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边区中共组织领导人 > 马文瑞 > 其他资料
|
《马文瑞传》第二十六章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第三节 树文明礼貌新风 |
《马文瑞传》编写组 |
|
|
1982年1月,正在召开的陕西省政协四届四次会议上,部分委员对西安市环境卫生脏、交通秩序乱、服务态度差的状况提出批评。得知这一情况后,马文瑞责成西安市委研究,提出治理方案,并指示以搞好城市卫生为突破口,推动精神文明建设。 2月18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发了中央书记处关于在全国深入开展“五讲四美”①活动的指示。当天下午,马文瑞即召集有省委宣传部、妇联、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林业局等单位负责人列席的省委常委会议。马文瑞说,我们一定要抓住中央确定的3月份为全民文明礼貌月的大好时机,把“五讲四美”活动全面开展起来,把我省精神文明建设引向深入。会议最后确定了城镇以解决“脏乱差”为重点,农村以创建“五好家庭”②、落实“乡规民约”为重点,城镇企事业单位家属区、街道以创建“五好家庭”、“文明宿舍”、“文明街道”为重点的活动方案,号召全省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和干部群众积极行动起来,投入到“全民文明礼貌月”的活动中去。 2月26日,西安市委、市政府召开落实中央指示的群众动员大会,马文瑞到会并讲了话。他着重指出,中央确定每年3月为“全民文明礼貌月”,这是促使“五讲四美”活动经常化、制度化的一项重要措施,也是移风易俗、建设精神文明的必要步骤,中央决定完全符合陕西的实际,它将有力地推动陕西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我们一定要提高认识,常抓不懈,抓出成效。 会后几天,西安市全市机关干部、学生、市民几十万人陆续轮流参加了以搞好城市卫生为突破口的文明礼貌活动,初显成效。“三点”(火车站、钟楼周围、飞机场)“十线”(解放路、和平路、雁塔路、莲湖路、东西五路、东西南北四条大街)经扫除清洗,干净卫生;自行车保管站,占道小卖摊点,书刊销售亭搬迁到背街小巷的指定地方;违章建筑被拆除,灰、沙、石建筑材料和建筑垃圾被运走,店铺门面、牌匾橱窗整修刷新;行道树、绿篱经修剪冲洗后青翠碧绿。整个市容焕然一新。 在“全民文明礼貌月”的活动中,马文瑞总是带头参加,身体力行。机关同志见他年纪大了,劝他不要去参加,他笑着说:“既是全民性的活动那我也不能例外呀!”接着他又严肃地指出,像我们党提倡的这样大规模的群众性活动,各级领导带头参与会更加引起群众的重视,会带动更多的群众自愿参与。 3月1日,“全民文明礼貌月”活动的第一天,下午2时,省、市党政军领导分别在16个地点和群众一起参加劳动。在解放路饺子馆,马文瑞身穿白色工作服,头戴白色工作帽。满面春风,和饺子馆的服务员紧张有序地给每个餐桌上的顾客,送上干净的消毒毛巾和一盘盘热腾腾的水饺。一位从山西来就餐的女顾客,不知眼前这位老人就是省委第一书记,面对“马师傅”热情周到的服务,赞不绝口,“解放路饺子馆不愧是先进单位,西安的服务态度真好!” 在以后的几天里,马文瑞参加了西安机场、大雁塔景点的卫生清扫活动。每次劳动他都十分尽力,经常是汗流浃背,气喘吁吁。23日,马文瑞带着“每年都要栽下几棵树”的愿望,兴致勃勃地来到户县参加植树造林活动。他边干边对林业部门的负责同志说,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是加速绿化祖国,造福子孙后代的一项重大政策,也是当前开展“全民文明礼貌月”活动的重要内容,你们每年一定要组织安排好;同时要号召全省人民抓紧春季植树造林的黄金季节,立即行动起来,造成一个人人爱林,个个种树,年年造林的新风尚。 在“文明礼貌月”活动中,省委机关行动迟缓,机关院内和院外的卫生状况很差,受到西安市雁塔区整顿市容卫生指挥部的处罚,并在《陕西日报》曝了光。省委有些干部认为西安市太不给面子、有些过分,因而满腹牢骚。