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边区著名爱国人士及侨胞 > 卫立煌 > 其他资料
|
爱国将领卫立煌——第三十章 惨重代价换来的胜利 |
方知今 |
|
|
第二十集团军在肃清高黎贡山之敌后,于1944年6月23日,奉中国远征军司令长官卫立煌之命,继续向腾冲之敌展开攻击。 腾冲外围日寇几个大据点,即飞凤山、来凤山等,成为腾冲天然屏障。日寇筑工事于山上,所以虽有步、炮、空联合进攻,也不是想象中那么轻而易举攻占的。 在克复瓦甸时,从缴获日寇文件及战俘口供中得知日寇在腾冲外围兵力部署情况,蜚凤山及飞凤山守敌为一四八联队第三大队;来凤山守敌为第二大队一部;宝凤山守敌兵力约一个半小队。 第二十集团军根据所掌握敌情,向第五十三、第五十四军分别下达作战命令。 着第五十三军立即投入向腾冲攻击战。具体方案如下: 首先,以一部占领抗猛山、向阳桥一带,各部于26日前到达曲后街、草坝、龙川江两岸地区,然后主力沿江苴、打苴街、观音寺、蜚凤山大道攻击前进。以一部沿曲后、酒店、腾冲公路向蜚凤山攻击前进。 第五十三军占领各据点后,协同第五十四军围攻腾冲。 着第五十四军于26日前到达顺江及其以东地区,然后沿顺江、腾冲道及其以东道路攻击前进,主攻宝凤山、来凤山等外围据点。 第五十四军占领各据点后,协同第五十三军围攻腾冲。 第二十集团军以第一九八师为总预备队,当各部队前进后,第一九八师应集结于江苴待命。 第五十三军接到命令后,全军分五处渡过龙川江,并在龙文桥的原基础上架设一座木桥,作为后方补给线。然后分兵两路,即第一一六师攻击腾冲以东各高地;第一三〇师攻击腾冲东南各高地。两师各以一团截断腾八及腾龙两条敌人的联络线。 第五十三军以第一一六师的第三四六、第三四七两团为最精悍,军部即以此两团作主攻部队,并配合两个山炮连,一个重迫击炮连,攻击前进,直取飞凤山。 日寇由于各据点遭击破,派遣空军前来助战,与第十四航空队来助战的空军遭遇。双方几十架飞机展开空战,日寇飞机被击落四架,不敢恋战,即向缅甸方向逃窜。第十四航空队飞机即向飞凤山进行广面积轰炸。由于天气变化,计划中空军第二次袭击未能实现。但这次轰炸中,第三四六团已逼近飞凤山。 7月2日拂晓,大雨滂沱,浓雾滚滚,师长赵镇藩决定利用天气进行奇袭,即命第三四六团冒雨强攻。 日寇在前一天遭到轰炸,阵地破坏尚未修复,忽然又在大雨中遭到猛烈炮击,猝不及防,被第三四六团攻上山来,短兵相接,一场恶战。日寇早已信心动摇,坚持不久,四百余残敌向腾冲城溃退而去。 第三四六团占领飞凤山,腾冲守敌失去东侧坚固屏障。7月5日,第三四六团留一营守飞凤山,主力向大董、胡家湾、倪家铺攻击前进。次日,与第三四〇团合力攻击上猛连,截断腾冲公路。第三四六团在猛连附近与日寇向龙陵方向转移的一支运输部队遭遇,即行围歼,缴获卡车一辆,炮弹百余发,汽油百余桶,铁丝千余斤,战马七匹,步枪二十支,真是意外的收获。 9日午后,经过激战占领龙头街,控制腾龙桥。 第三四七、第三四八团在攻击中满金邑时,激战争夺中,日寇由来凤寺派出四五百鬼子增援,使争夺战更为炽烈。激战终日,日寇在强大火力压迫下,伤亡惨重而溃退。 两团继续攻击前进。11日占领上满金邑。次日,第三四八团攻占腾冲东门帮办衙门,完成肃清腾冲战外围任务,准备配合第五十四军攻城。 第五十四军以第三十六师及预备第二师为攻击部队。6月25日,命第三十六师渡过龙川江,向蜚凤山攻击前进;命预备第二师于空山以南地区发动攻击,向来凤山攻击前进。 26日,预备第二师第一线部队到达袁家冲、郭寨、侍郎坝等蜚凤山一线,准备攻进宝凤山。次日拂晓即发动攻击,首先扫荡外围,然后强攻敌之主阵地。由于该师曾在此一带游击过一段时期,对地形较为熟悉,所以兵力部署得当,一举攻占宝凤山,并推进至下马场一带。 6月29日,长官部电令预备第二师自宝凤山南麓雨伞起,沿宝凤寺至下马场一线,构筑坚固阵地,以防日寇突然反扑,并以主力沿大盈江两岸向来凤山进攻。 