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图书

[上一记录][下一记录]

下编 第四章 二、艰苦奋斗、奋发图强的创业精神

郭必选 拓锐平 高思龙 樊云


  1、大生产运动的提出和发展
  1938年10月武汉失守,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日本帝国主义把其侵华的主要军事力量放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区战场,对敌后抗日根据地实行“三光”政策,反复进行大规模的扫荡和分割“蚕食”。与此同时,国民党反动派集团以几十万兵力配合日寇对我根据地实行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1940年以后,敌后抗日根据地进入更困难的时期,国民党反动集团从1939年冬到1941年1月发动了两次反共高潮,从1940年冬天起完全断绝了对我党我军的抗日经费的接济。根据地军民面临着日益严重的财政经济困难。
  一方面由于日寇的疯狂扫荡,伪、蒋反动势力的夹攻,另一方面是陕北、华北等地区连年遭到旱灾、水灾、虫灾的侵袭。天灾人祸使解放区的面积缩小,军队人数下降。到一九四二年,全国抗日根据地和游击区的总人口由原来的一亿左右下降到五千万,八路军由四十万人减少到三十四万,新四军由十三万五千人减少到十一万人(包括精简在内)。各根据地经济非常困难。毛泽东说:“我们曾经弄到几乎没有衣穿、没有油吃、没有纸、没有菜,战士没有鞋袜,工作人员在冬天没有被盖。①”能否克服解放区的严重经济困难,是关系到抗日战争能否胜利、中华民族能否独立解放的大问题。毛泽东指出:“战争不但是军事的和政治竞赛,还是经济的竞赛。我们要战胜日本侵略者,除其他一切外,还必须努力于经济工作②”为了克服严重的财政困难和物质困难,党中央领导解放区军民首先在陕甘宁边区,继而在各个解放区欣起了群众性的大生产运动。
  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是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是全国抗战的指导中心,大批革命志士和爱国青年纷纷奔赴延安,各种机关和事业单位的设立,使陕甘宁边区人口日益增多,当时边区的非生产人员经常保持在七万人左右,最多时达十三万人,加上8666匹公用牲口的消耗,边区人们负担着脱产人数超过了总人数的10%。加上国民党顽固派几十万军队的包围封锁,使边区的经济十分困难。1938年10月召开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就提出:“组织广大人民的生产积极性,使之为着战争供给而效力。”1938年12月20日党中央在《新中华报》社论中提出了:“广泛开展生产运动,”“保证各个地区物质供应的自给自足”的号召,要求“努力提高工农业生产力,激发工人农民以及广大劳动人民的生产热忱”,要求发动各级党、政、军及各群众团体的全部工作人员、各部队的指战员“一面工作,一面生产,把工作与生产联系起来”。并且指出,“只有这样才能支持长期抗战,才能保障战时物质供给。”大生产运动的第一阶段就是从1938年12月算起。
  1939年2月,中共中央在延安召开了生产动员大会,毛泽东尖锐地指出:“饿死呢?解散呢?还是自己动手呢?饿死是没有一个人赞成的,解散也是没有一个人赞成的,还是自己动手吧,这就是我们的回答。”毛泽东还指出:从古以来,人类还是自己动手活下去的吗?为什么我们不能自己动手呢?我们是确信我们能够解决困难的,我们对于在这方面的一切问题的回答就是“自己动手”四个字。在这次会上,毛泽东发出了“自己动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伟大号召,要求部队、机关、学校开展大生产运动。1938年底以前,除了一部分军队开始了以改善生活为目的生产劳动以外,还没有普遍开展大生产运动,1939年2月以后,大生产运动从陕甘宁边区,到敌后各抗日根据地才逐渐地开展起来。
  从1942年12月到抗日战争胜利,是大生产运动的第二阶段。面临1941年和1942年的严重困难,原来小规模的生产运动已经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为了指导大生产运动的深入开展,1942年12月,中共中央西北局在陕甘宁边区召开高级干部会议,会议系统地总结了边区和各根据地的各项工作。毛泽东作《经济问题和财政问题》的报告,提出了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财政工作总方针。在这一方针的指导下,陕甘宁边区及敌后各解放区的生产运动迅速开展并取得了巨大成绩。1943年初,成立西北财经办事外,由贺龙负责,使边区经济工作在组织上实现了统一领导。