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人物库概述 西北革命根据地主要创始人 边区中共组织领导人 边区参议会领导人 边区政府领导人 边区军事领导人  
 全文检索:
边区著名英模人物 边区著名科教文卫人物 边区著名爱国人士及侨胞 边区著名国际友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边区著名爱国人士及侨胞 > 卫立煌 > 其他资料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爱国将领卫立煌——第二十九章 惊天地泣鬼神
方知今

  1944年7月26日,第八军在松山再度发动进攻。
  何绍周要求各师指挥部设在前沿阵地千米之内,以便就进督战,各团指挥部距前沿不得超过五百米。他自己也把军指挥部设在中央阵地千米之内,亲自督战。如此距离是在敌方重武器有效射程之内,危险极大。将士们看到军长已横下一条心,也都下了必死决心努力进攻。
  左翼及中央部队均采用交通壕作业推进。这种办法虽可避免大量伤亡,但进展十分缓慢。26日中午,敌机十二架轰炸第一线进攻部队,并投下物品十八包。反攻部队以高射炮猛袭,击落敌机八九式驱逐机一架。所空投物资降落伞在空中被击毁,被我军截获。主要是罐头食品和弹药、药品等。
  接着几天连续倾盆大雨,进攻部队无法进展,只能利用大雨间隙时间继续交通壕作业。
  30日,第三〇八团一部,利用交通壕作业,一举攻入E高地,驱逐地堡外围之敌。以火箭筒在堡垒上“凿孔”。然后用火焰喷射器对准“孔”射入。顿时浓烟滚滚,直冲霄汉,堡垒化为火海。
  E高地被确实占领。
  第一三〇师清扫部队亦用此法将日寇压迫至B高地大堡垒后侧。火炮推进主堡垒近处连续发射,将堡垒击漏。步兵随即突进,将火焰喷射器对准漏洞射入,堡垒在火海中塌毁。
  这种办法虽很彻底,但堡垒内被烧成焦土,很难查清战果,也无法得到战利品。
  8月1日夜,中央部队所控制的交通壕,已近至F高地六十余公尺,攻击准备就绪。2日中午,天气放晴,军长何绍周走出掩体,选择便于观察的密林处观察进攻情况。
  炮兵选择轰击A、B两高地,然后向高地之间无名高地转移火力。中央部队乘机突入F高地,占领前沿部阵地,日寇在后半部阵地拼命抵抗。两军短兵相接,反复肉搏冲杀,激烈万分。
  何绍周在密林中观察交战情况,见两军肉搏,我军拼刺技术远不如日寇凶狠,不多时一半以上将士已被日寇刺倒,日寇在数量上占了优势,而且在继续增援。进攻部队只剩下二十来名士兵,被数倍之敌围在核心,决难冲杀出来。即传第二梯队增援上去,因为实力有限,也不是鬼子的对手,眼看进攻部队就要在F高地被日寇全部消灭,所得阵地再落敌手,要争夺阵地,还不知需要付出多少伤亡!
  他毫不犹豫向随行参谋下令:“命令炮兵向F高地开炮!”
  随行参谋一愣,“钧座……阵地上双方士兵在交战哩……”
  “发命令——迟疑者杀!”
  随行参谋看看一旁的副军长和参谋长,见他们都咬紧了牙,脸上毫无表情,他只得忙用电话通知炮兵。
  军令如山!
  炮兵向双方士兵正在肉搏的F高地连续发炮。一枚枚炮弹在F高地上爆炸,玉石损焚!没有停止命令,炮兵不能停射。
  数十名远征军将士和数倍日寇同时被炮弹炸得血肉横飞,决无完尸!
  何绍周一挥手:“第二梯队上!”
  随行参谋再用电话下令。
  第二梯队冒着自己的炮火勇往直前。
  何绍周在望远镜里看到攻击部队已接近了F高地,才又下令:“炮兵停射!”
  炮兵停射了,第二梯队占领了F高地。
  何绍周看到第二梯队占领了阵地,还举着望远镜不肯放下。他的眼泪顺着望远镜滴下来,下唇在流血,是被他自己咬破的。
  部下们见何绍周像一尊塑像挺立不动,不知他是怎么了,纷纷上前叫道:
  “钧座!钧座!”
