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边区政府领导人 > 徐特立 > 全文图书 > 人生轨迹及教育思想发展研究
|
第三节 白手起家创办长沙女子师范 |
江来登,孙光贵 |
|
|
徐特立于1924年6月7日农历5月初6,一说7月6日回国,正是放暑假的时候。在近两个月的暑假期间,徐特立除做了几场讲演以外,似乎没有做其他工作。暑假过去了,他还没有在学校或政府部门任职。这种现象很不正常。因为出国之前他是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很有影响的教师,可是留学四年回国,在长沙反而没有很快接到省内的聘书。有人说,徐特立由于秉性刚直不阿,得罪了一些当权者。但是时至今天并找不到任何文字根据。当事人都早已作古,徐特立如今还健在的亲友也都垂垂老矣,皆非当事人,有些情况也回忆不起来了。所以不能妄加揣测,但可以肯定的是那两三个月徐特立没有任职。 暑假过后,徐特立搬到长沙县教育会住了下来。各学校招生也结束了。刚好遇到一群从乡下来的女学生强烈要求继续学习,这批人都是报考省立第一女师而没有被录取的女学生。她们见到了慈眉善目的徐特立,纷纷诉说心中的苦闷,希望他能够为人家提供继续学习的机会。徐特立细心地倾听这些素不相识的女青年的意见,经过仔细考虑,他决定尽自己的努力帮助这些女学生解决她们迫在眉睫的就学问题。第二天,他在长沙县教育会的一间空房里,设立了报考登记处。几天内报名人数就达到一百多人。生源足够了,他就利用自己原是长沙师范学校创办人的关系,在那里借了长沙师范学校左侧的几间杂屋作为校舍,办学的两大主要问题就解决了。接下来就是解决设备问题。课桌椅通过原来教育界的老朋友,这个学校借一些,那个学校借一些,学生家长凑一些就够了。徐特立留学四年,欠了一大笔账,自己根本拿不出钱来充作开办经费,怎么办?先是募捐,不够,他终于想出了“打会”的办法。旧社会为了筹集一笔资金,就邀几个要好的人按时间规定每次一人凑一点,轮流坐庄,轮完一遍该次打会就告结束。徐特立找了一些朋友和学生打会,又借了一些,开办经费总算差不多了。最后的问题是谁来教课的问题,徐特立想拿出在梨江办学的老办法,只给饭吃,不给工资。可是在城里不行,只能够把工资压低一点。有几个志同道合的老师居然愿意来义务兼课,让徐特立非常高兴。他自己是校长,还兼职员,整个学校管理工作就是徐特立一肩挑,几乎事事躬亲,从晨光熹微到夜阑人静,忙得不可开支。学校仅仅请了一个勤杂工做饭干杂务。“1924年他由法国回来创办长沙女子师范的时候,每天于教课和处理校务外,还亲自摇铃、扫地。不以为自己是校长,就不屑去做工友们的琐事。校外操场,有一大堆垃圾和脏土,不但有碍观瞻,而且极不卫生。徐老星期天稍暇,就亲自动手,并动员了几位教职员携锄担筐,挖的挖,挑的挑,扫的扫,不到半天功夫,就把这一大堆脏东西,弄得干干净净。还有一次,买了几十个新制的便桶,必须油漆后才能使用,但学生需要很急,徐老不等待漆工来,立即动手;学生看到徐校长亲自油漆便桶,都笑眯眯地围拢来帮忙,不多时,就把这几十个桶子油漆好了。”[1] 他还是“全科”教师,哪门课没人上他就上哪门课。徐特立就是这样白手起家把长沙女子师范办起来了。长沙女子师范开学了,那些苦于求学无门的女学生一个个喜笑颜开地又坐到了教室里。学校虽然简陋一点,但师生们的精神面貌都很积极奋发。 但是,徐特立手头却拮据到了极点。政府拨的1千元补贴简直是杯水车薪,无济于事。要过年关了,债主盈门,该还的账要还。徐特立没有办法,只好拆东墙补西墙,借钱还账。这年除夕夜,家家户户热热闹闹,喜气洋洋,放烟花,放鞭炮,吃团圆饭,欢度除夕。可是这个时候徐特立还在外面东奔西走。夜已经很深了,徐特立回到冷冰冰的学校里,到厨房里用开水泡了一点冷饭,这就是徐特立当年创办长沙女子师范的年夜饭[2]。他实在太累了,匆匆吃完就躺倒在床上。学校里的老师校工都回家过年去了。远在五美乡下的熊立诚带着儿女,眼巴巴地还在等着他回家过年。但她一想到丈夫一心扑在教育事业上,干的是正经事,心头的怨气也就无可奈何地消了。 第二学期开学以后,徐特立手头终于宽松了一些,他就把原来的单层教室改变为双层教室,于是就有了图书馆、阅览室、仪器室。建立图书馆,要购进那么多图书根本就不可能,徐特立自己带头,号召大家捐书,效果不错。长沙女子师范越办越正规,前来求学的女青年越来越多。要把学校办好,没有著名的好教师是不行的。可是著名的好教师的课时费比一般教师的要高一些,长沙女子师范是有名的穷学校,但在那里教书的老师都很不错,道理在哪里呢?下面这个故事就揭示了其中的道理: 有时候老师们上完课到徐特立那“校长室”的硬板床上坐一坐,和他说说话。徐特立除了一杯清茶,没有任何招待,可是大家都爱来。有一位很优秀的教理化的教师,宁可辞去长郡中学每小时一块银元的课不教,而到长沙女子师范来担任每小时六角的课。很多人,尤其是一些校长不明白徐特立用的什么办法吸引了这些人才。这位教员告诉他们:“长郡中学的校长彭国钧是老爷,一副高不可攀的架式;女师的徐校长平易近人,是朋友。我到长沙女师上课,常先到徐校长的房子里,坐在他的卧床上,随便聊天,他总是从各方面体贴关照我,彼此毫无隔阂。所以钟点费虽然少一点,但精神很畅快,使我感到在他的学校里上课工作有意义。” 根据长沙师范学校90周年校庆所编《校友名录》介绍,长沙女子师范学校从1924年至1926年,共招生四个班。1926年10月徐特立回长沙县立师范学校任主任委员(即校长),长沙女子师范学校办至1926年9月,该校由徐特立整体并入长沙县立师范学校。现在普遍认为徐特立曾经兼任长沙县立师范学校和长沙女子师范学校两校校长,事实并非如此。 注释: [1]熊瑾玎.革命老人徐特立[M].工人出版社,1959,第27页。 [2]陈志明.《徐特立传》转引自周世钊《伟大的师表·怀念徐特立同志》.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 |
|
徐特立人生轨迹及教育思想发展研究/江来登,孙光贵著.—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9.10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