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图书

[上一记录][下一记录]

延安时期党对知识青年的教育及其启示

陈正文

    
  延安时期,许多海内外知识青年奔赴延安,知识青年在党所创办的学校和陕甘宁边区学习和锻炼的过程中传承和践行了延安精神,最终为中国革命和建设做出巨大贡献。党在延安时期用延安精神来教育知识青年,为当今我们教育管理青年党员提供了宝贵的启示。
  一、“试问九州谁做主,万众瞩目清凉山”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不断扩大对我国的侵略,民族危机日益严重。1935年8月,中国共产党发表《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主张停止内战,以便集中一切国力去为抗日救国的神圣事业而奋斗。12月,党中央在陕北召开了瓦窑堡会议,明确提出党的基本策略任务是建立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继而这种救国存亡的抗日主张通过东征,西安事变和国共合作等,得到了全国各族人民的拥护和赞赏。中国共产党的影响也走出了山沟和国门。从此,中共中央的驻地——延安成为指引中国革命的方向,照耀中华民族前程的红星,吸引了一批批爱国知识青年的到来。
  海内外青年们“或者持当地党组织的介绍信,或者持当地救亡团体的介绍证件,或者受社会著名人士推荐,或者是南京、武汉、重庆等地八路军办事处介绍,或者什么都没有只凭一颗赤诚的心,一批有一批地潮水般地涌进了延安,涌进了中国共产党举办的各类学校”①。尽管“抗大在武汉登报申明不招生了,一点没有用,仍旧是络绎不绝地来,没有汽车用两条腿走,男男女女从几千里外都来了。主要是革命青年”②。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回忆说:“战事开始后,我走到一处地方,哪怕是最料不到的地方,总有那腋下挟着一本《西行漫记》的青年,问我怎样进延安的学校。”那么,到延安的知识青年究竟有多少人?在1943年12月22日中央书记处工作会议的讨论中,任弼时专门就如何看待来延安的新知识分子问题做了发言说,抗战后到延安的知识分子总共四万余人,就文化程度而言,初中以上71%(其中高中以上占19%,高中21%,初中31%),初中以下约30%,而大多数是在1937年和1938年来的。为了将青年们接收下来,党在延安和陕甘宁边区由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和边区政府创办的各类学校先后有30余所。其中有正规的高等学府,也有战时短训班;有党校、军政大学,也有工青妇的干部学校;有文学艺术、自然科学的,也有医药卫生、农业纺织的学校。青年们从各地一批批进延安,又一批批派往到各地抗战前线;开学典礼不断,毕业歌声不绝。
  二、让知识青年在延安精神的塑造过程中茁壮成长
  延安各类学校在办学过程中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同时,党中央和毛泽东高度重视对青年的教育,让知识青年在党和革命军队所培育的延安精神的沐浴中成长。
  1.升华青年“大概的”抗日救国决心,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割掉皮肉还有筋,打断骨头还有心。只要我还有口气,爬也爬到延安城。”这首小诗生动地道出多少知识青年的心声。毛泽东曾对此高度评价:“你们从很远的地方辛辛苦苦地来延安学习,我看是已经有了决心的。什么决心呢?延安没有升官发财的机会,你们来此一不为升官,二不为发财,那末远道来此,究竟为什么呢?无疑的是为了抗日救国,所以你们是有抗日救国的决心的。”“这种精神,这种决心,是很好的。”“但有些人是只有一个‘大概的’决心”,即许多知识青年“的决心不是由坚定的政治方向出发的,是没有经过很好的考虑而来的”。宋平曾这样回忆说:“当时,抗日的高潮推动大批有志爱国的青年涌进了革命的队伍。然而这批革命青年(包括已经加入了共产党的青年党员)的抗日热情虽然很高,在理论上却没有什么准备……至于共产党究竟干什么?社会发展的前途和规律又是什么?头脑并不是十分清楚”。
  如何将青年们满腔热情的抗日救国热情,引导升华到在科学理论指导下的信念层面上来?关键是让青年们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就是指:第一,政治方向必须是正确的,正确的就是科学的,是以马列主义为指导思想的政治方向;第二,它必须还是坚定不移、坚持到底的。到延安来的知识青年首先进入党举办的各类学校学习。而延安时期的各类学校特别是党政军干部学校的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政治理论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在延安的学校里,青年们学到了一个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由此青年们也获得了马列主义的初步知识,从而青年们成长为合格的抗日干部,许多人从一个抗日的热血青年迅速成长为一名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据统计,抗日军政大学“第二期知识青年609人,毕业时党员435达到427人,占70.1%;第三期知识青年477人,毕业时党员323人,占67.7%;第四期知识青年4655人,开学时党员仅530人,占11%,毕业时党员达3304人,占71%。”陕北公学从建校开始不到两年多的时间里,6000多名学员中发展新党员3000多名。
