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图书

[上一记录][下一记录]

火柴的辉煌

叶 舟


  ——怀念祝方明及信江支队诸战友
  80年代的某一个秋天,1948年曾任中共湘赣边工委直属南昌特委书记的俞百巍来南昌旧地重游,住在地下党战友汪大洋工作的省建设厅招待所内。由于俞百巍后来又调任赣东工委书记,我和同是当年赣东工委成员的祝方明、姚柏森约定下午3点以后一起去看望俞百巍。出发之前约有个把小时的空闲,我便邀请祝、姚到我楼上办公室外的大阳台上喝茶谈天。话题很快就进入感叹人生之易老(不消几年,包括百巍、大洋等我们都要离休了),岁月之易逝及当年地下斗争的壮烈。
  半个世纪前的中国,经过八年抗日战争,整个国家衰微破败,满目疮痍,人民生活艰难,尤其是沦陷区群众苦盼到天亮光复以后国家能迅速恢复发展、繁荣兴旺。然而盼来的却是国民党政府“劫收”官员的贪污腐败成风,而此时的蒋介石还居然免除掉日本政府对中国人民进行战争赔偿,老百姓和广大青年学生失望之至,再加上外战刚罢,内战又起,民心如同坠入冰窟寒渊。广丰县地下党城关支部的俞其炎、祝方明、吴大机、俞浴云、俞祥春等商量要揭竿而起、建立武装。时当1949年3月,国民党政府还拥有上百万军队据守在长江以南的半壁江山准备负隅顽抗,而这批年轻地下党员大多是知识分子,毫无武装斗争经验。枪声打响以后,会不会招致反动派正规军队的镇压和反动正规军加地方武装的围剿,是个不容轻视的问题。然而,革命形势逼人,在黑暗和黎明交替之际,在方生与未死之间,其气氛尤其压抑沉闷,一如地下炽热、沸腾的熔浆在百丈花岗岩的重压下,一时还找不到喷发口那样,十分煎熬人心。他们终于聚集在一起要作出最后的决断——要不要拿起枪,明火执杖去造反?公开拿起枪,就意味着要立刻离开家,离开亲人,离开县城和集镇,走到山林里去,风餐露宿,流离颠沛,一切正常的和平的生活行将结束,随时准备出击或应战,你死我活,马革裹尸,“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他们中终于爆发出这样石破天惊的声音:“拿起枪,干起来,了不起战死而已。就当是一根火柴,只要能划出火焰就行,那怕瞬间烧成灰,也不枉了这一生!”
  “就作为一根火柴划掉它!”
  “对,划掉它”,“划掉它!”“划掉它!”
  正是在这些此起彼伏声中,一支最终拥有400多人、300多支枪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江支队诞生了。那许多枪支弹药,正像《游击队员之歌》里唱的那样:“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全是靠智取和强攻得来的,仅仅一个多月后这支游击队就配合、协助渡江过来的二野五兵团十七军五十一师解放了广丰县城。
  方明同志说到这里把头一仰,双目微闭,胸部起伏不止,脸上荡起一片激情,他坠入回忆当年的深思中。
  我们常说教师的职业崇高,他们的一生犹如一支腊烛,照亮了一代又一代的孩子,却消耗掉自己的一生,教师职业确实神圣。但许许多多革命者的生命却更短促、更壮烈,有些人真像一根火柴,就在“咔嚓”一声中,爆发出灿烂的火焰,然后,迅速地变成了一小段灰烬。
  不久前,我收到远在贵阳的地下党战友汤之驹同志寄赠的一本题名《迎接曙光》的书,32开铅印本,厚达280多页。是由广丰地下党 1949年随军西进贵州的部分战友参加编写的由中共广丰县委党史工作办公室出版的回忆录性质的党史文献。既记载了解放战争时期广丰地下党的斗争历程,又反映了解放后许多地下党员随军西进贵州、解放大西南的片段史实。在《迎接曙光》中,有一篇俞祥春执笔的《回忆广丰的地下斗争和西进路上》,里面有一段文字:“淮海战役国民党失败后,国民党政府转向武装地方势力,据我们了解,他们准备在新春成立6个加强营,加强他们的武装力量。当时支部刚建立不久,祝方明同志即针锋相对地提出建立地下武装部队,打乱敌人的计划,最后决定由祝方明同志进行组建活动,由俞玉琨同志出任鳌峰乡(十都)乡长掌握乡政权、乡武装并建立根据地,由周明祥、祝受尧同志以同学关系争取珠岭乡乡长余文椿。余文椿根据党组织决定,于4月16日率领20多人枪举行暴动并先后缴获柱石、杉溪等乡公所的20多支枪等。派去洋口当保安团的王鹄翔同志,带领伪保安团一个营有100多人枪起义。接着吴村、枧底、王家村等纷纷响应。至此,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江支队已发展为拥有4个大队1个直属中队,约400多人,300多支枪的革命武装。”另一篇由韩金汉执笔的《五都地下革命斗争回忆》中也有一段相关的记载:“没过两天,外传解放军要经过五都解放县城,我估计是地下组织的信江支队,就一方面要叶美章通知商民准备茶水鞭炮欢迎解放军,一方面把十三保武装拉到五都集中待命。下午两点左右,信江支队大队人马走着整齐的步伐来到五都了。一大批老战友祝怀才(祝方明当时的名字——引者)、吴大机、俞浴云、赵瑞家等来到学校,相见之下,真是高兴极了,从每一个人的脸上都可以看到胜利的喜悦,杨贞良同志和我紧紧地握手,千言万语无从谈起,只迸出一句话:‘走,解放县城去’”。
  广丰县委副书记祝家炎为《迎接曙光》写了序言。序言里说:“这是献给为祖国解放事业牺牲的先烈们的一份厚礼,是广丰党史资料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一本对广大党员、干部、群众、青少年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好教材。”
  在我写这篇东西时(2000年春天),我在上文中提到的广丰县地下党战友中,西进的俞百巍、俞浴云、吴大机、周明祥、祝受尧、韩金汉等都先后离开了人世。被组织上留在江西工作的祝方明,即当年组建信江支队的主角之一和把生命当作火柴的故事叙述者,也病逝了十年整。广丰县委党史办公室出版的这本《迎接曙光》,正是对这些先行者的一份告慰。人民不会忘记他们。
  在哙炙人口的古希腊神话中,有一则普罗密修斯从天上为人间窃火的故事。火给人间带来光明、温暖、熟食和进步。但普罗密修斯却长时间被宙斯悬锁在高加索山上的悬崖绝壁上,并“每天派一只鹫鹰去啄食”普罗密修斯的肝脏。可胜利者仍是普罗密修斯,因为人间的火种从此永不泯灭。马克思赞扬普罗密修斯是“哲学史上的最崇高的圣者和殉道者”(《德谟颉利图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自然哲学的区别》)。在百余年来的中国人民苦难史里,也有一批“窃火者”为人民窃来解放的“火种”,无数仁人志士为此也遭到反动统治者的杀戮。然而“窃”来的星星之火,终于燃成燎原之势。广丰地下党战友们就是这火种传播者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他们从事的是不朽的事业,一如普罗密修斯的名字将永远铭刻在人们心中一样,火已永在人间!
  本文原载2005年6月百花洲文艺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文联晚霞文库江西卷《海岸上走来一行脚印》
  

延安精神哺育中共湘赣边工委从诞生到胜利/江西省延安精神研究会编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