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图书

[上一记录][下一记录]

二 红岩精神育人的历史考察

马新发 雷莹


  我们今天研究红岩精神,根本的目的在于从对红岩精神的研究中获得思想启迪,以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养。这就要求我们对红岩精神育人的情况作出历史考察,看红岩精神是如何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共产党人和中华儿女。
  (一) 红岩精神哺育了红岩人
  在半个多世纪以前,在中华民族的危急关头,周恩来率领一大批优秀共产党人,抖落黄土高坡的尘土,作别秦淮河畔的桨声,带着楚天湘水的烽烟,走进雾都——重庆。从此,他们扎根嘉陵江畔,结庐红岩村内,栉风沐雨,宵衣旰食,英勇无畏地顶逆流、历艰辛,领导整个大后方的人民进行了八年艰苦卓绝的斗争,一直战斗到抗日战争取得最后胜利。在恶劣的政治环境中,周恩来、董必武、叶剑英、吴玉章、邓颖超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率领国统区的广大军民坚定地、创造性地贯彻执行党中央的正确路线和方针、政策,从而形成了鲜明的人格精神,成为抗日人民群众、抗日志士的精神支柱。正是这种人格精神形成和造就了红岩精神。以周恩来为首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他们既是红岩精神的缔造者,同时,他们又是红岩精神培育出来的第一代杰出人物。
  (二) 红岩精神铸就了英烈魂
  解放战争时期,作为红岩村的后继者——一大批党的优秀儿女不惧国民党的白色恐怖和垂死前的淫威,与反动派展开了殊死的斗争。特别是以江竹筠、许晓轩等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宁可站着死,也不跪着生”,含着热泪绣红旗,在共和国的旗帜已高高飘扬在天安门上空的时候,怀着对共和国的无限的热爱和深深的眷恋,凛然屹立于敌人的屠刀面前。正像革命烈士陈然在《我的“自白书”》中的慷慨高歌:“人不能低下高贵的头,只有怕死鬼才乞求‘自由’,毒刑拷打算得了什么?死亡也无法叫我开口!对着死亡我放声大笑,魔鬼的宫殿在笑声中动摇;这就是我——一个共产党员的自白,高唱凯歌埋葬蒋家王朝。”①
  红岩精神就是对党对国家对人民对理想对信念的无限忠诚,是一种最壮烈最伟大的人格精神。红岩精神培育出了一大批英雄人物,歌乐山的烈士们正是在红岩精神的鼓舞下,为了伟大的共产主义事业,为新中国的诞生奉献了鲜血和生命。
  (三) 红岩精神鼓舞激励了新中国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解放后,随着小说《红岩》的问世和电影《烈火中永生》的播映,人们被红岩英雄们大义凛然、临危不惧、坚贞不屈的大无畏英雄气概所震撼、激励,被英雄们高贵的品德和崇高的气节所吸引。红岩精神在人们的思想上激发起了强烈的爱国主义热情和对英雄人物的无比崇敬之情,在人们的心灵深处唤发起了向英雄那样做一个有骨气、有理想、有追求、有信念的人。
  红岩精神既然造就了一代又一代的革命家、建设者和接班人,那么,在走入新世纪的时刻,红岩精神是否仍然在激励人、鼓舞人、塑造人、培养人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从而显现出其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大的现实意义呢?回答当然是肯定的。
  (四) 红岩精神教育感召了改革开放环境下的人民
  毛泽东说过,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中共中央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中也明确指出了“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和搞好两个文明建设的基本保证。在新的形势下只能加强,不能削弱”。20世纪80年代末,邓小平指出,十年最大的失误是教育,主要是思想政治教育削弱了,一手比较硬,一手比较软。1995年以来,江泽民多次强调领导干部要讲学习、讲政治、讲团结,发挥我党的政治优势,在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方面做了积极的有效的努力。
  今天,在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的时候,我们仍然不无遗憾地看到:道德的滑坡和精神的疲弱已严重地损害了我们社会主义的肌体;文学创作的媚俗,人生观、价值观上的迷惘和混乱,人性和人格的扭曲,极度的功利取向和将商品法则引入政治、文化领域等种种现象,再次警告我们,物质的进步并不必然伴随着精神的进步,人们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不是自然的、自发地形成的,而是一个长期的教育—内化—外化的双向对流过程。因此,我们必须加强文化和思想两个方面的建设。既然我们的先辈们能在物质极度匮乏、环境极度险恶、斗争极其残酷的时代,凭着一腔热血、一缕忠魂,用生命谱写出了红岩精神的赞歌,在社会主义的中国已昂首屹立在世界东方的今天,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去继续高奏改革和开放精神的时代强音呢?