  2.引导青年摆脱教条主义的“俘虏”,树立实事求是的学风。由于党在瓦窑堡会议上克服了“左”倾关门主义。因此,中国共产党的组织有了很大的发展,青年学生在新党员中占了很大一部分,许多人虽然在组织上入了党,但在思想上却没有完全入党。抗战初期,党内教条主义残余尚未肃清。“教条主义容易装出马克思主义的面孔,吓唬工农干部,把他们俘虏起来,充作自己的用人,而工农干部不易识破他们;也可以吓唬天真烂漫的青年,把他们充当俘虏。”如当时的中国女子大学就有学员称王明为“王妈妈”,有些青年整天抱着教科书死记硬背,却不能解释边币和法币的关系。如何将青年们从教条主义的“俘虏”中解救出来呢?这就需要培养青年们一种态度,“要有目的的去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要使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际运动结合起来,是为着解决中国革命的理论问题和策略问题而从它找立场,找观点,找方法的。这种态度,就是有的放矢的态度”。
  首先,在延安各类学校倡导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反对“条文主义”。学校强调学员要自动地、自觉地、有计划有步骤地学习,强调要理论与实际密切联系地学习,强调学员之间要相互帮助地学习。同时,要求教员在教学中要掌握少而精的原则,理论与实际联系的原则,中国化、大众化的原则和革命的批判的原则,反对“条文主义”。其次,让青年们参加整风,积极改造主观世界。延安学校的青年学生们认真研读中共中央规定必读的22个整风文献,联系自己的思想状况和实际,一边思考一边相互交流学习,最后做好笔记。对于一些重大的疑难问题,学校还请来中共中央、西北局和边区政府的领导同志作指导报告。这样通过认真学习整风文献,青年们既领会了文献的精神,又掌握了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从而学会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本领。同时青年们结合本单位和自己的具体实际,开展了认真而深刻的检查和反省,极大地提高了思想水平,最终改造了自己的非无产阶级的世界观。最后,组织青年们参加调查研究。中共中央于1941年8月作出了《关于调查研究的决定》后,中共中央青年工作委员会根据中央决定精神于同年10月发出了《关于调查研究工作的通知》,从而把广大青年组织起来去做调查研究的工作,使青年们比较深入地了解了边区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以及群众生产等实际情况。
  总之,延安时期,延安各类学校贯彻执行党中央“团结,教育,改造”知识分子的方针政策,青年们也通过各种学习和实践活动,逐步培养了实事求是的作风态度,重塑了灵魂。
  3.教育青年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认识“群众是真正的英雄”。到延安来的知识青年带来了满腔热血和赤诚的爱国心,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非无产阶级思想。陈云曾在1942年撰文反映:“中组部需调一批人去敌占区工作,其先决条件是,他们要在敌后有可利用的社会关系,或可能找到立足过度的关系。通过各机关、学校寻找和与有关同志谈话,在条件比较合适的一百七十七人中,除少数人表示服从党的分配,接受工作外,其余大部分人均把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或掩饰推诿,或当面拒绝。这些人都是抗战时期入党的知识青年。”如何解决这样的问题,主要是增强青年党员的党性意识,帮助青年们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广大知识青年在党的教育下,从身边小事做起为人民服务。针对边区文化教育落后的状况,青年们广泛投入到国民教育工作中,成为党和陕甘宁边区政府在这一工作中的第一助手,突出表现为:积极帮助边区党和政府发展以民办公助为主的农村小学教育事业和以冬学为主的社会教育。除此之外,边区青年还是进行拥军爱民,减租减息运动不可忽视的力量。抗战胜利后,青年们抛头颅洒热血奔赴新解放区和战争的最前线,为新中国的建立做出了应有的贡献甚至是牺牲。
  4.号召青年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自己动手,丰衣足食”。陕北土地贫瘠,气候恶劣,人口稀少,经济文化落后。党选择了延安,这意味着要艰苦奋斗才能生存和发展。党和红军来延安并不是休养生息,而是北上抗日。当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日军集中主要兵力打击敌后战场的八路军和新四军;而国民党又对陕甘宁边区实行封锁,党和边区人民更需要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我们曾经弄到几乎没有衣穿,没有油吃,没有纸,没有菜,战士没有鞋袜,工作人员在冬天没有被盖。”③面对的“困难真是大极了”,是“饿死呢?解散呢?还是自己动手呢?”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定的回答:“我们是确信我们能够解决经济困难的,我们对于在这方面的一切问题的回答就是‘自己动手’四个字”。青年们又是如何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呢?
