜利。 在此同时,第五九四团由邦瓦寨经苦竹林,攻占老人岩,并向岩头攻击前进。该团将士人人奋勇,一路势如破竹,17日攻占茶房西北一带,18日攻至丙凤附近,19日又攻占冷水沟以西地区,予敌以重创。 5月20日,第五九二团经过艰苦作战,占领了滥泥坝,与第五九四团形成对冷水沟守敌夹击态势。日寇虽顽强,处于不利情况也不免动摇,在两团合力猛攻下,敌死伤惨重,终于撤出灰坡西北滥泥坝地区。 结束战斗,打扫战场,清点日寇遗尸二百余具,其中有日寇中队长德水及一名医官。得战利品有战马百余匹,山炮三门,平射炮一门,轻重机枪各两挺,掷弹筒一个。 在战利品中,除武器弹药归公外,其他物品将士们可以各自保留,并无禁忌。所以将士们在打扫战场时,各取所需地从日寇尸体上取下物品,出乎意料的是一些随军美国联络官纷纷向陶正纲和覃子斌两位团长提出要求,愿以他们个人的手表、钢笔、香烟、日用品、甚至是美钞,向远征军将士“交换”个人所得战利品,例如一件大衣、一双皮鞋、一顶钢盔、一把战刀等。其中尤以战刀、勋章为抢手货,联络官都愿以高价“交换”。 两位团长十分惊讶,不能理解联络官们要这些残破的战利品何用!尤其是一些钢盔,都穿了好几个窟窿他们也要。 联络官郑重其事地解释:“我们将这些战利品带回美国,挂在家里客厅最显眼的地方,请朋友来参观,这将是我们一生中最大的乐趣和荣誉!” 原来如此!无怪乎这些联络官每当战斗结束,都会从掩蔽部跑出来,举着相机不停地拍摄被摧毁的日寇阵地和死尸,有了照片,又有了战利品,他们回到美国,就可以向亲友们炫耀了。 两位团长这才恍然大悟,也颇觉其情可怜,就尽量帮他们“交换”他们所需的战利品。 这一现象在远征军中传开,上下皆知。 第十一集团军总司令宋希濂,为拉拢首席联络官英德上校,将作战部队以血肉代价获得的一把日寇战刀赠送给对方。英德如获至宝,乐得蹦跳不已,逢人就夸:“宋将军很了不起,是我们最好的朋友!” 战斗继续进行。 5月22日至27日,因雨双方对峙。28日,第五九二团和第五九四团围攻冷水沟之敌,激战终日,将日寇击溃。 5月29日,两团再合攻北斋公房。日寇龟缩于坚固工事内,以密集火力阻击,以致两团将士虽已攻至敌阵地前数十公尺周围,却不能进展。日寇的堡垒构筑得既坚固又隐蔽得巧妙,各种火器均不能有效破坏,以致在进攻中付出了重大伤亡。第五九四团团长覃子斌在战斗中牺牲。 师部得知覃子斌牺牲,当即任命董锋为第五九四团团长,继续向日寇进攻。 6月11日,远征军重新组织强大火力进攻。前沿阵地迫近敌堡仅五十公尺;至13日,将周围制高点全部控制。14日拂晓,各阵地继续猛攻,日寇拼命抵抗,火力仍然炽烈。 五九四团第一营派出的敢死队接近敌堡,将一束束手榴弹由射击孔塞进去。旋即像锅炉爆炸那样,敌堡四分五裂。 敌堡中数百名鬼子非死即伤。第五九四团将士冲入废墟,不管死的活的,都捅上几刀,为团长、营长及英勇牺牲的弟兄们报仇雪恨! 5月16日,第五九三团向桥头进攻。 是役共歼敌三百余名。其中有吉原少佐、松光丰大尉、井酒国大郎大尉、太平中尉等。 5月17日,第五九三团乘胜攻占马面关,又歼敌四百名。 据守瓦甸之敌一个大队向五九三团桥头阵地进攻,战斗十分激烈。第三营营长吴耀垣坚决抵抗中不幸中弹牺牲,将士亦伤亡过半,形势十分危急,因此只能退守外围阵地。 5月22日,集团军命令预备第二师火速增援。25日,该师第六团到达灰坡;第四团到达大竹坝;第五团随师部驻西牙街。 预备第二师师长顾葆裕命令第六团团长方诚率部向平顶山攻击前进。第五团团长李颉率部向燕家山攻击前进;命令吴心庄率第四团向空树河攻击前进。 第四团进展顺利,占领大河头,并以一部推进茶山河。 5月29日,第五、第六团兼程前进,30日与第五九三团取得联系。 6月1日,第六团向日寇发动攻击,第五九三团当即策应作战。 第五团在小白峰坡激战,颇有伤亡。2日,占领界首,并向桥头挺进。 6月4日,第六团一部攻入桥头;7日,第四团由大竹坝南调增援。10日,五百余名日寇自北而来增援桥头,袭击第六团侧背;另一股四百余日寇由南而来,猛扑桥头。远征军遭到南北夹击,被迫退出桥头阵地。 日寇得寸进尺,移兵进犯马面关,第六团在水井坡附近迎击。 日寇又增兵分三路向马面关进攻,与第五团遭遇。第五团未能挡住日寇,马面关得而复失。 第三十六师在左翼攻击失利,长官部将其调到右翼作战。部队进至寺山寨,留一团驻守,以阻止瓦甸方面日寇,主力迅速增援预备第二师。 6月13日,第三十六师主力到达桥头东之左家寨。14日,即对桥头发动进攻;同时,预备第二师亦向马面关进攻;第一九八师向北斋公房进攻。 第五十四军三个师均集中在右翼。各路日寇在强大压力下支持不住,纷纷向界头、桥头溃退。 第三十六师在追击中俘获日寇第二大队长元康中佐,击毙第三大队长。于是日寇群龙无首,乱做一团,溃不成军。第三十六师冒雨乘胜攻击,预备第二师亦积极配合,连续攻克桥头街、朱家寨、周家寨等据点,夺得日寇仓库十余座。 日寇向界头、瓦甸方向溃退,一部向龙川江西岸溃逃。 预备第二师留在界头休整,第三十六师向瓦甸方向追击。 第一九八师在朝阳地,马面关构筑工事,派出部队在新桥、光明方面警戒,以防日寇反扑。 6月18日,第三十六师完成对瓦甸的包围;另派一部过龙川江西岸,切断日寇退路。 19日,即发动猛攻。日寇已士气不振,又无统一指挥,抵抗十分软弱。第三十六师发动强攻,冲入敌阵,中心突破,并向两侧扫荡。日寇死伤惨重,坚持不到两小时,即夺路向西、南两路溃退。第三十六师分兵穷迫,直逼江苴。 预备第二师第四团渡过龙川江西岸,6月17日向空树河、茶山河及沙腊河之敌猛攻。守敌亦无斗志,勉强招架一阵,便向光明方向溃退。第四团三营跟踪追击,至光明与敌对战。第一营、第二营向固东搜索前进,20日进击固东。日寇亦不敢恋战,继续南溃。同时第三营亦追击日寇,占领光明。 长官部命第四团在固东、顺江街一带构筑防御工事,以掩护主力部队准备攻击。 至此,龙川江以西腾北失地完全收复,奠定了反攻腾冲的基础。 |
|
爱国将领卫立煌/方知今著.—北京:团结出版社,2006.6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