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人物库概述 西北革命根据地主要创始人 边区中共组织领导人 边区参议会领导人 边区政府领导人 边区军事领导人  
 全文检索:
边区著名英模人物 边区著名科教文卫人物 边区著名爱国人士及侨胞 边区著名国际友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边区著名爱国人士及侨胞 > 卫立煌 > 其他资料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爱国将领卫立煌——第三十七章 蒋介石终于送掉主力
方知今

  卫立煌召集总部各部门负责将领开会。他要求各部门各自做好本系统工作:在第六兵团西进时,要密切注意该兵团的变化随时报告,要求工兵团在辽河上架桥,便于部队通行。最后他要求人事处将非必要人员安排回南京。
  散会后他电话通知沈阳市长董文琦,指示对各单位粮食分配额要从宽发放;又通知城防司令,加强治安管理。最后他召来第五十三军第一三〇师师长王理寰,语重心长地说:
  “廖耀湘轻出,必败无疑。现在要团结东北军,作好应变准备。我是不会拿部队去硬拼,让士兵作无谓牺牲的,廖耀湘兵团一垮,沈阳是守不住的,何去何从,你们看着办吧。但在共军未到之前,维持秩序,使两百万无辜市民免受灾难,是我们的责任。”
  第五十三军在滇西远征军序列时,卫立煌多方照顾,深受东北军感念,尤其王理寰,他这个师长还是卫立煌确立的,更对卫立煌感念不已。现在卫立煌一番语重心长的话他“听懂了”,便说:“钧座,部下完全明白了,只是……钧座多保重……”
  卫立煌苦笑了笑。
  陈铁由锦西给卫立煌发来电报,说杜聿明在他的指挥所召集侯镜如、阚汉骞、林伟俦、王柏勋及各参谋长开会,下达总统命令时,遭到各将领质疑,他们要求看一看蒋介石的亲笔命令,杜聿明拿不出,十分尴尬。
  同时作战处向卫立煌报告,第六兵团向黑山、大虎山攻击前进中,遭到共产党军队有力阻击。
  第四十九军军长郑庭笈来电,说前线战事混乱,廖耀湘对部队已失去控制,共产党军队如潮水般四面八方涌来,而且炮火猛烈,难于招架。
  24日,沈阳西面老百姓纷纷向市区迁移。城防司令向卫立煌报告,前线有溃散官兵逃回,由于缺少部队,难于维持市内秩序,并说为维护治安,他不得不杀人了。
  卫立煌想到郭忏来执行爆破任务,虽未实施,还有炸药、汽油留在仓库,一旦被乱兵拿去就太危险了!于是通知王理寰亲自带部队去将这些东西扔进河里,以免后患。
  午夜,郑庭笈再次来电说战况紧急,廖耀湘已下落不明,请示该如何办。卫立煌忙命第四十九军及所能联系到的部队,都向沈阳撤退,要坚决、果断、刻不容缓。
  空军侦察报告:共产党军队约四五个纵队向黑山、大虎山高速挺进!
  卫立煌查看地图,迅速标注下两军态势,看到廖耀湘兵团已为十倍之敌四面包围!唯有郑庭笈的第四十九军及其他两个师在半拉门附近,若渡辽河经大民屯,还可够上通沈阳的公路。那里距沈阳二十五公里,若过河能到达老达房,便能上直通沈阳的公路,第四十九军是美械装备,有足够的卡车使用;若过了辽河遗弃全部车辆,徒步行军,也只有六十华里即可到达沈阳,于是急派两个营去渡河点迎接。
  卫立煌计算,郑庭笈有六个小时“活动”时间,过了这个时间,即有可能被共产党军队合围。
  两个营在河边等了几小时,不见第四十九军出现,倒是发现共产党军队在对岸出现了,只得整队而回。他们回来时,许多前线退回来的官兵跟随其后。这些散兵游勇,手里都有武器,弄不好会严重影响社会治安。卫立煌忙命组织收容,不使其为乱。
  廖耀湘兵团被围,在沈阳的将领要求卫立煌下令第六兵团向沈阳撤退。卫立煌说:
  “廖耀湘西出,是总统决定的;总统将指挥权交给了杜聿明,并三次说不要我管,我还怎么向廖耀湘下命令呢?”
