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人物库概述 西北革命根据地主要创始人 边区中共组织领导人 边区参议会领导人 边区政府领导人 边区军事领导人  
 全文检索:
边区著名英模人物 边区著名科教文卫人物 边区著名爱国人士及侨胞 边区著名国际友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边区中共组织领导人 > 马文瑞 > 其他资料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马文瑞传》第二十一章 在历史的转折中 第四节 积极支持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马文瑞传》编写组

  1978年3月,哲学教研室主任吴江向马文瑞汇报工作时,提到胡耀邦交给哲学室一个任务,写一篇关于真理标准的文章,马文瑞当即表示支持,让他自行安排人写。吴江把这个任务交给了哲学室研究组组长孙长江。在孙长江刚刚写出初稿的时候,《光明日报》转来一篇题为《实践是检验一切真理的标准》的文章,请吴江修改。在吴江的支持下,孙长江把两篇文章捏在一起,把题目改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经多人修改,胡耀邦审定,于1978年5月10日在党校《理论动态》上发表。第二天,《光明日报》在头版加以转载,在全国引起很大反响。
  不久,吴江向马文瑞汇报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发表后,引起了很大争议,有人甚至说是“砍旗”,“是方向性错误”,他想写一篇文章对这个问题作进一步的阐述,马文瑞表示赞成。这就是6月24日发表在《解放军报》上、产生了相当影响的《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听说有重大争议,马文瑞把《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找出来,又看了一遍,认为文章的观点是正确的,站得住脚的,自此他更积极地支持有关真理标准的讨论。
  其实,在党校工作中,他早就这样做了。
  这年4月,哲学教研室搞出了一个《关于研究第九次、第十次、第十一次路线斗争的若干问题》的文件,里边明确规定,要“以实践为检查真理、辨别路线是非的标准”,在第一期学员最后学习党的学说课程时,把这个文件发给全体学员阅读、讨论、征求意见。马文瑞对此大力支持,他“继承和发扬了党校复校以来的办学精神”,实行“四不主义”,让学员们能在一个良好的民主氛围里进行学习、研究,充分发表意见,使学员们受到一次很好的实践是检验路线是非标准的教育。①
  第一期学员共800多人,其中高、中级班600多人于4月结业。1978年6月,中央党校举办了第二期高、中级班,学员有1208人。中央党校在马文瑞主持下,全校开展了真理标准的讨论。第二期学员第一阶段用8周学习哲学,按学校批准的教学计划,在比较系统地学习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基础上,突出了真理标准的学习和讨论。马文瑞对这一讨论十分重视,在集中4天时间进行讨论以后,即召开校党委会专门听取了哲学教研室的汇报。“他充分肯定了学员们学习讨论的成果,并且要求把真理标准讨论的精神贯彻到以后各门功课的教学中去。”②
  在中央党校进行了真理标准讨论的第一、二期学员,共有二千多人,不少还是省部级干部,他们结业后回到岗位,成了许多地方和单位的负责人和骨干,在推动各地真理标准讨论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正如江泽民所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在中央和邓小平同志的直接支持和指导下,党校有力地推进了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讨论。这场大讨论,为全党和全国人民解放思想,端正思想路线,纠正过去的错误,实现全党工作重点的转移,起了巨大的作用。”③就是在这个时期,马文瑞主持了中央党校的日常工作,他为中央党校开展真理标准的讨论乃至推动全国真理标准的讨论,是做出了重要贡献的。
  1978年11月,马文瑞出席了中央工作会议和随后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针对一些同志继续坚持“两个凡是”④的观点,他在11月24日的小组会上作了长篇发言,坚决支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观点,列举了大量事实,批驳了“两个凡是”的观点。他首先开宗明义地指出:“要澄清路线是非、理论是非、思想是非,总得有个标准,这个标准就是千百万群众的社会实践。”他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的一个基本观点,“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和毛主席都着重论述过这个观点。毛主席的《实践论》对这个观点有重大的发展,而《实践论》是毛泽东思想的哲学基础”。针对“两个凡是”,他强调,对待革命导师和领袖讲过的话,应当领会其精神实质,而不能搞片言只语,搞教条主义。如果我们教条主义地墨守革命导师和领袖讲过的话,不按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办事,“就不会有十月革命的胜利,也不会有中国革命的胜利”。