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图书

[上一记录][下一记录]

弘扬延安精神 努力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

任亚丽


  胡锦涛同志论延安精神的讲话,充分肯定了延安精神在中国革命实践中的历史地位和在现实斗争中的重要作用。为我们进一步正确理解延安精神的本质、内容及其时代价值,作好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弘扬延安精神,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需要
  青少年一代肩负着促进国家强盛、民族兴旺、社会进步的历史重任,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和后备军,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然而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社会信息化、价值取向多样化交错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社会交往、生活方式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对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都提出了许多新的理论和实际问题。对于新世纪的青少年来说,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和更多的诱惑。改革开放,为广大青少年了解世界、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提供了更为有利的条件。与此同时,腐朽没落的生活方式对青少年的影响不可低估;国际敌对势力与我争夺接班人的斗争也日趋尖锐和复杂,他们利用各种途径加紧对我青少年进行思想文化渗透,对青少年的影响不能低估;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的日益多元化,有利于青少年树立自强意识、创新意识、成才意识、创业意识,为青少年的全面发展创造了更加广阔的空间。与此同时,市场运行规则的社会制约力,金钱第一的物质化倾向、权利义务明晰的契约化倾向以及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假冒伪劣、欺骗欺诈、封建迷信、邪教和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沉渣泛起,成为社会公害;一些人价值观发生扭曲,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滋长等都在影响着青少年道德价值倾向;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快速发展,给青少年学习和娱乐开辟了新的渠道。与此同时,网络本身的平等性、互动性、自由传播性和隐蔽性,使人们可在绝对自由的环境接受和传播信息,已经跨越了民族、政治、经济、文化和地域等方面的强烈冲击,青少年往往在无所防范的条件下不知不觉的接受各种不良信息,逐渐地在弱化社会主流的道德意识;多元化的意识形态,即东西方思想意识形态的碰撞、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与资本主义思想体系的较量、科学民主精神与封建传统的斗争,也在逐渐消解青少年的民族意识和民族精神的培养,影响着青少年道德认识。总之,经济社会多样化和注重个体的个性化,容易导致人们对主导性和对全局的忽视;市场经济与科学技术的强劲发展,社会对实用技能性的重视,使竞争趋于功利化,容易导致人们对长远发展、对观念形态的忽视和精神、道德的忽视。以上种种价值取向上的不平衡性,既增加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难度,也对思想道德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问题与新的要求。这些情况和问题的出现,使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面临许多新课题。使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当代的青少年,他们的思想带有明显的时代特点:他们植根于传统的土壤里,生长在新世界的空气中,他们不循规蹈矩,不崇拜权威,崇尚自主自立,相信自己的选择,价值取向多元化,他们自私与利他互换,孤独与归属并举。他们引领着社会时风和潮流。在他们当中,有很多年轻人,响应国家号召,放弃城市优越的生活,加入到各种志愿服务活动中,把自己的青春和热血挥洒在祖国最需要的边远贫困地区。他们把祖国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的政治立场,把为人民服务作为理想追求,不畏艰难困苦,艰苦奋斗的优秀品质,正是延安精神在当代青年身上的集中反映。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在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在各种消极因素影响下,少数青少年胸无大志,不思进取,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精神空虚、行为失范,有的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歧途。江泽民同志说过:“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不同的时代造就不同的青年。每个时代都呼唤自己需要的青年,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追求,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困难和使命,每代青年都会打上时代的烙印。在延安,毛泽东写的《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等一系列著作,深刻阐明了党在当时历史阶段的奋斗目标和未来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长远目标,成为全体共产党员及革命者和广大青年共同追求的目标。延安时期造就了以中国共产党人为核心的中华民族优秀青年,他们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和情感方式塑造了自己一代,并且支配和影响了整个中国。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反帝反封建的长期革命斗争和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日益结合的过程中,形成了延安精神,作为一种精神财富,它蕴涵着深厚的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是用千千万万个革命先烈的鲜血浇灌而培育出来的。这种民族精神以其超越时空的稳定性和生命力,在后来的任何时期都激励着中国革命和建设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激发着中华民族同心同德,前赴后继,英勇奋斗。延安精神也就成为了中国共产党人在不同历史时期解决重大现实问题,产生时代效应的内在动力。从延安时期就聚集了大批的进步青年在延河两岸,而今也吸引了无数海外学成归来的精英学子;从为人民利益而牺牲的张思德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雷锋;从“铁人”王进喜、好干部焦裕禄,到好公仆孔繁森、任长霞等,是延安精神哺育了他们,他们也都以自己高贵的品质和高尚的情操,诠释着延安精神。延安精神是塑造当代青少年灵魂的精神食粮,是树立远大理想、坚定共产主义信念的精神支柱,是打造社会主义道德情操的核心内容。