  首要的是适应当时艰苦的环境。吃的主要是小米、土豆、南瓜,有时是黑豆、荞麦。穿的是统一的土布灰军装,每年一套单衣,两年一套棉衣。住的都是山上开挖的土窑洞。学习用品和教材极少,上课不下雨时大都在露天。面对艰苦的条件,青年们学会了忍耐。然而适应恶劣的环境,学会忍耐这并不是艰苦奋斗的全部,艰苦奋斗更应该是积极应对困难,开拓进取从而战胜困难。知识青年是正是这样做的:一是和军队干部和战士们一起挖窑洞,建校舍。毛泽东对此赞许道:别小看挖窑洞,这是挖开知识分子同工农隔开的一堵墙啊!二是积极响应毛泽东“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一面学习,一面生产,以各种形式投入到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中。李富春在延安《新中华报》上发表文章说:这些或者是从来未拿过锄头的文弱书生,或者是刚刚离开大城市的富裕家庭与学校而来延安的男女青年学生,或者是历来只知“笔耕”的文艺人才,他们下决心用锄头,用血汗,开辟了自己的新的人生!使劳动与学习、与工作、与战斗,从自己的实践中联系起来,使每个人体会了、实践了“劳动神圣”的光荣。
  青年们不但在生产劳动中实现了生产自给,解决了吃穿住等问题,而且也在劳动中磨炼了意志,强壮了体魄,和工农打成一片,成为革命的中坚力量。青年们从前辈那里接受艰苦奋斗精神教育熏陶的同时,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培养了艰苦奋斗的精神。
  三、延安时期党对知识青年教育的现实启示
  延安时期到延安知识青年是在党中央和毛泽东亲切关怀下,也是在延安精神的沐浴和塑造中成长起来的,尔后他们为中国革命和建设做出巨大贡献。正如邓小平所评价的:“抗日战争时期吸收了一部分知识分子,后来的政治干部除了老红军外,就靠这批人,从这批‘三八式’里面选出来的。”④党在延安时期对知识青年的教育,即培养他们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走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等,这些正是延安精神的主要内容。我们从党在延安时期对知识青年的教育过程中可以得到许多现实启示。
  第一,青年成长的好坏关系着党和国家事业的兴衰成败。延安时期,党中央和毛泽东高度重视对青年的教育。党的领导人不仅指导学校教育方针的制定,还为学校配备坚强优良的干部和教师队伍;不仅经常参加学校的开学、毕业典礼,还亲自到学校给青年授课。正是在延安精神的感召和鼓舞下,成千上万的青年通过学习和锻炼逐步达到了成熟,成为拯救中华民族于水深火热的中坚力量。我们应高度重视青年党员的成长,以高度的责任感加强对青年党员的教育和管理,赋予延安精神新的时代内涵,让青年们发扬光大。
  第二,党的领导人和老党员在发扬延安精神方面对青年党员起着模仿带头作用。以毛泽东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是延安精神的倡导者,培育者和实践者。毛泽东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倡导者,也是这一宗旨的践行者。延安时期,“毛泽东在听到‘雷公为什么不打死毛泽东’的骂声后,‘不怪说这个话的人’,而是深入研究财政经济问题,‘下决心搞大生产运动’给人民群众带来了‘看得见的物质福利’”。毛泽东是调查研究,实事求是的表率,也是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楷模,还是带头参加大生产运动的榜样。全党同志正是以领袖们为光辉典范将延安精神发扬光大的。当今党员领导干部要在弘扬延安精神,自觉加强党性修养方面为青年党员做好表率。老党员应做好“传、帮、带”工作,使延安精神代代相传、万古常青。
  第三,良好的社会氛围有助于延安精神的发扬和青年党员的成长。延安时期,党在革命斗争中形成的优良作风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已成熟。当这些作风成为全党自觉地行动时,也就带动了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延安“一没有贪官污吏,二没有土豪劣绅,三没有赌博,四没有娼妓,五没有小老婆,六没有叫花子,七没有结党营私之徒,八没有萎靡不振之风,九没有人吃摩擦饭,十没有人发国难财”。知识青年在延安的学校里过着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生活,表现出生机勃勃,斗志昂扬的精神状态。延安精神是延安时期弥散于陕甘宁边区整个社会风气的抽象和升华,延安精神的发扬使边区社会环境为之一新。我们只有积极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才能使延安精神之树常青,从而益于青年党员确立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
  (作者为中共陕西省委党校党建教研室教师)
  ①任学龄、杨延虎:《中国青年运动的典范:延安青运十三年》,东方出版社1999年版,第22页。
  ②陈云:《论党的建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5年版,第12页。
  ③《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92页。
  ④《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62页。
  

延安精神与中国共产党90年/梁星亮等主编;陕西省延安精神研究会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2.6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