第三十六师渡过龙川江后,第一〇六团及第一〇八团分别到达灰窑、新寨附近,先头部队经老祖坟、老秋厂、红木树进抵罗邑坪,主力到达大寨附近,闻知预备第二师已攻克宝凤山,大受鼓舞。 第二十集团军司令部得到情报:蜚凤山守敌约二百名;飞凤山守敌约五百名;娘娘庙守敌约千名;董库守敌约五百名;大董库守敌约三百名。因此重新部署,第一九八师留一团构筑工事,并为集团军预备队,其余两师合并攻占蜚凤山。 第一九八师两团经过一昼夜激战,于7月3日占领蜚凤山大部,残敌退至西南端,与另一股守敌会合,组织坚强抵抗。第三十六师两团赶到,发起猛攻,激战终日,夺得四座堡垒,尚有山顶核心工事未下。于是两师合攻主堡,反复冲杀,守敌虽然顽强,终因四面受敌,而且远征军火力炽烈,堡垒被摧毁,残敌向森林逃窜。 第五九二团一个加强连,于3日夜袭娘娘庙,一举攻占,残敌逃向董库。 各部乘胜追击,扫荡各路之敌。日寇抵抗不住,纷纷溃退,逃奔腾冲。两师进抵城下,固守阵地,并各抽调一团,协助预备第二师攻击来凤山。 预备第二师遵照长官部电令行事,7月6日,吴心庄团长率第四团越过大盈江并开始向来凤山攻击,激战终日而无进展。 霍揆彰召集军、师长开会研究,决定先肃清来凤山外围各据点,然后再攻来凤山。于是调集兵力,各个击破。 来凤山是座笔架形五峰山,属高黎贡山余脉,光秃秃的一溜斜坡,山鞍部有隧道直通腾冲城内,中峰高于城墙一百五十余米,是腾冲一道天然屏障。 外围肃清后,总司令部决定由预备第二师主攻来凤山。师长顾葆裕作兵力部署:吴心庄团长率第四团攻西南面A、B峰,李颐团长率第五团攻西北C、D峰,留方诚第六团做预备队,待第四、第五团进攻奏效后,第六团再发动进攻,一举夺取主峰。 第五十四军直属炮兵营调来协同进攻,同时与空军取得联系,进攻前重轰炸机前来轮番轰炸,炮火配合。一时成千上万颗炸弹,炮弹倾注在敌阵地上。 第四团、第五团发动进攻,日寇以炽烈火力阻击。因为日寇堡垒十分坚固,虽然经轰炸、炮击,破坏并不大,而且中峰以侧射火力支援,并利用战壕进行短促突击,以致两团多次进攻均未奏效。 第六团团长方诚根据敌情,决定亲率敢死队向主峰突然袭击。他抓住这样一个空当,即主峰火力进行侧射,并派出部队经战壕支援两翼时,突然率敢死队跃进至堡垒火力达不到的死角,然后向敌堡内塞进集束手榴弹、爆破筒、炸药包等。爆炸声一响,第六团将士蜂拥而上,一举占领主堡后,迅速向两翼发展。 各团受到中峰突击成功鼓舞,士气顿时高昂,在杀声震天的呐喊声中冲杀上去。日寇主峰丢失后信心动摇,再经猛烈攻击,终于溃退入城。 攻克来凤山这个腾冲城外围最大敌据点,形成了对腾冲城的包围。长官部通报表扬了预二师这一战绩,同时着第二十集团军部署攻克腾冲作战计划。 第二十集团军命令: 着第五十四军以预备第二师为预备队,固守来凤山及来凤寺一线,随时策应各方面作战;着第五十三军以第一三〇师为预备队,集结于倪家铺附近,随时准备策应。 两军战区具体划分为: 来凤寺、六条街——南门街——城中心点之线,属于第五十四军。 黄坡——倪家铺——东门之线,属第五十三军。 腾冲古名腾越,是三国时期孟获的首府。因为地处边陲,经历代修建,这座一公里见方的城地,其围墙高三十公尺,厚十公尺。而且多以大青条石砌成,十分坚固,再加之日寇构筑了防御工事,所以攻城的困难可想而知。 第二十集团军决定在8月2日各部队向腾冲城发动进攻。 各部队积极做好攻城准备。 第十四航空队派出大量轰炸机对腾冲城内进行空袭,力求摧毁日寇在城内的工事。每次轰炸后,城内火光冲天。如此攻击前期的轰炸,除破坏敌人工事、造成敌人的损失外,对敌人的士气也是一种打击。有三名日本士兵深夜由北城偷出城外,向第一九八师投诚,并报告城内有日军四千名,缺少粮食和医药,定于次日九时左右,有飞机来腾冲空投。 第二十集团军随军联络官,当即向第十四航空队报告了这一情况,要求截击敌机。 次日,果然于九时许有四架敌运输机并有四架战斗机护航,朝腾冲飞来。第十四航空队八架战斗机突然从云层钻出,一对一咬住敌机,将其全部击落于腾冲城外。 然而美机的失误也令人咋舌。7月29日,美机七架对敌进行轰炸,竟将大量炸弹投到了腾冲城外河家寨附近,将第一九八师第五九二团士兵炸伤二十名,炸死士兵七名,排长一名。 