  何绍周突然朝随行参谋大吼:“叫你传令开炮,为什么迟疑?我枪毙你!”
  以后两天,何绍周“火气”特大,“我枪毙你!”老挂在嘴边。尽管他并没有正式下令枪毙谁,但那吼声、那态度,仍旧吓得中、下级军官不敢去见他。
  李弥理解何绍周的“邪火”来由,他劝道:“钧座下令开炮是完全正确的。我们为将者不能有妇人之仁,更何况钧座的决定实际上是起到了既保证了胜利,又保障了更多将士不作无谓牺牲呢!”
  何绍周叹了一口气。“你们是亲眼得见当时情况的,但更多的人是没见当时情况,却只知何某下令开炮,连自己弟兄也轰击在内了,何某残忍!罢了,千秋功罪,任人评说吧。”
  在进攻中央阵地时,第一〇三师一部由D、E高地东西两侧突击A高地,仅用半小时,便达到了A高地堡垒前,见堡垒门户已被炮兵击毁,便直接用火焰喷射器注入。稍顷,即见约五十余名鬼子从东西两堡垒顶上跃出,企图逃窜,被步兵消灭大半,残敌滚落于A高地北侧交通壕内,还企图反抗。此时竹子坡、阴登山炮兵及高射机枪都集中A高地北侧倾泻而来,中央阵地也抽出四挺机枪助威,终将残敌全部消灭。
  8月3日中午,中央部队在阴登山火力支持下,占领F阵地。至此,完全肃清滚龙坡之敌,但是,并没有减少进攻的艰难。日寇松山阵地工事,比前者更为坚固,困兽犹斗,日寇在垂亡之际更要疯狂挣扎。
  所幸日寇由密支那派来的增援部队,被第十四航空队侦察到,及时派出几十架飞机,在中途猛烈轰炸,援军全部葬送在中途,无一到达松山。
  日寇松山阵地以子高地为轴心,所以必须先攻破周围堡垒,才能顺利摧毁轴心。
  进攻部队仍以坑道作业法进攻。
  8月3日起,炮兵连续三天以炮火轰出E、F、G、H等高地。7日,中央部队荣誉第三团第三营首先发出攻击,突入阵地,与顽强之敌肉搏两小时之久,双方尸体几乎填平了战壕。日寇拼死不退,双方形成胶着状态。第二四六团营长谢梦然率部突入敌阵,至黄昏退出,全营只剩将士八名,谢梦然亦壮烈牺牲。该团另一营突入,也遭到猛烈抵抗,至晚突围而出,仅剩将士十名。
  左、右两翼7日同时发动进攻,几乎毫无成效。
  各部队伤亡惨重,荣誉第三团第三营只剩下将士二十名,第二四六团伤亡罄尽,却得不到补充。进攻又不可停顿,无兵又不能进攻,指挥部只能从重机枪及炮兵部队中抽出一部分士兵,又将各级指挥系统非战斗人员集中起来,混杂编成了一团,继续进攻。同时从祥云调来第三〇九团,保山机场调来荣誉第三团第三营,参加反攻战斗。在增援来之前,一方面继续挖掘坑道,一方面相机袭扰,不让日寇窥破虚实。
  日寇在松山的堡垒,以松山顶峰最为坚固,侧防火力也最强、最严密,反攻部队曾四度攻上顶峰,因不能及时攻入堡垒内部,而受两侧防火力袭击,伤亡惨重,终不能立足。指挥部反复研究对策,最后决定,先以交通壕作业延伸至敌堡三十公尺处,然后挖掘坑道,一直挖掘到敌堡下部,再埋下大量炸药,将敌堡从下面炸毁。
  8月3日,开始交通壕作业。至18日,预计已挖到敌堡下面,便又挖掘安放炸药空间,然后将一百二十箱TNT炸药装入左右两条坑道掘成的两个空间。
  8月20日九时十五分,指挥部一声令下,士兵指挥官按下电钮,攻击部队个个瞪下眼睛观望着高地。
  原以为一百二十箱TNT炸药,会产生震天震地一声巨响,炸得山石满天飞,结果却使观者失望——爆炸只产生了一记闷雷般的响声,没有飞沙走石,只见一股黑色烟柱从堡顶冒出,直冲云霄。
  荣誉第三团冲上阵地,只见爆炸的结果,是地面出现两个烟斗般大孔,直径约三十公尺,深度约十五公尺;另一个直径约四十公尺,深度相同。
  事后据四名俘虏供称,地堡内原有日寇七十五名,除生俘四名外,其余全部埋在土里。
  其外围之敌,亦被荣誉第三团全歼。
  第二四五团在爆破瞬间突入F高地,另一部突入E高地,均遭到侧防火力袭击,步兵伤亡几尽!
