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图书

[上一记录][下一记录]

第二节 大庆精神和铁人精神

延安精神研究会


  大庆油田位于黑龙江省西部,松辽盆地中央坳陷区北部。从一九六〇年投入开发至今三十年来,大庆油田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教育人,坚持政治思想工作和作风建设,在生产实践和科学实验中,锻炼出一支有政治觉悟,有一定技术素养,干劲大,作风好,有组织,有纪律,能吃苦耐劳,能打硬仗的职工队伍,造就了一代新人。大庆油田的开发建设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石油工业的面貌,促进了中国石油工业的发展。大庆是中国工业的一面旗帜。大庆精神和铁人精神是我们时代的精神、民族的精神,也是延安精神的发扬和光大。
  大庆石油大会战在石油工业发展的历史中,具有特殊的重要地位。这场会战,自觉地运用毛泽东哲学思想指导石油勘察、开发的全部工作,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在石油地质理论、科学技术、企业管理和思想工作等方面实行了一系列变革和创新,开辟了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发展中国石油工业的道路。大庆石油会战的胜利,是中国石油工业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是大庆精神和铁人精神的伟大胜利。
  大庆石油会战是在困难的时候、困难的地区、困难的条件下开始的。当时,由于“大跃进”和“反右倾”的错误造成的危害,加上自然灾害和苏联中断对中国的援助,国民经济十分困难。一九六〇年,国家给石油工业的投资只有10亿元,一九六一年又减少了52%。大庆处于边远牧区,尤其是会战开始,几万人拥到茫茫的大草原上,既无房屋,又缺少运输工具,连锅灶、用具也不齐全,生产、生活极度困难,特别是当时冬季就要到来,在摄氏零下几十度的条件下,能不能站住脚都是很大的问题。在这种极端困难的情况下,大庆人靠什么精神拿下大庆油田呢?
  原石油部副部长、大庆党委书记陈烈民说:“我在大庆前后呆过30年,我体会最深的是大庆坚持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教育党员,教育群众,教育干部。大庆靠‘两论’起家,大庆一直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教育党员、干部、群众,提倡学马列、学哲学,这一点非常重要。”“两论”是毛泽东在延安时期写作的伟大哲学名著,它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是中国人的智慧结晶,也是延安精神的哲学基础,实践的观点和矛盾特殊性的原理正是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开拓精神和创业精神的真谛所在。大庆靠“两论”起家,这就从根本上继承了延安精神。
  一九六〇年的萨尔图地区,青天一顶,草原一片,人烟稀少。几万人的石油会战队伍一下子拥到这片草原上,又是天寒地冻季节,吃住都很困难,由此而来的思想认识上的分歧和顾虑,尤其是面对方圆几百平方公里的大油田,从何处下手才能高速度、高水平地开发和建设?过去,中国没有开发建设过这样的大油田,这还是第一次,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循,国外经验又不可能拿来照抄照搬。重重困难摆在大庆人面前,当时就人说:“这样苦还能行吗!”“哪象个搞工业的样子”,甚至有人开小差。在这种局面下,要把几万人组织起来,战胜一个又一个困难,就必须有一个正确的、统一的指导思想。会战领导小组成员学习《实践论》、《矛盾论》,认真总结以往油田勘探和开发中的经验教训,深入实际,调查研究,解决石油会战中的各种问题。并于1960年4月10日,作出了大庆石油会战第一个决定《关于学习毛泽东同志著作<实践论>和<矛盾论>的决定》,这一决定指出:“党委决定立即组织全体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和干部学习毛泽东同志的《实践论》、《矛盾论》,并号召非党职工都来学习这两个文件,用两个文件的立场、观点、方法来组织我们大会战的全部工作。”“掌握武器,勇于实践,认识油田规律,这是我们的学习目的。”