  25日午后,刘玉章来电报,说奉廖耀湘之命攻击营口,现得知廖耀湘被围,他的第五十二军在营口掩护任务已成虚设,要求撤回沈阳。卫立煌同意,即回电命其率部速回。
  又过两日,廖耀湘由第二十二师师部发来电报,请示行动。尽管卫立煌很生气,但廖耀湘所剩下的几个师,是原远征军的底子,国军的精锐,卫立煌不免产生恻隐之心,回电说再不能执行总统指示,营口去不成了,速回沈阳是最上策。
  廖耀湘率部刚到彰武、黑山地区,即被共产党军队堵截,旋又向营口撤退,部队在来回运动中,被歼灭大半。进入大虎山地区,又被共产党军队重重包围,28日,全军被歼,廖耀湘亦被俘。
  刘玉章得卫立煌回沈阳命令却又迟疑,直至27日才由营口向沈阳撤军。当日中午,总部得悉在沈阳与营口之间的牛庄与盘山,已有大量共产党军队集结。卫立煌知道第五十二军无望回沈阳了,还在生气刘玉章奉命迟疑,坐失良机,刘玉章发来十万火急电,说已发现中途有大量共产党军队集结,不能退回沈阳了,请示如何行止。参谋长赵家骧很生气地说:“他不听话,还管他什么?不理他!”卫立煌却说:“一个军,几万人啊,让他回营口吧。”赵家骧说:“所谓慈不掌兵,钧座怎么心软了!”卫立煌说:“不为他,就为几万人的性命。让他们逃生吧。”于是回电让第五十二军再回营口,另谋出路。
  刘玉章再退回营口,丢弃全部重兵器和锱重,抢了一条商船,加上一艘海军登陆艇,仓皇逃往葫芦岛,算是得救了。
  10月27日,陈铁由锦西电告卫立煌,说中午杜聿明出现在锦西,并无任何指示,估计今晚会到沈阳。
  卫立煌暗想:“把好好一个兵团送掉了,杜光亭还有脸来沈阳吗?”
  杜聿明若无其事地来到沈阳,并直接到卫立煌住处,见面对于廖耀湘兵团被歼一事,只字不提。只是唉声叹气,反复说:“沈阳也保不住了,怎么办啊!”
  当年卫立煌住在昆明,也与杜聿明常有来往,颇有点交情,也不好深说什么。
  这时参谋送来蒋介石急电。内容是任命卫立煌为东北蒋军最高指挥官。
  卫立煌将来电递给杜聿明看,说道:“部队都让他送光了,叫我指挥谁?我曾要求顾墨三签字画押,立军令状,他不敢,跑了。我再三对总统说只能固守,总统不听;总统看我不肯执行他的命令,就叫你去指挥。我说了好几次,廖耀湘兵团只要出锦西,必然会被歼,他还是不听。现在廖耀湘完了,沈阳也保不住了,把个空头衔给了我?大概是要诿过于我了。”
  杜聿明毕竟心虚,说道:“不会吧,他当众说过的由他负责。”又说:“都是他的主意,我们是听命于他的,怎么能怪我们呢?”
  卫立煌暗想:“这些话你敢当面对他说吗?”他知道杜聿明到了蒋介石面前,就没有了自我,只会顺着蒋介石的意图去说,他也不敢接茬,唯恐杜聿明把他的话“捅”到蒋介石耳里去,就要节外生枝了。
  22日后,新一军军长潘裕昆、新三军军长龙天武化装逃回沈阳,他们来见卫立煌,说:“廖耀湘接到卫立煌向沈阳撤退电令尚在犹豫,参谋长杨昆说,情况已万分紧急,不能再犹豫了。现在只能向沈阳撤退,尚有可能逃脱。反正我们是听剿总命令行事的,委座要怪罪,就都推在卫立煌身上!结果还是下决心迟了。”
  两位军长四处寻找杜聿明,见了至少要大骂一顿,却怎么也找不到。
  中午,空军报告,说杜聿明向空军要飞机送他去葫芦岛,问卫立煌是否同意。
  原来“时局”紧张,曾发生一些高级将领,冒总司令之名,要飞机出逃——因为陆路都让共产党军队截断了。所以卫立煌向空军下命令,无他亲自命令,任何人要飞机都不许给。
  杜聿明此时要飞机,显然也是要逃走。他留在这里,从前线逃回来的将士无不恨他,见面就骂,他也无颜再见第六兵团将士。现在跑回来的第六兵团将士越来越多,他甚至感到有性命之忧,所以待了几天,还是决定要逃跑。
  卫立煌想想,留下杜聿明毫无用处,就同意给他一架飞机让他逃跑。诸将得知,纷纷来找卫立煌,都说不该放杜聿明跑,应该扣留下来,让他受受罪。
  卫立煌劝道:“算了罢,得饶人处且饶人,他已经够狼狈的了。”
  28日,沈阳市长来向卫立煌报告,说王理寰团结第五十三军实力派准备起义。他说:“我能理解,我不阻拦破坏,也不参加,只要求总司令派一架飞机,将我和东北军几个政要高惜冰、苏炳文、王铁汉等几个人送走,没有别的要求了。”