  第三〇八团向H高地突出,一举占领。
  子高地是松山日寇堡垒轴心,至关重要,所以日寇才不惜代价反复争夺。反攻部队重新占领高地后,经一昼夜苦战,修复工事五座,互有侧防,因此22日以后日寇几度反扑,均被击退,而且同样付出了重大伤亡。
  这真是一场惊天地泣鬼神的恶战。
  第三〇九团经整理后,8月31日午后向四号公路进攻,经过激战,傍晚占领阵地。
  第二四五团所进攻的E、F两阵地之敌已孤立。增调荣誉第二团所属第三营主攻E高地,荣誉第三团担任扫荡谷地任务。
  第二四五团主攻E高地。当日黄昏,各部队完成攻击任务。
  第三〇八因当日进攻也取得进展,占领了C、H高地之间的无名高地。
  由于进攻部队节节推进,大寨日寇以成瓮中之鳖。然而日寇十分顽强,并未以处于劣势而动摇。同时日寇空军不时空投物资,以支援地面部队继续抵抗。也正因为日寇作战意识甚坚,使进攻部队进展缓慢,并付出重大伤亡。
  9月2日,原设于竹子坡的指挥部推进至子高地。炮兵第四连推进至七七四公路附近,以支援对黄土坡的进攻。第五连推进至滚龙坡附近F高地,归第一〇三师指挥。
  部署就绪,围攻大寨战斗开始。日寇寸步不让,抵抗得十分坚决顽强。每一据点,进攻部队都必须反复冲杀才能占领,而且往往是几得几失,激烈空前。经一昼夜拼搏,逐个击破才得完全占领阵地。
  3日夜,日寇向三号高地反扑。进攻部队坚决抵抗,堡垒几得几失。4日晨,堡垒复陷敌手。第三〇九团陈团长勃然大怒,当即组织全团非战斗人员,亲率这支二百余人“杂牌”部队冲上阵地,将堡垒再度夺回。陈团长身负数伤,却不肯下火线。指挥部派补充第一团团长王光伟前来代理。他也是一条硬汉,身先士卒,勇猛地向两座堡垒发动进攻。是晚,百余名日寇反扑,三号高地复失。各部队闻讯纷纷派出小部队支援反攻,荣誉第三团赵团长亲率“杂牌”兵二十名助战,拂晓夺回阵地。
  4日,荣誉第三团向第一、二号高地反复猛攻,占领一号高地东端一座堡垒,兵员只剩下十八名;同时占领第二号高地,兵员只剩下六名,无力再发动进攻。
  指挥部看到实力太单薄,攻击难于奏效,于是火速调来在怒江东岸担任江防的第二四四团第一营,接防四、五号高地及松山的防御;使第二四五团集中兵力攻击第三号高地。
  第一〇三师在黄家水井及与鹿塘方面作战。第三〇七团于2日深夜向黄家水井进攻,经一昼夜激战,仅占领边缘堡垒一座,几乎耗尽实力。第二四六团派一加强连,师部搜索连亦同时加入第三〇七团作战,才又组织起进攻,突入黄家水井,又占领两座堡垒。日寇多次发动反扑,猛烈顽强,但均被击退。
  5日拂晓,黄家水井阵地全部被占领。除掩蔽部被烧毁无法清点外,仅壕沟内日寇尸体约有一百五十具。
  第三〇八团向马鹿塘进攻。
  这是松山战役攻击的最后一个据点。反攻部队已将该据点四面包围,第二四五团及荣誉第三团均可以从侧面配合进攻。然而日寇并没有慌乱,仍沉着应战,顽强如初。
  第三〇八团沿公路两侧向马鹿塘进攻,日寇在公路断崖处埋伏,节节抵抗。所以第三〇八团从拂晓打到中午,才接近马鹿塘,但主力被第三号高地侧射所阻,无法前进。
  第一〇三师又以师直属特务连于公路下迂回,联合第一〇三师攻击马鹿塘。虽一度占领马鹿塘一部分,但并没有站稳,即被日寇压迫退回。