  于是,在石油会战职工中掀起了一个学习“两论”的热潮。在学习中,大家摆面对的种种困难和矛盾,研究克服困难的办法。当时,在生活上,一无房屋,二无炉灶,连油盐酱醋,锅碗瓢盆在当地都难买到;在生产上,器材不齐全,设备不配套,汽车、吊车又不足,草原上还没有修公路,运到火车站的几十万吨器材和整套的钻井设备,有些要靠人拉肩扛的办法,从火车站卸下来。在这种困难情况下,到底是把会战打上去,还是退下来;是坚持下去,还是被困难吓住,躺下来?大家分析重重困难和矛盾,一致认识到,眼前的各种困难是暂时的,局部的,而国家缺石油才是全面性的困难,国家需要石油才是主要矛盾,为了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只有迎着困难上。他们提出了“宁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豪迈誓言。
  在会战开始的四、五个月时间里,大庆地区的雨季不仅比往年来得早,而且雨量大,雨期长。三天两头下雨,草原上遍地积水,处处泥泞,油田工人踏着没膝的泥泞,坚持施工。司机用“汽车轮胎穿铁鞋”的办法,解决行车的困难。到了十月,天降霜雪,人要换棉衣,生产设备要保温,可是,几万名职工还住在帐蓬或活动板房里。为了在冬季坚持生产建设,从机关到基层,每天出动万人挖沟复土,把新铺设的输油、供水管线深埋在地下。当时最大的困难是在高寒地区几万人如何过冬。这些问题靠正规办法难得解决,石油工业部领导要求发扬当年解放区的“南泥湾精神”,自己动手,丰衣足食。1960年入冬之前,从领导干部、总工程师、大学教授到生产工人、学徒工和炊事员,都组织起来,动手挖土打夯,盖“干打垒”。仅两个月时间就建成了30多万平方米“干打垒”房子,解决了过冬问题。这种“干打垒”房子每个单位都是就地取材,自己动手盖,投资少,建设速度快,对石油会战的开展起了很大作用。
  1202钻井队在会战中,首创一个钻井“五开五完”的记录,获钢铁钻井队的光荣称号。苏联格林尼亚钻井队用十一个半月时间钻井进尺为31300米,被苏联部长会议正式命名为功勋钻井队。1202钻井队决心赶超它,三月初他们冒着严寒开钻,当月新开钻3口井,完钻3口井,并在六月份创新开钻5口井,完钻6口井的全国纪录。到十一月十二日,他们已钻完了3万米,交井27口,又创了全国最高纪录。这时,天气已非常冷了,他们不怕严寒,提出“再打一口井,坚决超‘功勋’,为祖国争光荣。”在凛冽的寒风中,供水管线已全部冻结,他们背冰化水,顽强拼搏十几天,终于在十一月二十九日钻完了全年第28口井,只有九个月完成了钻井进尺31746米,实现了超苏联功勋队的誓言。我们的石油会战队伍就是以这样的精神面貌,以这样的勇气和魄力,为拿下大油田而艰苦奋斗着。当时,石油工业部党组称他们这种精神是艰苦创业,“三要”“十不”的革命精神。“三要”是:要甩掉中国石油落后的帽子;要高速度、高水平地拿下大油田;要赶超世界先进水平,为国争光。“十不”是:不怕苦,不怕死,不为名,不为利,不讲工作条件好坏,不讲工作时间长短,不讲报酬多少,不分职务高低,不分份内份外,不分前线后方,一心为了石油会战的胜利。这就是大庆人的精神。
  在会战中,大庆人把高度的革命精神和严格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建立和全面推广了岗位责任制度。从一九六二年六、七两个月,油田各部门、各单位普遍组织工作组,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为建立生产管理制度进行试点。八月至九月份。会战指挥部又采取典型示范的办法,全面推行生产岗位责任制度,到九月底,所属8个指挥部的所有基层单位,已普遍建立了生产岗位责任制度。在生产管理上建立岗位责任制度,是生产发展的客观要求,但能否严格执行,还要靠广大职工的主人翁责任心。尤其是在油田生产建设中,钻井队遍布油田,分散钻井,采油工人在油井上单人顶岗,昼夜值班,施工作业的点多,面广,门类多,只有广大职工自觉从严,才能一丝不苟地执行岗位责任制度。为此,会战工委结合生产实际向油田职工提出了要当老实人,说老实话,做老实事;对待生产建设和各项工作要严格的要求、严密的组织、严肃的态度和严明的纪律。这就是大庆“三老四严”的作风。
  李天照井组是“三老四严”作风的典型代表和先进集体。这个井组管的是一口1961年7月投产、地处油田边缘的油井。投产十三个月来,从未发生过一次事故;井场上的各种管线和设备共有863个焊口,153个闸门,没有一个漏油、漏气;所使用的大小工具无一损坏丢失;所记录的上万个生产数据,经反复检查无一差错;油井安全生产近千天,月月超额完成原油生产任务。他们对油井生产管理得好,关键是执行制度“三老四严”,做到“四个一样”,即夜班和白班执行制度一样,坏天气和好天气执行制度一样,领导不在场和领导在场执行制度一样,没有人检查和有人检查执行制度一样。大庆油田生产岗位责任制的产生和“三老四严”、“四个一样”作风的形成对油田管理起了重要的作用,这也是大庆精神的一个方面。“三老四严”精神其意义在于,第一,它反映了大庆工人崇高的主人翁精神和高度的责任感,也反映了他们严格的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第二,说明了高尚的忠于职守的职业道德和工人阶级遵守纪律的自觉性。这种严肃的科学态度,高尚的职业道德以及主人翁精神,充分体现了共产主义劳动者优秀品质。第三,“三老”是延安时期“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人格化,在这里已成为一种具体的人格精神。总之,“三老四严”作风和大庆精神正是革命战争年代那么一股革命热情,那么一种科学态度,那么一股拼命精神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的深化和延伸。