他举例说:马克思曾说过,社会主义革命不能在一个国家单独胜利,列宁从实际出发,根据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的变化情况,认为社会主义革命可以在一个国家或少数国家取得胜利。十月革命的胜利,说明了列宁这方面的学说是真理。毛主席领导中国革命,走的是以农村包围城市然后夺取全国政权的道路,马恩列斯的文章中没有讲过,然而中国革命胜利了。李立三、王明不从实际出发,结果都失败了。毛主席说过,阿尔巴尼亚是欧洲一盏“社会主义明灯”,南斯拉夫是修正主义国家,但经过一段时间,证明并非如此。毛主席后来也讲过,铁托是块铁,很硬,敢顶苏修。九大党章称林彪“一贯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是毛主席的“亲密战友和接班人”,但实践证明林彪是最凶恶的敌人,甚至阴谋杀害毛主席。
  马文瑞通过列举大量事实,证明坚持“两个凡是”是错误的,必须实事求是,接受实践的检验。
  12月14日,小组会学习讨论华国锋、叶剑英、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的讲话,马文瑞再次发言,对华国锋讲的会议取得四点成果,建议再增加两条:一是这次会议用了很长时间,对“两个凡是”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问题进行了讨论。而这个问题,是个思想路线问题,是个政治问题,是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问题。经过讨论,对错误的观点和行为作了揭发、批评,使大家学到了很多东西,对解放思想起了很好的作用。二是会议对党的最高领导核心中一些犯了严重错误的同志作了揭露和批评,使他们多少承认了错误,这对党和国家消除不安定团结的因素会起很大的作用。
  在中央工作会议上,关于真理标准的讨论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马文瑞的发言表明,他对这一讨论取得胜利的重要意义有充分的认识,从而及时给予了高度评价。
  12月28日,胡耀邦回中央党校传达了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而此前马文瑞已于12月25日被中央任命为陕西省委第一书记。但他还是应党校广大师生的要求,于1979年1月3日,对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又作了补充传达,专门讲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高举毛主席伟大旗帜的问题。马文瑞说:“在这次会上,不论是中央全会还是工作会议,同志们都十分关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问题。半年多来,在这个问题上有争论。”“这不仅是理论上的争论,而且是关系到新时期的思想路线、四个现代化的前途的大问题。思想路线有两条,一是‘两个凡是’,一是按实践来检验,这也是真正高举毛泽东思想旗帜的问题,是一场思想上政治上的重要斗争。由于坚持‘两个凡是’、反对实践是检验真理标准的几个同志在会上挑起了争论(许多人对他们进行了批驳),大家认为收获很大。”他介绍了坚持“两个凡是”的一些同志的错误态度,介绍了与会同志对坚持“两个凡是”立场的同志进行严肃批评帮助的情况,指出他们的错误是根本违背了毛主席实事求是的教导,是阻挠肃清林彪、“四人帮”的流毒,要害就是不让小平同志出来工作,就是要整人。因此他再次强调,“讨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很有现实意义。”⑤
  由此可见,从中央党校最初起草关于真理标准的文章,到传达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马文瑞始终站在积极支持真理标准讨论的前列,为中央党校充分发挥理论阵地作用,为全党和全国人民解放思想,端正思想路线,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① 韩树英:《哲学观念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② 韩树英:《哲学观念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③ 《党校论坛》1990年第9期,第5~6页。
  ④ 所谓“两个凡是”即“凡是毛主席做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拥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
  ⑤ 沈宝祥:《真理标准问题讨论始末》,中国青年出版社1997年版,第290~292页。

马文瑞传/《马文瑞传》编写组.—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5
您是第位访客!
版权所有:陕西省文化厅主办"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陕西省分中心
Copyright 1998-2014 www.shawh.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陕西省图书馆维护 | ICP备案:陕ICP备10200749号-2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