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边区军事领导人 > 张德生 > 其他资料
|
学习德生同志的高度革命警惕性 |
党彦发 |
|
|
1955年1月,我们陕西省公安厅经过周密地侦察,撕下了大政治诈骗犯李万铭的画皮,把他送到了人民的审判台下。这个一时轰动全国的政治大案,却是时任中共陕西省委第一书记兼中国人民解放军陕西省军区第一政治委员的张德生同志,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与李万铭相遇交谈引起警惕,指示公安厅侦破了的行骗术。 1955年1月6日上午刚上班,省委常委、省公安厅厅长李启明打电话叫我去他的办公室,说有项特殊的任务交我办理。我去后,李厅长说:省委张书记昨晚告诉我,他在西北行政委员会副主席杨明轩同志处,遇见个初次来访的青年高级军官,自我介绍是“十二军参谋长兼三十五师师长”,“中央军委要他去兰州商谈军务”,途经西安稍事停留,会会“文朋师友”和“武朋师友”,暂时住在中国科学院西北分院筹备处的梁得柱同志处。德生同志对此人感到有所怀疑,已邀请那人搬到人民大厦去住,以便我们进行侦察。你们可以组织一个小组,以招待服务员的名义出面,把这个人的真正面目弄清楚。 我当时是公安厅二处(警卫处)的处长兼省人民委员会办公厅交际处的副处长,交际处住在人民大厦办公。接受李厅长交代的任务后,立即组织了一个由张寿、杨培、柏承文、赵元俊、高增寿、刘汉武、魏旭等同志参加的侦破小组,于当天晚上以交际处的名义,把李万铭“请”到人民大厦,住在前楼二楼的13号。 1月7日,侦破工作全面铺开。以登记姓名、职务和地方全部报销食宿等费用为由,我们“请”李万铭提供军人“通行证”,李诡称忘带了通行证,拿出了“周士弟司令员”给他的“军用”电报来证明他的身份。这个所谓的“军用”电报,实际用的是邮局明码电报抄写纸,只是用钢笔在上面加写了“军用”2个字。我立即拿着这个“军用”电报去省委汇报,德生和启明同志正在参加省委常委会议。德生同志看了这个电报,说周司令员的名子的“弟”字应是“第”,“弟”字不准,也不是军用电报,还说他已和兰州联系过,兰州军区不知道召开高级军事会议这件事,要我们抓紧做过细的工作,把问题搞清。 经过几天的紧张工作,北京、武汉、兰州、安康等地的查询回音来了,再往细致的调查、取证、核实,彻底揭露了李万铭的本来面目,他根本不是什么“军参谋长兼师长”,而是一个大政治诈骗犯。1月10日,我和另两个同志坐火车,把李万铭押送到北京,交给了中央公安部。 1955年7月27日,国务院第一办公室主任兼公安部部长罗瑞卿同志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的发言中,详细讲述了李万铭的行骗过程:“有一个国民党员李万铭,曾任蒋匪军二O七师文书、准尉政治干事,陕西安康人,现年28岁。1949年南京解放,李万铭伪称中央大学学生,混入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军政大学学习。同年10月毕业后,伪造印信,混入常州市政府建设科任科员。随后又伪造印信到苏南行政公署撞骗,被判处徒刑3年,1951年1月假释出狱。这个骗子被释放以后,伪造第二野战军的介绍信到陕西,被省民政厅介绍到安康专署。他又伪造了党籍证明信,不但骗取了专署民政科科员的职位和残废军人的证章,而且混入了共产党内。1951年10月,李万铭被派赴武功西北农学院学习。不久,他又捏造历任红军连、营长和志愿军团参谋长的履历和第二野战军军政大学组织部要他到中南局报到的命令,经西北局转中南局,担任了中南农业科学研究所的秘书主任,以后提任中南农林部人事处副处长、党总支书记,并且同一个女共产党员结了婚。1953年9月,这个骗子被调到中央林业部任办公厅行政处长。1954年11月至12月间,他伪造了一位高级将领给他的电报和亲笔信,说要他回十二军任参谋长兼三十五师师长,并要他火速乘飞机去兰州商谈军务。1955年1月3日乘飞机到西安漏了马脚,这才由陕西省公安厅逮捕。”罗瑞卿同志在发言中还指出:“我想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从这个事件得到教训,而公安部门尤其应该得到教训。我很希望我们中国也出一个戈果里,把李万铭以及被李万铭欺骗的麻痹分子搬上舞台来,使公安工作者和全体人民都永远记住这一件事。” 响应罗瑞卿同志的号召,著名作家老舍到狱中采访了李万铭,详细了解李的行骗过程。老舍听完李万铭供述在西安被捕一段后问他,如果他在西安侥幸未被捕,回北京后如何向林业部交代?李万铭说:“这好办。我在西安已偷偷地伪造了一封密件。借陈赓司令员之名,诡称‘李万铭身体不适合在前线,仍回你部,工作兼顾;我们感到根据他在军队职务与在地方上的职务比较,有些不相称,我们觉得他能胜任比较重要的工作。’我把信藏在皮箱的最下层,企图作为冒充由兰州返回北京的借口和欺骗更高职务的资本。咳,张德生书记厉害,我这回完了。”几个月后,老舍写的话剧《西望长安》,在《人民文学》1956年第l期上发表后,接着几个大城市的话剧团抓紧排练,公开上演,博得了观众的好评。 1956年3月1日,《人民日报》发表了林洪写的长篇报告文学《一个大骗局的前前后后》,并配发了题为《严密人事组织工作制度》的社论,提醒人们切实从这个事件中吸取教训,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嗅觉,改进自己的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积极地堵塞工作中的一切漏洞,决不让这类事件在我们机关、企业和党组织中重演。 1956年8月26日,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审判李万铭,判处有期徒刑15年,剥夺政治权利5年,并没收其全部非法所得。 李万铭案件已过去41年了,而张德生同志那锐敏的无产阶级政治嗅觉和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仍然深深地留在同志们的心间。 (1996年3月14日) |
|
张德生/中共陕西省委党史研究室编.—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6.9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