  1996年8月下旬至9月上旬在中国革命博物馆举办的《红岩魂——白公馆、渣滓洞革命烈士斗争展览》引起热烈反响。透过现象,我们看到的是当代人们对精神食粮的饥渴和对凛然正气的呼唤,是对崇高人格和精神支柱的追寻。尽管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不同了,但革命先辈们用生命诠释的忠于革命理想、捍卫革命真理、顾全大局、忍辱负重、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高尚思想境界和不畏艰难、藐视困难、愈挫愈奋、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勇于胜利的拼搏精神,以及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的科学态度,仍然是我们战胜困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宝贵的财富。
  “红岩魂”展览能在20世纪90年代引起中国人民群众如此强烈的共鸣,并不是偶然现象。这是因为:一是展览所展示的红岩精神,充分表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舍生忘死的凛然正气。正气、正义、高风亮节,从来就是鼓舞人、感染人的强大精神力量。二是展示了新中国的来之不易。面对新的形势,必须发扬革命传统,强化民族凝聚力。三是生活好了,官做大了,面对市场经济,有些人见利忘义,反映了人们对腐败、对于奢靡之风的厌恶和批判。
  展览再一次向历史昭示: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巨轮前进,要有高尚的人格力量和正确的精神支柱,爱国主义旗帜和共产主义理想始终飘扬在时代的列车上。“红岩魂”展览能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是我们近年来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重视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成果。它从侧面反映了我们社会风气和民族精神进一步向好的方向发展。革命文物凝聚着中华民族文化的精粹。这些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事实,是再造我们民族魂的重要源泉,是推动我们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
  当然,今天我们弘扬红岩精神,仅仅靠举办一两个展览是绝对不够的,而是要将红岩精神切实地落到实处,真正领会和把握其精神实质和精髓,让红岩精神永远铭刻在我们心中,成为我们前进的精神动力。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存在决定意识,意识是存在于人脑中的主观反映,意识能动地作用于存在,并通过一定外部条件转化为能为主观世界感知的客观物质世界。历史和现实的经验表明,科学的理论、先进的思想、崇高的精神一旦为主体把握和内化,形成支配主体行为的意识或观念,将成为人类个体或群体改造客观世界的巨大动力。可见,物质与精神是相互转化的矛盾的对立统一,其相互作用和矛盾运动是发展物质世界与改造精神世界的唯一方式。任何一个国家、民族乃至一个地区和单位,都需要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否则,就不会有强大的精神凝聚力和战斗力。一个人也如此,如果丧失了精神支柱,就没有“脊梁”,就可能成为酒囊饭袋、行尸走肉,人生也就失去了意义。
  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面临的任务与产生红岩精神的时代不同了,但是,红岩精神的实质并未过时,“爱国”、“奋斗”、“团结”、“奉献”的红岩精神仍然是我们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的强大精神动力。红岩精神在新的历史时期赋予了新的内容。
  今天,中国和世界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新的历史时期,爱国的时代内涵则表现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爱国主义的主题。新时期的爱国主义必然具有以下具体内容和特点:
  一是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一致。今天的爱国就是热爱社会主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因此,今天的爱国主义者,必然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二是弘扬爱国主义传统和坚持改革开放的一致。改革开放是振兴中华的必由之路。因此,当代爱国主义者必须满腔热情地支持改革开放并积极投身到改革开放的事业中去,学习和利用世界上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所创造的一切先进文明成果来建设我国的社会主义。
  三是今天的爱国主义必然要善于吸收我国传统文化为现代化建设服务。爱国主义是红岩精神的精髓所在,是团结凝聚全民族的精神力量。广大人民要自觉运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来武装自己,把爱国主义作为自己的执著追求。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更要大力发扬革命先辈“救亡图存”的爱国主义精神,把热爱祖国和建设祖国结合起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危机感,树立自信心和自豪感,为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做出应有的贡献。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仍然要大力弘扬“不畏艰险的奋斗精神”。在弘扬“不畏艰险的奋斗精神”时,首先应强调的是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增强信心。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实践的过程,只有在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过程中,工作才能有突破,有创新,经济才能加快发展。多年的实践使我们认识到,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关键在任何时候、任何工作中,都要坚持邓小平提出的“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克服传统的计划经济思想,强化市场经济观念;克服封闭意识,强化大开放促大发展的观念;克服故步自封的思想,强化抓住机遇、积极进取的意义。
