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图书

[上一记录][下一记录]

第七章 崇高的集体主义精神 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郭必选,张祖兰主编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密切联系群众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从二者内在联系看,群众路线正是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实施,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行动中的为人民服务。而人民真正当家作主的民主政治是真正体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政治。所以说,为人民服务的深层内涵就是民主精神,因为人民在这里被当成主人。另一方面,民主政治的伦理精神自然是集体主义精神。可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一方面包涵民主精神,另一方面包涵大公无私的集体主义精神。总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道德情操。
  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1、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这是因为一方面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基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基础直接的就是唯物主义历史观。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和社会的主人,一个为大多数服务的无产阶级政党,必然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最高的宗旨。
  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英雄史观一直占据统治地位,也没有无产阶级政党。所以,也就没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众所周知,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去”的党的群众路线,正是唯物史观的体现。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历史是人创造的,但不是个别英雄人物创造的,而是大多数人民群众创造的。所谓人民群众就是代表历史前进方向的大多数革命人民群众。他们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
  第一,从社会存在和发展方面来看。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发展内在于社会的基本矛盾,社会基本矛盾就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一般说来,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经济基础,经济基础(作为生产关系之总和)反作用生产力。正是这种矛盾运动推动了历史的发展。但归根到底,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决定力量,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动力。可见,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首先是生产发展的历史,没有生产就没有人类历史。而广大人民群众从来就是生产者和劳动者。所以说,人类的历史是生产的历史,生产的历史就是人民群众劳动的历史。由此可见,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历史的推动者和主宰者。
  第二,从社会财富的源泉来看。一般来说人类的生产可分为物质生产、精神生产和人口生产。而劳动者无非包括两种,一是体力劳动者,一种是脑力劳动者。这正是两种社会财富(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这个范畴本身包括这两种劳动者,而真正的劳动者又是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的统一,所以人民群众的概念不排斥精神生产者。但另一方面,由于物质财富、物质生产是社会的基础,所以,劳动人民一般首先指创造人类物质财富的人民群众。那么,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伟大作用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呢?首先,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生活资料,是由劳动者创造的。没有他们生产活动,其他社会活动(政治活动、精神活动)就无法进行,人类就无法存在和发展下去。其次,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一方面因为劳动群众创造了一切精神文化活动的物质前提,另一方面,人民群众的,是一切精神财富的唯一来源。特别是劳动群众中知识分子,直接参加了创造精神财富的活动。总之,社会赖以生存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是人民群众创造的。
  最后,从社会革命变革方面来看。从历史发展规律来看,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从来不是自发地实现的,当某种生产关系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桎梏时,代表生产力发展要求的人民群众就会起来摧毁旧生产关系的各种腐朽势力,推动社会前进。历史事实证明,一种社会形态被另一种社会形态所更替,都是通过人民群众为主力军的社会革命实现的。总而言之,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推动者和主宰。
  中国共产党为之奋斗的共产主义是人类历史上最先进、最合理、最美好的社会制度。中国共产党为之努力和奋斗的无产阶级革命正是实现共产主义的伟大运动。所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伟大宗旨不仅来源于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而且也是由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和奋斗目标所决定的。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各族人民的忠实的代表。可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是凭空想象的,而是由党的性质所决定的。党从成立的那天起,就向全世界庄严宣布,中国共产党没有任何自私自利的目的和打算,它的唯一的目的就是为了工人阶级和一切劳动人民的解放,在全世界实现共产主义。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这就决定了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群众利益的一致性。这就决定了它不能是一个只代表某些少数人利益的狭隘的宗派集团,而应该是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愿望,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先锋队。马克思、恩格斯说:“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中国共产党所进行的正是为中华民族大多数人谋利益的革命运动,所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自然是党的根本宗旨,是党全部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马克思主义认为共产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美好的理想,在这个社会里,完全消灭了人剥削人的制度,人们各尽所能,各取所需,劳动不再是人的谋生手段,而是人的生活的第一需要,人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尊重和最充分的发展,人的自由的本性在最高层次上得到复归。所以,共产主义理想集合了全人类共同的根本利益和他们对社会发展的最深切的期望。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中间胸怀共产主义理想的先进分子,他们冒着生命的危险、牺牲个人的利益,一心一意为人民谋利益,为全人类的共同利益和美好未来而奋斗,就是为人民服务。可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奋斗目标所决定的。另一方面,无产阶级政党,又是人类历史上最先进的阶级。它在资本主义社会,一无所有,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所以说,大公无私是无产阶级的根本特点。从这一点说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正体现了无产阶级大公无私的道德情操,是共产主义道德的集中反映。总而言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伟大宗旨,内涵着人民是历史创造者和社会主义的主体思想,反映了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大公无私的伦理道德。
  2、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中国共产党从创立那天起,就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伟大实践中去了,虽然这一时期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还只是初步提出,但实践上却实践着这一宗旨。到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随着党的成熟而完备了,从1942年的延安整风到1945年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也同党的其他重要的理论思想一样,在这个时候正式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毛泽东的《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等著作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作了最充分地论述。毛泽东指出:“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后来在《两个中国之命运》中指出“我们应该谦虚、谨慎,戒骄、戒燥,全心全意地为中国人民服务,……”解放后,毛泽东在《坚持艰苦奋斗,密切联系群众》中说:“共产党就是要奋斗,就是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要半心半意或者三分之二的心三分之二的意为人民服务。”①
  那么,我们如何理解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内涵呢?
