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图书

[上一记录][下一记录]

延安时期党的群众路线与新闻宣传工作研究

张燕玲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 张燕玲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革命胜利的重要方法之一就是走群众路线,依靠群众开展工作。延安时期党的新闻宣传工作也是如此。联系群众原则是中国共产党早期新闻宣传理论之一,也是中共新闻工作的优良传统,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逐步演进为具体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毛泽东同志高度重视新闻宣传工作中联系群众的思想路线,他指出:“通过报纸加强党和群众的联系,这是党的工作中的一项不可小看的、有重大原则意义的问题。”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吸引群众参加新闻工作,实现新闻工作者和广大群众的紧密结合,这是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在新闻管理工作中的具体体现,也是党的新闻事业的一条基本原则和工作路线。
  一、延安时期党的新闻宣传工作的指导思想体现为马克思主义群众性
  马克思在1843年1月1日的《莱茵报》上,比较系统地表达了马克思革命民主主义思想阶段的主要新闻观点。其中,他第一次提出了“人民报刊”的概念,并对人民报刊思想的内容和实质做出了较为全面的阐述。马克思所说的“人民报刊”,其实质就在于报刊要自觉地充当人民喉舌,体现人民精神,表达人民感情,维护人民利益,并且永远与人民同甘共苦。人民报刊是“人民(确实按人民的方式思想的人民)日常思想和感情的表达者”、“人民报刊生活在人民当中,它真诚地和人民共患难、同甘苦、齐爱憎”。①马克思、恩格斯深刻认识到,“报刊按其使命来说,是社会的捍卫者,是针对当权者的孜孜不倦的揭露者,是无所不在的耳目,是热情维护自己自由的人民精神的千呼万应的喉舌”②,“报纸最大的好处,就是它每日都能干预运动,能够成为运动的喉舌,能够反映出当前的整个局势,能够使人民和人民的日刊发生不间断的、生动活泼的联系”③。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证明,选择重大新闻线索,选择正确的切入口,选择最佳的时机,有针对性地去指导、组织和运用新闻舆论,对于引导社会舆论、调节社会心理、理顺群众的情绪、调动人民的积极性有着重要的作用,从而为社会运行提供强大的思想动力。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早期新闻宣传群众化的基础上,确立了密切联系群众、依靠群众的马克思主义宣传工作指导思想。作为无产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非常注重在新闻宣传工作中走群众路线,强调“日报一定要严正地代表党的意见,不能违背修改或掩盖一部分党的主张以迁就工作上的便利,但日报一定要用群众的态度,从叙述新闻中宣传党的主张,这样才可以使日报更加适合群众的需要与兴趣,使日报的影响能深入广大群众”④。1922年9月,中国共产党出版的第一个机关报《向导》就明确提出要依据“全国真正的民意”和“政治经济的事实”的要求来办报⑤。1930年,党的机关报《红旗日报》公开表明要成为“全国广大工农群众之反帝国主义与反国民党的喉舌”。1942年4月1日,中共中央机关报《解放日报》在《致读者》的社论中把“群众性”与“党性”一起列为党报的基本品质和工作原则,提出要“使解放日报成为真正战斗的党的机关报,同时也就是要使它成为天下人的报,成为一切愿意消灭民族敌人建立民族国家的人的共同的喉舌”。⑥在要求新闻与群众实际生活紧密联系的同时,中央还要求“无论如何必须组织每日出版销行全中国的工农报纸,报纸的文字、内容、价格要十分适合广大群众的能力、程度”⑦,刊物要“使中央刊物和书报不仅到达党员手中,并且到达群众中去”,“使广大群众能接受我们的宣传”。⑧
  中国共产党在农村革命根据地建立党的新闻事业,开辟了一条密切联系群众、依靠群众宣传的新道路,成为中国新闻发展史上前所未有的创举。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党所坚持的新闻宣传工作中的群众路线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延安时期党的新闻宣传工作的重要内容是满足广大工农群众生产生活需求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新闻来源于群众,因而更要反映群众实际,这是党的群众路线在新闻工作中的具体体现。“我们的报纸必须是群众性的,这是我们与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的原则区别,现在《新华》统治阶级新闻与知识分子议论太多,应有一个大转变,多登反映群众生活各种侧面的东西,多登能适应群众各种日常需要的东西,多登群众自己写的各种东西”⑧,只有这样,才能使人民觉得这就是自己的报纸。