  大庆石油会战也是一曲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凯歌。会战初期,勘探、开发和建设油田的任务十分繁重,正值国家遭受严重的自然灾害,全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处于暂时困难时期,市场上副食品供应紧张,职工的粮食定量减少,体质下降。1961年1月初,患浮肿病的职工有1300多人,到月底上升到6000多人。为了减轻国家的经济负担,从实际出发解决职工生活上的各种困难,会战领导小组动员职工自己动手,开荒种地,当年就收了粮食149万公斤,产菜300多万公斤,补助了职工粮食定量的不足。1962年,开荒种地10万亩,共收粮食800多万公斤,产菜1150多万公斤。同时在中共黑龙江省委的支持下,大庆油田职工还在北安县开始兴办大型农场。1963年,在矿区内播种大田10.5万亩,粮食总产达1350多万公斤;播种蔬菜1.4万亩,产菜1200多万公斤;生猪存栏已达6500多头。由于兴办了农副业,从1962年起,石油会战职工每人每年可得150斤自产补助粮和一定数量的自产猪肉、豆油、黄豆和豆腐,克服了主副食品供应不足的困难,保证了石油会战的顺利进行。
  另外,会战领导小组还组织职工家属自己动手开荒种地,1962年4月16日,钻井指挥部四十多岁的职工家属薛桂芳带领4名家属姐妹,拿着5把铁锹,到草原上开荒种地。这就是当年“五把铁锹闹革命”的先进人物。也就是在她们的带领下,来到油田的职工家属纷纷走出家门,参加生产劳动。到1962年底,有3800多名职工家属参加了生产劳动,组成182个家属生产队,种地4000多亩,收粮37万公斤,产菜37.5万公斤。1963年,来油田的职工家属日益增多,参加生产劳动的家属达14000多人,占有劳动能力家属的92.5%,他们组成398个家属生产队,种地1.8万多亩,粮、菜产量均达100多万公斤,还饲养各种牲畜上千头。她们就是从一锹一镐,畜力开发,发展到半机械化,并培养出200多名家属农机具手,初步实现了“职工家属顶起油田副业半边天”的局面。同时,她们还办起了托儿所、缝纫组、理发室和从事榨油、制面包、压面条、做豆腐的食品加工作坊。大庆人就是这样艰苦奋斗、自力更生,三年多的大庆石油会战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石油工业的面貌,我国的石油可以自给了,中国人民使用“洋油”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1964年初,毛泽东提出了“工业学大庆”的伟大号召。
  学大庆就是要学习大庆精神和铁人精神,“铁人”王进喜就是石油大会战中涌现出的一大批先进模范人物的最突出代表。王进喜出生在甘肃省玉门赤金堡一个贫苦农民家里,8岁时便开始给地主放牛、放羊,以顶租还债,15岁到玉门油矿做苦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迅速成长,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担任了钻井队长,并成为全国著名的劳动模范。1959年,王进喜出席了全国群英会。他在北京看到公共汽车上背着个庞大的煤气包,感到作为一个石油工人不能为国家提供更多的石油很难过,心里蹩足了一股气,要拼命为国家多找石油,多生产石油。1960年,他奉命从玉门油田带领1205钻井队千里迢迢来到大庆油田后,一不问吃,二不问住,下车先问三句话:“钻机运到了没有?”“钻井的井位在哪里?”“这里钻井记录是多少?”当钻机送到后,他知道吊车和拖拉机不足,没有向上级伸手,而是带领职工,使用撬扛和棕绳,人拉肩扛,把五、六十吨的钻机部件卸下火车。又靠人拉肩扛,装卸汽车,在现场安装设备,竖起了井架。开始时,需要大量的水调泥浆,但当时既没有铺设供水管线,水罐车也很少,他不等不靠,带领职工从一里外的水泡子里,用脸盆一盆盆地端水,争时间提前钻井。在一次钻井中,突然发现井漏迹象,一旦井喷,整部钻机可能陷进地层,还会引起火灾,烧毁设备。为了防止井喷,急需加大泥浆比重,但现场没有搅拌设备。在这紧要关头,王进喜和几个工人奋不顾身地跳进泥浆池,用身体搅拌泥浆。经过两个小时的搏斗,一场井喷事故避免了,可是王进喜和两个工人的身上已被碱性很强的泥浆烧起了许多大泡。王进喜吃在井场,住在井场,饿了啃几口干粮,困了枕着钻头躺在成排的钻杆上休息一会。从安装钻机到他们钻的第一口井完钻,他一连七天七夜不下“火线”。当地的老乡感动地说:“王队长可真是铁人啊!”从此,“铁人”这个响亮的名字,传遍了整个大庆油田。
