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人物库概述 西北革命根据地主要创始人 边区中共组织领导人 边区参议会领导人 边区政府领导人 边区军事领导人  
 全文检索:
边区著名英模人物 边区著名科教文卫人物 边区著名爱国人士及侨胞 边区著名国际友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边区中共组织领导人 > 马文瑞 > 其他资料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马文瑞传》第十一章 一切为了战争胜利 第二节 痛失曹力如
《马文瑞传》编写组

  在创建陕北革命根据地的斗争中,马文瑞曾几度历险,侥幸从敌人魔爪下逃生。革命胜利后,当他回忆往事的时候,谈得最多的不是自己,而是他的同志和战友。他念念不忘那些曾经并肩战斗过的面对敌人屠刀,大义凛然、慷慨就义的烈士,那些为革命事业披肝沥胆、积劳成疾、英年早逝的同志。如何使后来的人永不忘记他们,了解他们为革命所作的贡献和牺牲,马文瑞经常萦怀在心。后来他担任中共陕西省委第一书记时,提出成立“革命烈士事迹编纂委员会”,这在当时是全国惟一的一个专门组织。并创办了《革命英烈》杂志,宣传烈士的忠贞信念,缅怀他们高尚的道德情操,讴歌他们感人的斗争业绩,教育启迪人民特别是青少年,继承和发扬光荣传统,完成先烈未竟之业。这个杂志在国内乃至境外都引起了强烈的反响。马文瑞亲自为这个杂志撰稿就有十几篇,接受过数十次有关烈士事迹的专题采访。李子洲、白明善、任志贞、强世清、无定河畔六烈士……在他的笔下英姿勃发、感人至深。使他特别痛心和惋惜的,是曹力如的英年早逝。
  曹力如是陕西保安县(今志丹县)人,是刘志丹的同乡、同学和战友。他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参与领导著名的皖北暴动。
  马文瑞和曹力如相识于20世纪30年代初期。1931年夏,曹力如与刘志丹为创建党的武装力量,派人到山西购买枪支弹药,被国民党政府察觉,曹力如等被拘捕,关押在榆林监狱。次年春,马文瑞到榆林视察工作时,秘密去监狱探望了曹力如等同志。曹力如在狱中坚贞不屈,并领导狱中同志开展对敌斗争,多次被施以重刑,伤病交加,身体瘦弱。马文瑞给曹力如等同志送去了经费,并予以勉励。
  曹力如入狱达三年半之久,乘敌换防之机,经组织营救出狱。中央长征到达陕北后,曹力如曾任中共陕甘省委秘书长,洛河川陕甘南路军总指挥,中共保安县委书记等职。1937年夏,马文瑞任中共陕北省西分区党委书记时,曹力如任西分区专员,两人共同团结战斗,进行抗日宣传、抗战动员。西分区撤销后,马文瑞任中共陕甘宁分区党委书记,曹力如任陕甘宁边区政府秘书长。曹力如积极工作,联系群众,勤奋清廉,政绩卓著。边区政府主席林伯渠曾说:“边区经济建设能取得较显著的成绩,是因为有像曹力如同志那样一批勤恳工作的干部。”1946年曹力如调任中共中央西北局副秘书长,这时又和时任西北局常委、组织部长的马文瑞再度共事。曹力如年长马文瑞10岁,两人长期团结战斗,亲密合作,结下了深厚的革命情谊。
  1949年夏,曹力如任陕北行署主任。因新疆急需省级领导干部,兰州会议开过不久,中共新疆分局第一书记王震给西北局发来电报,请求调曹力如到新疆担任省政府副主席职务(主席为包尔汉)。西北局同意并报中央,中央很快批准,任命曹力如为新疆省人民政府第一副主席兼政府党组书记。
  王震在抗战时期曾与曹力如在绥德分区共事,两人密切合作,并肩战斗,赶走了专搞磨擦破坏抗战的国民党绥德专员何绍南。王震熟悉曹力如的德才,赞赏曹力如的思想工作水平,得到中央任命的消息后,非常高兴,立即派专机抵西安,接曹力如到任。
  曹力如安排交代了陕北行署的工作后,携家属离延安来西安,准备向西北局述职请示后立即赴任。在西安短暂的停留期间,曹力如提出看看在临潼的“西安事变”旧址,并邀马文瑞同往。马文瑞考虑到老战友的心情,便在百忙中应邀同行。
  12月8日早晨,马文瑞、曹力如等乘一辆中型吉普车前往临潼。参观后的归途中,行经西安东郊十里铺,汽车在上一个土坡时,为了避让一辆下坡的牛车,加上天雨路滑、司机(曹的警卫员)操作失误,吉普车滑下公路,翻倒在路边麦田浅沟。曹力如等人被甩出车外,曹面部受伤,口鼻血流不止;马文瑞被压在车下,右肩锁骨被压断,右眉骨和右腿也受了伤。正在危难的关键时刻,幸遇贺龙部队的大卡车路过,解放军战士跳下车来,七手八脚地迅速将翻倒的吉普车抬起,把马文瑞、曹力如等送往西安抢救。
  马文瑞、曹力如被送到西安广仁医院,因医生未在岗,延误了抢救时间。找来医生后,马文瑞坚持让先给曹力如治疗。本来伤情并不特别严重的曹力如,由于失血过多,生命垂危。在弥留之际还关切地询问:“马部长……他伤得怎么样……”
  得知曹力如抢救无效猝然去世的噩耗,等在病房外的马文瑞悲愤不已。怎么会是这样呢?这位老战友从枪林弹雨中闯过来了,在敌人的监狱里挺过来了,在刚刚胜利即将承担重任之际他却走了!悲痛与愤怒交织,马文瑞忍不住落泪了。他拒绝不负责任的庸医的治疗,怫然离开医院,回到家里。
  “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年仅48岁的曹力如就这样离去了。他的不幸辞世使西北地区的广大干部群众悲痛惋惜,使中央一些领导和王震感到震惊,也给马文瑞留下了痛苦的创伤和终生的遗憾。四五十年之后,每当提及曹力如的名字时,他仍流露出深深的痛惜、怀念之情。
  马文瑞受伤后,西北军政委员会领导派卫生部部长贺彪为他治疗。因当时医疗技术和条件的限制,他肩部的断骨虽然接上,但历时一个多月右手还抬不起来。以后赴苏联访问时,在莫斯科经过治疗后,才完全恢复了健康。
  在马文瑞养伤期间,彭德怀、贺龙等领导同志很关心,都到他家探视过,安慰他静心休养。他在家一面养伤,一面指导西北局组织部的工作,一面看书学习。

马文瑞传/《马文瑞传》编写组.—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5
您是第位访客!
版权所有:陕西省文化厅主办"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陕西省分中心
Copyright 1998-2014 www.shawh.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陕西省图书馆维护 | ICP备案:陕ICP备10200749号-2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