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人物库概述
西北革命根据地主要创始人
边区中共组织领导人
边区参议会领导人
边区政府领导人
边区军事领导人
全文检索:
边区著名英模人物
边区著名科教文卫人物
边区著名爱国人士及侨胞
边区著名国际友人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边区军事领导人
>
徐向前
>
全文图书
>
徐向前画传
第五章 转战南北 夺取“四人要塞”
江英
徐向前赶到太原前线后,不顾路途劳累和病情,当即召开前委会,传达中央工作会议精神,研究攻打太原城垣作战的具体行动计划。在此之前,中央军委两次发出指示,指出:如果敌人战力不强,你们又指挥得当,乘机进击,可能于短时间内全部肃清城外之敌,并可缩短攻城时间,不要停留多久,即可乘势攻城,提早解放太原。
关于太原战役的主攻方向,原来前委认为,城东南马庄、双塔寺一线地形较开阔,兵力易于展开,供应补给比较方便,故确定为主攻方向。经过试探性攻击,发现敌在城东南的马庄、双塔寺一线工事很坚固,且重兵把守,我得手后也难对太原形成致命威胁,故应重新选定主攻方向。
对此,徐向前曾考虑过多个方案。在对太原实行包围的过程中,他曾指示司政机关和各区的侦察部门、城工部、社会部、敌工部,发动群众,搜集情报,并向赵承绶等国民党被俘高级将领作过询问,了解太原的守备力量、防御体系、作战特点、工事的坚固程度、弹药物资储备与补充情况以及各主要防区指挥官的名字、特点等。在调整主攻方向的过程中,他继续深入调查研究,深入了解情况。还先问了近期调查搜集的敌情资料。他听说太原东山柳沟村有一位地下党支部书记前来送情报,就约见了他。这位党支部书记不仅了解敌军的许多内情,还提供了东山防线中间的一条秘密小路。它可以隐蔽地插到距城仅约5公里、敌东北防线后方的牛驼寨要塞。这正是徐向前的作战预案中,急需找到的突破口。
徐向前在讨论作战方案时指出:从太原的自然地理形势和敌人防御重点来看,进攻城区,首先必须攻破城东的群山防线,坚决占领并控制牛驼寨、小窑头、淖马、山头这四大要点。距城四五公里的东山,长达八公里,四大要点居高临下,俯瞰全城,是太原的重要屏障。如能从南北两个方向,直接插入东山四大要塞,把太原与东山主峰从中间一下切断,守备东山主峰的敌人,不投降也得被困死。当时,阎锡山的兵力已被解放军吸引到南线,东山守备比较薄弱,东南方面的石嘴子已被我攻克,冬季即将来临,需尽早拿下太原。前委决定:围歼出犯城南碉堡地带以外的敌人,夺取武宿机场,攻下石嘴子,打开东山碉堡防线;趁敌注意力被吸引到南北面,东山薄弱空虚之际,发起进攻太原作战,占领东山各要点,确实控制北机场;随后迅即逼近城垣,进行攻城。同时,对作战作了具体部署。
战前,徐向前参加了西北野战军第七纵队和晋中一分区部队的干部会。在村外地头高处放着的黑板架上,挂起了东山地形略图。徐向前在动员中,要求部队做好思想动员,准备多带弹药与干粮作长距离奔袭,准时到达待机地域集结,由柳沟村党支书做向导,从秘密小路直插牛驼寨,发起攻击。
太原外围作战,经过11个昼夜的连续战斗,到16日共歼灭敌军两个师又3个团,占领了武宿机场,炮火控制了北机场,断绝了敌人获取外援的空中通道。同时攻下瞰制太原东南的最高点石嘴子、结岭石、贾凹一线阵地,打开了敌东山碉堡防线的南侧门户。阎锡山为了保持空中运输,一面严令部下夺回北机场的控制权,一面暗地派人赶修临时机场和空投场。10月16日,解放军突然在他的东山第二道坚固防线内发起了攻击。敌四大要塞,距城仅3至5公里,地势高出城内300多米,可以直瞰城垣、城北工业区及北机场,为太原东面屏障,布满碉堡工事。东山四大要塞争夺战之激烈,在徐向前指挥攻坚作战的历史上是空前的。双方主力均先后投入战斗。阎锡山除以5个师守备西山和城南、城北外,其余8个师、3个总队及保安团,均全部或一部投入战斗。阎锡山的士兵受毒化教育甚深,战场上又有“执法队”严厉督战,故相当顽固,寸土必争。徐向前先后投入共27个半团进行攻击。双方参战火炮达800余门。攻击牛驼寨连续6次才全部占领;攻击小窑头、山头、淖马,也经过了反复争夺。在此期间,徐向前冒着炮火亲临一线阵地指挥。他强调,打仗是打勇敢,打技巧。他指示炮兵,选择火炮射击目标,应避开那些即将归属人民的发电厂、火车站、医院等重要设施。激战至11月12日,敌四大要塞被我军全部占领。平均计算,消灭一个敌人需消耗山炮和各种重炮炮弹1发、迫击炮弹4发、手榴弹8枚、各种子弹110发、炸药2斤。战斗结束后,各个主要阵地一片焦土,硝烟味弥漫四野,战况极为惨烈。这次作战,共歼敌1万多人,我军也伤亡8500人。