  1960年4月29日,在大庆石油会战誓师大会上,“铁人”王进喜作为会战中涌现出的第一个标兵,披红戴花,骑着由领导干部牵着的高头大马,被职工们敲锣打鼓送进会场,拥上主席台。余秋里部长在大会上带头高呼“向铁人学习,人人争做铁人。”从此,“学铁人,做铁人的活动在油田上开展起来了,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从学习“铁人”王进喜到学习马德仁、段兴枝、薛国邦、朱洪昌五大标兵,从五大标兵很快发展到百名标兵。钻井队长马德仁在钻井泥浆上水管线冻结时,不畏严寒,破冰下泥浆池,疏通上水管线;钻井队长段兴枝在吊车和拖拉机不足的情况下,利用钻机本身的动力设施,解决了钻机搬家的困难;大庆油田第一采油队队长薛国邦自制绞车,给第一批油井清蜡,又手持热气管到土油池里化开凝结的原油,保证了大庆首次原油外运列车顺利起程;工程队长朱洪昌在洪水管线漏水时,用手捂着漏水忍着灼烧的疼痛,让焊工焊接裂缝,保证了供水工程提前竣工。当时,这五个先进典型,被誉为大庆石油会战中的“五面红旗”。铁人王进喜是我国工人阶级的优秀代表,“铁人精神”是大庆精神的集中表现。他生前曾经说过,要为革命艰苦奋斗一辈子,艰苦就是光荣,斗争就是幸福。还说过,我们要把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旗帜一直举到共产主义。别人骂我们,卡我们,我们就要挺起腰杆子,中国人民就要有这股硬骨头劲才行。铁人精神表现了中国人民自给、自强、自尊的伟大品格。
  那么,什么是大庆精神和铁人精神,这就是“爱国、创业、求实、献身”精神。具体说来,早在困难重重的会战时期,大庆就依靠“两论”起家,形成了“奋发图强,自力更生,以实际行动为中国人民争气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豪感;无所畏惧,勇挑重担,靠自己双手艰苦创业的革命精神;一丝不苟,讲求科学;‘三老四严’,踏踏实实做好本职工作的求实精神:胸怀全局,忘我劳动,为国家分担困难,不计较个人得失的献身精神。”这就是大庆精神和“铁人”精神的集中表现。艰苦创业是大庆精神的核心,“三老四严”作风是高度革命精神和严肃科学态度相结合的产物,是大庆精神的精髓。由此可见,大庆精神和铁人精神是延安精神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继承和发扬。
  1990年2月23日至3月1日,江泽民在视察大庆时提出,全国各行各业都要学习大庆精神。江泽民总书记在看望铁人的家属王兰英和子女们时说:“王进喜同志为中国石油工业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他。”“铁人”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精神,不仅石油战线要学习,全国的工人都应该学习,知识分子应该学习,各行各业都应该学习。有了这种精神,任何人想压垮我们,都是不可能的。
  在大庆油田,江泽民兴奋地说,这里到处洋溢着体现中国工人阶级风貌的大庆精神,这就是为国争光,为民族争气的爱国主义精神,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艰苦创业精神,讲求科学、“三老四严”的求实精神,胸怀全局、为国分忧的奉献精神。他说,大庆在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给我们党,给我们国家,给我们工人阶级创造了这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正是因为有了大庆精神,才甩掉了中国无油论的帽子,在六十年代经济困难的时期开发了第一流的大油田;在十年内乱中,顶住了“四人帮”的干扰和破坏,把原油年产量提高到5000万吨;在改革开放的十年,实现连续高产,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坚持思想政治工作,坚持党对企业的领导。大庆创造的精神财富,我们应当十分珍惜。他指出,在实现四化的过程中,还会有这样那样的困难,特别需要发扬大庆精神,有了大庆人的昂扬斗志,就不怕困难,迎着困难上,最后战胜困难。大庆是庞大的熔炉,年轻的一代大庆人正在把好的传统接过来,朝气蓬勃地成长,“长江后浪推前浪”,这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希望所在。
  

时代的精神支柱—延安精神概论/延安精神研究会编.—延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1990.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