1943年10月,党中央在《开展根据地的减租、生产和拥政爱民运动》的指示中指出:“党委、政府和军队必须于今年秋冬准备好明年在全根据地内实行自己动手、克服困难(除陕甘宁边区处,再提丰衣足食口号)的大规模生产运动,包括公私农业、工业、手工业、运输业、畜业和商业,而以农为主体。”“一切机关学校部队,必须于战争条件下历行种菜养猪、打柴、烧炭、发展手工业和部分种粮,”毛泽东指出:“各级党政军机关学校一切领导人员都须学会领导群众生产的一全套本领,凡不注意研究生产的人,不算好的领导者。一切军民人等凡不注意和反而好吃懒做的,不算好军人、好公民。③”1943年11月29日,毛泽东又在招待陕甘宁边区劳动英雄大会上作了《组织起来》的讲话,号召“把一切老百姓的力量、一切部队机关学校的力量、一切男女老少的全劳动力半劳动力,只要是可能的,就要毫无例外地动员起来,组织起来,成为一支劳动大军。④”此后,解放区的大生产运动就更普遍地有组织领导地发展起来。
  大生产运动的基本方针和政策。发展经济,保障供给是财政工作的总方针,具体在公私关系上,实行“公私兼顾”或者叫“军事兼顾”的方针;在工、农、商各项生产事业中,实行以农业为主的方针;在经营中实行“统一领导,分散经营”的方针;在生产消费的关系上,实行生产和节约并重的方针。这些方针和政策,贯穿着一个基本指导思想,即一切依靠群众,坚持自力更生。其根本的出发点是相信人民群众的创造力是无穷无尽的。
  2、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凯歌
  南泥湾,位于延安东南的黄龙山。离延安百余里,是延安县金盆区的一乡,与金盆湾、临镇、马坊等接壤。纵横一二百里,它的中心是由三道河川构成。南泥湾地区,多年来荒无人烟,乱木杂草丛生,山禽野兽成群,是个非常荒凉的地区。1941年春,三五九旅指战员以“一把镢头一支枪,生产自给保卫党中央”的战歌,开进了南泥湾。面对荒无人烟,重重困难,屯垦南泥湾的英雄们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没有房子住,战士们用树枝、杂草搭起简陋的帐棚,挖窑洞,有的露宿于山石野谷之中;没有粮食,他们就赶到百里以外去背;没有菜吃,他们挖野菜,打野生动物来解决;没有衣穿,他们夏天就光着膀子开荒,冬天砍柴烧炭取暖;缺乏工具,大家就收集废铜烂铁,自制农具;写字没有纸,就用桦树皮代替,当时记笔记、出墙报,甚至医生开处方都用桦树皮。三五九旅的指战员在困难面前艰苦奋斗。1941年,开荒种地111200余亩,收细粮1200余石,达到粮食自给76%,经费自给(包括衣服、油、盐、津贴、杂支等)78.5%。1942年,种地26800余亩,收细粮3050石,粮食自给88%,经费自给达到90.20%。1942年7月,朱德总司令邀请谢觉哉、徐特立、吴玉章、续范亭同游南泥湾,看到南泥湾的巨大变化,朱德在《游南泥湾》一诗中写到“去年初到此,遍地皆荒草。夜无宿营地,破窑亦能找。今辟新市场,洞房满山腰,平川和嘉示,水田栽所稻,屯田仅告成,战士粗温饱。农场牛羊肥,马兰造纸俏。熏风拂面来,有似江南好。”
  1942年,南泥湾的大生产运动发展到高潮。他们提出“不让一个人站在生产战线之外”的口号,上自旅长,下至各种勤杂人员,一律参加生产。从临镇到九龙泉,长50余公里,宽一二十公里的地区,漫山遍野都是开荒的人群。1943年,种植面积100000亩,收获细粮12000石,洋芋、南瓜等折粮(3斤折粮食1斤)3000石,共15000石,蔬菜完全做到自给;不但每人每月可吃到3斤肉,自己种的烟草也能满足需要。在牲畜饲养方面,全旅养猪4200多头,牛820余头,羊7800余只,达到王震旅长提出的“二人一猪,一人一羊,十人一牛的指标。”经过3年的艰苦奋斗,全旅共开荒261000亩,(平均每人12亩),部队吃穿用完全自给自足,不要政府一文钱、一粒粮、一寸布,反而每年向政府缴1万石公粮。可以说达到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1943年春节,鲁艺组织了秧歌队去南泥湾劳军,著名歌唱家郭兰英演唱了《南泥湾》,歌颂“到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的陕北好江南。同年7月,毛泽东亲临南泥湾视察,高度赞扬三五九旅指战员艰苦创业的精神。他说“国民党要困死我们,饿死我们,他们越困,你们越胖了。”又说,“因难,并不是不可征服的怪物,大家动手征服它,它就低头了,大家自力更生,吃的、穿的、用的都有了。目前,我们没有外援,假定将来有了外援,也还要以自力更生为主。⑤”