徐向前在指挥部队夺取四大要塞的同时,又一手指挥着“攻心战”。兵团成立对敌斗争委员会,各旅都成立了政治攻势委员会,团、营设政治攻势领导小组,连队也成立政治攻势工作小组。群众性的“攻心战”全面展开。徐向前和周士第向中央及华北局提出,拟命赵承绶对阎锡山实行劝降。中央同意,并指出,任何人肯早日自拔,不但可保证本人及家属的生命安全,其私人财产,只要不是官僚资本,亦将予以保护。徐向前叫人把赵承绶、沈瑞等被俘的敌高级将领找来谈话,要他们为和平解放太原做有益的事,立功赎罪。一些被俘的将领和地方官员,也利用同乡、僚属、亲友等旧关系,积极同城里进行联络。徐向前请高树勋给阎锡山第三十军军长黄樵松写信,希望他顺应潮流,率部就义。黄樵松曾反复考虑,下定了起义的决心,并准备实施。但被部属出卖,黄樵松和解放军派去的参谋处长晋夫一起被阎锡山逮捕,送往南京,后被国民党杀害。
我军阵前攻势,注意加强针对性。先听对方口音,再派与他同乡的战士阵前喊话,实行攻心。鼓动阎军官兵“白天过来用记号,黑夜过来高声叫”;“带上子弹和步枪,谁敢追赶打他娘!”在解放军强大的政治攻势下,阎军暂编第八总队司令赵瑞与参谋长曹振中,率500余人火线起义。阎军中一些下级军官和士兵也纷纷向解放军接洽投诚。至11月底,就有阎军5470多人投诚和起义。到次年对太原总攻前夕,共瓦解敌军3万余众。
紧张的作战中,徐向前由于夜以继日的思考、工作,睡眠不足,饮食又少而简单,偏头痛症复发,剧烈的头痛,服药也不见减轻。他坐着担架到前沿巡视,山势险峻,便自己拄根棍子攀登。他经常说:“任务重于生命。”一天,徐向前发高烧,胸部剧烈疼痛。经初步诊断,是结核病,有大量肋膜积液。
中央军委和军区领导对徐向前极为关心。军委在来电中说:“向前患病甚念。望嘱钱部长妥为诊治。并望你们注意照护,使之能完全摆脱工作,静养一个时期……徐病状望随时报告。”毛泽东在签发时批示:“如病情严重,应来中央医院,至要。”毛泽东、刘少奇、朱德、周恩来、任弼时致电徐向前:“闻病极念,务望安心静养,不要挂念工作,前方指挥由周、胡、陈担负,你病情略好能够移动时,即来中央休养,待痊愈后再上前线。总之,治疗与休养是第一等重要,病好一切好办。”周恩来亲自派在延安时给徐向前治过病的黄树则医生、西北军区卫生部史部长与石家庄卫校陈教育长赶往太原前线,连同军区卫生部长钱信忠共同组成了四人医疗小组。黄杰也得到通知,带领孩子连夜从后方赶来。
中国人民解放军辽沈战役胜利结束,平津战役即将展开。为稳住并就地歼灭国民党军傅作义集团,11月16日,军委发电给徐向前和周士第,指示:“再打一二个星期,将外围要点攻占若干,并确实控制机场,即停止攻击,进行政治攻势。部队固守已得阵地,就地休整。待明年一月上旬,东北我军入关攻击平津时,你们再攻太原。”徐向前和太原前线前委坚决执行军委的决定,并做了相应的部署。随后,徐向前转移到榆次峪壁村治疗休养。临行前一天,他坚持要去前沿阵地检查越冬防寒措施的落实情况。他坐着担架,来到距太原城最近的东山十五纵阵地。当看到连队创制的底下能生火的保暖饭桶时,指示马上在全军推广使用。
徐向前的精神感人至深。一位干部这样写道:“共产党人就应该这样:任务重于生命!你说到了,也做到了,在太原前线,身体力行……”
徐向前元帅画传/江英编著.—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7
您是第位访客!
版权所有:陕西省文化厅主办"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陕西省分中心
Copyright 1998-2014 www.shawh.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陕西省图书馆维护 | ICP备案:陕ICP备10200749号-2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