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图书

[上一记录][下一记录]

论延安精神当年雷霆风行的主要原因

单雨森


  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伟大创造,是革命战争十余年间延安和陕甘宁边区工作人员所具有的理想信念、革命精神与优良作风的集成和结晶。毛泽东思想是延安精神产生、发展的基础;延安精神是毛泽东思想的具体运用和新的发展;这两者是融为一体的优质“合金”,不可分离。延安精神和巴黎公社精神、十月革命精神同等重要而不朽。
  那么,当年延安精神为什么能越出偏僻的一隅之地而成为一种覆盖面广、辐射性强、穿透力大的普照之光?为什么黄河之滨、宝塔山下部分优秀中华儿女的高风亮节竟能转化为整个民族的共同的精神财富?为什么在幅员辽阔、文化落后、交通不便、信息传递手段原始而又备受蒋介石执政当局封锁和诋毁的条件下,它的传播没有出现曲高和寡、旋兴旋衰的悲剧,却能“始于微而终乎不可御者也”?一句话,延安精神当年能雷霆风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
  一、理凭势张。中国革命形势的迅猛发展,是延安精神得以传播的背景原因
  当年的中国呈现出一幅怎样的图景呢?(1)帝国主义的西方文化和封建主义的东方文化相结合,将几乎整个中华民族推入贫困和屈辱的深渊,它无情地宣告了这两种文明的破产。(2)近在身边的苏联,其初步取得的社会主义建设成就已令人目眩。(3)社会处于解体之中,它已病入膏肓,内忧外患交加,再也无法解决本国迫切重大而又错综复杂的实际问题。(4)统治集团的金钱政治、权术政治、高压政治、独裁政治失灵,该集团不仅本性不改,而且内讧丛生,对于将社会拉出死胡同既无创见又无信心。(5)人民群众痛恨现政权已到了不共戴天的地步,为了死里求生,连一些最能逆来顺受的人群,都准备不惜一切,铤而走险,奋力一搏。(6)出现了一个新的能带领人民重整山河、再造乾坤的政党——中国共产党。
  总之,这是一个“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的革命时代,是一个危机与生机并存、绝望与希望交织的剧变时代,是一个进步与反动、光明与黑暗殊死搏斗的铁血时代。伟大的时代呼唤伟大的精神,呼唤顺天应人、经时济世的福音。这就是延安精神得以传播的大气候和大背景。
  二、理凭真张。延安精神是正确、完备、成熟的理论思想体系和意识形态体系,其本身就有不可抗拒的魅力,这是它得以广泛深入传播的根本原因
  如若仔细分析,不难看出,延安精神是从三个不同的战略层面展开的:一是坚决涤荡旧社会的一切精神污垢,与旧世界的陈腐精神彻底决裂(因为不打破精神枷锁也就粉碎不了世俗枷锁);二是将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传统美德、中外无产阶级的优秀本色和我们党在井冈山时期、长征时期所形成的优良作风推进得更远,使之更丰满、更成熟、更高级;三是它高度开放,与时俱进,目光远大,面向未来,为迎接中国历史社会主义新纪元的到来而增加了前所未有的崭新内容。因此,延安精神就成了内涵丰宏、光焰万丈的精神宝库。
  延安窑洞出马列主义,黄土高坡出红色精神。《毛泽东选集》共收录159篇文章,其中在延安撰写的文章就有112篇。《刘少奇选集》(上卷)共收录38篇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文章,其中脱稿于延安时期的就有27篇。《周恩来选集》(上卷)共收录革命战争年代的文章60篇,其中完成于延安时期的就有39篇。《邓小平文选》(第一卷)共收录建国前文章16篇,其中就有延安时期的10篇。这些救世治国的政论作品,不仅其篇数是那个时代最多的,而且其水平也是那个时代最高的。这都是系统而又集中反映延安精神的经典和精品。有了最好的“剧本”,就不愁没有演员和观众。人爱念“经”是因为“经”太惹人爱了。既然其篇数最多、水平最高,那么必然结果就是影响最大。更何况,它们还有中国化、大众化、时代化的表现形式,有紧扣生活、紧扣实践、紧扣民心的创作源头。
  三、理凭利张。在延安精神的鼓舞下,在节节胜利的斗争中,人民群众获得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诸方面最直接、最实在的利益,这是延安精神得以广泛深入传播的本质原因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和他们的利益有关;理论能够掌握群众的程度取决于这种理论能够满足社会需要的程度。马克思恩格斯说得好:“任何人如果不同时为了自己的某种需要和为了这种需要的器官而做事,他就什么也不能做……”当然,这里的“不能做”是广义的,包括不愿学、不愿听、不肯想、不肯干。
  当年,在陕甘宁边区实行“坚持巩固与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团结全边区人民与党派”,动员一切力量,为保卫祖国、收复失地而战的彻底的民族主义;“发扬政治民主,采取直接、普遍、平等、不记名的选举制,健全民主集中制的政治机构”,扶助民众武装,保障人民言论、集会、结社等各项自由的彻底的民权主义;“确定私人财产所有权”,保护边区人民土地改革的既得利益,开源节流,发展生产,改善人民生活的彻底的民生主义;同时又“发扬艰苦作风”,“厉行廉洁政治”,开展扫盲运动,铲除不良风气。结果,人民群众真正得到了“解放”的好处,真正尝到了“翻身”的甜头。因此,边区也就变成了一个赫然入目、美不胜收的超级展览馆,变成了一个有情有义、有声有色的露天大课堂。
