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图书

[上一记录][下一记录]

振兴秦腔继承发扬优秀民族文化遗产*

马文瑞


  (1992年7月1日)
  今年7月1日,是西安易俗社建社80周年纪念日。西安易俗社,以“辅助社会教育,移风易俗”为宗旨,是陕西资格最老的秦腔剧社,也是我国最早把戏曲技艺训练、文化知识教育和演出实践相结合的秦腔戏曲艺术团体。它是1912年由陕西籍同盟会员李桐轩①、孙仁玉②等热心创办的。
  一
  80年间,西安易俗社同仁艰苦努力、齐心合作,谱写了自己艰难曲折、成绩喜人的历史,为秦腔艺术的普及、流传,为社会事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了贡献。
  80年间,西安易俗社曾经培养了许多优秀演员:王天民、刘箴俗、刘毓中③、苏育民、孟遏云、萧若兰、宁秀云、陈妙华、张咏华、全巧民、郭葆华、任惠中、宋尚华、戴春荣,真是人才济济,举不胜举。他们中间有的人已逝去多年,但名字仍在人民群众中流传,可见其技艺影响之大、之深。
  80年间,西安易俗社创作演出的许多优秀剧目,也是家喻户晓。《三滴血》、《游龟山》、《柜中缘》、《三回头》,随便点出几出,都是众所周知的。特别是建国以后创作演出的一批表现革命和建设的现代戏,如《刘胡兰》、《保卫和平》、《妇女代表》、《走上新路》、《红梅岭》等,为丰富秦腔剧目、发展表演艺术开辟了广阔的天地。
  二
  秦腔艺术,源远流长,被世人誉为梆子腔的鼻祖。据说开创于明末,兴盛繁荣于清朝乾隆、嘉庆年间,称得上是古老的戏曲艺术了。秦腔之所以流传至今,历数代而不衰,就是因为各个时期都有改革、有发展。拿易俗社这80年来讲,对秦腔艺术发展的贡献就很不小。秦腔原先以激越昂扬为特点,袍带戏较多。易俗社新编剧目发展了小生、小旦行当,离合悲欢的情节使抒情成分大大增加。唱词也打破原先10字句、7字句的规格,写了很多长短句,于是唱腔设计上也就随之有了变化。乐器上,原来仅有的板胡、二股弦也不能充分表现缠绵悱恻的抒情风格,便在板胡主乐器之外,引进了京胡、二胡、笛子,丰富了秦腔音乐的表现力,减少了过于高亢嘈杂的毛病,从而形成了近些年来的激越而委婉,昂扬而细腻的艺术风格。
  三
  在如何对待秦腔艺术上,历来有两种态度。一种认为秦腔艺术大吼大叫,充分表达了“三秦男儿的慷慨激昂”,完美无缺,只能继承;另一种认为慷慨激昂固然是秦腔艺术的一个特点,但也有过于直鲁嘈杂的问题,艺术上也有失之为粗俗的一面,需要改革。我是同意后一种观点的,因此力主秦腔改革。80年代初我在陕西工作期间,曾经郑重其事地倡导过改革创新,振兴秦腔,当时颇受秦腔艺术界的支持和响应。特别是省戏曲研究院的同志在秦腔改革上下了很大功夫,从音乐到唱腔,从程式到剧本创作都进行了大胆的革新探索,创作演出了一批很受群众欢迎的新秦腔剧目,至今广为流传,许多地方剧团也都积极努力。几年之内,成绩很突出,赢得了许多观众。可以说秦腔振兴,迈出了可喜的一步。但是,应当看到,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电视艺术的普及,秦腔作为一种戏曲艺术,又遇到了新的挑战。因此继续探索改革,仍然是秦腔艺术发展的唯一出路。在今天,毛主席提出的“百花齐放,推陈出新”仍然是我们振兴秦腔的正确指导方针。只有坚持改革创新,秦腔艺术才能很好地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我相信,有党的基本路线指引,有各级领导的重视支持,有全体秦腔艺术工作者的团结合作,振兴秦腔,大有希望。
  祝愿易俗社在新的历史时期,为振兴秦腔再立新功。
  *这是马文瑞同志为纪念西安易俗社建社80周年撰写的署名文章。原载1992午7月1日《陕西日报》。
  注释
  ①李桐轩(1860~1932),陕西蒲城人。早年与友人创办同州求友学堂,主修《蒲城县志》,曾任陕西咨议局副议长。辛亥革命后与孙仁玉等发起创办陕西易俗伶学社,任社长、评议长。编写过《一字狱》、《黑世界》、《双娠记》等大小剧本30余种。还著《甄别旧戏草》,对当时秦腔剧目进行鉴别,为易俗社排演进步健康剧目起了指导作用。
  ②孙仁玉(1872~1934),陕西临潼人。清末举人,辛亥革命前后从从事教育工作,与友人创办临潼雨金高小、西安民立中学。1921年会同李桐轩等创办易俗伶学社,兼任社长。为该社编写了《将相和》、《火牛阵》、《柜中缘》、《三回头》等60多个剧本,至今历演不衰。
  ③王天民、刘箴俗、刘毓中等均为易俗社各个时期培养出的优秀演员。其中,王天民(1914~1972),陕西岐山人。工闺门旦,以演《柜中缘》、《蝴蝶杯》等戏著称,1952年获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演员二等奖。刘箴俗(1901~1924),陕西户县人。工花旦,主演《慈云庵》、《玉镜台》、《夺锦楼》红遍长安。孙伏园曾著文称:“刘箴俗三个字在陕西人的脑筋中,已经与省长差不多大小了。”刘毓中(1896~1982),陕西临潼人。工须生,曾在300多个剧目中担任主要角色,都达到很高水平,还培养出李琼中、任哲中、张新华等一批秦腔名流。新中国成立后曾任易俗社社长、中国剧协陕西分会副主席,政协陕西省委员会常委。
  

马文瑞论延安精神(中)/马文瑞著; 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编.—北京: 中央文献出版社, 2011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