  因此,当部分青年理想失却和信仰迷茫时,高扬理想主义和现实情怀的延安精神必将成为新世纪青年强大的精神支柱,时代需要延安精神,当代青年更需要延安精神。用延安精神对青少年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培养一大批以国家和民族前途为己任、具有崇高理想的青少年,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二、用延安精神对青少年一代进行理想信念教育,是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核心内容
  有人说,青年的成长要靠两个太阳,物质的太阳和精神的太阳。教育青年就应该用人类最先进的思想来进行,就要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青少年。核心是理想信念教育,重点是人生观教育,主旋律是爱国主义传统教育,基础是道德教育。
  (一)用延安精神培养青少年确立远大的志向和坚定的信念
  理想信念是我们生活、工作的动力和源泉,是事业成功的基本保证。大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小到一个人,都要有远大的志向和坚强的信念做支撑,没有远大的志向,就不可能产生奋斗的动力。任何一种坚定的理想和信念都不是凭空建立起来的,是理性和科学成果相结合的、指导人们实践的理性观念,高尚的人生理想,把人们导向积极意义的人生目标。延安时期,虽然生活艰苦,环境恶劣,可是那里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先进队伍,他们拥有共产主义的理想和信念,他们以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创建了政通人和、生机勃勃的陕甘宁边区政府和全新的社会,吸引着大批的志士仁人、进步青年为此而憧憬、向往,并且不怕吃苦受累,不惜牺牲生命,跨过千山万水,奔赴延安,献身于救国的伟大事业。正如邓小平所说:“我们过去几十年艰苦奋斗,就是靠坚定的信念把人民团结起来,为人民自己的利益而奋斗。没有这样的信念,就没有凝聚力。没有这样的信念,就没有一切。”青少年一代由于年龄特点及经验不足,在理想信念方面也往往表现得很迷茫,最容易受到冲击。尤其在当前价值取向多元化的情况下,更要坚持突出延安精神的价值导向功能,更需要用延安精神对青少年进行理想、信念和道德教育。我们知道,延安时期虽然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但由于坚持了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整个社会虽然十分艰苦却非常和谐,从而保证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胜利,解放了全中国。我们现在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要的也是要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这样才能减少、化解不和谐因素。要教育青少年认识到,我们搞的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我们走的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要教育他们从确立远大志向做起,树立和培育正确的理想信念,进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教育与国情教育,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引导广大青少年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正确认识国家的前途命运,认识自己的社会责任,把个人的成长进步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祖国的繁荣富强紧密联系在一起,培养爱国情怀、改革精神和创新能力,积极引导青少年不断追求更高的目标,从灵魂深处确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
  (二)用延安精神对青少年进行共产主义人生观教育,使其把握正确的人生航向
  人生观,是人们对人生的目的、价值、意义的根本观点和态度。决定着人们的理想信念,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境界,指导着人们的行为选择,关系着人们的价值判断。中华民族精神宝库的无价之宝——延安精神,就是共产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最好体现,是共产党人把个人的荣辱、苦乐、生死等与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和人民的利益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为争取民族和人民的伟大斗争实践中的理想追求、精神风貌、思想品德、工作作风的精华与结晶,是凝聚人心、团结奋进、战胜困难、夺取胜利的精神动力。青少年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内容,也是今后人生发展中经受各种考验的保证。对青少年进行共产主义人生观教育,就要用延安精神构建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核心的价值导向体系,从增强爱国情感做起,激发青少年振兴中华的强烈意识和使命感,使其成为强大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教育青少年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引导广大青少年树立心中有祖国、心中有集体、心中有他人的意识,唤起“人之初性本善”的爱心禀赋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学会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基本关系,使青年人更具活力、正直、乐观、光明的心态,更具友善、诚信、宽容的胸怀,自主、独立的担当能力,成为新时代的创新人才;激发他们自觉地到艰苦地方接受锻炼,在实践中磨砺品格,增长才干。提高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的免疫力和抵抗力,从而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始终保持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三、用延安精神对青少年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塑造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用延安精神培育青少年明良知、求真知
