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图书

[上一记录][下一记录]

第六章 二、延安精神是新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精神支柱 1.新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历程

陈登才,郑志飚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中央非常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把发展教育作为民族振兴、国家富强、社会进步的基础工作和战略任务来完成,从而使我国教育事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国民素质和整个社会的文化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在教育事业的发展过程中,和整个社会的发展一样,延安时期产生并形成的优良传统和延安精神起了精神支柱的作用,保证了新中国教育事业始终沿着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的轨道向前发展。
  1.新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历程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使教育在全国范围内走上了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道路,也为教育的顺利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政治保证。新中国教育发展的历史轨迹,大致可分为四个大的历史时期。
  第一个时期,从1949年10月到1966年5月,是新中国教育的起步和建设时期。这个时期是中国教育史上一个重大的转折时期,是从根本上改变教育性质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首先完成了对旧教育的接管和改造。新中国一成立,中央就明确提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教育为新民主主义的,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教育工作应以提高人民文化水平、培养国家建设人才,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为主要任务。提倡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为新中国全体公民的公德。按照这一教育思想和政策,各级人民政府对全国各级各类公立的和私立的学校进行了接管。在此基础上,通过创办人民革命大学、吸引留学生回国、开展教师思想改造运动等一系列的举措来团结、改造知识分子,为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师资力量。同时,确定教育为工农服务的方向,为此,全国各地广泛地开展了工农教育,创办了工农速成中学,加强了中等技术教育,在大学增设专修科和短训班,对各级各类学校的课程设置和学制进行了改革,有计划有重点地进行了院系调整等。这些都对新中国初期教育的改造和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其次,学习苏联的教育经验。建国初期,由于受到帝国主义的包围,又缺乏在全国范围内办教育的经验,因此,中央提出,向苏联学习,进行教育改革。一方面学习苏联的办学方针、办学方法等,另一方面聘请苏联的教育专家来华亲自指导办学。学习苏联经验,对于改造旧教育、建立新教育,起了积极的作用,但也存在着如联系我国实际情况不够的缺点和不足。最后,逐步探索中国社会主义教育的发展道路。从1956年到1966年,教育领域也和其他领域一样,是大胆探索,曲折前进的十年。在这十年中,党中央提出了向科学进军的口号,全国各级学校,特别是高等学校的科学研究工作逐步得到重视,并日益取得进展。为了确立社会主义的教育方针,开展了关于“全面发展问题”的讨论,即是否要把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作为我们的教育方针。后来由于形势的变化,这场讨论不得不中止,既未作出结论,也未付诸实践。1957年2月,毛主席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报告中,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这一教育方针具有鲜明的针对性和时代特点,一是强调学习文化科学知识的同时,重视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二是防止和克服一些青年以为到了社会主义就自然什么都好了的错误思想,强调理想境界的实现还要靠我们的辛勤劳动;三是解决当时存在的学生课程负担过重,影响身心全面发展,影响学习,影响工作的问题。毛泽东提出的社会主义教育方针,是对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说的一个贡献。根据这一教育方针,1958年9月,中央发出了《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明确而系统地阐述了党的教育工作方针,即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为了实现这个方针,教育工作必须由党来领导。这一教育工作方针,明确指出了教育工作的方向。当然这一方针在实际执行中,由于存在一些误解,也带来了一些消极的影响,“教育大跃进”中出现的以生产劳动代替学习、各级各类学校盲目发展等,就是突出表现。针对出现的这些问题,中央对教育事业进行了大调整,并于1960年下半年起,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先后制定了大、中、小学工作条例,使大、中、小学校的各项工作逐步走向正轨,对稳定教学秩序,提高教学质量,起了积极的作用。但后来由于中央对教育形势的错误判断,从而在各高等院校和部分中学开展了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加上后来“左”的思想日益膨胀,使整个教育事业受到了很大的冲击。
  第二个时期,从1966年5月到1976年10月,是“文化大革命”时期。在这一时期,整个国家陷入空前的浩劫之中,教育领域则是“重灾区”,教育事业所遭受的破坏,在教育史上是罕见的。在“文化大革命”中,出现的停课闹革命、派工宣队进驻学校、开展颠倒是非的大批判、残酷迫害干部、教师,乱撤乱并高等学校、盲目发展普通中小学,进行所谓的“教育革命”试点等等,使整个教育事业出现了严重的停滞、倒退和混乱。
  第三个时期,从1976年10月到1992年10月,是教育上的拨乱反正与改革、开放时期。1976年,“四人帮”的粉碎,标志着长达十年的文化大革命的结束,教育战线的一些冤假错案得到了平反,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逐渐形成。特别是高等学校统一招生考试制度的恢复,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广大教育工作者的积极性大为高涨,不仅提高了高等学校的教育质量,也促进了中小学教育质量的提高;不仅有利于恢复高等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也有利于恢复和建立中小学正常的教学秩序。在此基础上,大、中、小学工作条例得到重新修订,教师队伍建设得到加强。接着党中央及时向教育界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在青少年中全力提倡勤奋学习、遵守纪律、热爱劳动、助人为乐、艰苦奋斗、英勇对敌的革命风尚,把青少年培养成忠于社会主义祖国、忠于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忠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优秀人才。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教育领域的形势越来越好,特别是党中央把教育列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之一,教育工作被列入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从而大大调动了广大群众办学的积极性,出现了集资办学的热潮,各级各类学校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1983年,邓小平为北京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三个面向”指明了新的历史时期整个教育工作的战略方向,也指明了教育改革的正确方向。按照这个要求,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对高等教育、中等和初等教育进行了改革,加强了对外教育交流。1985年,中央作出了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了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方向,确定了根本目的、指导方针,提出了新的历史时期教育事业的战略目标,标志着我国教育事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从此以后,我国教育领域的各项事业发展很快,特别是九年制义务教育在全国开始实行并取得很大进展,职业和技术教育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发展迅猛,教育投入的增长比例年年递增,预示着中国教育的大发展。
  第四个时期,1992年10月到今,是中国教育的转轨和大发展时期。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在我国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在这一大变革中,教育领域也同其他领域一样,毫不例外地要跟上变革的步伐,适应形势与时代的要求。为此,中央制定并颁布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及其他一系列决定,各级各类学校也都制定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改革措施,从而大大推动了教育的发展。最突出的表现是:多元主体兴办教育的格局已基本形成,素质教育成为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竞争机制已被广泛地引入教育领域,职业教育成为教育领域的一个主要方面等等。
  总之,新中国的教育是在继承和发展根据地教育,特别是新民主主义教育经验的基础上建设起来的。40多年来,虽然几经曲折,仍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截至1995年底,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发展到1054所,是1949年205所的5.14倍,学生92.59万人,是1949年11.7万人的8倍;中等学校3.11万所,学生1652.44万人,分别比1949年的5216所、126.8万人增加了498%和1203%;小学66.87万所,学生13195.15万人,分别是1949年的2倍和5.4倍,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8.5%,是1949年20%的近5倍。
  

延安精神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陈登才,郑志飚主编.—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6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