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边区军事领导人 > 郭洪涛 > 全文图书 > 郭洪涛回忆录
|
十一、总结协会成立十周年的工作经验 |
郭洪涛著 |
|
|
1992年6月11日至13日,在北京召开了协会第三届二次常务理事扩大会议。这次会议是在协会成立十周年之际召开的。协会的几位顾问,常务理事,优秀协会、优秀集体和优秀协会工作者,并特邀李维中,宋一萍、周赤民,黄华等负责同志出席了会议。中顾委副主任薄一波同志给会议发来了贺信;中顾委常委、协会名誉会长张劲夫同志到会作了指示,并为会议题词;国家计委常务副主任房维中同志和袁宝华、李森茂、刘松金、杨贤足、左建昌等领导同志到会讲话,阎志祥同志作了书面发言。会议听取并审议了王德荣同志代表秘书处所作三届一次常务理事会以来的工作情况和1992年度工作要点的报告;集中讨论并通过了《关于加快交通产业发展的若干建议》;评选并表彰了11个地方和专业协会为优秀协会,10个单位为协会优秀集体,29位优秀协会工作者。 薄一波同志在贺信中指出:“不断地把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前进的热潮,正在全国蓬勃兴起。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是国民经济的先行、基础产业,长期滞后于国民经济的发展,亟须加快建设,同时挖掘潜力,积极提高运输、通信能力,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望努力协助把这一工作做好。中国交通运输协会成立十年来,坚持为政府部门和交通行业服务,坚持为运输、邮电企业服务,做了一些有益的工作。望再加一把力,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讲求工作方法,善于协助领导,为建设我国综合运输体系和信息传播体系,出谋献策。” 张劲夫同志为协会成立十周年的题词是:“促进交通产业的发展和改革开放,适应国民经济再上新台阶。”他在讲话中首先提出:“要认真学习贯彻小平同志谈话精神、政治局会议精神,并联系思想实际和工作实际,真心诚意认真贯彻落实。”对协会的工作,他认为:“中国交通运输协会是实施改革开放的产物,在改革的进程中逐步成长,成立十年来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并且指出:“要继续努力,深入实际,多做调查研究,对有关交通产业的发展,对改革开放中的重大问题,多出些好主意,多想些好办法,更好地发挥参谋、咨询、桥梁、纽带作用,做好为政府部门和行业服务、为企业服务,要确实给予帮助,而不是给政府部门和企业增加干扰和负担。”同时,要很好总结、交流、推广优秀协会、优秀集体和优秀个人的工作经验,把协会的工作推向新的发展阶段。 会议讨论通过的《关于加快交通产业发展的若干建议》,对当时国民经济的发展形势及运输、通信状况作了分析,提出了加快发展交通产业的几点建议,包括:确立发展商品经济,交通必须先行的观念;千方百计增加投入,把交通搞上去;采取优惠政策,支持交通产业的发展;加快运输价格和邮电资费的改革;加强综合运输体系和信息传播体系的规划工作;以及深化交通产业的改革等。会后,以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名义正式上报国务院,并抄送有关部、委、局,供决策参考。 这次会议我致了开幕词。在协会成立十周年纪念会上,我以《回顾与展望》为题,作了报告。对协会成立十年来的工作进行了总结;对今后协会的工作提出了设想,简述如下。 (一)协会开展的工作 协会成立十年来,坚决执行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紧紧围绕交通产业的发展和改革开放开展工作:一是为推进我国交通产业的发展和综合运输体系、信息传播体系的建设,在交通产业的全国性层次上、经济区域性层次上和行政性层次上开展了研究工作。二是为促进各种运输方式和运输装备工业的发展,对调整运输结构,挖掘运输潜力,发展铁路重载列车运输,加快发展长江航运,积极发展我国航空货物运输等进行了调研,向领导机关提了建议。三是为推进交通产业的改革,在摆脱交通行业地困境方面,发展联合运输方面,调整交通价格方面,解决交通建设资金方面,研究提出了建议。四是为提高交通企业干部的素质,组织了业务培训和学术交流。五是编辑、出版了交通综合业务书刊。六是开展了咨询服务。七是国际方面,协会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交通非官方对外交流的一个窗口,与一些国家的官方或民间团体、企业建立了一定的联系或合作关系。协会开展的这些工作都取得了成效。不足之处主要是,加快发展我国交通产业尚有大量问题,需要我们认真进行调查研究;已经开展的调研工作,在深度上和广度上也很不够;协会在政府部门和企业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发挥得不够有力;对各地交协工作的业务联系、指导也有待加强。 (二)对协会工作的体会和经验 经过十年来的探索和实践,对做好协会工作积累了一些经验,为今后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我们的体会和经验:一是协会要紧紧依靠政府部门的领导和支持,依靠交通企事业单位的支持,以运输、邮电生产建设为中心,积极开展工作。二是交协的工作要在“综”字上做文章,要在“协”字上下功夫。交协要在交通产业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工作进程中找准自己的位置,突出一个“综”字,力求用全局的观点、整体的观点、系统的观点,从国民经济发展的全局出发,来促进交通产业的发展和改革;从运输业和通信业的整体出发,来促进综合运输体系和信息传播体系的建设,促进各种运输方式和通信方式的综合、协调发展。在工作方针上、工作方法上和工作作风上要突出一个“协”字,注重协调、协商、协作和协力。三是协会的发展和生命力在于自身的工作。协会是社会团体,既不具有决策权,更不具有指挥权,只能强化协会的服务意识,不断充实、开拓、完善协会的服务功能,扎扎实实地多做工作,讲求实效,发展前途才是广阔的。四是协会的能量和潜力在于发挥整体力量和组织优势。我们协会已有团体会员130个,有交通产业各部门、交通装备工业部门、主要工业生产部门和物资、仓储部门参加,又有军事交通运输部门参加,综合性很强,组织地位比较超脱;还能组织各方面的力量进行工作;只要善于把各方面的力量联合起来,实行“上下沟通、内外结合、专综互助、左右交流”,就能够发挥智力合成、智力协作这个独特的组织优势,作出更大的成绩。 (三)协会工作面临的形势和奋斗目标 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时的重要讲话和党中央政治局全体会议的决定,是顺应历史潮流,符合全国人民愿望的重大战略决策,我们要认真学习,认真贯彻。在这有利的新形势下,我国经济必将再上一个新台阶,对已经不胜负担的交通产业又提出了新的运输和通信需求。 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发展商品经济,实行社会化、国际化大生产,必须要有大市场、大流通,更必须有大交通。因此,促进交通产业的发展和改革开放,加速改变交通产业严重滞后的局面,必然会有一系列重大的、综合性的问题,需要我们去研究;有许多新鲜事物等待我们去认识,有许多新的领域等待我们去开拓,对协会来说,将是一项长期的艰巨任务。 面对新的形势,中国交协和各地交协,工作的视野及其活动领域必须更加开阔,要在过去十年工作的基础上,提高服务质量,发挥整体优势,开拓新的局面。今后协会工作的奋斗目标应是:在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指引下,紧紧围绕运输、邮电生产建设这个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两个文明一起抓,进一步促进交通产业的发展,更好地致力于为政府部门和交通行业服务,为运输、邮电企业服务,努力把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建设成为向政府和企业界提供较高质量的智力服务和决策服务,进一步发挥参谋、咨询、桥梁、纽带作用,在我国交通界享有较高声誉,拥有较大社会影响力的社会团体。 |
|
郭洪涛回忆录/郭洪涛著.—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4.1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