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人物库概述 西北革命根据地主要创始人 边区中共组织领导人 边区参议会领导人 边区政府领导人 边区军事领导人  
 全文检索:
边区著名英模人物 边区著名科教文卫人物 边区著名爱国人士及侨胞 边区著名国际友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边区政府领导人 > 徐特立 > 全文图书 > 人生轨迹及教育思想发展研究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第三节 为异国求学恶补法语和做工
江来登,孙光贵
    要到法国勤工俭学,非得去工厂做工,要做工,必须与法国同事和工头打交道,对法语一窍不通是绝对不行的。于是徐特立决定先进入专为中国留法学生开设的木兰省立中学的法文补习班。这个补习班60多个学生中除了少数四川、广东等地来的年轻人,大部分都是湖南青年,其中有不少徐特立过去的学生。大家都很敬重他,他却始终把自己看成一名普通的学生,和大家同吃同住同上课同劳动,凡是勤工俭学学生应该做的事情,他都和大家一样地完成。
  同学中有一个叫熊倩吾的,1979年9月有人采访他,这位老人谈到了徐特立苦学法语的故事:
  “在木兰公学,我和徐老同住一个房间。一天晚上,我睡得正香,只听见一阵‘嗦、嗦、嗦’的声音,我还以为是回到了故乡,谁在赶狗呢!起来一看,原来是徐老在睡梦中念着‘石灰’、‘白菜’、‘热’三个同音的法文字。解放后,有次我讲起这个故事,还笑着问徐老:‘你那石灰、白菜、热三个法文字,分得清楚了吗?’他深有感触地说:‘读书不用功夫不行啊!我那个熟读、熟写、熟背的方法可真好!’在留法期间,正因为他能下苦功夫,所以只用了七个月的时间,就把一些普通常用的法语掌握了,可以到工厂去做工,实行勤工俭学了。”[1]
  徐特立从零起点学法语,还有一个要放得下架子的问题。年轻人记忆力强,学得快,这是无法改变的自然规律,要想笨鸟先飞,除了要能够吃苦,还要放得下架子向年轻人学习。比如熊倩吾才十五岁,是自己学生的学生,徐特立就常常向他学习法语。徐特立说:“从前没有学问的时候,当了老师同太老师,自高自大,还要得人家的学费,这真是可耻!如今到了法国,法文一字不识,还要自高自大,怕失了旧资格,不更加一层可耻吗?”[2]
  徐特立之所以七个月的时间能够掌握常用的法语,还得益于木兰省立中学的法文补习班教师洛西纽斯家里的保姆。徐特立他们在洛西纽斯家里搭餐,洛西纽斯经常嘱咐他家的保姆照顾好中国留学生的伙食。这位老保姆为人极好,为了帮助这些前来吃饭的留学生迅速掌握法语,每次开饭之前,她都要教大家学讲一句法国的日常用语,然后才要大家开始吃饭。这种学习方法正合徐特立的学习习惯,像他这样的有心人,每天学会两三句绝无问题,七个月下来,与法国人作一般对话就没有什么障碍了。
  1921年7月15日,徐特立离开洛西纽斯任教的木兰省立中学来到法国南部城市里昂附近的的圣侠门钢铁厂,同在该厂工作的还有王若飞、李卓然。[3]黄齐生不在圣侠门钢铁厂做工,只和他们住在一起。在里昂,徐特立一天的工作就是到工厂做工、回宿舍为中国工人做饭。这些事情做完了才能够自学。他在给姜济寰的信中说:“弟……到里昂附近Siant Chancent地方一个工厂当学徒,目前伙食也须自备,一二月以后如仍无钱给我,将另择一厂。一日工作六时,上课二时,寄宿舍距工厂约二三里,一日往返四次,费一小时余,归舍作饭、吃饭,尚须一两小时,晚间要预备法文,无片刻暇,写信须待星期日。”徐特立艰苦奋斗惯了,也就不觉得苦,但对于一般人却是痛苦的考验。当徐特立看到五十三名留法学生在拉荷涉化学工厂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生活工作学习时,感概良多,大加赞许,说:“据余所知,以上种种,皆系彼等精神上之一种信仰,一种真乐,故虽作苦工,亦不能移其志也。”[4]其实这是他自己内心世界的表白。
  不知道圣侠门钢铁厂管理者出于何种动机,徐特立未到之前厂里就贴出了告示,告诉全厂员工有一位中国老教授即将来本厂上班。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大家议论纷纷,揣测着到底是怎样一个老学者。当他们发现徐特立工作态度虚心,劳动积极踏实,同事和领导都很敬重他。
  在徐特立纪念馆有这样一幅图片:在一个车间模样的房子里,40多岁的徐特立站在老虎钳也就是通常所说的钳床旁边,手持锉刀,全神贯注地在加工零件。这幅图片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高级将领李卓然的一首诗。在《徐特立诗词》一书中,有一首李卓然《祝徐老七十大寿》诗,该诗第一二句是:“四十有六学钳床,陶钢凿铁赛同行。”原来徐特立到法国的第二年李卓然也来到法国,后来同在圣侠门钢铁厂做工。李卓然这首诗后有一个注解,小注说:“1922年遇徐老于法国南部圣侠门钢铁厂,他与我辈青年小伙子赛学钳工,常不服输,一时传为佳话。”原来他们在圣侠门钢铁厂开展过劳动技术竞赛,学习钳工技术的徐特立在钳工比赛时是否得到过名次已经不得而知,但比赛中丝毫不在小伙子面前示弱是绝对可信的。
  注释:
  [1]陈志明,徐特立传[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第32页。
  [2]转引自湖南省长沙师范学校.徐特立文集[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第17页。原载1919年12月《华工杂志》。
  [3]李卓然,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指挥员。原名李俊杰。生于湖南湘乡。1920年初到法国勤工俭学。1922年加入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次年转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旅欧支部训练干事、中共中央军委委员、军委兵运训练班主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执行委员会主席办公室主任、红四方面军政治部主任、八路军后方总政治部宣传部部长、中共陕甘宁边区委员会宣传部部长、西北军区政治部主任、中共中央东北局常委、东北行政委员会副主席,1954年11月调任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兼马列学院院长。1979年任中共中央宣传部顾问。是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1982年被选为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1989年11月9日在北京病逝。
  [4]转引自《徐特立教育文集》。原系巴黎通讯社1920年1月5日稿,载1920年3月15日《时事新报》。
  

徐特立人生轨迹及教育思想发展研究/江来登,孙光贵著.—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9.10
您是第位访客!
版权所有:陕西省文化厅主办"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陕西省分中心
Copyright 1998-2014 www.shawh.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陕西省图书馆维护 | ICP备案:陕ICP备10200749号-2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