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图书

[上一记录][下一记录]

红色革命家刘志丹的中国梦

魏宏亮


  魏宏亮
  (长安大学)
  实现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中国梦”这一概念深刻道出了中国近代以来历史发展的主题,描绘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不断求索、不懈奋斗的历史,中国共产党人领导的中国革命斗争是其中最可歌可泣的一章。
  刘志丹是中国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杰出代表,他对中国革命和陕甘边根据地的建设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刘志丹一生都在为建设人民大众自己的政权而努力,他在革命斗争时期展现出的革命精神对当代中国“中国梦”的实现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大革命洪流中孕育“红色中国梦”
  刘志丹自幼生活在群众之中,看到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社会内陆地区民不聊生的惨状,经受了革命变革时代新思潮的洗礼。他十分同情穷苦人民,对旧势力的仇恨种子已在孕育,但是,对于怎样才能达到改变社会的目的,少年时期的刘志丹还比较迷茫。
  “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开始在全国广泛传播,几年之后,刘志丹怀着改造旧社会、复兴中华的愿望考入陕北联合县立榆林中学,在此期间,刘志丹接受了校内进步教师改革、民主的新思想。中学时代,刘志丹就同军阀操纵的封建迷信组织作斗争,并胜利领导了榆林中学生的一次反对旧势力的罢课风潮,显现出出色的组织活动能力和斗争精神。
  1925年,刘志丹担任共产主义青年团榆林支部书记,不久正式成为中国共产党党员。五卅惨案的消息传到陕北后,刘志丹组织了陕北学生进行游行示威,并因其在学生运动中的出色组织才能被选为陕北学生联合会代表。同年,刘志丹被选派去黄埔军校学习,深受校内反帝反封建革命救国气氛的影响,对救国救民的道路有了较深刻的想法。黄埔军校毕业后,刘志丹奉命到国民军联军从事军政工作,这段时间塑造了他对党组织和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很快成长起来。
  刘志丹在求学生涯的过程中,深刻感受到旧中国封建势力对人民大众的迫害,在民主革命的浪潮中,寻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信念和组织,在运动和斗争中更孕育了自己改造旧社会,建设新中国的梦想。
  内外交困下践行红色“中国梦”
  艰难曲折的早期兵运活动。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进入低潮,刘志丹等并没有被国民党反动派制造的白色恐怖所吓倒。第二年秋,中共陕西省委派刘志丹回到陕北搞兵运活动,力图以武装抵抗反革命。1929年2月,陕北党团特委召开了第一次扩大会议,确立了党组织目前的工作任务是加强农民运动,巩固学校阵地,积极开展兵运工作。4月,在第二次扩大会议上刘志丹接任特委军委书记并主持工作,会上他提出了关于武装斗争形式的“红色”“白色”“灰色”的思想,即在陕北搞武装斗争可以是直接组建工农红军武装的“红色”形式;也可以是尽可能争取国民党军队及民团的“白色”兵运工作;还可以是派人做土匪武装的“灰色”匪运工作。他在充分分析陕北当地革命形势的基础上,强调三种斗争形式要以“白色”形式为主。从此,刘志丹同谢子长等陕北早期的革命领导人开始了陕甘边界的军事活动。
  1929年4月,刘志丹从家乡保安县(今志丹县)开始,利用当地民团和政界之间的矛盾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造和兵运活动,建立了党支部。同时,还积极支持当地群众的革命斗争,但这些活动遭到了反革命势力的极力阻挠,兵运工作举步维艰。8月,刘志丹到达陕甘边界继续开展兵运工作,在军阀势力相对薄弱,土匪相对猖獗的这一地带他号召党团员占山头、闹革命。在近两年的时间里,刘志丹通过启发、感化、教育等方式,使一部分匪团组织克服了封建思想,开始维护穷苦百姓的利益。同时,刘志丹等陕北革命领导人还通过收编、号召组织自己的队伍,但由于顽固势力的阻碍和组织内敌对分子的叛变,队伍很快被搞垮,陕甘地区的军事活动又一次遭受挫折。
  1930年夏,刘志丹再次回到保安地区,在党组织的帮助下建立起了四五十人的革命武装,在安塞、保安一带打土豪分田地,并向太白、南梁一带发展。但在与反动势力多次战斗中,由于组织纪律、军事战术和后援上的不足,刘志丹在陕甘边界的军事活动再一次受挫。在此后的一段时间里,刘志丹领导尚未成熟的组织队伍同封建势力和国民党反动派展开一次又一次的斗争。1931年9月,刘志丹终于在南梁地区建立了一支独立武装——南梁游击队。
  人民群众中走出的“群众领袖”。毛泽东曾这样评价刘志丹,称之为“群众领袖,民族英雄”。刘志丹一直生活于也成长于人民群众之中,深知人民疾苦,但早期的兵运工作的多次失败使他认识到“利用军阀是暂时的,搞红军单靠军阀的名义是搞不成的,准备好了条件,我们就单独去搞”。而这一时间,毛泽东领导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设的成功,给刘志丹以很大的启发,使他认识到军事活动必须同农民运动结合起来,必须建立自己的革命根据地。
  1931年初,陕北游击队与刘志丹领导的南梁游击队胜利会合,队伍逐渐壮大。九一八事变后,中共中央号召组织群众性的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活动。刘志丹、谢子长等陕北革命领导人,提出必须在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山区开展活动,走农村包围城市的井冈山道路。早期的兵运工作虽然大多失败了,但是几年的斗争中刘志丹等有了一定的群众基础。此后的一年多时间里,刘志丹和他领导的游击队依靠地方党组织和人民群众的支持,运用游击战术,粉碎了国民党当局对陕北地区的多次“围剿”,此外,还要同游击队内的“左”倾分子做斗争,部队在这种内外交困的局面中损失较大。