马文瑞知道后说,省委号召全省人民开展“文明礼貌活动”,搞好环境卫生,省委机关应该带个好头嘛!我们行动迟缓落后于群众,这就是我们的不对,没有任何理由责怪人家。如果说要顾全面子的话,就应该定出更高的标准,彻底搞好环境卫生,做出样子让人家学习嘛!省委办公厅按照马文瑞的指示,建立健全了相应的组织机构,发动干部对院内院外彻底清扫,运走了积存几年的垃圾,整修了花坛,冲洗了道路。改变了脏乱的面貌,以后还被雁塔区评为卫生良好单位。 经过一个多月的集中整治,西安的街道干净、整齐、交通有序,宾馆、饭店、商业服务人员的服务态度改善了。西安变成了一座以卫生、美观而小有名气的城市,当时外省一些城市也来西安参观学习,学西安的绿化,学西安的卫生;同时受到了外宾们的赞扬。 有段时间,西安的小偷很猖獗,在公交车上乘客被偷的事件屡屡发生,甚至把来出差的公安部副部长都偷了。职工上班,门户安全也没有保障。马文瑞决心抓这件事,经会议研究决定,抓住小偷注销其城市户口,送到劳教农场改造。结果大张旗鼓地抓了一千多人,案子大大减少,群众有了安全感。马文瑞决心抓小偷的讲话在基层作了传达,小偷间传出话说:“唉呀,马文瑞这么厉害,这么整还了得!”马文瑞说,就要这么整。共产党消灭蒋介石八百万军队都有办法,对几个小偷就没办法吗?事实证明办法是有,关键看是否认真去抓。 全省城乡“全民文明礼貌月”活动过去了,问题是怎样才能把已经取得的成果巩固下来,防止“搞形式、一阵风”的现象发生。4月28日,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先进集体和劳动模范大会时,马文瑞提出了“树文明礼貌新风,促物质文明发展”的口号,要求各级党委把这项工作纳入到全局工作中去,常抓不懈,使“两个文明”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10月初,他在考虑为一位有突出贡献英年早逝的劳动模范写篇纪念文章时,对办公室的同志说,要重视发挥榜样的力量促进精神文明建设,“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这不仅仅是一个工作方法问题,而是对民族精神的尊崇,民族气节的褒扬,传统美德的光耀,是宝贵的精神财富的积累。 1982年以来,在陕西这块土地上,英模人物层出不穷,共产主义思想大放异彩,在西北乃至全国都产生了巨大反响。 5月,陕西中医学院女大学生邵小利为抢救落水儿童英勇献身;6月,陕西骊山微电子公司工程师罗健夫,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忘我工作,把毕生的心血献给了祖国的科研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却倒在了工作岗位上;7月,第四军医大学航空医学系三年级学生张华,为抢救掏粪落池的老农光荣牺牲;1983年5月,第四军医大学百余名学员在华山协力抢救遇险游客;7月,西安市田家湾大队几十名农民冒着缺氧致命的危险,轮番下到窨井,抢救中毒窒息的农民兄弟。面对这一件件英雄壮举,马文瑞为之动容,为之感慨。 马文瑞和省委其他领导参加英雄模范人物的追悼会、纪念座谈会和事迹报告会,参观英模事迹展览,并指示,对这些人和他们的事迹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号召全省人民学习他们的精神。1982年6月29日,省委追认邵小利为中共正式党员,并作出在全省《开展向邵小利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7月11日,第四军医大学校党委批准张华为革命烈士、优秀共产党员,追记一等功。10月11日,省委发出《关于开展向罗健夫同志学习的决定》,省政府追认罗健夫为省级特等劳动模范。马文瑞还在百忙中为《工人日报》写了《在共产主义的旗帜下奋勇前进》的署名文章,10月13日刊出。文章盛赞罗健夫的一生是为祖国和人民战斗的一生,闪耀着共产主义思想光辉的一生,是党和人民的骄傲,是广大知识分子的骄傲。他号召全省共产党员、科技工作者、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职工群众向罗健夫学习。