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图书

[上一记录][下一记录]

(三)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张远葆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特别是1941年1月皖南事变后,陕甘宁边区遇到空前的困难,国民党每月给八路军60万元的抗日军饷停发了,海外华侨及后方进步人士的捐款停汇了,加之国民党反动派对革命力量发展壮大的恐惧,对边区进行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边区遇到了极大的困难。最困难的时期是1941年和1942年,“曾经弄到几乎没有衣穿,没有油吃,没有纸,没有菜。战士没有鞋袜,工作人员冬天没有被盖”的程度。当时毛泽东等中央领导穿的是补丁衣,吃的是黑豆、秕糠、野菜。大批战士由于饥饿引起营养不良患上了夜盲症。寒冬腊月,冰天雪地,不少干部战士依旧穿着夹衣,打着赤脚。严峻的形势,严峻的考验,回避不能,低头不行。否则,抗日战争就难以支持,胜利就没有保障。在延安召开的生产动员大会上,毛泽东尖锐地指出:饿死呢?解散呢?还是自己动手呢?饿死是没有一个人赞成的,解散也没有一个人赞成的,还是自己动手吧。我们是确信我们能够解决经济困难的,我们对于这方面一切问题的回答,就是“自己动手”四个字。在党中央和毛泽东“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伟大号召下,各根据地军民很快掀起了大生产运动的热潮,谱写了一曲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壮丽凯歌。
  大生产运动中,走在最前面的是在南泥湾实行屯田政策的八路军第120师359旅。1941年3月至翌年3月,奉朱德总司令命令,359旅万余名官兵,在旅长王震率领下,开赴延安东南的南泥湾,“在深山密林安家,向荒山野岭要粮。”茫茫荒草,沟沟梢林,吓不倒革命战士。缺少工具自己造;没有房子搭窝棚、挖窑洞或野外露宿;粮食不够吃挖野菜、采野果、打野猪;衣着困难,长裤磨破改短裤,短裤磨坏改裤衩,裤衩磨破撕成布条打草鞋;被褥单薄冬天难以御寒,就在篝火旁取暖;夜晚没有灯就点着松树枝照明;没有擦枪油就采集野杏仁榨油替代。革命战士一手握钢枪,一手握镢头,杀敌保国是英雄,战天斗地当模范。在生产中,上至旅长,下至马夫、伙夫,一律参加。旅长王震身先士卒开荒,双手都是血泡。718团团长陈宗尧把团部搬到山上,白天与战士同劳动,晚上办公。政委左齐失去左臂不能开荒,就主动帮炊事员送饭送水。干部率先垂范,战士不甘落后,天不亮就上山,天漆黑还不肯收工,领导不得不定出“生产时不得早到和迟退”的“强制性”劳动纪律!在一次开荒竞赛中,718团班长李位创造了日开荒三亩六分七的最高记录,被群众誉为“气死牛”。359旅干部战士开荒生产,家属们则组织起来纺线织布。供给处吴成恩的女儿吴萍年仅七岁,每天也能纺出一两头等纱。
  边区军民靠着血和汗,坚持抗战,建设边区,举世称道。在创造这一奇迹中,劳动英雄和模范工作者起了带头作用,他们的模范事迹感人肺腑,鼓舞着边区军民的劳动热情和创造精神。著名劳动英雄赵占魁,在2000度高温的炉前不分冬夏,身穿棉衣(代替石棉衣)、皮围裙坚持操作。关中炼铁厂的温贤良,在一无设备,二无技术人员的情况下,带领几名工人,自己动手打窑洞,盖厂房,修炼铁炉。没有耐火砖,就用陕北的白坩磁土代替,没有焦炭,就用木炭烧,经过270多天的努力,终于炼出了第一炉铁。模范工程师沈江鸿白手起家,创建了边区的机器工业。劳动模范钱志道因陋就简,创建了边区的化学工业。党中央提出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号召,通过英雄模范者的示范和推动,在抗日根据地军民中成为创业的巨大动力。
  大生产运动,使抗日根据地军民不仅克服了严重的物质困难,而且实现了丰衣足食。到1944年,延安中直机关(包括军委机关)的各项收入可解决本身1.4万多人(含家属子女)财政供给的63.5%,边区政府的供给仅占24.4%。1944年,359旅生产细粮2万石(1石=200公斤),除自给自足外,还向边区政府上缴公粮1万石。在近4年时间里,他们在南泥湾耕种土地35.4万亩,收获粮食3.7万多石;挖窑洞1048孔,建平房602间,建大小礼堂3座,打井47眼;制做桌凳3922件,制造农具1万多件;还开办了纺织、造纸、木工、铁工、修理、被服、军鞋、油坊、粉坊、豆腐坊、盐井、煤窑等小工厂小作坊小矿井;运输业和商业也有很大发展。全旅实现了1人养1只羊,2人养1头猪,10人养1头牛的计划。全旅生活自给有余,不要政府一文钱、一寸布、一粒粮,每人每月平均吃肉2~3斤,每天1斤粮、1斤半菜、5钱盐、6钱油,会餐时还能吃到鸡鸭大米,每人3年发2套棉衣,2年发3套单衣。生产间隙,战士们刻苦学习文化,加强军事训练,实现生产、学习、练兵三丰收。全旅个个精神焕发,兵强马壮。1944年,陕甘宁边区组织起来的农业劳动人口就达45%,安塞县苗店子还办起了我国第一个社会主义性质的农业合作社。这一年,全边区开荒达120多万亩,机关、学校达到了绝大部分自给。1945年,边区农民大部分做到了“耕三余一”(即耕种3年地,打的粮食够4年吃),部分农民还做到了“耕一余一”。抗战之前,全边区仅有一个公营修械所和被服、印刷等小工厂,职工总数不到300人;到1945年,公营工厂达130多家,职工总数达到1.2万余人。生产的产品不但部分或全部地满足了边区军民的需要,而且远销外地,换回布、药品等物资。工农业的发展还促进了商业运输业的繁荣。
  被誉为“革命熔炉”的抗日军政大学,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又一面旗帜。“抗大”初创时期,既无校舍,又无桌椅,白手起家。在困难面前,“抗大”教职员工豪迈地说:“雪山草地腊子口,穿着草鞋照样走,这点困难还能挡住我们?”没有校舍,就自己动手在凤凰山开挖窑洞;没有教学设备,就用小石块做凳子,大石块做讲台,石壁当黑板,膝盖当课桌;没有纸张,就把废线装书或敌人撒的传单翻过来订成本子,在书本的空白处做笔记,还有人用桦树皮订成“小本子”;没有笔就用树枝当笔,大地为“纸”,练习写字做题,若能得到一个沾水笔尖,插进弹壳里,就是一支上乘的“自来水笔”;在日用品奇缺的情况下,学员用旧墨水瓶做油灯,用草木灰过滤碱水洗衣服,用猪鬃制成牙刷,用食盐代牙膏……毛泽东在“抗大”讲课时,看到这种情况后诙谐地说:“你们是过着石器时代生活,学习当代最先进的科学——马克思列宁主义。”正是艰苦的学习生活环境,磨炼了学员的革命意志,培育了“抗大”艰苦朴素的作风,高质量地为中国革命培养了数万名干部。
  

延安精神论纲/张远葆主编.—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7.5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