  1933年起,刘志丹与“左”倾错误斗争终于取得阶段性胜利,建立起了以照金和南梁为中心的陕甘边根据地,成立了陕甘边苏维埃政府和革命军事委员会,刘志丹担任陕甘边根据地军委主席。1935年春,陕甘边和陕北根据地连成一片,形成了西北革命根据地。
  为红色“中国梦”奋斗终生。陕甘边苏维埃政权成立后,根据地的革命活动并未那么顺利。1935年7月,中共西北工作委员会扩大会议召开,开始了“肃反”运动,所谓的中央“指示信”也完全不顾西北苏区的实际情况,将斗争矛头指向了曾经的战友和同志。同时,国民党反动势力又在进行对西北苏区的“围剿”。9月11日,刘志丹部攻打横山县城时,因激战多时主动撤离战场而给“肃反”领导以口实,刘志丹等多位陕甘边领导人遭到了排挤和限制,陕北的“肃反”运动开始了。10月初,“肃反”组织政治保卫局秘密逮捕了陕甘边区多位领导干部。刘志丹在明知道会被“肃清”的情况下,为保证党内的团结依然到达瓦窑堡,结果很快被政治保卫局“请”了去,给他扣上“右倾取消主义的错误”。长达三个月的“肃反”几乎葬送了中共陕北根据地。
  1935年10月,中共中央抵达陕北,开始对“肃反”进行批判和纠正。11月底,所谓的“肃反”运动才基本结束,刘志丹、张秀山、习仲勋等受迫害的陕北根据地领导人才开始恢复工作。
  1935年12月,中共中央召开的瓦窑堡会议中强调了渡过黄河东征的意义,决定让刘志丹出任新组建的红二十八军军长进行战斗。在东渡黄河的三交镇战役中,刘志丹不幸被冷枪击中,不久与世长辞,年仅33岁。刘志丹的一生代表的是共产党人为人民群众革命斗争的一生,他成长于人民群众之中,为穷苦大众改造旧社会,建设新中国的梦想奋斗了一生。
  21世纪“中国梦”的实现呼唤“红色革命精神”
  刘志丹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是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他身上体现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红色革命精神”,即信仰方面,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始终坚持;道路方面,始终坚持密切联系群众的群众路线和团结一切可以团结力量的统一战线思想;领导方面,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为核心;态度方面,始终做好持久战线的准备以及可以拥有战胜一切困难的信心。
  实现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大的梦想,老一辈革命家为这一梦想的实现奋斗了半个多世纪,建成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又经过五六十年的发展,中华民族的“复兴之梦”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这些成就的实现始终离不开“红色革命精神”的坚持与传承,而21世纪“中国梦”的继续推进同样呼唤这种精神。
  首先,刘志丹等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斗争实践表明,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无论是革命斗争年代还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我们都应该始终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具体到当代中国,则必须继续坚持和拓展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即继续加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集中力量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与坚持改革开放,加强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体制的改革和完善。
  其次,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之梦”必须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党的领导不仅是一个政治问题,更是一个信念问题。近百年的革命斗争实践表明,只有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才能形成最强的民族凝聚力,才能发挥最大的创造力,才能真正为广大人民群众谋福利。但是,我们也要清楚认识到现阶段党内出现的组织和纪律问题,净化党风党纪,坚持“防‘左’反右”,塑造人民群众可以信赖和依靠的领导力量。
  再次,“中国梦”的实现必须走科学务实的道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斗争经验告诉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持两个思想,即统一战线思想和群众路线思想。中华民族的复兴之梦,从根本上说就是要让中国人民享受社会主义所带来的优越性,让每一位中国人都享有“出彩”的机会。因而,这两条路线也是我们取得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保障和目标所在。
  最后,刘志丹等无产阶级革命家百折不挠的斗争精神和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始终坚持,也为当代“中国梦”的建设和实现提供了科学的认知和态度。“中国梦”的实现不会是一蹴而就的,复兴的过程中一定会充满各种困难和诱惑,因此我们不仅要做好长期斗争的准备,还要始终抵抗来自国内外各方面的诱惑。
  “中国梦”是每个中国人关于“家”和“国”的梦想,是中华民族百年以来完成伟大复兴的梦想。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了这个梦想努力了一生,现阶段正是“中国梦”实现的关键阶段,我们要秉持“红色革命精神”继续践行中华民族复兴的梦想。
  

刘志丹将军与刘志丹精神论集/梁星亮,姚文琦,刘志学主编.—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15

您是第 位访客!