学习他为共产主义事业勤勤恳恳,忘我工作,奋斗到生命最后一刻的崇高献身精神;学习他把个人名利置之度外,先人后己,大公无私的共产主义品德;学习他事事处处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的坚强党性;学习他一心扑在科研事业上,又红又专,勇攀高峰,多做贡献的工人阶级主人翁责任感。以后,有人写了《张华传》,请他写序,已担任全国政协副主席的他欣然答应了。他在序言里高度评价了张华奋不顾身、舍己救人的崇高精神和高尚品格。 为了总结在新时期如何做好青年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经验,10月18日,马文瑞来到第四军医大学,他在与学校领导和政工部门负责同志的交谈中,对他们的思想政治工作给予充分肯定:你们学校能培养出像张华这样好的典型,说明你们的思想政治工作是成功的,感谢你们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作出的贡献,希望你们总结经验,坚持下去。他还满怀深情地说,从张华的事迹可以看到当代大学生的风采,看到当代青年的思想主流,看到祖国的未来。他同时约见了在陕的各大新闻机构负责人和记者,要求他们用大力气做好这方面的宣传工作。他说,人的认识都是从具体的实践开始而逐步上升到理性的抽象思维。人们思想觉悟的提高,不仅要从理论学习中获得,而且受体现先进思想的具体事实感染后更容易上升到理性的高度。用活生生的先进典型引导教育群众,比干巴巴的讲道理、读书明事理更加生动活泼,形象具体,因而作用更大,效果更显著。他要求报纸刊物、广播电视等媒体一齐行动,加大宣传力度,同时要求影剧作家、文艺团体也要积极工作,把英雄模范人物的感人事迹搬上银幕,搬上舞台,以净化社会风气,鼓舞人们同心同德,奋发向上,投身社会主义四化建设大业。 这场大规模的、广泛的宣传教育活动,发挥榜样的力量促进精神文明建设的工作,是健康有力的,富有成效的。但是,也出现了一个小小的插曲。 张华的事迹报道以后,曾引起了一些读者的异议:一个二十来岁的大学生该不该去救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农,谁的价值大?这时《中国青年报》因《冯大兴的毁灭》一文的发表,正在开展“人生的目的”的第二次大讨论。广大读者特别是年轻人思想活跃,讨论中不少读者联系张华的事迹,竞相发表意见,正反双方争论激烈,两种意见尖锐对立。经过一段时间的讨论后,绝大多数人对张华持肯定态度。马文瑞在向《工人日报》撰写文章时,与办公室同志的一次谈话中明确表示,最能体现和衡量人的价值的是看他是否做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了人民的利益勇于牺牲个人的一切。他对一些人提出的“人的本质是自私的”、“自我是世界的中心和基础”、“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等观点作了分析批判,说这些看法归根到底是自私自利的个人主义在作祟。他坚定地说,张华在群众生命危在旦夕的时刻,挺身而出,舍己救人,实现了他入党时的誓言,这是伟大的精神,也是最大的人生价值。 为了发挥榜样的力量促进精神文明建设,教育广大干部和青少年,学习革命先烈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英勇献身的精神,继承和发扬革命传统。在马文瑞的提议下,曾于1979年12月21日成立了陕西省革命烈士事迹编纂委员会,由省委严克伦书记兼任主任,创办《革命英烈》杂志。这在当时是全国最早的一份专门宣传英模、烈士的刊物。马文瑞还为这个刊物写了创刊词。《革命英烈》发行省内外、境内外,一时成为许多人喜欢阅读的刊物,产生了良好的影响。 ① 五讲四美,即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讲道德;四美即心灵美、行为美、环境美、语言美。 ② 五好家庭,即“爱党爱国,生产工作好;移风易俗,勤俭持家好;廉洁奉公,遵纪守法好;计划生育,教育子女好;尊老爱幼,团结互助好。” |
|
马文瑞传/《马文瑞传》编写组.—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5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