  综观古今中外,培养什么样的人,是每个国家和民族最为关心的头等大事。我们党,历来重视教育的目的性,从延安时期的识字班、冬学、夜校等农民学文化运动到抗大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素质,毛泽东提出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到邓小平的培养“四有”新人,到培养有中国特色的合格的劳动者和建设者的确立,都强调教育要以育人为本,先学做人,后做学问。育人既是办教育的目的,也是办教育的归宿。良知是做人的基石,真知是求学的目的。对青少年教育首要的问题在于让他们“明良知”。学校教育的目的是追求真知,主旋律是育人,要培育有人性的人,教师的责任是培养健全的人格和传播科学知识,使教育者自身和青少年在科学知识和人文素质上相通相融,成为现代社会全面发展的人。首先,身为教师和广大教职工,应以延安精神的精髓——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来塑造自己,使自己成为高尚的人,纯粹的人,有道德的人,脱离低级趣味的人,有益于人民的人。从而更好地为人师表,教导和影响青少年。其次,要具有学术良知,努力提高教育质量和学术质量,实现教育目标。还应具有社会良知,担负起用良知批判引导社会的重任。学校要构建良好的人格品德和学术道德环境,不仅要让青少年掌握现代科学知识、技能,更要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培养青少年要具有求知、怀疑、批判和创新精神,不断提高当代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
  (二)以“八荣八耻”为行为准则,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实践既需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又需要确立起全体社会成员普遍遵循的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形成维系社会和谐的高尚精神纽带和良好道德风尚。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延安精神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弘扬,是社会主义公民最基本的价值取向。社会主义荣辱观坚持了延安精神的精髓,既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是全体公民普遍认同和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
  文明道德风尚形成的根本途径,只有通过道德实践,才能把外部的道德教育转化为内在的道德品质,才能实现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的有机统一。学校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摇篮,地位特殊,作用重大。培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更为重要的是要让他们树立为祖国、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把为祖国和人民做贡献作为人生追求的目标;不仅应该是学业成绩优异,同时还包括健康的心理、高尚的情操。
  学校应该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纳入学校的整体教育规划中。要切实开展各种实践活动,把“八荣八耻”渗透到教育教学之中,贯穿到日常管理之中,才能使“八荣八耻”变成青少年的行为准则和习惯,成为自觉行动。要发挥课堂教学作用,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特点,科学设计教育方式,增强针对性、实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只有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与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有机结合,与各学科的学习有机结合,与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有机结合,才能真正做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
  其次,要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要建设价值导向鲜明的校风、班风、教风、学风,广泛开展以“知荣辱、树新风”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营造一个鲜明、自然、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
  第三,充分发挥教师教书育人的作用。教育工作者肩负着传播和积累优秀文化,并以优秀文化教育人、引导人、感化人、鼓舞人的重要责任,在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中,理所当然要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学校要加强教师的师德建设,把加强延安精神教育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当作教育工作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教职员工要牢固树立弘扬延安精神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意识,把荣辱观教育贯穿在教育的始终;增强自律意识,用荣辱观约束自己,引导青少年从身边的事情做起,着力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引导青少年勤于学习,善于创造、甘于奉献,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
  延安精神是共产主义信仰的象征,它将永远闪耀在中国大地,将激励当代青年在建设和谐社会的征程中,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标准,拥有高尚的道德理想,勇于承担时代赋予的使命,发挥中坚力量,谱写更加光辉的青春篇章。
  (作者系青海省教育厅机关工委秘书长)
  

让延安精神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全国延安精神理论研讨会论文选编/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陕西省延安精神研究会编.——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7.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