  7日,由于反攻部队占领了黄土坡阵地,荣誉第三团抽出一部分兵力沿公路向马鹿塘进攻;第二四五团向左侧迂回,联合第一〇三师右翼攻击马鹿塘,与日寇反复肉搏。荣誉第三团由北端,第二四五团由南端相继突入。日寇见四面围攻迫近,难于抵抗,便组织向西突围,却被反攻部队堵击退回。至7日傍晚,鬼子被全部消灭,无一漏网。清点尸体,击毙鬼子六百余名。
  松山一仗,共消灭鬼子三千六百余名。
  卫立煌亲到松山慰问第八军将士。
  第八军将士却以难堪的沉默面对司令长官的慰问和嘉奖。
  何绍周以沉重的语气说道:“部下幸不辱命,也上赖钧座指挥有方,部下不要奖励,只要求一件事。”
  卫立煌慨然允诺:“好,我尽可能达到你的满意。”
  “请钧座直接向委座报告:第八军奉命攻击松山。牺牲将士八千余名,是第八军三分之一;重伤员四千余名,是第八军二分之一。连同新二十八师前期攻击牺牲将士三千余名,轻重伤员一千余名,共死伤将士近两万名;耗时两个月零四天!”
  战后总结报告应由参谋长来写,但大多数是闭门造车,缩小损失,夸大战果。卫立煌知道何绍周要求他直接报告,不过是希望蒋介石能知道前线作战的真实残酷情况,但即便蒋介石知道了,又有什么用呢?蒋介石会有侧隐之心吗?会增加对死难将士的抚恤吗?会想到对那些负伤致残的将士今后生计作好安排吗?他只能说:
  “啊,第八军在松山奏壮丽凯歌,滇西老百姓亲眼所见,世世代代都不会忘记的……”
  诚如卫立煌所说,云南民众曾在昆明园通公园建起《滇西战役第八军阵亡将士纪念碑》,碑文:
  “岛国荼毒,痛及滇西,谁无血气,忍弃边陲,桓桓将士,不顾艰危,十烫十决,甘死如饴,痤忠有圹,名勒丰碑,懍懍大义,昭示来兹。”
  六十年后,民革北京市委组织访问团由北京来到滇西腾冲,驱车直登顶峰日寇的“主阵地”,尚可见弹坑举目可见,一棵参天大树被炮弹“削”去底干下部的一半,当地百姓以一铁柱支撑使起不倒,上部枝叶茂盛。一座阵亡将士大基耸立于顶峰。尔后在腾冲参观了抗日战争纪念馆,后到了在后山抗日战争阵亡将士墓。从山下到山上,一排排整齐的坟堆和墓碑。至今保存完好。说明远征军阵亡将士,永远活在人们心中,世世代代受到尊敬!
  日寇松山据点,是专门从其本土调来高级工程师设计、指导下,用两年时间建成的,日寇狂言:中国军队要想反攻,至少要拿十万人头、三年时间才能成功的“依据”。所以在每个据点中,储备大量粮弹,准备长期固守。他们想不到中国远征军以大无畏精神,仅用了两个月时间,便将全部据点击破,全部守敌肃清!
  克复松山,使鬼子感到末日即将来临了,对龙陵、腾冲守敌是极大震撼。
  松山也是日寇控制滇缅公路国境段的最大据点,拔除了松山据点,由惠通桥至龙陵前线可以畅通无阻了。
  

爱国将领卫立煌/方知今著.—北京:团结出版社,2006.6
您是第位访客!
版权所有:陕西省文化厅主办"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陕西省分中心
Copyright 1998-2014 www.shawh.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陕西省图书馆维护 | ICP备案:陕ICP备10200749号-2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