  首先,是为谁服务的问题。中国共产党党员是无产阶级先锋分子,又是人民群众普通的一员。所谓为人民服务,不只是指作为领导干部的共产党员要为人民服务,就是一般的群众也有个为人民服务的问题。但是,不管是领导干部和普通老百姓,都有为谁服务的问题。在日常生活中,把为人民服务看作是少数当官人的事是片面的。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所谓为人民服务内涵是“为人民”,不是为其它什么人。和人民相对立的就是敌人。人民是革命的,是大多数,敌人是反动的,是少数人。为人民服务作为党的宗旨就是为大多数推动历史前进的代表历史前进方向的人民群众服务。可见,为谁服务是个立场问题。
  其次,是“服务”,不是当官做老爷。所谓服务就是为人民谋利益,关心群众的疾苦。忧国忧民,救国救民,为国为民就是为人民服务的思想。邓小平曾说,领导就是服务,正是从党的宗旨这一点说的。可见,“服务”是一种公仆思想,背后蕴涵着一种人民是主人的思想。因为人民是主,所以人民的领导干部正是为人民服务的,领导是为人民利益而奋斗的公仆,而不是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的“老爷”。那末,为人民服务,针对普通老百姓来说,就是指每个人都要为他人,为大多数人服务,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不要自私自利,要毫不利己。可见,为人民服务,就是为公,为大家。这里蕴涵着一种大公无私,公而忘私的道德观。
  最后,是全心全意的问题。如果说为人民是个质的问题,而全心全意是个量的问题。虽然是个量的问题,但关键是为人民服务的彻底性问题。毛泽东说一种是全心全意,一种是半心半意,一种是三心二意。大概还存在一种虚情假意。虚清假意不是真实地为人民服务,为人民服务只是个招牌,为了掩盖自己的不可告人的卑鄙目的。三心二意,是为人民服务不坚定,不彻底。毛泽东主张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要有私心杂念。可见,全心全意是一种大公无私的奉献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是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道德情操。共产党人不能半心半意为人民,也不能三心二意为人民,更不能虚情假意讨好于人民。而是要真心实意,全心全意,把全部身心献给人民。
  正是基于以上理解,我们认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最主要的包括两方面的精神:一是民主精神,二是道德精神。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伦理思想的核心,是共产主义道德的中国化,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道德。毛泽东在《纪念白求恩》一文中指出: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从这点出发,就可以变为大有利于人民的人。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②由此可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内涵的道德精神是一种共产主义的精神,突出表现就是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因为毫不利己、专门利人是一种道德理想。所以在现实中,人们所修养和实践的程度总有差别。但是,这不是要求每个共产党人都要达到这种理想境界,而是要求每个人必须这样去努力。因此,毛泽东说,一个人能力有大有小,但只要有了这种道德精神,就是一个有道德的人。从这方面来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主要道德要求,首先是毫不利己、专门利人。
  其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要求勇于牺牲无私奉献。毛泽东在《为人民服务》中指出:“中国人民正在受难,我们有责任解救他们,我们要努力奋斗,要奋斗就会有牺牲,死人的事是经常发生的。但是我们想到人民的利益,想到大多数人民的疾苦,我们为人民而死,就是死得其所”。③又说“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为人民服务本质上就是为人民谋利益,牺牲个人的利益。而为人民谋利益,无非是向自然开战,进行生产斗争,但是在生产斗争中存在着种种困难,人们不仅要付出辛勤劳动,而且完全有献出自身生命的可能。而为人民服务,就是不怕牺牲。不惜为人民流血流汗。另一方面,为人民服务就要和社会作斗争。阶级斗争就是各阶级利益的斗争,为了人民的利益,必然要和剥削阶级发生利益冲突。这样,敌对利益集团必然为了自己利益而斗争,因为,在阶级斗争中,尤其在战争中,牺牲是不可避免的。在革命战争年代里,无数革命先烈为了人民的解放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不少人正在为了大多数的利益在贡献着自己的心血。可见,为人民服务不是一句空话,而是一种勇于牺牲,无私奉献的精神。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要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一心一意替人民打算,设身处地为人民着想,丝毫不存自私自利之心。总而言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一种公而忘私,大公无私的集体主义道德精神。