  1944年,三五九旅指战员再接再励,掀起更大的生产浪潮,开荒种地26.1万亩,产粮3.5万石,收棉花5万斤,实现了年初给每人下达的生产6.1石细粮,保证了1人1只羊,2人1头猪,10人1头牛的计划。而且全旅上缴公粮万石,创造了军队建设史上的奇迹。总之,在1941年到1944年中,三五九旅共开荒36.1万亩,其中有稻田2000亩,共收细粮54278石,自己动手盖房667间,挖窑洞1266孔,建礼堂3座,置办农具万余件。南泥湾农业生产的发展,不仅解决了部队的吃饭问题,而且促进了轻工业、商业和合作社等整个边区经济的发展和繁荣。三五九旅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在发展农业的同时,白手起家办起了盐业、土产、运输3个公司,还有饭店、商店、军人合作社、旅店、浴池和各种加工小作坊等。1940年9月,他们用一架祖孙三代人用过的破织布机,在绥德的一座破庙里办起了大光纺织厂,王震旅长亲自在庙门上拟了一幅对联:“动手动脚自给自足,同心同德爱国爱民。”到1943年,大光纺织厂由1人发展到800多人,机器由1台发展到铁机45台,木机667台,纺毛机23台;织布数量由开始时的年产273尺提高到9177尺。成为全边区3个先进厂中的第一名。全旅还在南泥湾土法上马,展开了纺纱织布热潮,到1943年,全旅产布9000匹,毛巾12万打,不仅能织出2尺4寸宽的土布,而且还能织出厚实的格子布、斜纹布、帆布、折子绸、哗达呢,以及色彩鲜艳的花布,畅销陕甘宁边区各地。到1943年冬,全旅指战员每人都有一套厚实暖和的棉衣棉裤和自制的呢子军装,有了黄呢子军毯、毛背心、毛围巾、毛袜等。到夏天,每人发1套单军装、两套衬衣等。除纺织厂外,还兴办了1个被服厂、两个修械厂、两个纸厂、4个木工厂、3个军鞋厂、两所油坊、1个肥皂厂、3个铁厂、8所粉坊、6所豆腐坊、磨坊,开办盐井7个,煤窑两个。运输业以1943年6月计,全旅800匹牲口,400名运输员,68个骡马店,沟通了边区的各大乡镇。商业主要是通过大兴商店及10个分店进行贸易的,仅1942年一年就获利润6720万余元。4年盈利212240万余元。1947年,全旅在工业、商业、运输业和手工业等方面收益均有增加,经费自给达到百分之九十三点三。1942年毛泽东在西北局高干会上,表扬了三五九旅的生产自给工作,会议奖给该旅“发展经济的先锋”的锦旗一面。毛泽东亲自为王震题词是“有创造精神。”总之,大生产运动不但改善了解放区军民的生活,战胜了严重的财经困难,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而且创造出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奋发图强的南泥湾精神。中国人民就是依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坚持了抗日持久战,打垮了日本侵略者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3、艰苦奋斗是无产阶级的政治本色
  毛泽东指出:“我是历来主张军队要艰苦奋斗,要成为模范的。”“根本的是我们要提倡艰苦奋斗,艰苦奋斗是我们的政治本色。”“我们的纪律就建立在这个自觉性上边,这是我们党的领导和教育的结果。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无产阶级的革命精神就是由这里头出来的。⑥”可见,艰苦奋斗是无产阶级的政治本色和革命精神。在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大大发扬和光大了这种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形成了优良的革命传统和作风。
  为什么艰苦奋斗是我们的政治本色?首先这是由无产阶级的阶级地位决定的。从历史上看,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都是被剥削、受压迫的阶级,本身一无所有,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没有吃、没有穿。所以,他们都是受苦人,是劳苦大众。但是,作为穷苦人,过艰苦的生活不是无产阶级的自身要求,而是社会制度的产物。在中国,是三座大山压迫的结果。毛泽东说,穷则思变,要干要革命。所以,从客观上看,革命者绝大多数是出身穷苦人,无产阶级是最彻底的革命者。而革命就是奋斗。因此,艰苦奋斗是我们的政治本色、固有性格。其次,艰苦奋斗也是革命实践的要求。我们常说艰苦奋斗是革命精神。因为革命就是除旧布新,新陈代谢,就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阶级。无产阶级革命作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最彻底的革命,它是推翻一切剥削阶级,甚至最后消灭阶级。这样,无产阶级肩上担子就更重了。但是,无产阶级一无所有,要靠自己力量推翻强大的武装到牙齿的敌人谈何容易,也就是说弱小的新生事物要战胜强大的旧事物,只有艰苦奋斗,才能取得最后胜利。可见,革命的条件是艰苦的,革命斗争过程是艰难的,这样,就决定了革命的艰苦奋斗。延安时代我们用小米加步枪打败了飞机加大炮,靠的就是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总之,艰苦奋斗从无产阶级的社会地位和历史使命,从革命事业和斗争过程来看,都是无产阶级的政治本色。