远征军将士气得直朝那些随军的美军联络官骂娘。但那些美国佬并不引以为戒,事过几天,一群美机奉命轰炸腾冲,不知怎么搞的,竟把后方基地保山误当成了腾冲,一阵狂轰滥炸,所幸长官部美军联络官及时与空军联系,才制止了继续轰炸。 卫立煌气得拍桌大骂,当即向重庆统帅部控告,并向首席联络官提出强烈抗议。 蒋介石回电说,毕竟是盟军,应予谅解。倒是美军唯恐此等丑闻扬开去为人耻笑,派史迪威的参谋长窦尔敦将军来向卫立煌道歉。 卫立煌也知道不能把对方如何,除要求赔偿损失外,只警告:“我希望下不为例。” 8月2日拂晓,炮兵部队开始轰击腾冲城垛,接着空军也飞来轮番轰炸。至中午,步兵团奋勇攻击。 日寇在城墙上每隔十公尺构筑一小型堡垒,两堡之间还设有轻机枪掩体。所以虽经几小时轰炸、炮击,敌大部分工事未被摧毁,仍有极强的防御能力。 进攻部队前仆后继,并以工兵实行爆破。步兵强行从爆破口登城,与敌争夺堡垒,在城墙上形成拉锯战,惨烈异常。 数日内各方面均有小部队登城成功,但不能立足。日寇顽强抵抗、反扑,使登城部队付出重大伤亡,所得战果一一失败。 经十数日登城,各部队仍未成功登楼者。卫立煌带领美军联络官亲赴前线,与诸将领共同商订步炮空联合作战方案。 各将领一致认为,首先要保证登城部队在城上站稳,然后掩护大部队冲进城去,对守敌实行两面夹击。美军联络官到前线观察后,与步兵商定攻击目标。 8月18日凌晨开始,空军及炮兵集中几个进攻点攻击,一时弹如雨下,各部队连、营作战单位向缺口冲锋。登城成功后,空军和炮兵努力保护成果,向周围轰击,阻断敌人反扑。登城部队乘机向两翼扩展战果,后续部队陆续登城占领阵地,向两翼发展。至22日,登城部队大部分已会合,于是夹击敌残余堡垒。尽管形势已如此,残敌仍坚守不退,有的敌堡只剩下一个鬼子了,犹在顽抗。 肃清城上守敌后,第二十集团军对兵力作了重新部署:南门至北门大街一线以东归第五十三军,以西归第五十四军。 进攻部队都以为攻破敌城墙后,就算攻破了敌最后一道防线,即使有巷战,也不会太激烈。何况城内已经数日轰炸,残敌不会太多,无工事掩体,战斗意志再强,又能坚持多久?甚至以为残敌在城破后已经溃逃了。胜利在望,都掉以轻心。 却不料城内发生的“巷战”之激烈,甚至比攻城更甚! 腾冲城内许多建筑物是以石头砌成的,十分坚固。日寇利用建筑物为掩体,更在建筑物下挖设地堡,街道中心以石砌成的地堡比比皆是。进攻部队每前进一步,都必须彻底摧毁两侧建筑物。 腾冲城内情况是东半部坚固建筑物较多,如城隍庙、文庙、帮办衙门、税务司等大建筑物都集中在东半部。第五十三军以一个作战中有重大伤亡而未得到补充的师去进攻,困难是较多的。第一一六师在进攻中营以下军官几乎伤亡罄尽,不得不再协调第一三〇师两个团参加攻击,也付出了重大伤亡。 第五十四军虽以两个军师全力攻击,也付出了惨重伤亡,预备第二师第五团团长李颐在率部冲击中英勇牺牲。 9月14日,腾冲城内攻击战进入尾声,但残敌犹在作垂死挣扎。两军短兵相接,反复肉搏,惨烈异常,经数小时拼搏,终将残敌消灭干净。 腾冲城内战斗,消灭日寇四千余名,生俘不过百余名,其中除部分营妓外,皆是医疗卫生人员。中国远征军在“巷战”中伤亡一万三千余名,尚不包括外围攻击战和城墙攻击战的伤亡人数。 如此残酷,是远征军任何人始料不及的。 卫立煌率长官部参谋长亲到腾冲,进城一看,这座边陲城市,已是一堆废墟——无一座完整建筑物,不禁动容:“滇西百姓付出的代价太惨重了。” 然而六十年后北京市民革组织的滇西考察团到腾冲,与当地居民谈起六十年前往事,他们都说:“房子算得了什么呢,消灭鬼子才是大事。”他们甚至很自豪地说:“我们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是在2004年,因为我们滇西人民比全国早一年取得胜利的。” |
|
爱国将领卫立煌/方知今著.—北京:团结出版社,2006.6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