  除此之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本身也包涵一种民主精神。这同集体主义的价值观是一致的。因为为人民服务,其主体是人民,人民是主人,人民当家作主就是民主。这就是大多数人的统治。所以,为人民服务就是为大多数服务,集体主义的价值观就是无产阶级民主政治的伦理精神。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是这种伦理精神的主体。可见,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中的民主精神是更深层的东西,其伦理精神是一种道德要求。
  3、密切联系群众的根本工作路线
  密切联系群众的群众路线是我党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早在党的一大通过的《关于共产党的组织章程决议案》中就指出:“我们共产党,不是知识者所组织的马克思学会,也不是少数共产主义者离开群众之空想的革命团体,应该是无产阶级中最有革命精神的广大群众组织起来为无产阶级之利益而奋斗的党,为无产阶做革命运动的急先锋”。“一切运动都必须深入到广大的群众里面去。”1929年9月,周恩来主持起草的《中央给红四军前委的指示信》,专门论述了红军与群众的关系,明确提出了“群众路线”的概念。抗日战争时期,党的群众路线形成了完备的科学形态和精深的理论形态。
  在延安时期,毛泽东为党中央1943年写了《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的决定。科学地分析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密切联系群众的正确方法。他指出:“我们共产党人无论进行何项工作,有两个方法是必须采用的,一是一般和个别相结合,二是领导和群众相结合。”④在我党的一切实际工作中,凡属正确的领导,必须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就是说,将群众的意见(分散的无系统的意见)集中起来(经过研究,化为集中的系统的意见),又到群众中去作宣传解释,化为群众的意见,使群众坚持下去,见之于行动,并在群众行动中考验这些意见是否正确。然后再从群众中集中起来,再到群众中坚持下去。如此无限循环,一次比一次地更正确、更生动、更丰富。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毛泽东从哲学的高度论述了群众路线,最后指出,从群众中集中起来又到群众中坚持下去,以形成正确的领导意见,这是基本的领导方法。在集中和坚持过程中,必须采取一般号召和个别指导相结合的方法,这是前一个方法的组成部分。从许多个别指导中形成一般意见(一般号召),又拿这一般意见到许多个别单位中去考验(不但自己这样做,而且告诉别人也这样做),然后集中新的经验(总结经验),做成新的指示去普遍地指导群众。可见,毛泽东从领导方法角度阐述了党的群众路线。
  延安整风运动结束,党的七大召开,党的群众路线最终形成完整的理论形态。毛泽东在七大的政治报告《论联合政府》中指出:“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思想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在中国人民中产生了新的工作作风,这主要的就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作风以及自我批评的作风。”⑤其中关于群众路线,毛泽东分析说,我们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又一个显著的标志,就是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共产党人必须随时准备坚持真理,因为任何真理都是符合于人民利益的;共产党人必须随时准备修正错误,因为任何错误都是不符合于人民利益的。二十四年的经验告诉我们凡属正确的任务、政策和工作作风,都是和当时当地的群众要求相适合,都是联系群众的;凡属错误的任务、政策和工作作风,都是和当时当地的群众要求不相适合,都是脱离群众的。教条主义、经验主义、命令主义、尾巴主义、宗派主义、官僚主义、骄傲自大的工作态度等项弊病之所以一定不好,一定要不得,如果什么人有了这类弊病一定要改正,就是因为它们脱离群众。”总之,应该使每个同志明了,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行动,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应该使每一个同志懂得,只要我们依靠人民,坚决地相信人民群众的创造力是无穷无尽的,因而信任人民,和人民打成一片,那就任何困难也能克服,任何敌人也不能压倒我们,而只会被我们所压倒。”⑥