  有比较方知好坏。这与国统区蒋介石集团在政治上独裁、经济上掠夺、思想上愚弄、军事上惨败所造成的“民生凋敝、民怨沸腾、民变蜂起”以及“降官如毛、降将如潮”的严重危机局面形成了尖锐鲜明的对照。谁能不信真实生动、哑而雄辩的事实呢?尤其是最大的现实主义者——人民群众。
  四、理凭力张。同人民群众生死与共、血肉相连的中国共产党及其所领导的革命干部、人民军队是延安精神的首创者、笃信者、力行者、宣传者和捍卫者,这是延安精神得以广泛深入传播的关键原因
  人们常说:“有理走遍天下。”其实不然,“秀才见大兵”不是就“有理说不清”么?在苏联共产党坚强有力的时候,马列主义是该国的指导思想,但当它丧失了先进性和战斗力的时候,这一条不是就不复存在了么?十月革命一声炮响,并不唯独是对中国送来了马列主义,而是对全世界送去了马列主义,但为什么马列主义仅能在中国等若干国家生根、开花、结果并最终处于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呢?这就存在着一个力理相连、以力保理的问题。
  当年的共产党和人民军队虽然数量颇少,但却是一支质量极高的精锐部队,一支同人民群众亲如一家的雄壮部队,一支愈挫愈奋、愈顺愈慎、愈战愈强的前途无量的部队。她很快地从中国历史舞台上无足轻重的配角一跃而成为叱咤风云的主角。正是由于这支部队发挥了势不可挡的倡导作用、示范作用和保证作用,才有力地推动了延安精神不胫而走。在这支部队长期力量所及的地区,延安精神也就体现得更为充分、更为典型。
  五、理凭法张。陕甘宁边区实行“入理于法”,这是延安精神得以深广传播的法治原因
  在党中央的直接领导下,陕甘宁边区十分重视“以法为轴”的法律、制度建设。1939年颁布了《陕甘宁边区抗战时期施政纲领》,1941年又颁布了《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即“五一纲领”)。这两个重要文件,是“边区一切工作之准绳”,实际是边区的根本大法。与此同时,还相继制订了一系列具体的条例、政令和其他有关党纪、政纪、社会道德的规章制度,从而形成了严明的配套成龙的法制局面。
  在边区的法制体系中,几乎处处渗透着延安精神。例如,为了激浊扬清,“五一纲领”规定:要严惩公务人员之“贪污行为”和“假公济私行为”,“共产党员有犯法者,从重治罪”。请注意,这里所指的“贪污行为”,并不是我们现在所理解的“贪污罪”,而是运用了法律类推的广义的“贪污罪”,含克扣财物、盗窃公物、强募钱财、投机倒把、挪用公款、违法收税、收受贿赂、挥霍浪费、虚报冒领、营私舞弊等十个子项。而且,起刑点很低,处刑又十分严厉:“贪污数目在一千元以上者,处死刑”……“贪污数目在一百元以下者,处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苦役。”又如,为了弘扬奉献精神,对于群众自愿组织起来的义务耕田队规定:“于实际劳动时,必须自带伙食,不得接收与要求抗属任何报酬。”
  六、理凭术张。卓有成效的开放术、宣传术、舆论术、教育术、沟通术以及文艺工作、政治思想工作的艺术,是延安精神得以传播的技巧原因
  “巧能成事”。在这方面有几点做法很值得肯定。(1)注重传统方法。例如,老百姓相互之间的奔走相告,口头传闻,其可信性往往比官方宣传还要大。(2)注重对外开放。“来则欢迎,去则欢送”的开放政策不仅接纳了大批国统区进步人士,而且吸引了诸如埃德加·斯诺、史沫特莱、韩丁、杰克·贝尔登等西方人士。这些人的如椽大笔的宣传,远胜于“王婆卖瓜,自卖自夸”。(3)注重舆论领袖。即认真抓好武装中共党员的基础工程、武装领导干部的关键工程、武装知识分子的灵魂工程和武装广大青年的希望工程。(4)注重开好会议。诉苦会、坦白会、声讨会、誓师会、欢迎会、整风会、讨论会、追悼会、纪念会等等应有尽有。但会多而人不烦,关键在于它很解馋。(5)注重精雕细刻。即针对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人,逐村逐户逐人地做思想发动工作。这一点十分过硬。(6)注重虚心倾听。这是因为,只有了解别人才能说服别人。灌输是必要的,但互动式的沟通更不可或缺。(7)注重新闻工具。如对《边区群众报》,有条谜语就说:“有个好朋友,没脚就会走;七天来一次,来了不停口;说东又道西,肚里样样有;交上这朋友,走在人前头。”(8)注重文艺宣传。如秧歌剧《兄妹开荒》、歌剧《白毛女》、快板《李有才板话》。(9)注重兴办教育。(10)注重树立典型。以群众最熟悉的和最钦佩的群众英雄事迹来教育群众,这就打破了形式主义和教条主义的空洞说教。
  可以说,延安时期的宣传舆论工作是极尽智巧的,然而又是坦诚严谨的。善于用充分生动的事实说话,用可歌可泣的典型说话,用身经目历的经验说话,用名笔巨擘的金口说话,用无懈可击的逻辑说话,用雅俗共赏的语言说话,便是该时期宣传舆论工作的几个突出特点和优点。
  (作者系陕西省委党校图书馆馆长)
  

让延安精神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全国延安精神理论研讨会论文选编/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陕西省延安精神研究会编.——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7.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