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人物库概述 西北革命根据地主要创始人 边区中共组织领导人 边区参议会领导人 边区政府领导人 边区军事领导人  
 全文检索:
边区著名英模人物 边区著名科教文卫人物 边区著名爱国人士及侨胞 边区著名国际友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边区军事领导人 > 徐向前 > 全文图书 > 徐向前画传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第四章 抗日烽火 悲壮的一战
江英






  倪家营子位于临泽东南,南北长约16里,东西宽约三四里,靠南的屯庄与祁连山毗连。马步芳调集兵力对倪家营子展开了全面围攻。敌人每次进攻,均先以大炮猛烈轰击,而后组织大量步骑兵发起冲锋。敌先后投入的兵力有6个步骑旅及大量反动民团共7万多人。西路军与敌展开了为期40天的大血战。敌人的马队整天像潮水似的向西路军的阵地不停地冲击。五颜六色的黑马营、花马营、白马营、红马营的骑兵,冲上来又退下去,退下去又冲上来。他们疯狂、残忍、野蛮至极,不分男女老幼,见人就砍。西路军的指战员以压倒一切敌人的英雄气概,与敌人血战。在战斗最激烈的时候,徐向前来到阵地上。他回忆说:“因为子弹缺乏,步机枪几乎失去作用。我到前沿阵地去看过,战士们的步枪都架在一边,手握着大刀、长矛、木棍,单等敌人上来,进行拼杀。”有的战士还抱住敌人用牙齿咬,用手撕,扼住敌人的喉咙,咬掉敌人的耳朵、鼻子、手指。在这块战场上,没有男和女、中壮年和青少年、轻伤员和重伤员、战斗人员和勤杂人员的区别,人人都是威武不屈的战士,他们用生命、理想迸发出的全部力量,以一当十,以百当千,与数倍于己的敌军反复拼搏,日夜厮杀。倪家营子苦战的日日夜夜,显示了西路军攻如猛虎、守如泰山、以一当百、凛然不屈的顽强作风和战斗意志。
  2月中旬,西路军在倪家营子多次击退敌人的大规模进攻,总计毙伤敌前线总指挥马元海以下万余人。但西路军自身伤亡亦大,兵力已不足万人。军政委员会作出了突围的决定。突围中遭敌阻击,又退回倪家营子。敌人的围攻又开始了。他们依仗众多的兵力对西路军层层包围,多路袭击。在最危急的时刻,徐向前上到房顶,指挥战斗。西路军致电中革军委,请求军委派八个团以上的兵力救援西路军,“不然我们只有抱全部牺牲决心,在此战至最后一滴血而已”。军委复电:“甲、固守五十天。乙、我们正用各种有效方法援助你们。”中共中央决定组成援西军,向镇原方向开进,并向蒋介石提出交涉,但已无法扭转局面。在倪家营子经七昼夜血战,部队损伤惨重,再次突围,向祁连山转移。在临泽以南的三道流沟地区,又被大批追敌包围。敌人用“羊群式”的战术,轮番猛攻,战地处处是刀光、血影和凄厉的马嘶声、喊杀声、爆炸声、枪炮声。激战5天后,西路军继续向祁连山里转移。
  在祁连山的梨园口,马家军又追了上来。敌骑兵在山地运动如履平地,一个冲锋就能直接窜到山顶上来。红军的阵地,被敌骑冲得七零八落。红军与敌展开殊死搏斗。大刀砍卷了,刺刀折断了,子弹打光了,喉咙嘶哑了,鲜血染红了峡谷。红九军政委陈海松和七八百名指战员全部壮烈牺牲。中央电示:西路军一是冲向蒙古边境,一是就地分散游击。徐向前带着西路军仅剩的3000多人,边打边撤。敌追兵又至。部队被敌人冲散,已不成建制,纷纷向祁连山上败走。
  徐向前退到石窝一带山上。这时,陈昌浩正以西路军军政委员会主席的身份,在康龙寺南石窝山顶召开有部分领导人参加的紧急会议。会议讨论确定的问题是:一、现有部队分散游击,坚持斗争;二、徐(向前)、陈(昌浩)脱离部队,返回陕北向党中央汇报情况;三、组成西路军工作委员会,统一领导各支队的行动。会议进行的中途,徐向前到会。徐向前对于决定部队分散游击没有表示异议,但是对于叫他离开部队表示了不同看法。他说:“这支部队是我们从鄂豫皖带出来的,到了这个地步,我们回去干什么?大家都是同生死、共患难过来的,要死也死到一块嘛!”陈昌浩说军政委员会关于上述三个问题已决定了,还说,“向前留在军中,目标太大,很不安全,不利于部队的分散行动”。会议终于作出了徐、陈离队的决定,并当即向中央发电报作了报告。会议还决定由李卓然、李先念、李特、曾传六、王树声、程世才、黄超、熊国炳等8人组成西路军工作委员会,由李先念统一军事指挥,李卓然负责政治领导。把西路军余部编成3个支队,分两路行动:一路由王树声、毕占云率领,由康龙寺向北依托祁连山打游击;另一路由李先念率领,从康龙寺向南深入祁连山区。后来,留下的三个支队有两个被敌人搞垮,只有李先念支队抵达新疆,为党保存了一批战斗骨干。
  西路军的两万多人遭到了几乎全军覆灭的命运,这在红军历史上绝无仅有。徐向前分析了西路军失败的原因:任务变化多,未掌握战场主动权,机断专行不够。同时,他指出:西路军自始至终是奉中革军委的命令、指示行动的,广大指战员浴血奋战近五个月,先后消灭马家军二万五千人,在战略上策应了河东红军和友军,对争取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
  

徐向前元帅画传/江英编著.—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7
您是第位访客!
版权所有:陕西省文化厅主办"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陕西省分中心
Copyright 1998-2014 www.shawh.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陕西省图书馆维护 | ICP备案:陕ICP备10200749号-2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