  1940年3月25日,陕甘宁边区党委机关报《边区群众报》在延安创刊,报纸以陕甘宁边区各县、区、乡文化不高的基层干部和识字不多的普通农民群众为读者对象,突出了“以边区新闻为主,为边区人民服务”的大众化宣传风格,一方面,以通俗、多样、活泼有趣的报道内容来正确地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执行党报在战争环境中的宣传职能;另一方面,又以短小、精悍、简单、具体的语言和宣传形式去适合文化比较落后的边区群众,使识字少的人看得懂、不识字的人听得懂。再比如,中共关中地委创办的机关报《关中报》,从创刊时就确立了“为人民、写人民、大家写、写大家、大家看”的原则,很好地解决了为谁办报、靠谁办报的问题,办报的方针就是走群众路线、从实际出发。这一方针反映在报道内容中,就是贴近群众的生产、生活,关心群众的情感需要。《关中报》往往是一年到头不间断地跟踪报道群众的农业生产,帮助和指导群众制订合理、科学、切实实际的生产计划。从春耕生产到夏粮征收,从秋菜种植到冬麦播种,各个农时的生产劳动情况和存在的问题都能在《关中报》上找到。除了及时报道各项农事安排,报纸还开设了一些介绍各种节气和自然现象的栏目,集中刊登农业生产的小经验、小常识等。报纸对农业生产报道的显著“指导”特色,针对性强、实用性高,很受群众欢迎。农民姜子玉说:“《关中报》对我们种庄稼帮助很大,常提醒我们啥时候下种,啥时候收割,我们都爱看爱听。”新正二区狼牙洼读报组马黑子说:“《关中报》是我增加知识的好课本,关于种庄稼讲卫生的事实和道理登得很多。”⑩1944年,《关中报》增发了《大众读物》,专登小调、故事、唱词、谜语、常识等通俗有趣、生动活泼的内容,丰富了群众的日常生活。1945年,边区春瘟严重,群众请不到医生,报纸就连续刊载各种药方,群众按照报上药方治愈疾病。
  延安时期党的新闻宣传工作反映群众生产生活的实践,体现了新闻信息的源头,体现了新闻舆论的群众导向。
  三、延安时期党的新闻宣传工作的主要方式是深入群众和密切联系群众
  1928年6月,中共六大根据当时敌强我弱、革命处于低潮的形势,提出“党的总路线是争取群众”,新闻宣传必须成为“争取广大群众的重要工具”,成为群众的领导者和组织者,这是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新闻宣传领域形成的一条重要的指导路线。1931年,中共中央在决议中强调,“报纸无论是党的与苏维埃的都要通俗,并与群众生活有密切的联系。报纸必须有很多的发行部或发行员,大规模地散发到群众中去。它们必须是反映出群众的生活、斗争、领导与组织群众的刊物”(11),即是对新闻宣传“联系群众”的最明确的指示。1941年,中共在对各抗日根据地报纸杂志的指示中,再次指出“一切报纸杂志,必须……反映现实,反映当地社会情况与工作情况,反映大众呼声,依此来进行自己的宣传鼓动工作,激励纠正那种主观的、表面的、教条的、公式主义的、无的放矢的和空谈的缺点”(12),要求新闻宣传不仅在内容上反映群众的实际生活,而且形式上也要灵活多样、务实平易,真正做到群众“喜闻乐见”,这样才能为广大群众所接受,达到深入群众和密切联系群众的目的。
  延安时期,党通过报纸这一主要传播媒介加强党和群众的联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在新闻形式上,尽量采用群众语言,实现语言的大众化。新闻宣传工作者把党委的宣传意图同群众的需要和喜爱结合起来,并充分考虑农村群众的实际文化水平,文字短小精悍、简单具体、通俗明白,宣传形式灵活多样。报社的编辑记者经常深入基层,向群众学习语言,他们常常带上编写的稿子,请群众去审稿。二是在新闻来源上,采用了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的体验方式。先做群众的学生,再做群众的先生,这正是陕甘宁边区新闻工作者深入基层采访的指导思想。编辑、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和区乡干部、普通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打成一片,建立感情,了解他们的生活,听取他们的意见,洞察各种情况和问题,使新闻报道有的放矢、针对性强。三是在新闻传播渠道上,采用多元化、社会化的方式。1944年11月16日,延安召开了陕甘宁边区文教大会,此次会议做出的《关于发展群众读报办报与通讯工作的决议》中,肯定了读报组等社会宣传组织的工作价值,要求各地“在可能的条件下,均应组织读报,凡是下乡干部都有为群众读报的义务,乡村小学教员、干部也是义务读报员,而通讯员则是读报组的主持者”。深入基层的读报活动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群众,据统计,仅1944年一年,全边区就有一万多名群众加入读报组。此外,其他的一些宣传形式,如冬学、识字组、黑板报、宣传队、秧歌队等,也是党宣传工作的传播渠道。这些社会组织扩大和延续了新闻的影响力,被更广泛的群众所接受,最终实现了“深入人心”的传播效果。