  今天,我们在大好形势下和胜利前进中也会面临这样或那样的困难,正需要弘扬革命先辈们的不畏艰险的奋斗精神,迎难而上,披荆斩棘,不屈不挠,勇往直前。弘扬不畏艰险的奋斗精神,必须真抓实干,摒弃“等、靠、要”、“无所作为”与“崇尚空谈”的思想与态度。众所周知,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快经济发展是一场竞争激烈、适者生存的竞赛,“有所作为”者尚应兢兢业业,岂能为“无所作为”者留一席之地呢?实现跨世纪的奋斗目标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必须大力弘扬不畏艰险的奋斗精神,卧薪尝胆,不屈不挠,迎难而上,在改革开放的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去实践、去奋斗、去奉献。
  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必须弘扬“和衷共济的团结”精神,必须克服种种不团结的现象。因为党内的团结,党同人民的团结,从来就是我们成功的基本条件和可靠保证。首先,团结出生产力。因为人是生产力的首要因素,“团结就是力量”,如果说在战争年代,“团结就是战斗力”的话,那么,在经济建设中,团结就是生产力。团结起来才能集中精力搞建设,一心一意抓发展;团结起来才能集思广益,群策群力,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团结才能带来社会稳定,从而为改革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条件。那么,我们怎样弘扬“和衷共济的团结”精神,增强我们的团结呢?
  讲团结,就要讲政治。讲政治就要学习当年中共南方局讲统一和讲纪律的精神,把全体党员和人民的思想统一到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上来,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靠严格的组织纪律来维护我们的团结。对于那些违反纪律、破坏团结的人,必须坚决执行纪律,绝不能姑息迁就。
  讲团结,就要讲民主集中制。团结要靠制度来保障。坚持民主集中制,反对互不配合的自由主义倾向;坚持对同志的尊重、关心和爱护,经常交心、谈心,沟通情况,反对互不往来,互不交心;坚持“群言堂”,反对“一言堂”;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处理好党内的关系,维护党的团结,促进国家机关的团结和人民的团结。各级领导成员都要自觉地加强党性修养,加强纪律性,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要坚持大事讲原则,小事讲谅解;有意见分歧在会上说,反对会后乱说,互不支持,任人唯亲,拉小圈子,搞宗派主义。
  讲团结,就要讲大局。顾全大局,就是遵循集体主义原则,发扬个体对群体的奉献精神,处处从大局着想。坚持局部服从全局,个体服从整体,小道理服从大道理。反对狭隘的本位主义和分散主义。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和经济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势必触动某些地区、部门和个人的既得利益,这就更需要我们以大局为重,自觉地使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当前利益服从长远利益,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避免各行其是,互相扯皮搞内耗。
  讲团结,就要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维护安定团结的重要途径和措施。如果不能及时地、正确地处理现实生活中的人民内部矛盾,任其发展,使之激化和恶化,就要损害团结稳定。领导同志和领导机关特别要严格要求自己,虚心听取群众的意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接受群众批评监督,坚决克服官僚主义,防止以权谋私的不正之风。要在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过程中,从团结的愿望出发,达到增强团结的目的。今天,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伟大业,是前无古人的最伟大的创造性工程,任务十分光荣而艰巨,需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因素。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旗帜指引下,在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万众一心,同心同德,和衷共济,团结战斗。
  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还要弘扬“勇于牺牲的奉献精神”,也就是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讲奉献,讲为人民服务,首要的就是要摆正主人与公仆的位置。我们的一切干部、一切公职人员的一切权力,都是人民赋予的,绝不允许利用人民赋予的权力来谋取个人或小集团的私利,绝不允许利用人民赋予的权力来营私舞弊,要勤政为民,廉洁奉公。
  讲奉献,就要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之间的关系。在社会主义社会里,劳动者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重视和保护正当的个人利益,反对不正当的个人利益。在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之间,我们主张国家利益、集体利益是至上的利益,应当摆在第一位,个人利益应放在第二位。当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发生矛盾时,应当向先烈们那样,勇于牺牲个人利益。
  讲奉献,就要正确理解商品交换原则和集体主义原则二者的含义和功用。理论和实践证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同勇于牺牲的奉献精神,同集体主义原则是相容的,是统一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只有集体利益得到保障和增长,个人利益才会增长。因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以集体主义为思想基础的。人们在从事商品生产和交换时,总是受到特定的道德原则影响,受一定道德动机所支配。在商品交换时,是唯利是图、损公肥私,还是兼顾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个人利益,这反映了一个人思想道德境界的高低。提倡和弘扬勇于牺牲的奉献精神,正是为了提高人们的政治素质,更好地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常秩序,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繁荣。