  党的七大通过的党章,贯穿着群众路线的精神,提出了密切联系群众的要求。刘少奇在修改党章的报告中系统地论述了党的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他指出:“我们的这种群众路线,是只有无产阶级的政党才能具有的。我们的群众路线,也就是阶级路线,就是无产阶级的路线。我们对人民群众的这种观点,我们与人民群众的这种关系,是和一切剥削阶级对待人民群众的观点及其与人民群众的关系,根本不相同的。”⑦关于群众路线的内容刘少奇从四个方面作了系统论述。
  第一,就是一切为了人民群众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服务的观点。我们党从最初起,就是为了服务于人民而建立的,我们一切党员的一切牺牲、努力和斗争,都是为了人民群众的福利和解放,而不是为了别的。这就是我们共产党人最大的光荣和最值得骄傲的地方。因此,凡是为了个人利益或小集团利益而损害人民利益的观点,都是错误的。我们的一切党员,以及参加我们队伍中的一切人员,只要是忠于职务并多少著有成绩的,也就都是为人民服务的,都是人民的勤务员。我们要在一切党员和一切人员中,提高自觉性,使我们一切党员和一切人员都在高度自觉的基础上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
  第二,就是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我们为人民服务,就要对人民负责,就要在客观上使人民因为我们的服务而获得益处,获得解放,就要力求不犯或少犯错误,免得害了人民,引起人民的损失。凡属是我们提出的任务,政策与工作作风,都应该是正确的,这样才于人民有利的;如不正确,即要损害人民的利益,那就要诚恳地进行自我批评,迅速求得改正。就是说,我们要善于为人民服务,要服务得很好,而不要服务得很坏。因此,我们在人民面前,一切都不应该采取轻率态度,而应采取严肃的负责的态度。
  第三,就是相信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毛泽东同志说:人民群众是真正伟大的,群众的创造力是无穷无尽的,我们只有依靠人民群众,才是不可战胜的,只有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真正的历史是人民群众的历史。马克思早就说过:劳动者是自己解放自己。国际歌上说:不是皇帝,不是神仙,也不是英雄豪杰,全靠自己救自己。这就是说,人民群众自己的解放,只有人民群众自己起来斗争,自己起来争取,才能获得,才能保持与巩固;而不是任何群众之外的人所能恩赐,所能给予的,也不是任何群众之外的人能够代替群众去争取的。所以恩赐的观点,代替群众斗争的观点,是错误的。
  第四,就是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我们要很好地为群众服务,要去启发群众的自觉,要去指导群众的行动,那我们共产党人必须首先具备一定的条件,必须有予见,对于各种问题必须有予先的计算。就是说,必须是先觉者。只有先觉者,才能觉后觉。我们同志除开完全忠实于人民解放事业,具有充分的热情和牺牲精神之外,还必须有足够的知知,还必须是十分有经验和十分机警,才能很好地去启发群众自觉和指导群众行动,才能很好地为人民服务。为了要我们有知识、有经验和有预见,我们就必须学习。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学习历史,学习外国人民斗争的经验,可以增加我们的知识。向敌人学习,也可以增加知识,而最重要的,就是向人民群众学习。因为群众的知识、群众的经验是最丰富最实际的,群众的创造能力是最伟大的。所以,我们必须向群众学习。
  总之,一切为了人民群众的观点,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相信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这一切,就是我们的群众观点。所谓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路线,就是党的群众路线。
  ①《毛泽东选集》下册第800页。
  ②《毛泽东选集》第2卷,第660页。
  ③《毛泽东选集》第3卷,第1005页。
  ④《论党的群众路线》第47—49页。
  ⑤《论党的群众路线》第53页。
  ⑥《论党的群众路线》第55页。
  ⑦《刘少奇选集》(上卷)第343页。
  

延安精神导论/郭必选,张祖兰主编.—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