  艰苦奋斗作为无产阶级的政治本色,它通过具体行为表现出来。所以,艰苦奋斗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优良作风。它不仅是优良的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而且是优良的生活作风。在延安时期,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就是艰苦奋斗的模范。一九三六年初毛主席开始在延安凤凰山下窑洞里写《论持久战》,由于一连两天两夜没有睡觉,主席的两只眼睛都熬红了,饭吃得更少了。警卫员看到主席废寝忘食的工作,心里很焦急。又是半夜时分了,警卫员给主席送来夜餐说:“主席,吃饭吧。您已经两天两夜没有睡觉了,吃完饭,睡会儿吧!”主席说:“你们先睡吧,我等一会睡,工作没有搞完,睡不着啊?”‘警卫员多次恳求主席休息,主席微笑着说:“好,我吃过饭马上睡。”警卫员高兴地回到自己的屋里,过了一会儿,他估计主席睡下了,便来收拾碗筷。进门一看,主席还在写,饭早凉了。警卫员只好端出来热了热又请主席吃饭,主席忙说“就吃,就吃。”警卫员只好再回到自己屋子等着。天快要亮了,警卫员想这回主席一定吃了饭,休息下了。没想到他来一看,饭又凉了,主席还在写。就这样,又过了五、六天。这时天气冷了,一天晚上警卫员给主席生了盆木炭火放在脚旁取暖。不知过了多长时间,他给主席送开水,一到门口,闻到一股焦糊味,他赶快跑进去,主席还在写作,他弯腰一看,主席两只脚上在冒烟——一棉鞋给烤着了!主席哈哈大笑说:“怎么搞的!我一点也没有觉得就烧着了。”毛泽东同志就是这样在延安的窑洞里艰苦奋斗,创造着中国化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就是这样,写下了一篇篇光辉著作。延安窑洞里有马列主义,包含着多少个不眠的日日夜夜的艰苦劳作啊!这就是毛泽东的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回忆说:“党的负责干部住着寒冷的窑洞,吃着简单的饭食,凭借微弱的灯光,长时间的工作。那里没有讲究的陈设,很少物质享受,但是住着头脑锐敏,思想深刻和具有世界眼光的人。”
  徐特立是“革命第一、工作第一、他人第一”的人,是艰苦奋斗、艰苦朴素的“坚强的老战士”、“当今一圣人”。莫文骅在《优秀的布尔什维克徐特立同志万岁》中说:“你是始终艰苦奋斗的,你有最坚强的布尔什维克的毅力,特别在长征中更使人叹服!你那时不要说没有许多担子、驮马,连一只大包袱也没有!两袖清风,腰间挂着几本书,1只茶盅,1双筷子,在那困难的环境中,你泰然自若!布尔什维克的精神战胜了一切。”续范亭在《延安五老》一诗中称赞说:“徐老当时墨子徒,赤足麻鞋健步走。公家有马不肯骑,不要勤务来照顾。口若悬河声如钟,苦口婆心难遇住。携带两个冷馒头,一天开会好儿处……艰苦卓绝人中牛,科学精神老益壮。”徐老70寿辰时,党中央在祝贺信中说:“你痛恨官僚主义和铺张浪费,你的朴素勤奋七十年如一日,这个品质使你成为全党自我牺牲和艰苦奋斗作风的模范。”
  总之,艰苦奋斗的延安作风在学习、工作和生活各方面都表现出来。正是靠着这种精神,我们奋发图强,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推翻了蒋家王朝,创造出了社会主义新中国。可见,艰苦奋斗的精神,绝不是一些人所理解的苦行僧精神、“越穷越光荣、越穷越革命”的精神,艰苦奋斗关键在于奋斗,目的是为了发愤图强,不是奋斗艰苦。图强就是通过奋斗而更生。从经济上看,就是从贫穷变成富裕,改变被剥削的地位。从政治上看,图强就是从奴隶变成主人,改变被压迫的奴役地位。从文化上看,图强就是从愚昧落后中走向文明,摆脱被旧思想统治的地位。总之,艰苦奋斗是为了实现富裕、民主和文明的理想。所以,艰苦奋斗精神不仅是无产阶级破坏旧世界的革命精神,而且是建设一个新世界的革命精神。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奋发图强永远是中华民族经久不衰,繁荣昌盛的精神家园,永远是中国共产党人立于不败之地的精神支柱。
  注释:
  ①②③④《毛泽东选集》第3卷,847、925、886、886页。
  ⑤转引自《中国抗日战争史稿》第163页。
  ⑥《毛泽东选集》第5卷,第329页。
  

延安精神体系论纲/延安大学延安学研究所 延安市延安精神研究会编.—西安:三秦出版社,1998,10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