  卫立煌慨然允诺:“好。等我安排好了就通知你们。你回去就作好随时走的准备吧。”
  29日,王理寰来告知卫立煌,说已与共产党军队方向负责人陶铸联系妥当,他要率一三〇师起义了。并说:
  “部下唯一的顾虑是钧座的安全……”
  卫立煌苦笑道:“你们干你们的吧。怎么说总统待我不薄,身为党国上将、东北最高长官,我应临难不苟,个人安危早已置之度外了,别无他念。”
  王理寰说:“钧座大义凛然,部下不敢再劝。但是,夫人尚在沈阳,应早离开。否则遇有急缓,钧座运转多有不便。”
  卫立煌点点头:“好,先把夫人送走。”
  王理寰说:“现在到处都是散兵游勇,车塔机场也受到骚扰,夫人要走,部下派一个营护送到机场吧。”
  卫立煌说:“这点儿实力我还有,先通知高惜冰等人同机飞走吧。”即派一个警卫营保驾,才算让韩权华夫人上了飞机,飞往北平。
  城防司令来向卫立煌汇报工作。卫立煌试探地问:“黄埔同学对当前局势有何看法?是否有准备采取什么措施?”胡家骥说:“大家都一筹莫展,又都反对投降。”卫立煌说:“不是投降,是用政治办法的一种形式解决。”胡家骥说:“这就是投降,大家都反对投降,我也坚决反对!”
  卫立煌要参谋长“摸摸底”,赵家骧“摸底”后回说,大家一致反对投降!
  30日上午,王理寰电告卫立煌,说蒋经国飞抵沈阳,未出机场,交给周福成军长一封蒋介石的亲笔信,信中指示,若卫立煌有异动,周可以取而代之。周福成就公开说,他也要坐坐东北第一把交椅了。王理寰反复说“请钧座特别注意了”!又说第五十三军起义困难了!
  韩权华夫人刚到北平,宋美龄打来电话,说总统已命卫立煌去葫芦岛指挥。韩权华夫人忙问:“可否通知丈夫?”宋美龄说:“当然可以。”电话中断了。
  韩权华夫人打电话给卫立煌时,也接到了蒋介石急电,令他速去葫芦岛待命,卫立煌也知情况紧急,当天下午即带领司令部将领和东北文职官员三十余人驱车到机场。
  机场候机厅内,有上千军官在等候飞机,他们是按计划撤退的人员。但机场并无飞机。
  卫立煌一行来到,两名空军军官迎上来,悄声说:“飞机正在上空,总司令不来不敢降落,以免引起混乱。”说着便领着卫立煌一行人,登机。这时,一架C—46运输机从云层钻出,向机场俯冲下来。
  飞机着陆后并未停发动机,卫立煌等一行人侧到舷梯旁,那些在候机厅内的人,就冲出候机厅,朝飞机奔来。卫立煌一行人忙登上飞机,尚未坐稳,飞机就起飞了,那些追来的人哪里追得上。有的跪地嚎啕大哭,有的指天骂娘……其绝望情景惨不忍睹。
  杜聿明在葫芦岛机场迎候。晚上,杜聿明拿出一份蒋介石来电,指令除卫立煌、赵家骧以下所有东北军政人员,立即回沈阳参加守卫战。这些人得知,都来求卫立煌做主。卫立煌说:“你们已经跟我出来了,又不愿回去,就留下来,由我来负责吧。”众人感恩不尽。
  其实他们也回不去了,因为第二天王理寰即率第一三〇师起义成功。
  次日上午10时,空军指挥官来向卫立煌报告,说总统要卫立煌去北平待命。
  卫立煌当时还未意识到会有什么麻烦。他认为事实证明他到沈阳后,一切主张都经事后证明是对的。整个辽沈战役,都是蒋介石在亲自指挥,他未发出过一道作战命令,成败与他无关,这是许多人都可以证明的。
  他当日即乘飞机飞到北平。傅作义在机场迎候,对他说:南京有急电要他去。他请卫立煌宽心休养,等他南京归来再畅谈。
  1948年11月1日午后,驻守沈阳的第五十三军,在副军长赵镇藩的率领下起义投诚,东北全境获得解放。
  

爱国将领卫立煌/方知今著.—北京:团结出版社,2006.6
您是第位访客!
版权所有:陕西省文化厅主办"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陕西省分中心
Copyright 1998-2014 www.shawh.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陕西省图书馆维护 | ICP备案:陕ICP备10200749号-2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