  讲奉献,就要讲贡献。我们要继承和弘扬红岩先烈们勇于牺牲的奉献精神,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出贡献。今天,我们要创业振兴,就要有那么一股无私奉献的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密切党与人民群众的联系,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腐蚀,筑起坚强的拒腐防变的思想长城。
  在历史跨入一个新世纪的时候,红岩精神对我们振兴中华,再展国威,使中华民族在21世纪抢占发展的制高点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日益走向深入,在建设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过程中,我们取得了丰硕的战果。但与此同时,我们还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在我们前进的道路上,有鲜花也有荆棘,有成功也有曲折,如何清除障碍,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就成为摆在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面前的一大严峻的课题。特别是目前,在坚持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的同时,如何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今天,中国人民的历史重任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要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两个文明建设的主体都是人,要实现两个文明建设的统一奋斗目标,一个重要条件是培养社会主义的“四有”新人。同时,弘扬红岩精神最重大的现实意义,也在于用这种精神去激励、鼓舞、培养、造就跨世纪的“四有”新人。
  首先,培养“四有”新人,关键是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因为这些科学的理论正确地反映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它们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是人类社会和中国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集体智慧的结晶。有了这些科学的理论作指导,人们就会对整个世界和人生有一个科学的认识,就能树立起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和坚定的信念,就能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就能有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就能有坚强的毅力和工作热情。斯大林说:“在国家和党的任何一个工作部门中,工作人员的政治水平和马克思列宁主义觉悟提高愈高,工作本身的效力也愈高,工作也就愈有成效;反过来说,工作人员的政治水平和马克思列宁主义觉悟提高愈低,就愈可能在工作中遭受挫折和失败,就愈可能使工作人员本身庸俗化和堕落成为鼠目寸光的事务主义者,就愈可能使他们蜕化变质——这要算一个定理。”②
  其次,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时刻,培养“四有”新人还必须用“爱国、奋斗、团结、奉献”的红岩精神来催生出一座理想、信念的宏伟大厦。
  我们知道,“四有”新人的培养目标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合乎历史的继承与发展,是毛泽东提出的“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在新的历史时期的具体体现。培养“四有”新人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具有重大意义。
  因此,只要我们真正掌握了红岩精神的深刻内涵,并自觉地用红岩精神来规范自己的言行,大量的“四有”新人就会在祖国建设的不同岗位上涌现出来。
  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面临的任务与产生红岩精神的时代不同了,但红岩精神的实质并未过时,它仍然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强大精神动力,它具有永恒的生命力。大力弘扬红岩精神,既是历史经验的总结,又是人民群众的心愿。以红岩精神为导向,帮助广大人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大力弘扬红岩精神,就是通过回顾历史来激励后人。大力弘扬红岩精神,就是要解决精神支柱、精神力量匮乏的问题,以红岩英烈作标尺来审视自我,校正人生坐标,荡涤陈腐观念。大力弘扬红岩精神,就是要增强人民的团结力、凝聚力,使人民群众继承和发扬奋斗、无私的奉献精神。当然,弘扬红岩精神并不是一句空话,也不是一种简单的对应,一种形式上的学习,而是要真正领会其精髓和实质,要把红岩精神落到实处,要自觉地用红岩精神来约束自己,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以英烈为榜样,为实现“十一五”规划和21世纪中叶实现全面小康宏伟目标尽自己的一份力。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会用自己的勤劳、汗水和热血去赋予红岩精神更新、更丰富的内涵。
  ① 《白公馆、渣滓洞革命烈士诗抄》,四川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4—5页。
  ② 《斯大林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461—462页。
  

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研究/马新发,雷莹主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10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