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图书

[上一记录][下一记录]

第八章 三、继承发扬革命文化传统,深入持久地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1.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是党的群众路线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生动体现

陈登才,郑志飚


  1.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是党的群众路线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生动体现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①列宁在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过程中,进一步指出:“生气勃勃的创造性的社会主义是由人民群众自己创立的”。②没有人民群众也就没有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社会主义事业是千百万人民群众自己的事业,那么,现代化事业的成败就直接取决于千百万人民群众觉悟和参与的程度。因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③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作为整个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关系到千百万群众的切身利益,那么,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和创造性实践活动,就是精神文明建设发展的源泉和取得成败的关键。
  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指出:“全国各地广泛开展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是人民群众移风易俗、改造社会的伟大创造,有助于两个文明建设任务有机结合,落实到基层”。这既是对精神文明建设经验的总结,又为精神文明建设的健康发展指明了方向。这个经验和方向,一是人民群众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动力和源泉;二是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要围绕着中心工作展开,要有利于促进两个文明的协调发展。
  第一,人民群众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动力和源泉。
  1979年党的十一届四中全会指出:“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教育科学文化水平,树立崇高的革命理想和革命道德风尚,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④全国各地许多单位根据中央的要求,顺应群众愿望,在广大人民特别是青年中广泛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共产主义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活动。并在总结各地经验的基础上,于1981年2月,由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等九个群众团体联合发出倡议,提出在全国人民特别是青少年中开展以“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讲道德”和“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为主要内容的“五讲四美”活动。到1982年,这一活动推广到全党全民中,后来又增加了“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党”的“三热爱”内容,并连续三年在全国普遍开展了“全民文明礼貌月”活动。这期间,参加华北地区军事演习的部队先后开展了军民共建精神文明活动,这一形式密切了军政军民关系,推动了地方和军队两个文明建设的健康发展。1983年4月,中央书记处、国务院、中央军委要求各级党委、政府、驻军有领导、有步骤地开展军民共建活动。与此同时,广大农村也先后开展了创建文明村镇、文明农户的活动。中宣部等单位专门召开座谈会,推广创建文明村镇的经验。1984年,中央书记处在批转文明村镇座谈会纪要时指出;创建文明村镇活动是我国农民继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的又一伟大创造。
  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从兴起到发展,始终植根于广大人民群众的自觉实践之中,体现了群众的利益、愿望和要求,体现了群众自觉参与意识和创造新生活、创造历史的精神风貌。在这个过程中,中央和地方各级党政领导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及时发现群众中蕴藏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并及时地加以总结、引导、提高和推广,使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在两个文明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实践证明,人民群众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动力和源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是我国人民移风易俗、改造社会的伟大创造。这一活动的深入开展,是党的群众路线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生动体现。
  第二,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要围绕中心工作展开,要有利于促进两个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
  在延安时期,针对革命队伍里有些同志不愿从事经济工作,以为革命就是要搞军事、搞政治,就是要到前方打仗,而留在后方搞生产没出息的错误认识,毛泽东指出:在陕甘宁边区的条件下,中心的或第一位的工作就是经济工作和教育工作,其它工作都是围绕着这两项工作而进行的。在当代中国,我们的中心工作仍然是经济工作,各项工作,包括精神文明建设必须围绕着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工作来开展,才能将其落在实处,才能对社会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任何离开经济建设、离开中心工作的所谓纯粹的精神文明建设是不存在的。所以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强调:“我们所进行的精神文明建设,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的精神文明建设”。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虽然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种手段、方法和有效形式,但其活动内涵不仅仅包含精神文明的内容,而是把促进经济发展、转变社会风气、改善人民生活、提高人的素质,以至提高城市、小区、单位、村镇、街道等的整体文明程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把两个文明建设的总任务、总目标分解为一个城市、一个单位、一个村镇的具体任务、具体目标,便于执行、便于检查,既促进了经济建设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又在各行各业树立了良好的典型,净化了社会环境,同时也提高了广大市民、职工和农民群众的综合素质。正如《决议》中充分肯定的那样: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是把两个文明建设任务有机结合并落实到基层的有效途径”。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第104页。
  ②《列宁全集》第3卷第53页。
  ③《毛泽东选集》第3卷第1031页。
  ④《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第234页。
  

延安精神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陈登才,郑志飚主编.—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6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