  四、延安时期党的新闻宣传工作的根本目的是指导和服务群众
  毛泽东在给晋绥边区《抗战日报》的指示中明确指出,宣传“应根据当地人民的需要(联系群众,为群众服务),否则便是脱离群众,失掉地方性的指导意义”(13)。延安时期党通过开展新闻宣传工作,对群众进行正确的政治教育和组织领导,最终实现走群众路线,真正服务群众的根本宗旨。人民群众中蕴含着极大的革命积极性,但是他们不会自发地起来革命,需要党对其进行正确的政治教育和组织领导,否则群众运动就会迷失方向。边区新闻工作者坚持根据党的政策开展新闻宣传,始终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始终注意用党的纲领、路线和政策来统一边区民众,在它所承担的任务上,发挥了巨大作用:通过新闻宣传“大大地展开了部队的政治教育、党的领导和文化娱乐工作,传播了各个部队间的工作经验与教训,提高了指战员们的政治水平和军事水平”;“传达了党中央的政策路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传播了中共中央关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观点对于国际政治情况、帝国主义世界大战的精密正确的分析……”(14)
  另一方面,党的事业也必须发动广大群众参加,需要全体人民的共同努力奋斗,才有可能胜利。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毛泽东对新闻工作者提出了要求:“同志们是办报的,你们的工作,就是教育群众,让群众知道自己的利益,自己的任务和党的方针政策”,“群众知道了真理,有了共同的目的,就会齐心来做”(15)。1946年4月,《边区群众报》创刊六周年,作为西北局书记的习仲勋为之书写了热情洋溢的贺信:“这个报纸是陕甘宁边区群众公认的好报纸……为什么好?它不但容易读容易懂,并且说出了边区群众要说的话,讲出了边区群众要知道的事情。这就是为群众服务,当得起‘群众报’这个光荣的称号。它过去是这样做的,今后还要这样做。”(16)
  延安时期,党提出边区民主政府的工作“时时为人民,什么困难都不怕”“了解群众需求,啥事都能办得通”“不放手发挥民主,群众就不积极”“给群众办事要办到向上”等新闻评论立场,都是从群众的立场出发,宣传目的是为了鼓动群众,因而新闻的功能和价值主要体现在指导群众上,体现在服务群众上。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186—188.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六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1:275.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七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3.
  ④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文献选编(1915-1937).学习出版社,1996:891.
  ⑤发刊词——报宣言.向导.1922-09-13.
  ⑥发刊词——我们的任务.红旗日报.1930-08-10.
  ⑦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文献选编(1915-1937).学习出版社,1996:826.
  ⑧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文献选编(1915-1937).学习出版社,1996:836.
  ⑨中国共产党新闻工作文件汇编(上).新华出版社,1980:138.
  ⑩于建群.《关中报》——坚持群众路线的典范.咸阳日报.2013-06-25.
  (11)中央关于苏区宣传鼓动工作决议.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文献选编(1915-1937).学习出版社,1996:994.
  (12)中央宣传部关于各抗日根据地报纸杂志的指示.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文献选编(1937—1949).学习出版社,1996:264.
  (13)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新华出版社,1983:120.
  (14)胡绩伟.青春岁月——胡绩伟自述.河南人民出版社,1999:264.
  (15)毛泽东选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80.
  (16)胡绩伟.青春岁月——胡绩伟自述.河南人民出版社,1999:262.
  

延安时期党的群众路线理论与实践研究/王长寿,樊为之,王天丹主编.—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